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非金属矿物加工理论基础概述
1.4.1 发展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发展的几百万年中,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不可低估。非金属矿物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地球矿产资源。石器时代标志着人类社会有目的地使用天然非金属矿,后来虽然金属材料的使用逐渐增多而大大超过了非金属材料的使用。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许多领域金属材料已不能适用,而非金属材料在高强、高温、轻质、耐磨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重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加工利用以及相关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甚至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非金属矿在国民经济许多行业广为利用,许多高新技术的发展都与非金属矿的利用密切相关,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现代微电子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都和非金属矿的利用分不开,不仅如此,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直接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橡胶、塑料、涂料、建材、造纸等行业更需要大量非金属矿物原料。
现代产业发展对非金属矿物原(材)料要求的提高是非金属矿加工利用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同时,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提高了非金属矿加工业自动控制、质量检测等的技术水平。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推进了非金属矿加工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加工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检测手段更加可靠。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使非金属矿加工设备的耐磨性、能量利用率及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不锈钢以及高聚物基复合材料使设备的防酸碱腐蚀和防氧化性能提高;碳化硅、刚玉、陶瓷、高聚物基复合材料等高硬耐磨内衬材料使磨机及分级机的内衬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正是现代科技革命和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节能等对非金属矿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要求的提高推动了现代非金属矿加工技术的发展。
1.4.2 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非金属矿加工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工艺、设备生产出满足应用要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纯度或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或界面性质的粉体材料或化工产品以及一定尺寸、形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功能等的功能性产品或制品。
非金属矿加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 主要包括矿石的粉碎与分级技术、选矿提纯技术、矿物(粉体)的表面或界面改性技术、脱水技术、造粒技术等。
(2)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技术 主要包括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原料配方技术、加工工艺与设备等。
(3)非金属矿物化工技术 主要是以非金属矿为主要原料的无机化工产品制备技术。
1.4.2.1 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
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工艺、设备生产出满足应用领域要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纯度或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或界面性质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或产品,是非金属矿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加工技术之一。
(1)粉碎与分级 是指通过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非金属矿石粒度减小和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加工技术。根据粉碎产物粒度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可将粉碎与分级细分为破碎与筛分、粉碎(磨)与分级及超细粉碎(磨)与精细分级,分别用于加工大于1mm、10~1000μm及0.1~10μm等不同粒度及其分布的粉体产品。
粉碎与分级是以满足应用领域对粉体原(材)料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要求为目的的粉体加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粉体的粒度、物理化学特性及其表征方法;不同性质颗粒的粉碎机理;粉碎过程的描述和数学模型;物料在不同方法、设备及不同粉碎条件和粉碎环境下的能耗规律、粉碎和分级效率或能量利用率及产物粒度分布;粉碎过程力学;粉碎过程化学;粉体的分散;助磨剂的筛选及应用;粉碎与分级工艺及设备;粉碎及分级过程的粒度监控和粉体的粒度检测技术等。它涉及颗粒学、力学、固体物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机械学、岩石与矿物学、晶体学、矿物加工、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学科。
(2)表面改性 是指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对矿物粉体进行表面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变粉体表(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组成、表面结构和官能团、表面润湿性、表面电性、表面光学性质、表面吸附和反应特性以及层间化合物等。根据改性原理和改性剂的不同,表面改性方法可分为物理涂覆改性、化学包覆改性、沉淀反应改性、机械力化学改性、插层改性、高能处理改性等。
表面改性是以满足应用领域对粉体原(材)料表面或界面性质、分散性和与其他组分相容性要求的粉体材料深加工技术。对于超细粉体材料和纳米粉体材料表面改性是提高其分散性能和应用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其市场的占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表面改性过程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表面或界面性质与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的关系;表面改性剂的种类、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其与粉体表面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模型;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途无机粉体材料的表面改性工艺条件及改性剂配方;表面改性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表面改性设备;表面改性效果的检测和表征方法;表面改性工艺的自动控制;表面改性后无机粉体的应用性能研究等。它涉及颗粒学、表面或界面物理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高聚物或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化工原理、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相关学科。
(3)选矿提纯 是指利用矿物之间或矿物与脉石之间密度、粒度和形状、磁性、电性、颜色(光性)、表面润湿性以及化学反应特性对矿物进行分选和提纯的加工技术。根据分选原理不同,可分为重力分选、磁选、电选、浮选、化学选矿、光电拣选等。
非金属矿的选矿提纯是以满足相关应用领域,如高级和高技术陶瓷、耐火材料、微电子、光纤、石英玻璃、涂料、油墨及造纸填料和颜料、密封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现代高技术和新材料对非金属矿物原(材)料纯度要求为目的的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石英、硅藻土、石墨、金刚石、萤石、菱镁矿、金红石、硅灰石、硅线石、蓝晶石、红柱石、石棉、高岭土、海泡石、凹凸棒土、膨润土、伊利石、石榴子石、滑石、云母、长石、蛭石、重晶石、明矾石、锆英石、硼矿、钾矿等无机非金属矿的选矿提纯方法和工艺;微细颗粒提纯技术和综合力场分选技术;适用于不同物料及不同纯度要求的精选提纯工艺与设备;精选提纯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等。它涉及颗粒学、岩石与矿物学、晶体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学、矿物加工工程、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学科。
(4)脱水技术 是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后续加工作业,是指采用机械、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脱除加工产品中的水分,特别是湿法加工产品中水分的技术。其目的是满足应用领域对产品水分含量的要求及便于储存和运输。因此,脱水技术也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必需的加工技术之一。脱水技术包括机械脱水(离心、压滤、真空等)和热蒸发(干燥)脱水两部分。
(5)造粒技术 是指采用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微细或超细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成具有较大粒度、特定形状及粒度分布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技术。其目的是方便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应用,减轻超细粉体使用时的粉尘飞扬和提高其应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造粒方法、造粒工艺和造粒设备。由于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尤其是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的超细粉体材料直接在塑料、橡胶、化纤、医药、环保、催化等领域应用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散不均匀、扬尘、使用不便、难以回收等问题,因此,将其造粒后使用是解决上述应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用作高聚物基复合材料(塑料、橡胶等)填料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如碳酸钙、滑石、云母、高岭土等,一般做成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好的各种母粒。
目前,造粒方法主要有压缩造粒、挤出造粒、滚动造粒、喷雾造粒、流化造粒方法等。造粒方法的选择要依原料特性以及对产品粒度大小和分布、产品颗粒形状、颗粒强度、孔隙率、颗粒密度等的要求而定。
1.4.2.2 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技术
非金属矿物材料是指以非金属矿物或岩石为基本或主要原料,通过精加工或深加工制备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现代新材料,如电子工业用的石墨导电涂料、显像管石墨乳、熔炼水晶等;用硅藻土、蛋白土、珍珠岩制备的吸附、助滤材料;机械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用的石墨密封材料和石墨润滑剂、石棉摩擦材料、高温和防辐射涂料等;以高岭土(石)为原料制备的煅烧高岭土、铝尖晶石、莫来石、赛龙、分子筛和催化剂;以硅藻土、膨润土、海泡石、凹凸棒石、沸石等制备的吸附环保材料;以碎云母为原料生产云母纸和云母板等;以珍珠岩、硅藻土、石膏、石灰石、蛭石、石棉等制备隔热保温防火和节能材料及轻质高强建筑装饰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种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设备;原(材)料配方、制备工艺等与非金属矿物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备工艺的自动控制等。它涉及岩石学、矿物学、结晶学、材料学、材料加工、材料物理化学、固体物理、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电子、生物、环保、机械、自动控制、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学科。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原料配方复合技术 是指根据产品功能要求的原料配方或配制技术,包括不同化学组成、结构、粒形非金属矿物原(材)料的配合或复合,即无机/无机复合;非金属矿物原料与有机物或有机高聚物的复合,即有机/无机复合;其他助剂的配合等。原材料复合技术是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的核心技术之一。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按其功能可分为:结构或力学功能材料(如新型建材、高级陶瓷结构材料、高级磨料、摩擦材料、减摩润滑材料、密封材料等)、热学功能材料(如保温节能材料、高温耐火材料、隔热和绝热材料、导热材料等)、电功能材料(如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压电材料、介电材料、电绝缘材料等)、光功能材料(如光导材料、荧光材料、聚光材料、透光材料、感光材料、偏振材料等)、吸波与屏蔽材料、催化材料、吸附材料、流变材料、颜料、黏结材料、装饰材料、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等。不同材料的原(材)料配方不同,因此,非金属矿物材料配方技术涉及广泛的学科面,如结晶学与矿物学、矿物加工、材料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化工工程、机械、电子、生物等,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追求功能化、环境友好或无害化是非金属矿物材料配方技术的主题。
(2)加工工艺与设备 是指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的成型、固化、煅烧、表(界)面修饰等工艺与设备,是制备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的关键技术之一。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的种类多,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途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的生产方法不同,工艺也是千差万别。追求工艺性能和操作参数的优化及降低能耗、物耗等是非金属矿物材料或制品工艺与设备发展的主题。
1.4.2.3 非金属矿物化工技术
非金属矿物化工是以非金属矿为原料,通过对矿物分子结构的改变,提取矿物中某些化合物或有用元素的加工技术。如用含铝矿物铝土矿、高岭土等生产氯化铝、硫酸铝、氧化铝、分子筛等;用含氟矿物萤石制备含氟酸的化合物;用含钡矿物重晶石生产钡盐系列产品;用含硅矿物石英、蛋白石、硅藻土制备硅酸钠或水玻璃、沉淀二氧化硅或白炭黑等;用石灰石生产氧化钙、轻质或沉淀碳酸钙等;用明矾石制备硫酸、硫酸钾等;用含镁矿物菱镁矿、白云石生产氯化镁、硫酸镁、氧化镁、轻质碳酸镁等。
非金属矿物化工技术一般包括热化学加工、湿法分解或浸取、过滤分离、溶液精制、结晶、干燥、粉碎等工序。热化学加工可分为煅烧、焙烧、熔融等;湿法分解或浸取是用酸、碱、盐类溶液在水热条件下提取固体物料中有用组分的过程,一般伴有化学反应。
1.4.3 非金属矿物加工的特点
由于非金属矿物应用的多样性,与金属矿及燃料矿物的加工相比,非金属矿加工具有以下特点。
(1)非金属矿选矿的技术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指其中的某种有用元素,而是某种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如膨润土的蒙脱石含量、硅藻土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含量、高岭土的高岭石含量、石墨的晶质(固定)碳含量、蓝晶石的氧化铝含量、萤石的氟化钙含量等。
(2)非金属矿物的磨矿分级不仅仅是选矿的预备作业,它还包括直接加工成满足用户粒度和颗粒形状要求的磨粉、分级作业以及超细粉碎和精细分级作业。
(3)结构特性是非金属矿物的重要性能和应用特性之一,在加工中要尽量保护矿物的天然结晶特性和晶型结构。如鳞片石墨、云母的片晶要尽可能地少破坏,因为在一定纯度下,颗粒直径越大或径厚比越大,价值越高;硅灰石粉体的长径比越大,价值越高;海泡石和石棉纤维越长,价值越高等。
(4)表面和界面改性是非金属矿加工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它是改善和优化非金属矿物的应用性能,提高其附加值的主要深加工技术之一。
(5)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脱水的特点是,部分黏土矿物材料(如膨润土、高岭土、海泡石、凹凸棒土、伊利石等)及超细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水分含量高、机械脱水难度大,干燥后团聚现象严重。因此,常规的机械脱水方式难以有效脱水,一般采用压力脱水方式,特别是对于酸洗或漂白后的非金属矿物材料还需在压滤过程中进行洗涤。为解决干燥后粉体材料,尤其是超细粉体材料的团聚问题,一般要在干燥设备中或干燥后设置解聚装置。
1.4.4 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在高技术、新材料、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环保、医药等产业以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以该材料中较高的技术含量为前提的,因此,深加工是开发利用非金属矿的必由之路,而功能化则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发展的主题。
(1)充分发挥非金属矿的功能特性,开发新产品,拓宽应用新领域 非金属矿加工是建立在对矿物性质研究和开发基础上的一系列增值技术。人们不断认识到非金属矿的性能研究及深入开发对非金属产品市场开拓的深层次影响,认识到了非金属矿物的内在物质结构特征是正确设计和技术选定的基本依据。针对非金属矿物性能深层次开发的相关技术及产品近年来大量涌现。
填料矿物原料已由增量型向功能型转化,新品种在不断增加,如国外已广泛利用具有耐磨、耐酸和绝缘性能的石英粉作为新品种塑料制品的填料,利用重晶石粉生产高密度音响塑料制品。对同一种矿物粉体在塑料制品中如何改善热性能、光学性能、刚性和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等方面的功能效应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广泛注意。
将二氧化钛与活性石墨混合的粉体加入建筑材料中,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研究表明,很弱的紫外线都可以激活二氧化钛,将二氧化钛这种光敏化剂涂覆在建筑玻璃、陶瓷、塑料上,就可以将空气中有害的氧化氮、氧化硫转化为安全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无害的CO2、H2O、HNO3等。此外,还可用此方法制作除臭气的建材、杀菌建材、表面自洁建材等。
重质碳酸钙在降解材料方面的贡献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以重钙为主,与胶黏剂、偶联剂等,经混合、挤压、造粒、模压等工序制成的一次性餐饮用品,可在用后15~86天完全降解,是无公害的制品。
利用坡缕石能吸收水分,吸附病菌、毒素的性能,将其进行细化、提纯等深加工后用于药材生产,发现可减轻药物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作用。
复合颜料开发方面的新技术之一是如何使非金属矿粉与颜料实现有序复合,其中包括采用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包覆在经过改性的非金属矿粉粒表面的技术,目的是使超细非金属矿粉表面的电动电位和吸附性等表面特性向有序复合颜料的方向改变。云母钛珠光颜料就是在云母微晶片上包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膜形成的珠光功能性颜料。
(2)超细、超纯和精细分级等非金属加工技术不断发展 超细、超纯和精细分级等技术是非金属矿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加工技术之一,其关键是在于相关设备的性能和加工规模等方面的发展。这方面的发展首先需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完善工艺配套,研发出分级率高、精度高、处理量大、能耗低、磨损小的精细分级设备;同时也应发展粉碎极限粒度小、粉碎比和处理能力大,能耗低、磨损小、粉磨效率高、应用面广的超细粉碎设备、方法及工艺;在工艺流程中的产品质量在线检测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大型气流磨的单机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t/h以上,大型精细分级机(细粒级产品细度为6~7μm)的单机处理能力也可达到10t/h以上。我国工业规模的气流磨机加工细度可达d97=3~5μm;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加工细度可达d97=10μm,配以高性能精细分级机后也可达到d97=5~7μm;介质超细研磨机的机种较多,产品加工细度达到2μm已经很常见。超细磨配合精细分级技术实现微米级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已较为成熟。研究表明,利用表面活性剂、电化学、超级水催化等特殊方法可使非金属矿加工细度达到200~500nm的水平,这将是今后非金属矿超细粉碎分级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干式精细分级机大多伴随高速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和气流磨,分级粒径可调,分级产品细度可达5~7μm。湿式分级机可与湿式超细粉磨设备配套使用,沉降离心的溢流产品细度可达到d97=2μm,而小直径水力旋流器组的溢流产品细度可达到d80=2μm。
(3)纳米科技在非金属矿深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近代纳米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非金属矿加工技术与纳米高新技术实现有机结合,无疑是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和非金属矿产品开发面临的重大机遇。
纳米科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学科渗透性,与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的结合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和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利用某些非金属矿物具有的独特结构与物理特性,通过机械剥磨和分级等方法制备广义的天然纳米材料;其二,利用某些非金属矿物具有的纳米尺度的层间结构,通过插层技术实现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分散;其三,采用天然介孔矿物通过复合技术,制备介孔纳米粒子组装体系材料。开展这些领域和方向的研究工作既可拓展和增强纳米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的范畴和力度,也可更快地提升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的水平和层次。
云母结构中二维薄片之间靠分子间力松散连接,层间距为1nm,薄片间较易剥分。因此,可将其剥分成径厚比大、片层极薄的薄片,若采用当今先进的层状单元矿物粉碎剥磨技术,可剥成小于含50~100层的片体,片层厚度可小于100nm,由此可获得在一维方向上具有纳米尺寸的天然二维纳米薄膜材料。云母片具有显著的光吸收蓝移现象,从而呈现屏蔽紫外线性能,另外,其还具有微波吸收特性以及催化性质。大径厚比的云母片是制备功能性珠光颜料的前提。
电离状态的有机单体可通过离子交换等作用嵌入蒙脱石层间,从而获得有机物和无机物分别被分散隔离至纳米尺度的有机-无机复合骨架材料。这种材料以粉体形式与高聚物共混,嵌入层间的单体或彼此聚合,或与高聚物间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导致蒙脱石结构片层崩解成纳米尺度的结构片层,并且同时均匀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由此制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进而获得性能突变的纳米复合材料,成功解决了传统制备复合材料工艺中难以将分散相物质在纳米尺度上分散到连续相物质中的问题,这是非金属矿加工技术中,利用纳米技术而非单一应用纳米材料的典型方法,蒙脱石矿物起到了实现物质在纳米尺度上分散的媒介的独特作用,获取合乎要求的蒙脱石矿物或富含蒙脱石的膨润土成为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融合纳米技术的又一途径。具有丰富结构性孔道或空隙结构、密度和堆密度极低的多孔非金属矿,其中孔径范围在0.3~100nm的被称为纳米孔矿物质。天然的纳米孔矿物材料因具备介孔特征,可作为制造纳米结构组装材料的载体和媒介。沸石作为最典型的具有纳米介孔结构的多孔非金属矿,在制备纳米结构组装材料方面引起了科学家及企业的关注。目前,沸石质天然纳米孔-金属离子及离子团组装材料在前驱体制备、前驱体向组装体转化及性能表征等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表现出这类材料在催化性、抗菌性和吸附性等方面的优异功能,展示出在相关领域宽广的应用前景。
(4)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近年来矿产开采的无序和能力的增加,使部分矿产的资源储备大幅度下降,矿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下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尾矿堆积,污染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种局面应花大力气扭转。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将采取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国家整体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统筹规划。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矿物材料的深加工,使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大发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等政策、法规的实施力度,坚决制止乱采乱挖、采富弃贫的破坏性开采,对污染环境、与国有企业争夺资源、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小矿山、小加工厂要加以限制和淘汰”。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加强开发“资源型”环保非金属矿物材料,既可扩大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又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利用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非金属矿物进行环境保护,具有投资少、处理效果好、二次污染少、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膨润土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同时还具有乳化作用、中和酸和去污等能力,对重金属离子如铅离子、铬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有吸附作用,膨润土经交联柱撑,可提高有机膨润土和柱撑黏土对非离子型或离子型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和对废气、废水的吸附处理能力。沸石可吸附去除氟离子、铬离子和铅离子的量达90%以上,对降低造纸废水的COD,去除水中铁离子、砷离子、阴离子洗涤剂、硫酸盐及三氮(、、),去除水中含磷物质等方面效果很好。另外,凹凸棒石、硅藻土、鳞片石墨、磷矿石、纳米TiO2等许多非金属矿物都可通过吸附、离子交换、插层、光催化等作用去除环境有害物质。
在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过程中,开采、粉碎、分级、运输等许多过程中存在粉尘污染问题,解决粉尘污染以及潜在的粉尘爆炸危害等问题,也是今后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发展中必须十分关注的重要方面。
总之,未来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交叉、融合矿物学、矿物加工、化工、材料、机械、电子、信息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不同学科,通过采用超细粉碎、精细分级、提纯、改性、改型、复合等深加工或精加工技术,发掘和提升非金属矿物材料或深加工产品的功能和应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