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课程整合的依据及要求
本书有关核心概念的阐述与其他乐理书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与过去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不同的是该书还另有其意,那就是希望能启发教师或者学习者赋予这些文字以不同的内涵与价值。怀特海说过:“生命的实质在于有目的地引入新奇事物……生命就是对遍及一个群集中诸事态的种种精神自发行为的协调。”要使整合教学具有生命力,教师应如何在视唱练耳实际训练中自然地穿插对各种概念的解读和提示,如何借助教学法帮助学生清晰、牢固地掌握这些概念,如何在“创作性活动”中“创造新的观念和新的形式”,以“整合性的思维方式”解决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死板的讲述、机械的记忆这些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成为本书创作过程的“合生”与“超越”。本书整合的“过程”也因此具有了新的意义和挑战性。
本章以“过程”贯穿,用“聆听”、“观察”、“模唱”、“演奏”、“演唱”、“游戏”等不同方式的活动体验导出各种乐理概念。第一章涉及的概念特别多,如何将这些概念按照视唱练耳训练的逻辑与乐理概念认知的逻辑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怀特海过程哲学将一个人的直接当前经验事态与他的直接过去经验事态之间的关联性已予以证明,并确定了“理论”对其相关性的佐证与支配地位。因此,尽管整合教学的“每一个实际事态实际上都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但本书在“过程”中所提供的训练方法都依据国际上认可并通用的一些著名音乐教育理论及教学法,遵循音乐教学的普遍原则和规律,避免实际运用中的生搬硬套。
书中每一节最后都安排了“整合练习”,其内容和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基本乐理》中的习题,而是尽量采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加入听、说、读、写、唱、演、创作等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与国内外中小学的音乐课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有的整合练习应引导学习者形成“顺应自然”的“以视唱练耳训练带动乐理学习”的乐理视唱练耳训练思维。
本章第三节的“基本练习与旋律训练”为后面的章节提供了“样式”,从内容结构上为训练搭建了一种“模式”。就此,本书的观点是对于不同的调都有着相对固定的练习模式和内容,但也需要根据各章节整合的内容不同和学生实际能力不同来设置不同的训练目标以及训练方法。学会“变通”,在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