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伤寒论》简介
一、《伤寒论》的作者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该书原作者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人,后人尊称其为医圣,因《后汉书》无传,无从考证其生卒年份。现代学者多认为,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张仲景幼时即博览群书,酷爱医学,对扁鹊精湛的医术钦佩不已。《伤寒论·序》有云:“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后张仲景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仲景才思过人,笃实好学,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人称赞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建安年间,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后因战火连连,疫病肆虐,张仲景族人亦未能幸免。《伤寒论·自序》中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一方面,政治昏暗,民众饥贫交迫;另一方面,许多医者医术不精,不思进取,态度敷衍。面对此景,张仲景愤然叹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社会的动荡与不良的风气,致使许多百姓于乱世中丧生。族中亲人的苦难与伤痛激起了张仲景精研医术的决心,张仲景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于公元200—219年,《伤寒杂病论》撰成。该书经后世医家整理,至宋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二、《伤寒论》的产生与沿革
《伤寒杂病论》于东汉末年撰成,其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成书后,因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原书散失于民间,现已难以见到。至西晋时期,原书的伤寒部分被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成册并加以整理,名为《伤寒论》。后世医家认为,因王叔和与张仲景生活的时代相去不远,王叔和所撰写的《伤寒论》应较为符合《伤寒杂病论》原貌。之后,历经了东晋、南北朝,该书仍在民间留存。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撰写《备急千金要方》时,因未能窥得《伤寒杂病论》全貌,慨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后在晚年撰写《千金翼方》时,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收录其中,载于卷九、卷十,此可视为现存《伤寒论》的最初版本。后至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朝廷任命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校正《伤寒论》,校订的序文中有记载:“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该书被称为宋本《伤寒论》,于公元1065年(宋治平二年)刊行,成为流行于后世的《伤寒论》。至于原书杂病部分,林亿等依据翰林院中残存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整理成《金匮要略方论》。
现今通行的《伤寒论》有“成注本”与“赵刻本”两种。宋本今不复存,传世的只有明代万历年间赵开美之复刻本。“成注本”则为南宋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该本后经明代汪济川校订复刻,少有错漏,亦称“汪校本”。
《伤寒论》自重编后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推崇,许多医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自晋代至宋代,以下著作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分别为:《脉经》(晋·王叔和著)、《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伤寒微旨论》(宋·韩祗和著)、《宋·南阳活人书》(朱肱著)、《伤寒总病论》(宋·庞安时著)、《伤寒发微论》与《伤寒百证歌》(宋·许叔微著)、《伤寒补亡论》(宋·郭雍之著)、《注解伤寒论》与《伤寒明理论》(宋·成无己著)。其中,成无己是首位注解《伤寒论》的医家,他运用了《内经》的理论对原文逐条注释。明清之后,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更是有大批名家开始研究和注解《伤寒论》。如: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喻嘉言(《伤寒尚论篇》)、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钱天来(《伤寒溯源集》)、徐大椿(《伤寒论类方》)、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陈修园(《伤寒论浅注》)。
这些医家各有自己的编撰方法:钱天来(《伤寒溯源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以法类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徐大椿(《伤寒论类方》)以方类证;喻嘉言(《伤寒尚论篇》)则打乱原序重新整理。虽方法各异,但皆阐明了《伤寒论》之学术精髓。清代吴谦等所撰的《医宗金鉴》更是以篇首的《订正仲景全书》揭示了《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民国以后,因受西医学的影响,更是有张锡纯、陆渊雷、恽铁樵等在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衷中参西而畅述己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伤寒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至辨证论治体系及理法方药,且有现代学者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亦多次组织编写《伤寒论讲义》,使得《伤寒论》的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一)《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中医学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分科和良医医缓、医和的记载。这说明,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东汉末年,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也相继问世。《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等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难经》在继承《内经》的诊脉方法、针灸理论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神农本草经》论述了大量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汤液经》记载了许多有效的验方。以上著作均为《伤寒杂病论》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结合《伤寒论》的条文及有关史料分析,《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来自《内经》《难经》《阴阳大论》。
2.诊法来自《内经》《难经》,其脉诊系由《内经》三部九候法简化而来的上中下三部(人迎、趺阳、少阴)诊法与《难经》的独取寸口法结合而成。
3.药学理论全面继承了《胎胪药录》及《神农本草经》,并发挥于临床实践中。
4.方剂的主要来源是《汤液经》,且在此基础上“博采众方”。
5.诊治疾病的方法充分继承了前人的理论与先代名家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了自己反复地临床验证。
综上所述,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和医学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最终撰成了我国第一部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专书《伤寒杂病论》。该书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理论,又对中医学的理论进行了再创造。
(二)《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形成了我国第一部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典籍,系统总结了汉代之前的医学成就,有机地结合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
2.灵活运用了《内经》中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机、诊断治则等理论知识,对外感疾病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创立并应用了六经辨证的理论,进一步确立了脉证并重的诊法与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发展及诊治规律,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首次系统应用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制定了扶正祛邪、治病求本、调和阴阳以及标本缓急等基本治疗法则。
5.记载的113首(缺一方)配伍严谨、用药精炼、功效卓著的方剂,成为后世医家组方用药的典范。这些方剂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检验,至今仍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因此被誉为“方书之祖”。
6.收录了许多不同的剂型:汤剂、散剂、丸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为后世中药制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伤寒论》集东汉之前医学之大成,紧密结合了中医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外感热病的发展规律,并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总结了临床各科辨证诊治的一般规律,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著作,《伤寒论》开启了后世各个医学流派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书中亦有不够完备之处,我们应仔细思考、分析,去粗取精,继承并创新,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四、伤寒的含义
《内经》中,“伤寒”还只是一个病因学的概念。而后,“伤寒”的范围扩大,逐渐成为疾病学的概念。“伤寒”又有“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之分。广义伤寒即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正如《素问·热论》所记载:“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表明凡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这类外邪而发热的疾病,皆称“伤寒”。《千金方》引《小品方》云:“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亦有记载:“伤寒、时行、瘟疫名同一种耳,而本源小异。”由此可见,伤寒与天行、瘟疫虽有雅俗之分,是上层社会知识分子与民间不同的叫法,但均指外感急性热病。而狭义伤寒则单指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疾病。如《伤寒论·伤寒例》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此文中“伤寒”即指狭义伤寒。又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即指广义伤寒,而后五种伤寒之一的伤寒,即指狭义伤寒。
《伤寒论》用伤寒命名,书中又有关于伤寒、中风、温病的概述,故原书所论当属广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医学中因感染伤寒沙门菌而引起的伤寒,与《伤寒论》中的伤寒含义不同,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