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一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中,“历史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的东西”,即对象自身的客观历史过程;二是“历史的方法”,即按照对象的发展顺序对对象进行探索的方法。而“逻辑的”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逻辑的东西”,即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逻辑体系,二是“逻辑的方法”,即通过概念、范畴的演绎来展示对象具体的方法。从第一种含义看,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即理论逻辑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在方法论上的具体贯彻;从第二种含义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也即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是两种理论研究方法的相互促进。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对西方德性伦理的批判考察,我们的思维所触及的那些伟大哲人生活和思想的领域,距离我们都是如此的遥远。要真实领悟他们伦理的智慧和聆听他们思想的真谛,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是我们无法拒绝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在对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样态的分析中,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德性伦理传统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对德性伦理传统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做了充分的讨论。这一点最为明显地表现在我们对《荷马史诗》中英雄德性和古希腊德性伦理的讨论上。古希腊城邦社会实质上是一个伦理实体,等级化是这一社会秩序最显著的特征。处于社会不同等级秩序中的成员拥有各自的功能,他们功能的有序发挥意味着德性的和谐与统一。德性的统一从两个向度上折射出来:一是哲学家的理论努力,二是等级化的社会现实。如果撇开等级化的社会秩序,德性的统一将无从谈起。除此之外,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还体现在对德性伦理式微原因的讨论上。如果说,对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思想文化原因的讨论是一种逻辑的态度的话,那么,从社会结构转型的方面对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则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思维。因为,从伦理学的理论形态来说,功利论、义务论、权利论诸形态都属于普遍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它们都是启蒙运动后现代社会的产物,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论属于传统社会的产物。普遍理性主义和德性论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转型前后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建构方式。就此而言,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在本书中的运用是一以贯之的。
二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指利用文献资料间接考察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必要过程。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完整的、非辅助性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可以应用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研究中,这是文献研究法相对于调查、实验、观察等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最大优势。依据内容的不同,文献研究可以分为历史文献研究、统计资料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
本书对西方德性伦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尽可能充分利用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资料。在历史文献研究方面,对个人文献研究和非个人文献研究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比如在对西方德性伦理传统历史样态的刻画上,在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代表性思想家著作中的德性思想进行提炼、概括的基础上,采用分类法、比较法和定性分析来把握其思想的内核。文献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是指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的、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其实质在于对文献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信息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本书对西方德性伦理传统的梳理,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历史描述,而是立足于思想家的著作,对其内在逻辑、内在精神、现代命运等做了比较合理的把握。在对西方德性伦理式微的思想文化原因的探究上,本书指出,在启蒙运动所张扬的理性精神下,伦理学的知识形态呈现出了两种状态:效果论和义务论。效果论将德性工具化,义务论中的义务高于德性,而权利论则遮蔽了德性。另外,在对亚里士多德德性统一问题、麦金太尔德性论的批判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充分应用了文献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这在接下来的批判反思法和社会学的思维方法中有相关的说明。
三 批判反思的方法
人类思维的反思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也就是以“思想”为对象的再思想、再认识的特殊维度的思想活动。作为哲学反思活动的最本质特征的批判性,就是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以追究和审察的思考方式。“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这两大批判形态或批判方式。哲学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它直接地表现为对“思想”的批判过程。这主要表现为使含混的思想得以澄清、使混杂的思想得以分类、使混淆的思想得以阐释和使有用的思想得以凸显的过程。
从上述意义上来说,对于麦金太尔德性论的批评,我们主要是从两种意义和三个层面上来展开的。就两种意义而言,即对他的德性论中合理成分持肯定态度,而对他的德性论中与我们论题相关的不合理成分则持否定态度。三个层面也即:一是对他主张的德性与传统的关系的肯定;二是从现代性的角度,对他“回归共同体以拯救现代德性”的批判;三是对他主张“托马斯的德性论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批判。事实上,批判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对麦金太尔的德性论的肯定和否定态度上,与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一样,批判反思的精神是贯穿于本书中的一条红线。比如,在对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思想文化原因的讨论中,对于功利论把德性作为一种实现利益的外在工具,义务论把德性拔得过高而使德性脱离了人的道德生活的实际,权利论对个人德性忽视等方面做了批评;再如对现代社会中规范伦理、德性伦理各自的理论和实践限度所做的反思批评。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思想和社会因素的分析,也构成了我们对于麦金太尔所谓的“回归共同体以拯救现代德性”的批判态度。
四 社会学的思维方法
本书从社会结构转型这一社会学的视角入手,运用社会学的话语知识来分析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根本原因。从社会结构形态来说,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主要是共同体,而现代社会结构呈现为市民社会。共同体是基于自然感情而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它强调的是群体成员间唇齿相依的情感关系和相互肯定的或一致的意志关系。市民社会是与传统共同体相对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于强调社会是一个生产、分工、交换和消费的经济领域。传统共同体的主要特征是人们之间的交往缺乏一个中介性的环节而使得社会关系表现为直接性和个体对共同体的全方位依赖;而市民社会的主要特征则表现为社会关系以物化的货币或商品为中介以及个体的独立性。
传统社会中共同体和现代市民社会强烈的反差正好是我们说明传统德性伦理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边缘化的原因。因为,从根本上说,传统社会是一种身份制的等级社会结构,等级制的社会需要一种等级制的德性观。与传统共同体的社会秩序不同,现代市民社会的社会秩序是契约制的。以身份制建构社会秩序,实际上就是依据个人的出身和血缘关系等自然性的东西来分配社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此,个人对自己的身份以及权利和义务,就不存在一个自由选择的情形。现代市民社会的秩序整饬是契约性的。契约关系是一种区别于身份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所反映的是缔约主体之间的独立的和平等的关系。传统共同体与现代市民社会秩序建构方式的区别,绝非仅仅表现在社会关系建构方式的不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社会秩序整饬上的调节方式的差异。诚如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中提到的,德性伦理属于传统社会的产物,而普遍理性主义的伦理学是启蒙运动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具体地说,如果我们单从伦理道德调节的社会秩序方面来说,传统共同体及其身份制度主要依靠德性伦理的方式来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而现代市民社会及其契约制度则以规范伦理的方式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其实,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秩序转型,最实质的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这一转变恰恰是麦金太尔所说的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功利和权利为表现形态的规范伦理取代以往的以“德性”和“目的”为精神内涵的德性伦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