第二章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理论
第一节 县域经济概述
一 中国县域的历史沿革
我国县域的历史演变,从古到今,根据其不同历史阶段及主要特点,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从春秋时期到民国境内普遍推行郡县制
县级建制作为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始于我国春秋时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如秦、晋、楚等大国,往往把新兼并得来的土地置县。到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各国才将“县”制推广到内地。秦朝统一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政体变革的一个总结。“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县制度作为一种地方政权组织体系伴随着秦王朝统一中国而最终确立起来。中国秦代地方行政体制中设有36郡,1000余县。汉承秦制,设100郡,每郡辖10—20个县。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县制也更趋向完备和系统化。唐代把县分京、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县的主要职责是:“导扬风化、抚黎民、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养鳏寡,恤孤穷,务知百姓之疾苦。”明清时期以县拥有的经济实力作为划分等级的标准,直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这两千多年间,除有一段时间以乡为基层行政建制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县为基层行政建制。县的这种行政地位,是由当时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的,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县的规模就人口而言也比较少。
(二)从1928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
这半个多世纪,县的行政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层行政建制由县一级变为乡一级,县虽然仍是一级完备的行政单位,但许多事务需要县以下的乡直接办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仍然保留了县的建制。这一阶段,县的数量虽然一直摆动在2000个左右,但全国人口已从4.7亿猛增到10亿左右,管理规模和内容的扩大,决定了基层行政建制的下移和县行政地位的上升。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县域内所具有的潜在经济功能大大释放,县域经济获得了空前广阔的发展舞台。过去城乡分治的行政体制开始向城乡合治转变,愈来愈多的地方实行了市领导县的体制,从而使这些地方的县成为省辖市所属的农村分治单位。在仍实行由省的派出机关管县的地方,县的自主权一定程度受到截留和牵制。县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融发展,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县域发展已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县域经济的含义
县域经济概念的提出,应在改革开放以后,而理论界给予特别关注,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自中共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的提法越来越频繁,说明社会各界对县域经济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但是何谓县域经济,目前仍众说纷纭,尚无统一的看法,众多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本书论及的县域经济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级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县域经济是一个县域范围内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交织的综合体。其主要含义包括:
一是县域经济是各部门的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信息业、金融业等多种产业;
二是县域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包括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牵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环节,纳入上级省(市、自治区)或地(市)经济的总盘子,直接联系乡村经济,又与各级部门、各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层次立体交叉的三维和多维结构;
三是县域经济不是各部分经济活动的简单汇总,而是组成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这个有机体是由共同目标所联系起来的许多相互依存的子系统、分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
四是县域经济应属于中观经济,从宏观经济看,全国或全省的经济条件和经济调控手段比较齐备,而县域经济包含的范围较小,只是一种较小范围的区域经济,从微观经济看,县域经济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法人,而是县行政区划内微观经济活动量的总和;
五是从“条块管理”的关系看,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县不是一个“微观经济细胞”,而是一个“微观经济细胞集合体”;
六是从县域经济的地域范围看,县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相比,县域经济是较为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三 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在县域经济中,有一些县在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状况极其相似,优势和劣势也十分相当,因此,对于县域经济可以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目前,国内学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县域经济的分类有多种尺度和方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按地形划分,可分为高原地区县、山区地区县、丘陵地区县、平原地区县等类型;按地带划分,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带县三种类型;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可分为发达县、中等县和贫困县三种类型;按产业结构划分,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县、工业主导型县和服务业主导型县;考虑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因素、市场因素,可分为东部沿海型、沿江(河)型、沿线型、沿边型和内地型;以县域经济所拥有的优势为依据将县域经济划分为资源优势型县域经济、区位优势型县域经济、政策优势型县域经济。本书着重探讨按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划分的县域经济类型。
(一)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的县域经济类型
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可将县域分为发达县、中等县和贫困县。
所谓发达县是从以下两种意义上讲的:一是着眼于我国现阶段总的发展水平,相对于贫困县(欠发达县)和中等县而言的;二是从一个县整体意义上的综合状况而言。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可变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达县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在动态组合中多种优势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我国的经济发达县大部处在沿海一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等地带。发达县一般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与外界联系广泛、科技文教发达、人口密度高、人均收入水平高的特点或现实优势条件。
贫困县是指人均GDP、财政收入、就业率、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等方面水平均比较低的县,一般分布在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条件较差的地区。本书主要研究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
中等县介于发达县与贫困县两者之间。
(二)按产业结构划分的县域经济类型
根据各县产业结构的状况,大致可以把县域经济划分为三类,即农业主导型经济、工业主导型经济和服务业主导型经济。
1.农业主导型经济
所谓农业主导型经济,就是指农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份额在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一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产业构成一般属于一种低级产业。在农业主导型经济中,我们还可以细划分为种植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和水产业主导型等,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农牧渔业就不仅成为这类县份产业结构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产业结构的主导。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多数的县域经济已经脱离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仍有相当一部分基本上属于农业主导型,特别是在我国的老少边山地区的贫困县更是如此。
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相适应,这类县也呈现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就业结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高于60%以上的县大部分是低收入县和下中等收入县。根据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属于农业主导型经济类型的县,产业结构处于较低水平。整个经济主要是在农业的支撑下运动的,农业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全局,这是农业主导型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
2.工业主导型经济
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农业份额下降,工业份额上升,当工业份额超过农业份额后农业主导型经济转变为工业主导型经济。在工业主导型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基本趋势是:农业份额不断下降,工业份额不断上升,农业份额平均每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而工业份额上升幅度最大时,达到了24.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主导型经济中,其他各业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种产业结构的变革。使经济由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就业结构看,由于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县域企业的发展,为新增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渠道,对县域经济结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中,外向型发展模式值得重视,其主要特点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发挥本县经济优势,并取得比较利益。另外,私营工业也是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3.服务业主导型经济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主要包括服务业、商业和旅游业等。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地域布局上有明显的特征,它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市郊和边境贸易地区,或者旅游贸易区。这种经济模式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发育而逐步形成的,在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份额占有很大比重,从业人员比例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