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城镇规划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2.4.1 基础资料的搜集
城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既要考虑现实要求,又应具有科学的预见性,是指导规划范围内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城镇发展与建设的战略部署。为了使编制的城镇规划能够从实际出发,指导城镇建设,在编制城镇规划前,必须首先对规划的对象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即必须做好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掌握规划范围内各行各业的需求及其相互联系,掌握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城镇发展提供的条件和限制等。如果不掌握准确而充分的基础资料,就不可能对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不可能认清当地的优势而扬长避短地进行建设;也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由于缺乏完整详细的资料,给城镇建设带来很多不应有的损失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有的地区在资源不清的情况下就盲目兴建一些工厂,结果由于原料不足或者产、供、销严重不平衡而被迫停产;有的村庄为了扩大耕地,在未做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从平地迁到山地建新村,当多数农民迁居后,才发现新址水源量少质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的城镇编制规划时,由于地形图纸资料不全,在此基础上绘制的规划图纸精度低、误差大,这就很难起到指导建设的作用;还有的城镇,在做竖向规划前,不了解城镇周围洪水资料,竖向设计标高低于最高洪水位,一旦发生洪水时就会出现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又要为不被洪水淹没而增加昂贵的防洪设施。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也有各种客观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不重视对基础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缺乏对现状条件的科学分析,陷入了主观盲目性而造成的结果。
由此可见,在没有基础资料或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出符合当地实际、质量较高的规划。因此可以说,通过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是编制城镇规划之前最重要的工作阶段,是全面认识城镇现状的手段,是城镇规划设计的依据,是保证城镇规划质量的重要环节。
城镇规划中基础资料的搜集,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4.1.1 城镇规划的依据
①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规划。其主体是县域规划、县级农业区划、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计划。
③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城镇规划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当地干部群众对本区域发展的设想。
2.4.1.2 自然条件资料
(1)地形图 编制城镇规划,必须具备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它为分析地形、地貌和建设用地条件提供了依据。随后,通过踏勘和调查研究,可以在地形图上绘制现状分析图,作为编制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2)自然资源资料 包括规划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有生产、开发的价值和发展前景。自然资源一般指地下矿藏、地方建材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
(3)气象资料 包括气温、风向、日照、水文资料等。
①气温。气温一般是指离地面1.5m高的位置上测得的空气温度。关于气温,需要收集以下内容:平均温度(年、月)、最高和最低温度、昼夜平均温度、无霜期、开始结冻和解冻的日期及最大冻土深度。气温的日、年变化较大,以及冰冻期长,都会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带来影响,若城镇内有“逆温”记录,则对其生活环境不利。“逆温”,就是在气温日差较大的地区(尤其在冬天),常因夜晚地面散热冷却比上部空气快,形成了下面为冷空气,上面为热空气,很难使大气发生上下扰动,于是城镇上空出现逆温层,此时如无风或小风,使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则有害的工业烟尘不易扩散,滞留在城镇上空。处于谷地或多静风的地区更易发生。
②风向与风玫瑰图。风对城镇规划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等。在城镇中,风还起着输送和扩散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作用,因此在环境方面关系甚大,必须掌握风向的资料。
1)风向。在规划中常采用8个或16个方位来表示风向,一般多采用8个方位即北(N)、东北(NE)、东(E)、东南(SE)、南(S)、西南(SW)、西(W)、西北(NW)。表示风向最基本的特征指标叫风向频率。在一个地区风向是经常变化的,在一定时期内,把各个风向所发生的次数,用百分数表示,称为风向频率。表达式形式为:
风向频率=(某一风向发生次数/风向总观测次数)×100%
与风向相对应,风向频率一般也采用8个方位表示。风中有一个特殊的静风,它指在较大范围内,气压暂时均匀分布,空气稳定无风的状态。当一个地区的静风频率大于30%时则该地区被称为静风区。从城镇规划工作的角度来看,采用多年的平均统计资料最好,观测资料积累的时间越长,价值就越高。把各个方位的风向频率用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该地区某一时期不同风向的频率的大小,这就是风向玫瑰图。它是将各方向(一般是8个方位)的风向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点在方位坐标线上,用直线按顺序连接各点,并把静风频率定在中心,风向玫瑰图如图2-1所示。
图2-1 风向玫瑰图(间距5%)
2)风速。风速指空气流动的速度,单位为m/s。
实际规划工作中的风速是平均风速,就是把风向相同的各项风速加在一起,用观测风速的次数去除,所得的就是平均风速。应用中要采用多年累计的平均值。把各个方向的风的平均风速也用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风速玫瑰图。风速玫瑰图的绘制方法与风向玫瑰图相同,中心数字表示各风向的平均风速,如图2-2所示。
图2-2 风速玫瑰图(单位:m/s)
3)污染系数。污染系数表示某一方位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对其下风地区污染程度的个数值。某一风向频率越大,则其下风向受污染机会越多;某一方向的风速越大,则稀释能力越强,污染越轻,可见污染的程度与风频成正比,与风速成反比。因此,污染系数由下列公式表示: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将各方位的污染系数表现在坐标图上就是污染系数玫瑰图,如2-3所示。
图2-3 污染系数玫瑰图
在城镇规划中,常将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和污染系数玫瑰图用不同的线条画在同一坐标上表示(见图2-4)。
图2-4 风玫瑰图
③日照。在城镇规划中,确定道路的方位、宽度,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以及建筑群的布局,都要考虑日照条件。
1)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为了解一个地方的日照条件,首先要掌握太阳的相对位置,用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太阳的高度角是地球上某点与太阳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h;方位角是地球上某点与太阳的连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子午线之间的夹角(见图2-5)。
图2-5 平地日照间距计算图例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是随着地球上某点的经纬度、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2)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通常把地面上实际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表示出来,这就是日照时数。日照时数可以有一日、一月、一年之分。日照时数的多少与当地的经纬度、气候条件等有关。日照百分率是实际的日照时数与太阳的可照时数的比值。可照时数是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可以照射大地的时间的总和。由于天空中云、雾、烟尘的遮挡,实际的日照时数比可照时数少得多。各地的日照百分率相差很大,我国西北某些地区日照百分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几,而四川盆地某些地区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日照时数对研究日照标准、太阳能利用等关系极大。
④水文资料。水文指城镇所在地区的水文现象,如降水量、河湖水位、流量、潮汐现象以及地下水情况等。我国古代选择城址就有“东有流水、西有大道,南有泽畔,北有高山”,以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的考虑,因此可见水文在城镇规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降水量。降水量指落在地面上的雨、雪和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深度,单位为mm。资料内容包括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有平均降水量及最高降水量、最低降水量、降雨强度等。掌握降水资料对防洪、江河治理等十分重要。
2)洪水。主要了解各河段历史洪水情况,重点放在近百年内,包括洪水发生的时间、过程、流向情况,灾害及河段水位的变化。在山区还应注意山洪暴发时间、流量以及流向。
3)流量。流量指各河段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水量,以m3/s为单位。需要了解历年的变化情况和一年之内各个不同季节流量变化情况,如洪水季节的最大流量、枯水期的流量、平均流量等。
4)地下水。主要搜集有关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以及它的物理、化学性质等资料。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见图2-6),前两类在地表下浅层,主要来源是地面降水渗透,因此与地面状况有关。潜水的深度各地情况相差悬殊。承压水因有隔水层,受地面影响小,也不易受地面污染,具有压力,因此常作为城镇的水源。
图2-6 地下水的组成
水源对城镇规划和建设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水量不足,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就限制了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地下水作为城镇的水源,也不能盲目、无计划地采用,这样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甚至地面下沉。
⑤地质资料
1)冲沟。在黄土(又称湿陷性大孔性土壤,此类土当干燥时有较高的耐压力,受潮时会产生大量沉陷)和黄土状的砂质黏土地带,冲沟很容易发展。这些土壤疏松,易于被水冲刷。冲沟对城镇的不良影响,是将城镇分割成许多零碎的地段,造成诸多不便。冲沟可分为青年期和老年期:青年期正在发展,要特别注意;老年期冲沟经适当处理,可作为城镇用地。对冲沟的预防方法是首先整治地面水,在冲沟上修截流水沟,使水不流经冲沟;其次是保护地表覆盖及用铺砌法加固冲沟边坡。根治的方法是整治地面水后,用填土充实冲沟,但要夯实。冲沟地段应加强绿化以保持水土,改造环境。
2)喀斯特现象。喀斯特现象就是石灰岩等溶洞。在喀斯特现象严重地区,地面上会有大陷坑、坍坑,地面下有大的空洞,这些地区是不能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因此,必须查清地下的空洞及其边界,以免造成损失。
3)滑坡与崩塌。滑坡是斜坡在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人为的原因,特别是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这类现象多发生在丘陵或山区。在选择城镇用地时,应避免不稳定的坡面,同时在规划时,还应确定滑坡地带与稳定用地边界的距离,在必须选有滑坡可能的用地时,则应采取具体工程措施,如减少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影响,避免切坡和保护坡脚等。崩塌是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地下水或风化作用,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沿弧形下滑的物理现象。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当裂隙比较发育,且节理面顺向崩塌的方向,则易于崩落,尤其是过分的人工开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崩塌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在城镇用地选择时,应尽量避免在崩塌的地段,对于崩塌的治理也应针对原因做排除地面水、地下水,防止土壤继续风化及采用修建挡土墙等工程措施。
4)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断裂构造运动引起的。我国属于多发地震地区,在规划时必须认真研究本地的地震情况,了解当地历史上发生的地震情况、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以及地质构造是否有发生地震危险的活动性断层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由中国地震局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自2016年6月1日开始执行,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 18306—2001)即废止。此日之后立项的新建、扩建、改建的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必须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标示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以保证建设工程的合理投资和安全运营。2001年8月1日以前执行地震烈度区划图的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加固,原则上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有关技术标准尚未修订之前,抗震设计验算直接采用标准提供的地震动参数,当涉及地基处理、构造措施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时,地震基本烈度值可由表2-1所列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风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确定。
表2-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风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2.4.1.3 历史沿革
包括城镇的历史成因、年代、沿袭的名称和各历史阶段的人口规模;城镇的扩展与变迁;交通条件及其兴衰的情况;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当地的民俗等。
2.4.1.4 城镇的分布和人口资料
城镇分布资料包括城镇发展概况、分布状况和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分布存在的问题。人口分布资料主要是指现有人口规模、人口构成及比例关系、人口的年龄构成及文化程度、历年人口的变化情况和人口的流动情况等。
2.4.1.5 城镇土地利用资料
在城镇范围内,应了解其耕地、林地、养殖用地、荒山、荒地、未利用水域等所占的面积和比例,重点了解耕地中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所占的面积和比例。
2.4.1.6 城镇居住建筑资料
搜集住宅的等级、层数、建筑面积、给排水情况及住宅基本情况和主要附属建筑(厨房、仓库)等资料,为拆迁、改造、新建等环节提供依据。
2.4.1.7 城镇主要公共建筑和工程设施资料
搜集各类主要公共建筑的分布、面积、层数、质量、建筑密度等资料以及工程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给水、排水、供电、电信、防灾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计划或设想等。
上述资料,是编制城镇规划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资料,有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补充搜集一些其他有关资料,以满足编制规划的需求。
2.4.2 基础资料的搜集方法及表现形式
2.4.2.1 基础资料的搜集方法
在实际规划工作过程中,常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基础资料的搜集。
(1)拟定调查提纲 在开展调查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把所需资料的内容及其在规划中的作用和用途了解清楚,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拟定调查提纲,列出调查重点,然后根据提纲要求,编制各个项目的调查表格。表格形式根据调查内容自行设计,以能满足提纲要求为原则。另外,在调查之前还要把已经掌握的资料检查一下,有什么,还缺什么,使调查针对性强,避免遗漏和重复。这些工作做好以后,再进一步研究用什么方法、到什么部门去搜集有关资料。经过这些充分准备再正式开展调查,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召开各种形式的调查会 经验表明,规划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一般都分散在各个有关部门。如有关经济发展资料,上级机关、计委、统计部门、农业部门都掌握。与各项专业资料有关的主管部门,如公交、财政、公安、文教、商业、卫生、气象、水利、电业等部门都清楚。因此,必须依靠并争取这些部门的配合。为了使工作进行的顺利,第一次调查会应该由当地政府主持,争取各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将搜集资料工作作为任务下达。在分头搜集的过程中,应采取开专题调查会的方法,同有关人员进行座谈,或者进行补充调查。
(3)现场调查研究 对所规划的地区,规划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各方面的规划人员,对于某些关键性的资料,不仅要掌握文字、数据,还应把这些内容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逐项核对。在现场调查时要做到“三勤二多”。“三勤”是:一要腿勤,即要多走路,以步行为好,在步行中把地形、地貌、地物调查清楚,把抽象的平面地形图化为脑子中具体的、空间的立体图;二要眼勤,要仔细看、全面看,对特殊情况要反复看,并记忆下来,发现问题时,应联想规划改造的方案,把资料与规划挂上钩;三要手勤,把踏勘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对地形图实际不合或遗漏的地方应及时修改补充,重要的还要事后设法补测。“二多”是:一要多问,即多向当地群众和有关单位请教;二是多想,即多思考,对调查中发现的现状情况要反复研究,避免规划脱离实际。
2.4.2.2 基础资料的表现形式
基础资料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文字,也可以图表和文字并举,有的还需要绘成图纸等。究竟如何表现,以能说明情况和问题为准,因地制宜,不求一致。有些资料,如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能一目了然。
2.4.3 城镇用地适用性评价
2.4.3.1 城镇用地适用性评价的重要性
城镇用地适用性评价是城镇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它是在调查分析城镇资料的基础上,对可能成为城镇发展建设用地的地区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确定用地的适用程度,为选择城镇用地和编制规划方案提供依据。新建城镇或现有城镇的扩建都需要选择适宜的用地。如果用地选择适当,就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加快建设速度;反之,就要增加工程费用,延长建设年限,给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选择适宜用地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有科学的用地评价,特别在自然条件和建设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城镇用地评价的工作更为必要。
2.4.3.2 城镇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镇用地根据是否适宜于建设,通常划分为三类用地。
(1)一类用地 即适宜修建的用地。适宜修建的用地指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这些地段因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适于城镇各项设施的建设要求,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进行修建。属于这类用地的有以下几种。
a.非农田或者在该地段是产量较低的农业用地。
b.土壤的允许承载力满足一般建筑物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节省修建基础的费用。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0.6~1.0kg/cm2;二、三层建筑,1.0~1.2kg/cm2;四、五层建筑,>1.2kg/cm2。
当土壤承载力<1.0kg/cm2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各类土壤的允许承载力应以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 7-74)中的规定为准。
c.地下水位低于一般建、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建、构筑物对地下水位距地面深度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1.0m;二层以上建筑,>2.0m;有地下室的建筑,>4.0m;道路,0.7~1.7m(砂土为0.7~1.3m,黏土为1.0~1.6m,粉砂土为1.3~1.7m)。
d.不被10~3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
e.平原地区地形坡度,一般不超过5%~10%,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地形坡度,一般不超过10%~20%。
f.没有沼泽现象,或采用简单的措施即可排除渍水的地段。
g.没有冲沟、滑坡、岩溶及胀缩土等不良地质现象。
(2)二类用地 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指必须采取一些工程准备措施才能修建的用地。属于这类用地的有以下几种。
a.土壤承载力较差,修建时建筑物的地基需要采用人工加固措施。
b.地下水位较高,修建时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的地段。
c.属洪水淹没区,但洪水淹没的深度不超过1~1.5m,需采取防洪措施的地段。
d.地形坡度为10%~20%,修建时需有较大土(石)方工程数量的地段。
e.地面有渍水和沼泽现象,需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的地段。
f.有不大的活动性冲沟、砂丘、滑坡、岩溶及胀缩土现象,需采取一定工程准备措施的地段等。
(3)三类用地 即不适宜修建的用地。具体指下列几种情况。
a.农业价值很高的丰产农田。
b.土壤承载力很低。一般容许承载力小于0.6kg/cm2和厚度在2m以上的泥炭层、流砂层等,需要采取很复杂的人工地基和加固措施,才能修建的地段。
c.地形坡度过陡(超过20%以上)、布置建筑物很困难的地段。
d.经常受洪水淹没,淹没深度超过1.5m的地段。
e.有严重的活动性冲沟、砂丘、滑坡和岩溶及胀缩土现象。防治时需花费很大工程数量和费用的地段。
f.其他限制建设的地段。如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开采时对地表有影响的地带,给水源防护地带,现有铁路用地、机场用地以及其他永久性设施用地和军事用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