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世界遗产
当你从开普敦乘船来到罗本岛,参观曼德拉当年服刑的监狱,你一定会有诸多感慨。曼德拉曾度过27年的铁窗生涯,其中2/3的时间——18年是在罗本岛。曼德拉改变了南非,他的不少思想就是在罗本岛形成的。
科学发现的偶然性中带有必然,“小脚”的发现亦不例外。南非的克拉克教授之所以能从别人误以为动物的小骨头块中慧眼识珠,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完整的人类骨架,为考古学做出自己独特而重大的贡献,是因为他对早期人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认为早期人类身材较低,骨骼较小。而那个误入洞穴的古人未曾想到,330万年后自己竟成为人类研究的对象,并因此名扬全球。
走进“石头城”,你会为古人高超的建筑艺术而叫绝。公元五六世纪建筑的这座城市是纯粹用石头块堆积而成的,其中没有黏合剂。这让人想起我国辽宁省桓仁县的五女山山城。中国北方的高句丽人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就用单一的石头块筑城,运用楔形石和梭形石结构,坚固牢靠。人类的智慧是相通的,人类对美的赞赏也是相同的。大津巴布韦和五女山山城同是世界遗产,高句丽石也与秦砖汉瓦齐名。
“驴城”拉木具有鲜明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狭窄的胡同虽与现代化的脚步不合拍,但驴子通过时颇显宽敞。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现代人想逃离汽车尾气和噪音的干扰时,“驴城”就成为首选之地,不知这是否叫“返璞归真”?
金字塔的建筑之谜也一直困扰着现代人。来到夜色的金字塔前,你会发出许多感慨,也许会发出如此疑问:到底谁聪明:今人还是古人?世界遗产多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常能给人以启迪。
第一节 长夜漫漫罗本岛
从神奇的桌山上北眺,浩瀚的大西洋上,一艘“巨轮”孤零零停泊其中,任凭四面狂风恶浪冲击,岿然屹立,永不沉没。那就是罗本岛——一座平淡无奇、凄凉萧瑟的孤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只因为一位伟人在那里度过了长达18年的铁窗生涯,而当他走出监狱后又“释放”了所有南非人民,罗本岛从此与曼德拉的名字连在一起,随之名扬天下。
我站在开往罗本岛的游轮上,游轮乘风破浪前进,我的心情随波涛起伏。10千米的航程45分钟就被抛到身后,一堵灰色的高墙赫然而立,冷冷地截住视线。它告诉人们,罗本岛不但是座天然的安全监狱,而且壁垒森严。
面积仅5.2平方公里的罗本岛全线礁石林立,四面风疾浪恶,莫里湾是其唯一港口。1806年,英国人莫里踏上这座孤岛,在此建立了捕鲸站,开南非捕鲸业之先河,这个渔港也就以其名命名,以示纪念。罗本岛有“死亡岛”之称。1614年,十名英国犯人被放逐到岛上,后来麻风病人也被流放到这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犯人和病人无人看管也插翅难逃,只能自生自灭。1960年,南非当局在这里修建监狱,专门关押黑人政治犯,直到1991年最后一名政治犯才离开这里。如今,该岛已成为南非国家博物馆,成为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象征,成为向青年一代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关押曼德拉的第三个监狱。
罗本岛监狱大门。
上岸后乘车朝右驶去,进入罗本岛唯一的大门。车辆驶入后继续前行,前方就是著名的罗本岛监狱。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曼德拉被第二次押送到这里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阴天,当我走出飞机时,刺骨的寒风透过单薄的狱服抽打着我们的身体,全副武装的警卫人员迎接我们。气氛紧张而肃静,不像我两年前来这里时那样嘈杂不宁。”曼德拉在其回忆录《漫漫自由路》中这样描写道。1962年,曼德拉因积极从事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正义斗争被捕入狱,送至罗本岛服刑。五年刑期尚未结束,当局又根据《镇压共产主义法》以叛国罪对其起诉。在著名的“里沃尼亚审判”中,曼德拉等八人被以颠覆国家罪判处终身监禁,再次送至罗本岛。
我们在一排灰色石板房前停下,拾级而上走入第一道森严的大铁门。走廊内光线暗淡,每隔一段必有一扇厚重的铁门,阴森凝重的气氛压抑得人难以喘气,似是步入地狱一般。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走廊的顶端——关押重刑政治犯的B区。
迈过门槛,我眼前出现了曼德拉描写的场面:“这是一座狱中之狱,其新建筑是一层长方形石头堡垒,中间是一个长100米、宽30米的水泥地面院子,院子的三面都是牢房,第四面是一堵高20米的厚墙,墙上有一个窄道,警卫带着德国牧羊狗在上面巡逻。”不过,如今那面高墙上已没有警卫带狗巡逻了。
我们走进牢房,只见一条狭长的走廊两旁排列着30间“单人牢房”。在5号牢房门口,导游告诉大家,这就是曼德拉的牢房。导游指着木门上的一个铁牌子说,那上面原来标明犯人的编号和姓名,写着“曼德拉/466/64”,直到1982年曼德拉被移狱到波尔斯摩尔监狱后才被取走。它的含义是:曼德拉是1964年进入罗本岛监狱的第466名囚犯。人类进入21世纪后,从总统宝座上主动退位的曼德拉,专门选用46664作为抗击艾滋病的代号,“46664运动”遂成为全世界抗击艾滋病的标识,世界级的著名歌星主动提出为这一运动义演,让歌声把“46664运动”传遍全球。
每间牢房不足4.5平方米,牢房门是双层,里层是铁棍焊接的门,外层是厚木板门。白天只锁铁门,便于管理犯人。每间牢房的两头——靠走廊和面向院子的墙上各有一个小窗子,上面安装着铁棍。牢房不到两米宽而墙壁至少有半米厚,身高1.83米的曼德拉三步就可以从牢房的这头走到那头,当他躺下时,脚登着那头墙、头便顶着这头墙了。单人牢房是专门为像曼德拉这样的政治犯修建的,因时间仓促,犯人来时墙壁尚未干,加上毯子单薄,他们夜间只好和衣而睡……就在这间狭小阴暗的牢房里,曼德拉度过了漫长的18个春秋——前半年的砸石子锻炼、中间13年的挖石灰劳动和后五年的相对自由,其间贯穿着三条主线——斗争、学习和锻炼身体。而这三者都是为了一个崇高的事业、在一个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支配下进行的。
曼德拉在罗本岛监狱的牢房。
曼德拉认为,监狱里的斗争是整个反对种族隔离斗争的一部分,为此他从进监狱的第一天起就为人权而斗争,尽管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很长时间里,监狱不允许囚犯之间接触,他们就利用洗涮马桶的瞬间进行交谈,并通过地下渠道联络其他犯人,共同采取狱中斗争方式。同时,千方百计秘密与外界建立联系,鼓舞人民的斗争精神。
经过他们的斗争,狱方给每间牢房配备了桌子和凳子。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先是主修伦敦大学的法学课程,接着又攻读南非大学的法学学位,直到1988年才毕业。我在南非大学的图书馆里,专门查阅了曼德拉的学习档案,对他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肃然起敬。
在狱中,曼德拉还鼓励难友们学习,通过传递纸条解答他们的疑问,与他们讨论问题,共享得到的外界新闻。一座监狱被他改造成为遐迩闻名的“曼德拉大学”——不但学习书本知识、学习英语和艺术、取得大学学位,而且他们之间互相学习、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曼德拉说:“我们成为自己的职员,有自己的教授、课程设计和学习方式,不同于学校的正规教育。”
在漫长的18年中,曼德拉坚持早年养成的锻炼习惯。他每天利用放风的半小时在院子里跑步;每星期一至星期四早晨,在牢房里原地跑步45分钟,并做100次俯卧撑、200次起坐、50次下蹲等健美运动,以锻炼自己的肌肉和毅力。曼德拉早年曾练习过拳击,他后来认为拳击运动不文明,并为此感到后悔。不过,早年的强身运动和多年坚持锻炼使他从中受益,现虽年过九十,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自由之路无坦途”。为了南非黑人的解放事业,出生在酋长家庭的曼德拉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并为此放弃了继承酋长地位。在那黑暗的年代,他领导人民开展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武装斗争,两次被捕入狱,走过了一条为自由而奋斗的漫长道路。然而,27年的狱中生活丝毫没有削弱和摧垮这位“自由之子”的斗志和士气,反而使其更加坚韧、成熟和顽强;狭小阴暗的罗本岛单人牢房没有锁住“南非之魂”的民主信念和崇高追求,反而使其更加开阔、博大和超越。曼德拉说:“在那些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一种对所有人,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走出监狱,我的使命是解放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缺一不可。”这是多么崇高的追求,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怀!
1990年2月11日,当曼德拉面带胜利者的幽默微笑从容步出监狱时,一位中国诗人用饱蘸激情的笔墨歌颂道:
踏遍一切坎坷
只为自由
而饱经风霜
让憔悴的泪
去化为一汪
蓄满晶体而透明的泉
为所有沧海桑田
熠熠发光
第二节 “人类摇篮”在非洲
虽然南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几百年,但是早在几百万年以前,这里就生活着原始猿人。1924年,金山大学教授瑞蒙德·达特发现第一个南方古猿标本——汤恩小孩头骨后,即做出“非洲是人类摇篮”的推测。1947年从斯特克芳丹出土的第一个完整的南方成年古猿非洲女性头骨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推测,这个被称为“普里斯夫人”的头骨又被媒体誉为人类“第一夫人”。从1966年起,由世界著名人类学家托拜厄斯教授领导的斯特克芳丹古人类研究小组开始了大规模不间断的挖掘研究。700多件古化石相继出土,使南非在古人类学的研究上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关注研究热点。而出土南方古猿化石最多的斯特克芳丹岩洞也与中国的北京周口店一样闻名于世。
与克拉克教授面对面
20世纪末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是克拉克博士的“小脚”。以这个小脚命名的骨架是距今330万年一个几乎完整的猿人骨架,为科学家研究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最完整的对象和最可靠的依据。正由于此,这一发现在1998年年底向全世界公布后即引起轰动,克拉克博士当选为1998年南非新闻人物。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斯特克芳丹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小脚”骨架发现五周年之际,我专程前往距离约翰内斯堡西北40公里处的斯特克芳丹,实地采访“小脚”的发现者克拉克博士。是日天高气爽,大都市郊外的原野上,给人一种空旷的原始美;置身于“人类摇篮”,又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我与克拉克教授是2002年采访托拜厄斯教授时认识的。陪同我采访的还有《南非华人报》记者曹大松和在金山大学进行人类学博士后研究的王谦夫妇。这次采访与其说是与克拉克教授谈论一个严肃的考古话题,不如说是在喝茶中轻松聊天,话题可谓海阔天空,从泡茶的水到洞中的湖,从“小脚”发现到外星人,从地球到宇宙,似是漫无边际。
脚比手小。
“小脚”发现纯属偶然
问:听说这里的岩洞中有个湖,当地黑人把这个湖视为圣湖,还说湖水可以治病,我们现在喝的茶水是否来自地下,真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吗?
答:我们现在喝的茶水就是从这个湖里抽上来的,黑人巫医也确实以为这水有神奇疗效,在他们看来,岩洞中出现这么一个湖带有神秘色彩。不过,这水挺好喝,是好水。
问:达特教授曾将斯特克芳丹描述为“世界古人类文物宝库”,斯特克芳丹又被称为“人类摇篮”,您对此有何评价?
答:除了斯特克芳丹外,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也有大量的古人类化石,而且东非发现了距今约600万年的猿人化石,但是相对而言,东非的化石分布比较散,而且发现的化石也不完整,斯特克芳丹的古人类化石比较集中,从150万年到330万年前的化石在这里都有发现。我们现在发现的是距今330万年前最完整的古猿人骨架,也许还能发现距今400万年前的化石。斯特克芳丹是世界上古人类化石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当然,除非洲外,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在中东地区,在中国,都发现有十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的化石,不过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还是在非洲,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没有更早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发现。我不想断然下结论说,哪个地方一定就是最早的,说不定哪一天在西非或者在亚洲还能发现更早的化石。
问:请谈谈“小脚”人类骨架的发现过程。
答:斯特克芳丹化石沉积层的开挖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1994年9月6日,我在翻动一些动物化石时,在一堆肉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化石中,非常惊异地发现了一件很像是原始人类脚踝部分的趾骨。我看了一下动物化石盒的标签,发现这盒化石是1978年出土的,已出土16年了,继续翻动时,又发现了一块舟骨、一块楔形骨,还有一块属于左脚上的跖骨。我发现它们可以连在一起,证明的确是左侧足骨。我发现这些骨头的关节与人类和猿人都有相似之处,说明这个猿人在树上和地面都有长时间的活动。我随即打电话给当时正在美国的研究小组组长托拜厄斯教授,托拜厄斯教授认为当初负责将化石标本分类的休斯之所以把它们放到猴子化石一类,可能是它们太小了。正由于此,我们就把这个编号为STW573的化石命名为“小脚”,此后发现的骨架也沿用这一名称。
她一觉睡了300多万年。
1997年5月15日,我去金山医学院提取一些属于STW573的原始人类化石,同时注意到一盒标着“D18猕猴科类”的盒子,还发现了另外一个“D20猕猴科类”的盒子。我本来就对这些来自斯尔贝贝格的猴子化石特别感兴趣,就把盒子里的化石取出来。让我感到喜出望外的是,刚打开第一个塑料袋,就一眼看到一段能与STW573的足骨拼接到一起的楔形白骨。接着又从同一盒子里找到了属于足部左侧的楔状骨,还有左部跖骨端头以及左部胫骨。几天后,我又从另外一个塑料袋中找到一段猿人胫骨,虽然它与STW573不能完全吻合,但我想可能是由于这一段属于中部且受到轻微损伤的缘故。这段胫骨的发现很重要,它是直接导致发现整个骨架的重要线索。
由于胫骨部分倾斜面的断裂看上去发生不久,我推断可能是由于60多年前采矿时所进行的爆破作业造成的。我决定再从斯特克芳丹20号堆积物中出土的两盒化石中寻找另一段胫骨。5月27日,我找到了一段末端完整无缺的胫骨,和STW573左侧足骨完全可以连在一起。此时,我突然意识到前几天发现的胫骨不是左侧而是右侧胫骨,且属于同一猿人!这无疑让我备感激动。
经过一番搜寻,我手头共有12片看似属于同一猿人的足部及小腿断骨。1997年6月11日,我在美国宣布了这一发现,并确信其他的骨架仍然留在斯特克芳丹的斯尔贝贝格堆积层中。
与古人对话,相看两不厌。
在托拜厄斯教授的支持下,我们决定在洞中寻找其他骨架。我把右侧胫骨的末端做了一个模型,在6月底交给考古挖掘小组的两位工人,他们是恩克瓦纳·莫勒非和斯蒂芬·莫丘米。我让他们拿着这个模型在整个斯尔贝贝格洞中寻找露出头的化石部分,看是否能在那里吻合。我交给他们的任务无异于“在干草堆里找针”,因为洞又大又深,黑暗潮湿,洞顶、洞底和洞壁到处都是斑驳陆离的角砾岩层。未料仅一天半时间,他们就在洞西端的二层斜面上找到了右侧胫骨的断面,模型与露出头的断面完全吻合。从发现的位置看,我觉得整个骨架都在这里,我们三个人立即开始用铁锤和凿子在这一斜面上开始挖掘。我用一个小铁锤和小凿子小心谨慎地一点点挖掘,先发现了左部小腿胫骨和右面的大腿骨。挖掘工作是持续而缓慢的,1998年5月5日,左腿部分完全裸露出来,右腿的大腿部分骨头也显露出来。但是此后好长时间,不管我们怎样小心谨慎,用凿子一点一点地把大石块分离肢解,仍然一无所获。不过,根据腿骨的发现情况来推断,其他骨架肯定还在洞中,我们继续不停地挖掘,到1998年9月,我们已经挖了一大片地段,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化石,我这时候才明白我们为什么找不到其他骨架了:这个斜坡层发生过断裂滑坡,存有其他骨架的层面被埋在了石灰层下面。我让莫丘米将坚硬厚实的石灰层凿开,一直挖到下面的沉积层,然后选定一小块区域让他小心翼翼地凿寻。次日,他一凿子下去就凿到了上胳膊部位的骨头。我发现就在这块肱骨的旁边,又有另外一块骨头——头盖骨相连的下颌骨,这些骨头在距离大腿骨62厘米的左上方,随后又清理出头盖骨左侧部分和一套完整的恒齿。1999年,我们挖出了这个南方古猿的完整上肢和手骨。开挖工作现在仍在进行中。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乎完整的整体骨架,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它的年代是330万年。
问: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骨架化石,并由此认为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这是南非目前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在肯尼亚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化石——约600万年,乍得的化石也有580万年,亚洲最早的人类化石有200万年历史,欧洲发现的化石是170万年历史。但是这些地方的化石都只是人体的一小部分,比如牙齿、头盖骨等,斯特克芳丹的骨架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骨架。我强调是“迄今为止”,因为我们必须有开放式思维,随时准备接受其他可能性。
问:这个猿人的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洞里?
答:从现场挖掘到的化石情况分析,我们可以推断,这个猿人死后先是以木乃伊的形式存在。这个洞穴很深,不会有肉食动物生活其中,也就是说,他不是被野兽咬死的,很可能是在躲避袭击时失足掉进洞中;另一种可能是,洞口有树枝也有灌木,可能是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洞里,当然也不排除被推下去的可能性。我们还可以推测当时气候干燥,因此没有受到侵蚀。
问:现在能否知道这个猿人的性别?
答:在整个骨架出土之前,很难说对其进行性别分类,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具成人化石,大约在20~30岁之间。
问:这个化石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骨架,为研究古人类提供了完整的依据对象,在对早期人类的认识上意义非常重大,将会纠正过去由于缺乏研究对象而造成的错误认识。通过对这一具完整骨架的研究,我们可以真正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目前尚未完整出土的情况下,我们从其手部和足部的结构可以得出当时的猿人既可以爬树,还可以直立行走,打破了传统的认识观念。另外,这让我们第一次真正有机会确定早期猿人大脑和身体的比例,还可以真正明白古代猿人的身材高度。从这具化石的骨骼结构上,我们能看到早在330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和猿猴有了很大差别。在对骨架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后,我们相信能够做出更深层次的结论。
今人与古人,脚有大小之分。
克拉克博士对文化的理解
问:除地球外,您是否相信其他星球上也存在生物?
答:宇宙如此之大,仅行星就数以百万计,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小星球,其他星球存在生物的可能性自然是存在的。
问:有人认为,人类是通过山地大猩猩进化而来的,您对此如何评价?
答:应该说,黑猩猩、山地大猩猩和猩猩都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但不能说其中哪一种就是人类的直接祖先,它们只是在某一阶段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
问:您是否认为存在史前文化,也就是说,在人类出现之前,猿人或者其他动物是否也存在文化?
答:我认为文化是仅属于人类的独特现象,以语言和工具的制造为其特征。以石器制造为例,只有用两种石头打造出第三块石头工具时,才能说是创造了工具。鸟类可以搭巢,蚂蚁可以用泥土筑窝,猩猩可以拿树枝将够不着的东西拨拉到身前,这些都不能算是文化。我去过泰国,那里的大象可以排队吃白菜,甚至能用鼻子作画。你们也看过类似的表演,猴子可以骑自行车,鹦鹉可以学舌,但这些都不能说是文化。他们的动作是人类机械训练的结果,是“驯”而不是教育,教育是人类具有的活动,只有人类才能从事复杂的文化活动。
目睹完整骨架需要下洞
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径走进灌木丛中,克拉克博士不时停下来指着路边的铁丝网:在树木的掩映下隐隐约约露出的几个洞口分明是陷阱,活似一个庞然大物,张开贪婪的大嘴在等待着猎物。克拉克说,他发现的“小脚”猿人正是在这一自然环境中掉进洞里的,这也是洞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猿人以及动物化石的原因。
低头穿过几十米的穴洞走廊,脚下又是一个数十米深的洞穴,这就是斯尔贝贝格洞。从陡峭而狭窄的木制悬梯上通过后,转弯处又是一个洞穴,四面的洞壁和脚下都是斑驳陆离的角砾岩,洞穴到处凹凸不平,连找下脚的地方都不容易。当初莫勒非和莫丘米两人就是在这个大洞穴里手拿化石模型到处寻找。亲临此地,才明白克拉克博士为什么会说寻找工作如同“大海捞针”。
在洞中一个角落的斜坡上等候我们的斯蒂芬打开了手中的探照灯,克拉克博士走到斜坡上,拿出四个“小脚”化石与右侧胫骨片段,与岩石上露出的化石对接到一起。两条腿骨虽然仍然“镶嵌”在岩石中,但其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用力挣脱羁绊站立起来。
就在同一斜坡上,距离腿骨不到一米处的另一层面上,在探照灯的聚光下,一个头骨清晰可见,十颗牙齿整齐排列。头骨和下颌骨中间因岩石存在其间而显得脑袋庞大,让人感到这个完整的头形在黑暗的洞穴中其面目有点狰狞。
藏在丛林中的洞口能“吃人”。
在头骨上方,整整一条手臂的化石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手掌向上,手指紧握。多次面对这一场景的克拉克博士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太美了!”
克拉克教授:“发现了‘小脚’,我们很开心。”
克拉克博士说,其他骨架仍在岩石中,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挖掘出来。当问及还需多长时间时,克拉克笑言:“记者们都想采访我,当我挤出时间接受采访时,又总是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骨架挖出来。我是分身无术啊。”
参观旅游洞与圣湖
从入口处向洞中走下119级台阶后,一幅壮观的景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洞顶垂下的钟乳石活似一头非洲大象,皱巴巴的皮肤,宽大的面部,俨然站立在门口迎接游人。洞穴大厅地面宽敞平整干净,有一个缓慢的斜坡,如果放上椅子,就像置身于剧院。导游说,这里曾举办过音乐会和盛大宴会。您能想象吗,在这样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洞穴中欣赏音乐,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从“洞穴大厅”再穿越两个“洞穴走廊”,眼前忽然一亮:在一道铁栏杆后面,有一片如镜平湖随着洞穴的走势弯弯曲曲看不到尽头。这就是黑人眼中的圣湖,传统巫医甚至用这里的湖水给人治病。湖水表面看上去十分平静,据说水深60多米。几年前,一名潜水员就在这里丢了性命,连尸体都不见踪影,这起事故更增添了圣湖的神秘性。
心系“北京人”
2001年12月,位于约翰内斯堡市区的南非金山大学。
步入托拜厄斯教授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书柜里、茶几上和桌子中央的一具具人类遗骨模型,接着是墙上那一幅幅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的照片。
年过米寿的托拜厄斯执教于南非金山大学,是南非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的中国周口店北京猿人世界遗产科学保护委员会委员,他因对早期人类历史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而享誉世界。他从1966年开始领导挖掘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南非的斯特克芳丹人类遗址。我们的话题单刀直入,从“周口店遗址”保护谈起。
托拜厄斯首先表示,周口店第一块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裴文中教授和“北京人之父”——周口店三个人类头盖骨的发现者贾兰坡教授,以及其他考古学家对周口店遗址的挖掘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口店遗址”享誉全球,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重要一席。对这样一个遗址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非常必要,否则将会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我要说的第一个可能发生的破坏,不是恶意的人为破坏,而是漠视和疏忽。为此,应该教育公众,特别是旅游参观者对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遗址予以高度重视。第二种破坏是一种潜在性的威胁,即在遗址附近从事农业开发和经济活动造成的侵蚀。这就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什么要明文规定,所有的世界文化遗址必须在其周围有一个缓冲保护地带,以维持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
作为世界著名古人类学专家,托拜厄斯教授对“周口店遗址了如指掌,‘周口店遗址’将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如何才能使其科学性不受威胁,例如,遗址不应该有太多太集中的参观者,他们应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在南非的斯特克芳丹遗址的挖掘区,参观是在导游的陪同下,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路线进行”。他还认为,在人类文化遗址保护方面,有三类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是保安、导游和科学家。此外,他表示还应该增设围墙或围栏,“把龙骨山中最重要的部分围起来”。
满头银发记载着托拜厄斯对科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凝神静思体现着他对科学事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是在认真思考后做出回答,甚至为找到精确的表达词汇而中断谈话片刻。谈到对“周口店遗址”保护的意见时,托拜厄斯表示不愿给人留下一种“喜欢批评”的印象,而更希望能为遗址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他指出,围墙、保安、导游、科学家都需要大笔经费,“中国政府应该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拨出足够的经费,因为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古人类化石遗址之一,完全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当然,周口店也需要有头脑清醒的管理者”。
谈到大自然对遗址的破坏作用,托拜厄斯认为“不必多虑”,相反他认为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莫过于“人祸”,保护遗址应从防止人祸着手。托拜厄斯若有所思地说:“对‘周口店遗址’来说,12月非同寻常。1929年12月2日,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可仅仅12年之后的1941年12月8日,这一珍贵文物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时至今日下落不明,这不能不说是世界考古学界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遗憾。”
谈到他的中国之行及与中国同行之间的交流,托拜厄斯认为科学是通过交流来发挥作用的,而科学又是一种世界性的行为,“我和中国同行专家之间的友谊是我一生中最为珍视的友谊之一。如果我受到中方邀请,我和其他南非的同事——他们都是古人类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将会非常愿意在人类文化遗址保护的合作方面提供帮助”。
触摸“人头”,乐此不疲。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的王谦博士曾在托拜厄斯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乐观开朗的托拜厄斯不无幽默地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自己的这把老骨头变成化石之前,能在我的实验室里迎来更多的中国年轻学者,继续推动我们之间的合作与友谊”。
第三节 “石头城”里故事多
在首都哈拉雷以南268公里,俨然矗立着一座“石头城”,津巴布韦人称之为“大津巴布韦”。在当地民族语言里,津巴布韦意为“石头城”,“大津巴布韦”自然是“大石头城”之意。这座“石头城”之所以闻名,不但因为它是津巴布韦国名的来历,而且因为它是津巴布韦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2000年1月17日清早,从哈拉雷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途中逐渐乌云密布,至“石头城”时先是细雨绵绵,接着就是雨点如织了。刚才远处依稀显露轮廓的“石头城”,此时当置身城下却隐去了身影,这反倒让人体会了一番雨中登“石头城”的滋味,有幸领略一番“石头城”的雨色。
石头城。
“石头城”遗址坐落在一片幽静开阔、景色秀丽的丘陵之中,由山顶围城、山谷围城和大围城三大部分组成,自成风格,浑然一体。密集的雨点有力地敲打着雨伞,沿着陡峭崎岖的古老石道拾级而上,眼前出现一条由两块巨石相间而形成的一人宽的狭长窄道。这条两丈多长的交通要道可谓“自古一条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到达山顶时,一道用长方体花岗石砌成的高墙横在眼前,下面是仅能走进一人的小石门。通过石门就进入山顶围城。围城的城墙如堡垒一般。“石头城”的首位国王曾居住在这里,现在围城中间还保留着那个小茅草屋。围城的西墙头上矗立着四个圆锥体实心角塔——烽火台,据说原来是七个,不知何时另外三个消失了。北墙下面有一个小石门,通过它便可到达高出地面百余米的瞭望台。登上瞭望台,可把整个大津巴布韦遗址的风光尽收眼底,可见当初设计者的别具匠心。
大围城。
站立在瞭望台上,在雨色苍茫中环顾,目睹烽火台,令人油然而生一种登上长城时的雄伟壮观之感;目睹这围墙石块之间未用任何黏结物而砌缝严密,虽历经数世纪的风雨侵蚀仍然挺拔牢固,你会感叹津巴布韦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目睹这片占地一万亩的石头建筑群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失去了昔日的风采雄姿,你会发出与登临玉门关与阳关遗址时一样的慨叹!
从瞭望台俯瞰,东墙脚下是隶属于山顶围城的建筑群,由大小不等的围城组成。早期国王的妻室和随从曾在里面居住,其中有一个奇特的石洞,具有扩音作用,朝它大声喊话,远处建筑群里的人们皆能听到。可以想象,国王的最高指示、国家法令都是从那里发布出去的。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运用声学原理了。
东南方向是由42个小围城组成的山谷围城。其中有两个围城值得一提,一是在那里发现了“津巴布韦鸟”——一种雕刻在一米高石柱顶端的40厘米高的鸽头鹰身石鸟。它是一种具有图腾崇拜色彩的神鸟,类似中国的“龙”,如今已成为津巴布韦国家的象征,飘扬在国旗上,印制在国徽上和硬币上。鸟用非洲特产的一种石头雕刻而成,鸟身如鹰,而头似鸽子,脖子高仰,翅膀紧贴身体,雄踞在一米高的石柱顶端。
“津巴布韦鸟”无疑是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最珍贵的文物,据说是当年用于装饰大围城顶部的。从遗址中共发掘出八只“鸟”,其中七只是完整的,一只仅存一半。它们的命运也十分坎坷,曾被外国掠夺者陆续据为己有,后几经周折又重回故里。
二是一个围城内发现了一系列古代文物,其中有阿拉伯的玻璃器皿和中国的青瓷和陶器。这些瓷器碎片是14世纪至15世纪的中国瓷器,其中两块是青瓷大花瓶的底部,底圈中央有用青釉绘制的“大明成化年制”六个字,说明中津两国人民那时已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贸易,中国那时的商品已远达南部非洲。至于这些瓷器是否与郑和船队有直接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考证。
大津巴布韦鸟曾远“飞”欧洲。
另外,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等灌溉设施,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最东南方就是椭圆形的大围城了,四周由花岗石砌成,墙高十米,厚五米,围城周长255米。据史载,石头城一带公元五六世纪时就出现较大的居民点,至12世纪开始兴盛。大兴建筑,营造城堡,山顶围城是最早建筑的,而大围城建筑的时间最晚,也最为壮观,大约是在14世纪石头城的辉煌时期。当时的石头城约有1.5万居民,包括国王的150个妻子和近千个孩子,大围城就是专为王室建造的。
大围城的东北、南、北三面分别设有进出口,城中修建有一道90米长的半圆形内墙,与外墙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小道通向出口。在内墙的始端,一座高约20米、直径五六米的圆锥形石塔昂然挺立,气势雄壮。这座实心高塔如今已成为“大津巴布韦”的旅游宣传形象。其建筑特点与整个建筑群相一致,全由石块砌成,未用任何黏结物,由于高塔缺乏文字记录,其用途至今仍令人难以断定。目前主要有五种解释。一是从其形状类似粮仓来判断,认为它是五谷丰登和财富的象征;二是从大围城是国王和王室的住地来推测,认为它是王权社会的象征;三是从高塔附近发现的一处祭坛来观察,认为它是宗教的象征;四是从其形状来研究,认为它是男权社会的象征;五是从塔的高度和结构着眼,认为它是瞭望台。以上各种说法皆缺乏足够证据,考古学家如今已无法再考证出这座著名石塔的真正用途和真实意义了,只能留下这个千古之谜。这是因为,一百多年前,一批批狂热的西方淘金者来到这里,掘地1.5米企图从大围城中挖出稀世珍宝,大劫过后的大围城遭到极大破坏,几乎面目全非,失去了考古所需要的自然地貌和历史真相。
世人非但不明白高塔的真正用途和建筑原因,而且还弄不清楚整个大津巴布韦建筑群的真实意义和具体的建筑者。由于遗址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建筑上又没有发现任何文字,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一人类文明尚存争议。西方人说是自己建造的,却讲不出建筑群的用途,拿不出具体的证据,不过是美好的假想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石头城”的建筑者是非洲当地人,而不是来自西方或阿拉伯世界的外来户。
“盛必有衰而生必有死,物之常理也。”15世纪末期,石头城逐渐衰败,此后这座宏伟的古城竟成为一片废墟。“石头城”是南部非洲最大的古代建筑群遗址,是非洲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和古老灿烂文化的象征,是殖民者掠夺非洲的历史见证人。1986年,“石头城”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遗产,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四节 沙洲“驴城”窄胡同
拉木城是肯尼亚拉木群岛行政区的中心。因城市建设在沙漠上,人们称之为“沙城”;由于毛驴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人们习惯称其为“驴城”。拉木古城是东非历史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斯瓦希里定居点,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走进了拉木城狭窄的胡同,领略这座“驴城”的独特风情。
拉木是一座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孤岛,世界文化遗址的桂冠使它一下子闻名遐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游人。拉木古城是如何赢得这一桂冠的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拉木古城具有三大特点:城市的结构和建筑图解着数百年来欧洲、阿拉伯和印度文化的综合影响,运用传统的斯瓦希里技术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东非沿海一带港口的盛衰和班图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代表着东非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经济的历史发展时期,而拉木古城则是这一时期的缩影;拉木古城特殊重要的作用和对学者、教师的吸引力使其在该地区具有重要的宗教功能,并将继续成为该地区重要的伊斯兰和斯瓦希里文化的教育中心。
城市沙漠建,胡同一米宽,毛驴到处窜。这是绝大多数游人对拉木城的第一印象。拉木岛由珊瑚和沙漠堆积而成,拉木城建筑在沙漠上,沙漠无处不在。就是一米多宽的胡同里,也随处不乏细小的沙粒。刚走出城市,更是沙漠的世界,沙丘、沙道、沙漠广场、沙漠林区、天然沙滩足球场,就连当地的最高学府——拉木女子中学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沙漠学校。通往校园的道路是沙漠,校园到处是白沙,细小而洁白,别具特色。当地人自然习惯了沙漠上的生活,多数人赤脚行走在沙子上,悠游自在;男孩子更是乐此不疲,在沙漠上踢足球,活泼可爱。
说拉木城没有街道,未免有言过其实之嫌,因为拉木的“滨海大道”上可以通行汽车。直至今日,拉木岛上仅有两辆车:一辆是行政区专员的专车——越野车,一辆是县政府的拖拉机。遗憾的是,这两辆车只能在三米宽的“滨海大道”上通行,或是在城外的沙漠上自行其是,拉木古城因其道路过于狭窄而“谢绝”车辆入内。严格地说,拉木城里有胡同没有街道,就是胡同也吝啬到只有一米多宽。如果两个人在胡同里迎面走过,有时也免不了要侧身让道。
驴身兼二职: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
表面覆盖着沙子,城市里胡同狭窄,拉木岛上的交通和运输任务便落在了毛驴的背上。毛驴在胡同里随处乱窜,范围不受限制,像人一样的自由。若是碰到不高兴的事儿,毛驴昂起头来,大叫几声,反倒让人觉得走进了乡间田园,远离了现代化。可是,当你抬头一看,拉木古老的建筑上又安装着电视卫星天线,不免自己会暗笑起来。
儿童乐问客,妇女掩面过,小伙子骑毛驴听歌。这在拉木城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拉木是穆斯林的天下,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尽管这里常年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男子,特别是年长者大多穿着白色长袍,妇女多是黑色长袍裹身。斯瓦希里语中把女子穿的这种黑色轻薄的长袍称为“布伊布伊”,意为“黑蜘蛛”。受宗教影响,女子一般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特别是见到陌生人,因而,凡是在胡同里碰到游客,她们都急忙用黑头巾把面部遮挡起来,匆匆走过。孩子则不管这一套,无论男女,看到游客,高兴地用斯瓦希里语的“您好”打招呼。
与妇女儿童不同,小伙子多以骑毛驴为荣。如果谁骑一头健壮的毛驴从胡同穿过,伴随着节奏感强烈的驴蹄声,那神情犹如大都市的小伙子驾驶着“奔驰”、“宝马”等名牌轿车招摇过市一般。在拉木那条最繁华的胡同里,一个小伙子骑着毛驴迎面而来,他脖子上挂着收音机听歌,左手提着缰绳,举止洒脱。大概是胡同里来往的人太多,毛驴放慢了速度,开起了小差,只见小伙子双腿猛一夹毛驴圆鼓鼓的肚子,毛驴反应迟钝,仍在左顾右盼,这时,小伙子抬起右手,猛地朝毛驴的屁股上一拍,只听“啪”的一声,毛驴顿时加快了速度,胡同里的人闻声闪开了道。
毛驴不但是拉木岛上唯一的交通工具,而且是唯一的运输工具,承担着运载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的任务。拉木人普遍爱护毛驴,但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毛驴一旦染病,只能用传统方式医治,非但治疗效果不佳,且让人感到有些残忍。例如,给毛驴放血,或用烧红的铁丝刺烫毛驴等。拉木岛的毛驴数量最多时达到3000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再加上医疗技术落后,目前的毛驴存栏数稳定在2200头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斯温德森医生1985年首次访问拉木,目睹毛驴所处的恶劣境况,她于1987年7月创办了一所“毛驴医院”,免费为生病的毛驴医治,每年治疗毛驴5000余次,大大改善了毛驴的生存条件。当我来到这所医院时,看到五六头毛驴正在等待接受医疗。医院经理阿卜达拉说,现在的毛驴比以前幸运多了,免费治疗使毛驴的健康状况普遍得到提高。
“请你猜猜我是谁?”
三层建筑有讲究,海上沙滩阳光足,经济收入靠旅游。这是拉木城的旅游特色。拉木人的生活与大海须臾不可分离,从事海运、打鱼和砍伐海岸的红木等。另外,拉木岛出产的杧果和椰子闻名肯尼亚,特别是椰子还带动了家庭副业的发展,比如,搓绳、编织和榨油等。这当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了。随着拉木成为世界文化遗址,旅游成为拉木的新兴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拉木的经济发展。
旅游者来到拉木,主要项目是参观古城窄胡同和博物馆,去海上兜风和沙滩晒太阳。拉木古城的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斯瓦希里式,三层楼房鳞次栉比更显得胡同狭窄,形成古城的一大特色。为什么是三层建筑呢?这需要从拉木古城的历史谈起。拉木城的历史约有1000年之久,目前看到的古城始建于15世纪。16世纪初期,葡萄牙入侵拉木,未动一枪一炮就占领了拉木。当时,帕泰岛是拉木群岛地区的政治和商贸中心,拉木隶属于帕泰岛。葡萄牙人在该地区失去影响后,拉木想方设法避免卷入帕泰岛与蒙巴萨和马林迪之间的战争,直至17世纪末期基本稳定。接着,拉木城、帕泰村、法扎村和西游村之间爆发了自相残杀的战争,直至1813年拉木击败了帕泰村的猛烈进攻而宣告战争结束。同年,拉木寻求阿曼的保护,刚刚竣工的拉木城堡也由阿曼士兵守卫。
多亏躲藏在阿曼的保护伞下,否则拉木的前景大为不妙。随着势力的迅速扩张,阿曼统治了北起肯尼亚与索马里边境、南至基尔瓦的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是这一地区的统治中心,并成为繁忙的商贸港口,肮脏的奴隶贸易随之应运而生。
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拉木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廉价的劳工促进了拉木的经济发展,商人从出口象牙、贝壳、红木和进口丝绸、瓷器和香料中获取高额利润。1907年,英国强迫桑给巴尔当局签订禁止奴隶贸易协定。随着奴隶贸易的终结,拉木的经济步入衰退期,从此一蹶不振,直至近年来旅游业为拉木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驴岛沙城名不虚传。
拉木古城的房屋是用珊瑚和红木建筑的三层楼,主要由楼房、庭院、阳台和木雕门组成。根据传统,一楼是奴隶的住房,二楼才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三楼是小阁楼。由此可见,拉木的建筑风格与奴隶贸易紧密相关。受此传统的影响,这一建筑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在导游的带领下,我走进一户正在建房的普通人家,里里外外一看,新建楼房与旧式建筑的结构完全一样。
要进一步认识一座城市,需要参观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拉木不但有博物馆,而且数量不少,且各具代表性。拉木博物馆位于海边,建于1892年,是19世纪建筑风格的代表。该建筑最初是当地一个大家族的私宅,后来先后成为英国皇家东非公司代表和英国殖民当局首领的住所。肯尼亚独立后,它又成为拉木地区专员的官邸,直至1971年设立博物馆。这里主要展出该地区出土的文物,中国瓷器占相当一部分。
德国邮局博物馆位于拉木城最繁华的街道。初次看到时,我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经过一番研究,方知肯尼亚沿海附近的韦图地区曾是德国的保护地。18世纪后期,两名德国人来到拉木,与韦图的首领取得了联系。当时,韦图正受到来自拉木和桑给巴尔统治者的威胁,急于寻找一个新盟友。于是,韦图成为德国的保护地。韦图与德国之间的通信和商贸联络要通过拉木,这个邮局就是为此而设立的,直至1891年德国撤离韦图而关闭。1996年恢复原貌后重新开放,向游人讲述着那段特殊的历史。
去拉木城游览一番后,游客还要到海上和沙滩观光。不少游客喜欢乘坐帆船在海上兜风,更有个别人喜欢自己驾驶帆船远航茫茫大海,过足一把瘾。爱静不好动的游客大多选择去拉木对面的曼达海滩,戴上太阳镜,身上涂一层防晒霜,躺在白白的沙滩上,仰面朝天享受日光浴。还有人不忘记附庸风雅,手里拿着一本书,半天看不了几页,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驴:“我闭上眼睛都知道人在看杧果。”
海上赛帆船,大道比骑驴,节日跺脚唱歌转圆圈。这是拉木城独特文化的具体展示。这次来拉木,巧遇肯尼亚全国旅游节,拉木是旅游城市,举办了地方特色浓郁的庆祝活动。既然是“驴城”,庆祝活动少不了毛驴参与。在“滨海大道”上,小伙子比赛骑毛驴,看谁最先到达终点。毛驴比赛一要毛驴健壮,跑得快;二要小伙子会骑,能驾驭毛驴。拉木的毛驴比赛就像非洲国家的足球赛一样吸引观众,鼓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气氛非常活跃。另一项比赛是帆船。小帆船不能使用动力和人力,仅靠风力行驶,同时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看谁最早冲线。与骑毛驴比赛不同,帆船比赛需要更多的技巧,主要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这样,船帆悬挂的高度、张开的角度,以及船头方向的调整显得格外重要。帆船比赛的获胜者往往是胸有成竹、沉着应战的老船长,而不是手忙脚乱、来回调整风帆和船头的初出茅庐者。
你见过这样大的龙虾吗?别流口水。
与海边和海上的这两项比赛相呼应,在拉木古城西边一片开阔的沙滩地上,一群男女老少正在围观传统的歌舞表演与武术比赛。七八名男子手持木棍作道具,小腿上裹着“响铃”——由椰子树叶编织成的拳头大的小笼子,里面装有当地的一种树籽,伴随着“咚咚”的鼓点,每走一步一跺脚,围成一个圆圈转。每走几步,他们还要停下来,口中念念有词,似是小声歌唱又像是自言自语,大概是为了与此起彼伏的鼓点相呼应。再一看那鼓,不但形状不一,而且打法也不同。有抱在怀里的,有放在地上的,有双脚夹着的,也有高举到头上去的;有用双木槌连击的,有用单木槌猛打的,也有直接用手掌轻拍的。据当地人介绍,以前凡是这类活动,还有一种象牙长笛相伴,声音优美嘹亮。遗憾的是,现在不知象牙长笛的下落了,连其他类笛子的声音也难以听到了。
歌舞表演中还有武术比赛。当然,拉木的武术属于非洲的传统棍打,多是一对一,手中各持一根木棍,两棍在空中相遇发出响声。这种传统击棍法其实称不上是武术,根本无法与中国功夫同日而语,简直就像是孩子游戏,你一打,他就退;你一追,他就跑。围观者看了多是一笑,倒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骑驴、赛船、跳舞、击棍,这就是拉木的风情,外加古城窄胡同,男女黑白长袍,再去海上沙滩放松,游人来后常常乐此不疲。
第五节 夜色金字塔思缕
未曾想到,我来到早已心驰神往的金字塔前是在茫茫夜色之中。当晚,庆祝中埃建交5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在金字塔前举行,中埃两国总理出席并致辞。
巍峨的金字塔和雄伟的狮身人面像成为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庆典的真实布景。在背景灯光的映照下,夜色金字塔显得格外沉静而神秘。与舞台上吸引观众的精彩演出场面相比,夜色金字塔更具一种神奇的魅力,引人遐思,思绪飞扬。
金字塔是埃及在法老时代建筑的帝王坟墓,共90余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眼前的这三座,位于开罗郊区吉萨高地。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前后,塔高146.5米,底宽244米,为等边三角形,占地面积52900平方米。整个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约2.5吨。这座金字塔是10万奴隶用20年的时间建成的。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其高度比前者低三米,建筑年代比前者约晚40年,建筑形式更为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20多米高的狮身人面像——狮身加人头,借用狮子象征法老的威严,引申为“狮子的体力加上人类的智能,方能所向披靡,征服一切”。除狮子爪外,整座雕像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第三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的陵墓,高度从140多米一下子降到66米,内部结构也较凌乱。金字塔建筑从此开始衰落。
在夜色中,依稀能看到金字塔附近的巨大坑穴,那里存放着木船——太阳船。在大金字塔的早期挖掘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这种由香柏木制成、在岩石坑穴中保存完好的船只。古埃及人深信,国王离开人世后可以乘坐太阳船与太阳神一道开始昼夜兼程的旅行。
古埃及人未曾料到,法老的陵墓竟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和旷世之谜,引起人们探究埃及历史的兴趣。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经早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王朝时期,30个王朝。当时的国王称为法老。公元前525年,波斯人统治埃及。此后的1000多年间,埃及相继被希腊和罗马征服,其中罗马统治长达600余年,使埃及成为当时一个主要的基督教国家。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渐阿拉伯化,成为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中心。从1517年被土耳其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行省,到1882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期间又被法国拿破仑入侵并统治过三年。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掌握了国家政权,结束了外国人统治埃及的历史。1953年,埃及共和国宣布成立,1971年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尽管在数分钟内思绪穿越了五千年的时空,回顾埃及历史仍让人感到心情压抑。一部埃及历史是侵略与反侵略、占领与反占领的历史,金字塔见证了这一切,似乎听惯了金戈铁马,目睹了太多的刀光剑影。我顿时突发奇想,法老们把自己的陵墓全用巨石砌成,又建造得如此稳如泰山,难道是担心身后被侵略者掠夺而走吗?别笑我异想天开,在世界历史上,侵略者夺人之美、抢人国宝的强盗行径难道还为数不多吗?
金字塔似乎承载了过重的历史包袱,就连它的“大门”和它所在的城市都与战争有关。埃及首都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修建金字塔前,古埃及的不少王朝就在开罗市郊建都。波斯、希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人统治埃及时期,均在开罗兴建和扩建城镇。公元969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后,在原有城镇以北修建新城,命名开罗,意即征服者、胜利者之城。米那宫饭店享有“通往金字塔的大门”的美誉,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阿斯旺大坝的开启等历史事件。1943年,著名的开罗会议在此举行;1979年,埃及、以色列和平大会在“大门”召开……
立此存照。
胡夫、哈佛拉和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仍让人感到神秘莫测。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与天外飞仙般的巨大壁画和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一起,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就在来金字塔的途中,当大家谈及金字塔时,有人自豪地宣称自己破解了金字塔建筑之谜。当被追问时,不知是故作深沉,还是心中发虚,他说车上不是公开“秘密”的地点,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宣布,让世人为之震惊。但愿他能揭开金字塔之谜,不过大家对此不以为然。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其建筑目的似乎一目了然,就像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而修筑的一样。然而,今人不明白,按照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如此沉重的巨石是如何一块块被砌成如此完美的建筑,历经数千载而依然故我?陆续登场的侵略者在其脚下上演了一出出丑剧,但丝毫未能损坏它的一根毫毛!金字塔结构启示了后人,不但在建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就连消息写作也反其道而行之,借用“倒金字塔”这一形式,新闻因此追求到了最快的时效。
这大概就是建造金字塔之谜。金字塔不是为战争而修建的,却不幸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战乱。这让人想起长城,长城是防御工事,但长城未能阻止外敌入侵,中国曾沦为半殖民地。中埃两个文明古国不幸都遭到“文明人”的宰割。
时代在前进,文明古国在复兴,人类在期盼和平。长城与金字塔“手拉手”是这场晚会的主题。长城修筑者的传人与金字塔建造者的后代在这里同台演出,表达了中埃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良好愿望和人类追求和平的共同心声。金字塔今日听到了人类对和平的真诚呼唤和放声歌唱!
在夜色金字塔前,中埃两国艺术家的联袂演出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台下的掌声和台上的歌声一样,是对和平的礼赞!
啊,金字塔永恒!和平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