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守护、守承工艺美术学术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京京剧剧装戏具的传统制作体系浅析

滕雪梅 陈敏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是京剧剧装及戏具制作的主要产地,有着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工艺制作大师云集。京剧剧装及戏具包括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六大类一千余个品种,其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冠服制度,融合神话、民俗、工艺美术、传统绘画、雕塑、书法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刺绣、印绘、缝制、制革、木雕、掐丝、点翠等多种工艺手法,传递出独特的民族服饰美感,是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京剧的缓慢发展,剧装及戏具的需求量随之减少,从业人员青黄不接,成为了面临濒危状态的技艺。

1 北京京剧剧装戏具制作的历史概述

北京京剧剧装戏具的制作历史紧紧追随京剧的发展,十八世纪中叶,在清朝宫廷的扶植下,京剧形成,北京剧装戏具的制作进入草创阶段,多传承了苏州剧装制作的技艺。苏州自古戏剧活动昌盛,明代随着昆剧的发展,剧装、戏具制作行业形成,出现了制作戏衣、戏帽、戏鞋以及刀枪、口面、绒球、排鬚、点翠等专业分工的工场,并拥有一批专门绘制戏衣图案的画工。随着徽班进京,使南北剧装戏具制作工艺得到交流,最终北京京剧剧装戏具的制作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剧装戏具的穿戴规则和制作工艺流程。

[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2013B005022000005

从历史记载来看,清朝北京京剧剧装戏具的制作以宫廷制作为首,基于制作的精良程度,形成“宫作”和“民作”的区别。以戏衣为例,民国24年(1935年)北平政府编的《旧都文物略》中《杂事略·戏剧·衣装之制造》提到,戏衣“由明历清屡经改进,从前衣装以宫中制者最为完美,而市中班衣装因袭明代之旧。”清代末期民间形成了体量庞大的制作队伍,民作又分为民间戏衣、内班行头。

1.1 宫廷剧装发展历史

清代宫廷戏衣是指宫内戏剧表演所使用的戏衣。早期宫廷戏衣戏具的有关记载见于董含《蓴乡赘笔》,其中谈到:“二十二年癸亥(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上以海宇荡平,宜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宰门架高台,命梨园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真马。先是江宁、苏、浙三处织造各献蟒袍、玉带、珠凤冠、鱼鳞甲俱以黄金、白金为之。”[1]由此可见,早期京剧剧装的制作都是出自江宁、苏、浙织造定制而成。清代宫廷档案中多次提到雍正、乾隆年间太监传旨交付苏州织造按照画稿进行承办。关于宫廷戏衣制作的部门,大量宫廷戏衣靠内务府造办处承办。另据《大清会典》记载:造办处下管辖有置衣作、绣作、皮作、染作,也承制部分演戏衣具。道光年间,昇平署成为操办宫廷戏曲演出的专门机构,据《清昇平署志略》的档案记载,专门设置钱粮处管理戏衣、戏具的制作、采买和管理,专设17名领俸禄的旗籍管箱人负责管理。昇平署置办的戏衣数以万计,据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恩赏日记档》记载宫内大戏钱粮衣、靠、盔、杂四箱“四式普共开除三千九百九十九件,四式普共库存二万四百六件”,圆明园大戏四箱“四式普共库存一万八百九十件”[2]。宫中大戏戏箱的数量是:衣箱41类5078件,靠箱45类3225件,盔箱44类5122件,杂箱88类6987件,总共218类20406件。

宫廷戏衣制作代表了京剧剧装戏具的最高水平,材料华贵,制作精美,审美价值高。宫廷戏衣戏具通常先由如意馆的画师画好图样,由皇帝过目后,修改完毕,再命造办处照样去做。如意馆集中了绝大多数优秀的宫廷画家,内廷主要的绘画都是由它承办完成。“清代早期宫廷戏衣是用明代库存面料和绣片制作,大量使用缂丝、云锦或漳绒等名贵面料。”[3]在制作工艺上,运用复杂的绦边镶滚工艺,一衣一式的刺绣工艺,耗工耗时,虽然剧装刺绣被称为“粗活”,但是作为宫廷戏衣,刺绣水准很高,都是由苏州制造处奉旨完成。宫中还有专门制作把子、鞋靴、盔头及头面的匠人。也有样衣制成后,经皇帝审阅后进行修改的情况,据清雍正元年(1723年)造办处的活计档记载,太监施良栋传旨命:“韩湘子青色绣衣另换作香色,铁拐李青色绣衣换成石青色;俱照此花样、尺寸往细致里绣做八件,其衣上绣花要往好里改绣,先画一身样呈览,准时再做”[4]

清代中叶及末期,民间名伶被召入宫唱戏,常会以宫廷戏衣作为赏赐,宫廷戏衣被带出宫后,其式样、用料及制作工艺被模仿,提升了民间戏衣的审美高度。

1.2 民间剧装及戏具的发展历史

自清代早期,随着戏曲的快速发展,北京绣庄开始承接戏衣制作,但是绣庄的规模与水平都无法与苏州等地相媲美。当时,民间大量剧装戏具的专业制作生产源头都来自于苏州。在民国前,北京还没有正式的戏衣作坊。进入民国以后,戏衣行业发展较快,各个门类分工明确。现北京市宣武区在当时是北京戏园子、戏楼、剧团和班社聚集之地,京剧附设业的老店铺多诞生在这里,对于剧装戏具老字号的查阅多出自《宣武文史·梨园专辑》。

关于戏衣作坊的诞生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20世纪初,随着京剧艺术的成熟,苏州杨恒隆号看中北京的业务,派戏衣从业人员来到北京。1917年苏州戏衣从业人员李鸿林来北京开“李泓昌”戏衣庄,吸收河北保定、高阳等地区的从业人员,开创北京戏衣业。《宣武文史·梨园专辑》认为北京第一个戏曲服饰设计制作师是李春,陈坤先生也认为“北京第一家承做戏衣的‘德厚春绣局’,是一个河北饶阳叫李春的刺绣艺人于20世纪初开设,位于北京西草市街;以后,他又与人联合开了‘三顺戏衣庄’。”[5]20世纪20年代中期,京剧表演者马连良在北京也开办了“长顺兴”戏衣庄。1934年前后,“三义永戏衣庄”成立,曾为梅兰芳、李玉茹、陆素娟等演员以及富连成、荣春社等科班承做戏曲服饰,这是一家技术全面、广受行家认可的老店。1935年,北平市政府编《旧都文物略》中提到三家戏衣店铺:“一为玉丰协,在煤市街路西,一为宏兴号在珠市口路北,一为正源号亦在珠市口,此店铺于今尚存,又有三顺,双兴两家,一在草市,一在珠市口南,其店衣装名色共99种,以大戏箱,二衣箱,旗包箱为三类”。此外,还有一些戏衣店铺成立,如“久春”等。1935年,裕鸣戏衣庄在鹞儿胡同路南旧福山会馆内立店开业,由徐德来掌柜,服饰设计刘鸿瑞画活。

据《宣武文史·梨园专辑》记载,1921年,魏忠山学习制作戏曲刀枪把子技术,在西草市107号立店为门市,称为忠山号把子戏具庄。1936年,永平号把子铺开业。

据《宣武文史·梨园专辑》记载,1920年,有高姓者出资,在大齐家胡同内,以隆盛斋命名立店收徒开业。自任设计和制作技师,承做并经营厚底、薄底、彩鞋、打鞋、鱼鳞洒鞋、僧道洒鞋、官尖、虎头战靴、方口皂、夫子履、登云履等产品。后又三义斋靴子铺,“三义斋”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很多京剧艺术家如马连良、谭富英、尚小云等登台都穿过三义斋制作的鞋。

据《宣武文史》记载,北京的第一家盔头店是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一曹姓者出资组建的,店名叫德聚盔头店,地址在今宣武区陕西巷的中段路西。由于掌柜的姓曹,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盔头曹。此外,还有“永聚盔头铺”“华磷昌盔头铺”,董小泉在前门开设“永茂盔头铺”。1935年天盛号盔头铺由周文敏携同全家在前门外赵锥子胡同路北立店开业。20世纪30年代,北京已经发展出10多家戏具庄,较为有名的是“锦华号”盔头铺、“聚顺盔头铺”,聚集了京剧剧装戏具制作的行业高手。20世纪40年代,北京陆续增加“瑞兴”、“广盛兴”、“锦华”、“久春”、“中山”等10多家盔头作坊。1955年众多盔头铺合并组成北京市戏曲盔头戏具生产合作社。

从京剧剧装戏具的发展来看,制作手工艺的繁荣是在明清工艺制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戏衣戏具制作工艺的发展充满活力,尤其是民国时期,戏衣制作打破业内按传统样式制作的固定模式,大胆进行创造、改良,京剧的繁荣促进了剧装服饰制作的高潮,涌现出众多技艺精湛的工艺制作大师。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京17家戏衣庄、戏具庄公私合营组建成北京剧装厂,为适应国营剧团大量需求而组建的剧装生产企业。北京剧装厂成为全国三大剧装制作生产基地,以传统手工艺、现代工业的组织方法来生产制作戏衣,并出现了有“南谢北尹姑苏李”之誉的谢杏生、尹元贞、李鸿林等行业设计高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人员,使工艺得以传承。

2 北京京剧剧装戏具的制作体系概述

剧装戏具的制作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工序复杂,用料讲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体系。北京京剧剧装戏具的制作体系主要包含:工艺制作流程、经营模式、手工艺传承者。这三项是制作体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内容。工艺制作流程是基础,包括材料、工具、制作手法及其工序。经营模式是保障,为工艺制作的传承提供了资金、场地,从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手工艺传承者是灵魂,优秀的手工艺者是金字招牌,是制作体系不断延续生存的根本所在。

2.1 制作特点

多样化,既体现在品种的多样化上,也体现在各个流派的特色上。京剧剧装戏具制作的分类主要分为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六大类。在各大类中,每一类又包含着众多数量,诸如戏衣类有378种,盔帽约有300种,髯口约79种,靴鞋41种,刀枪276种,头面55种。京剧剧装戏具制作需要各个工种配合完成。每种流派的剧装特点都不一样。“梨园界一致评价四大名旦京剧服饰的艺术特点为:梅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尚派刚健挺拔,洒脱大方;程派清秀典雅,柔中带刚;荀派活泼秀丽,自然洒脱。”[6]这些特点主要在剧装的图案设计和整体剪裁中体现出来。“麒派的创始人和代表周信芳先生艺名为麒麟童,他的戏衣上均有麒麟图案作为标志。”[7]在京剧界形成各个艺术家为代表的剧装,“如梅派和裘派的蟒、张派的帔、马派的八卦衣等等”[7]

订单式是京剧剧装及戏具的制作特点之一。因为京剧形成一套完整的穿戴规制体系,传统剧装的服装款式非常规范化,基本是固定款式的,生产企业只保存尺寸图和刺绣画稿,没有库存,来一单做一单,无法批量化生产。

特色订制,对京剧服饰进行改良创新成为一种传统。京剧前辈大师专门请人设计新式戏衣,对传统样式进行改良,时至今日,“新编戏”、“时装戏”等更是主流,而适应新的观赏品味,每位表演者都会定制剧装。“名净裘盛戎的身材较为矮小,他除了内垫靴底又垫肩外,还创造性地将传统蟒肩部加以浓重的装饰。”[7]目的是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肩部,是表演者显得高大魁梧。

手工艺特色,一套剧装戏具的制作全部采用手工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是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正式制作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设计出图,如果剧装的刺绣较为复杂,制作过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才可以完成。正是如此,每一套剧装戏具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2.2 制作经营模式

从历史上来看,各个门类都是师傅带徒弟或是家族父子、兄弟传承,把它做精做专,即便是一个门类,不同的家族作坊在制作手段、工艺技巧上也各有千秋,从而被称为“把子许”“盔头刘”。

当时民间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多属于铺坊制、家庭手工业或独立作坊。剧装戏具制作是以铺坊制为主,家庭手工业和独立作坊为辅的模式。铺坊制有出资人组建做掌柜,聘请技术人员及徒工。诸如“三顺戏衣庄”“三义永戏衣庄”和“德聚盔头店”都采用这种模式。“三顺戏衣庄”是李书舫、李子厚等估衣行家,聘请李春入股,在前门外西草市七号,开设了第一家戏衣庄。李春任画活的,收张斌禄和云清山为徒工。“三义永戏衣庄”由韩佩亭、韩文祥兄弟聘请何庆昌画活,韩泽芳承做,收徒工李德林、刘林甫等数人成立。“德聚盔头店”是曹姓者出资组建,聘请李永平为制作技师,招收徒工数人。这种称为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由于手工业者缺乏资金,只能依赖他人而开展生产的经营方式。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者丧失了经营的自主权,形成对他人的依赖。[8]

还有就是家庭作坊,自己出资,父子或兄弟共同经营,自任设计和制作技师,也会收徒工。这种被称为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手工业者自己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这种经营大多规模较小,业主自己干活并雇少数学徒的小作坊。把子、头面及鞋靴的作坊多以此形式存在。

学徒的来源多是北京近郊和附近省份的县城,学徒多出生于贫困家庭,做杂役、学艺,期满出徒的多自行经营,加剧剧装戏具制作生产的竞争,从而刺激技术的精良发展,提升工艺的审美高度,无形中形成该时期的工艺大繁荣。

2.3 手工艺传承者

优秀的手工艺者是北京京剧剧装戏具制作的灵魂,正是他们不断地改良创新,使得剧装戏具成为一件件艺术品。为了实现京剧表演艺术的要求,优秀的制作者们不光是技艺精湛,还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水平。

据历史资料记载,李春在初期学艺其间,为了更好地提升刺绣技艺,学习绘画。当时师傅韩师和齐白石交往甚密,因而李春时常得到齐白石的指点。京剧盔头制作需要制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绘画、雕塑、书法、刺绣等艺术水平和技艺,并对京剧角色具有深入的了解。

手工艺传承者意味着他们既要继承优秀的京剧服饰传统,还要与京剧表演大师们共同改良创新剧装戏具,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改良戏衣就是一批批制作者的创新轨迹,尹元贞老人是李春的再传弟子,曾经为梅兰芳先生设计百褶裙“除将百褶裙的马面尺寸改窄外,还将其中折枝花图案加高、拉长,以显示苗条身材”[7]。马连良先生特意请京城老字号戏衣设计师为八卦衣单独设计图案纹样,以便于显示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角色形象。正是这些异彩纷呈的改革创新,形成了各有千秋的服饰特点,“梅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尚派刚健挺拔,洒脱大方;程派清秀典雅,柔中带刚;荀派活泼秀丽,自然洒脱”[6]

3 总结

回望历史,京剧剧装及戏具的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技艺中的一只奇葩,它囊括了服装、首饰、鞋靴、盔帽、刀剑兵器众多门类,每一个又自成一个体系,庞杂而又严谨。在历史的延续中,这些制作体系随着京剧的发展呈现自然繁育成长的状态。在这个行业中,沿袭了一百多年的师徒传艺的制作体制,为技艺的繁荣打下了基础,散叶开花,催生出众多商铺、作坊服务于京剧艺术。如此这般,促使其制作工艺愈发精湛,艺术审美水品不断地提高。今天,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京剧艺术日渐萎缩,国营企业无力承担庞大的制作体系的背景下,诞生出专业性强的家庭手工作坊,也是对传统技艺传承的一个可喜现象。

但是正如国家级京剧剧装代表传承人孙颖大师所担心的:“有些原材料是没有了,有些是用不起,只好选择价格低些的原材料替代。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新人很快就会忘了以前的工艺和原料了,到时再想恢复也难了。”京剧剧装及戏具的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无形性。利用今天的科技手段全面记录保存,使其显形化显得尤为紧迫。同时传统技艺的传承既需要传承体制的多元化,政府多鼓励这些嫩芽般的家庭作坊,鼓励他们从细节入手保护原汁原味的工艺和原料,引导他们进行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董含.蓴乡赘笔.1911年《说铃》本.

[2]转引自王王芷章编:《升平署志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65-289.

[3]陈申.中国京剧戏衣图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16.

[4]善浦.雍正帝的喜好.紫禁城,1989(4).

[5]陈申.中国京剧戏衣图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19.

[6]孙颖.剧装图案.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11.

[7]孙颖.剧装图案.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10.

[8]章永骏.北京手工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