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核心能力理论
一 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结构分析和核心能力理论等三个发展阶段。核心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该理论由Prahalad和Hamel首次提出,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公司的核心能力。Prahalad和Hamel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核心能力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是技能和知识的集群。核心能力是一组建立在跨越企业各部分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而不是单个的技术和技能。一般来说,核心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持久性;二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三是有助于顾客所看重价值的实现。核心能力的特征一方面使得企业能够维持其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得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刚性。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如果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力,首先应该确定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如果某项业务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但同时它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很重要,那么可以把该项业务外包(分包)出去给专业公司,以便企业能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创造核心优势,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核心竞争战略(分包战略)也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实施核心竞争战略时,企业首先应清醒地认识、确定好本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然后,分析企业各业务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性。如果业务对企业核心能力有直接影响、具有战略重要性,那么这些业务应保留在企业内部,同时加大对这些业务的投入,持续改善其质量;如果业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没有直接影响或者说影响不大,那么可将这些业务以分包的方式交给外部专业化公司实施。具体来说,根据企业业务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企业业务可分为四个层次,如图2.2所示。从图2.2中可以较清楚地看出,企业核心业务需要保留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行实施,同时加大投入;企业核心业务相关业务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分包;对于企业的支持性业务,企业应当通过分包来实施;可抛弃业务是企业需要剥离、抛弃的业务。根据图2.2可知,企业的业务中,企业的核心业务相关业务和支持性业务是可以分包的。
图2.2 企业业务分层结构图
企业实施分包战略时应注意:首先,企业不能将其核心业务分包出去,企业的核心业务使得企业能在其业务领域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它能使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反之,失去它则会失去竞争优势;其次,企业不能把那些对企业整体业务顺利开展有决定性影响的业务分包出去;最后,企业不应该把那些有可能使企业形成新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学习机会的业务分包出去。
二 核心能力理论解释下的工程分包
把工程分包看成工程承包企业的战略选择时,核心能力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和描述工程分包活动。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工程承包企业要提升其竞争优势,就必须提升其核心能力,提升其核心能力的途径就是实施核心竞争战略(工程分包战略),即将承包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分包,同时,将注意力和优质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上。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工程是否分包,主要取决于工程所对应的业务活动是否为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业务活动。
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工程承包企业实施分包战略时必须以其核心能力识别与加强为基础。工程承包企业确定实施分包战略的基本过程为:首先,确定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即确定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其次,根据业务与核心能力的关系将业务分类为核心业务、与核心业务相关的业务、支持性业务和可抛弃业务四类;最后,确定分包业务,即将支持性业务和可以分包的核心业务相关业务进行分包。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在实施工程分包时应注意:不能将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业务分包;不能将对整个工程业务开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业务分包;不能将那些有可能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学习机会的业务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