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交换理论
一 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理论是以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是描述、研究由经济学和心理学衍生出来的个体行为与行为动机等心理学命题,以及由人类学的互惠性原则派生出来的相互性命题。
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者是霍斯曼和布劳,他们认为:个体之间的资源交换在于获取共同利益。对企业来说,与企业的外部组织进行交换是因为企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方面与外部组织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社会交换的过程中包括四个要素,即信任、约定、冲突和机会主义等。社会交换理论主要研究:成功、刺激、价值、剥夺与满足、攻击与赞同等命题。
社会交换理论的成功命题认为:若个体的某种行为得到奖赏之后,该个体就会重复其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行为重复的频率也越高;奖赏获得越及时,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刺激命题认为:刺激相同则行为相同或相似。也就是说个体过去行为所得到的激励影响其以后的行为。价值命题认为: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同样的活动。剥夺与满足命题认为:对个体行为的奖赏具有边际效用递减性。攻击与赞同命题包括两方面。攻击性命题认为:个体未得到期待的奖赏时,容易产生愤怒情绪,出现攻击性行为;赞同命题认为:个体得到预期奖赏,甚至超预期奖赏,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会高兴并赞同该种行为。
二 社会交换理论解释下的工程分包
如果用社会交换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工程分包活动,那么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工程分包活动是一种社会交换。工程分包这种社会交换得以发生,前提是工程承包商与分包商在实施工程时的某方面存在着相对水平的差异,同时又能满足双方的共同利益。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存在相对水平差异和共同利益的前提,分包是合理的。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工程承包商决定是否分包工程时,首先确定体现分包工程实施能力的指标;其次,给出自行实施能力指标值并确定分包商实施能力指标值;最后,比较工程承包商和分包商实施能力指标的大小确定是否存在相对水平差异,同时确定对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利益,确定是否分包。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工程分包之后,承包商可以借助社会交换理论的相关命题对分包商进行管理。同时,在对工程分包商管理时应注意加强沟通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