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属性的一种价值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属性的一种价值表达,其价值基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与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曾就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问题进行过深刻论述。他们在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同时,也设定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是他们最高的价值追求。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论及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民主是一种虚伪的民主,是资产阶级这个统治阶级借以压迫劳动阶级的一种工具。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帝国制度是国家政权的最低贱的形式,同时也是最后的形式。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当作自己争取摆脱封建制度的解放手段而开始缔造的;而成熟了的资产阶级社会最后却把它变成了资本奴役劳动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然而,公社作为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权,与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所具有的压迫性不同,使劳动群众获得了真实、广泛的民主。“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9页。关于自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一切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们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自由仅仅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只有在消除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才能摆脱一切束缚在他们身上的锁链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页。关于平等,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的论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9页。在他们看来,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必然会导致人们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社会出现不平等现象的最终根源。因此,要消除社会差别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就必须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共有,只有实现了人们在经济地位上的平等,才能最终实现人们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完全平等,才能保证在人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关于公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人类才能进入到一个实现了公平和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关于法治,恩格斯指出:“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说,都要求由革命创造的新的法治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被奉为神圣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8页。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政权后,也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公务人员在自己的一切职务活动方面都应当在普通法庭上按照一般法律向每一个公民负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马克思、恩格斯所阐释的这些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显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和对社会主义价值认识的日益深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诸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日益在全社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更大的实现。正是这些核心价值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要构建和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整的逻辑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

从根本上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由其意识形态本质决定的。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内在反映,属于社会的观念和思想上层建筑,规定着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在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都会确立一套与本阶级利益相符合,并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也是统治阶级借以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控制,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根本前提。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与之相伴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度之上,保障的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就其实质来讲是资产阶级借以维护其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并对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专政的思想工具。与之相对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其维护的是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劳动人民为全社会共同利益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凝聚社会力量,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集思想、理想、精神、道德于一体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公民思想意识统一,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亮起的一面鲜明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广泛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价值诉求,是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维护功能,对于当前我国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四个层次的价值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规定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方向、动力和规范。这也是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次动因。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是新时期发挥其对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作用的前提基础。作为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导向、价值整合、激励、凝聚、规范和教育等功能。一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管是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揭示了人生的目的和人生最大的价值意义,明确了人们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有利于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价值整合和凝聚功能。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交融,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化,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呈现出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的特点,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出现困惑和盲从,甚至导致理想破灭和信仰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与主导性等特点使它能够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充分协调不同社会群体、阶层的利益关系,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使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从而把人们的智慧和力量紧紧凝聚、整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勇于创新、坚强有力的统一整体,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尊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要求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相结合,把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形成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利益关系。三是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规范功能。从本质上讲,价值观教育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或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要求通过教育的手段对其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施加影响,并最终构建与本阶级或集团利益相符合的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价值观教育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在我国,价值观教育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承担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建设和创新的重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要对社会成员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等,主要目的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心和决心,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同时,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是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工作。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只有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信仰,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社会实践的功能,并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不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发展。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价值规范功能,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要追求和实现的根本性的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意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整个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和实现目标。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的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国家富强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梦想。然而,在贫困积弱、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性质的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只能是一种空想。对此,毛泽东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许多好心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学生们,他们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不问政治,自以为可以所学为国家服务,结果也化成了梦,一概幻灭了。这是好消息,这种幼稚的梦的幻灭,正是中国富强的起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学得了许多东西,知道在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以后,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之必要,而这些条件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果然如此,中国就有希望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这就是说,要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第一步就是要实现民族的独立,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才能顺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为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奠定了深厚的价值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绳,为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在精神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氛围。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同时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通过精神文明的各种创建活动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发展的各项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升华,思想上的提高,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人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马克思曾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这就是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离不开这个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并身体力行地积极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句空话。同时,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不竭源泉。正如毛泽东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既然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体,那么,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状况就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能否顺利地深入推进。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7页。,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人们身体力行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不断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使人们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列宁在1921年10月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谈到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时曾明确指出,要建立苏维埃的经济,群众光能够识字是不行的,必须大大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他说:“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应当不断宣传这样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能提高文化水平。应当用读和写的本领来提高文化水平,应当使农民有可能用读写本领来改进自己的经营和改善自己国家的状况。”《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只要在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同上书,第200页。这就是说,一个文盲是不可能有效参与政治生活并参加国家管理的,要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大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带来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素质的提升,从而使他们有效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在这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有利于人们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的提高,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党内优良作风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强的政党支撑。党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基础。党风问题不仅关系到党的建设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带动力和引导力上,优良的党风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毛泽东曾指出:“先锋分子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他们是不谋私利的,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他们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往直前;他们不是狂妄分子,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起着向导的作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风建设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的历史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