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人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儒学的幸福感

祈盼幸福,离苦得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积极心理学“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主要关注与人的积极力量和幸福有关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哪些因素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生活因为幸福感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命因为有了幸福感变得快乐而有意义。儒家学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部研究人的快乐的学问,儒家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感,就是对“内圣而外王”完美积极品格的追求和实现。儒学所贯穿的“幸福感”的学问,为两千多年来的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平台,这种人生哲学的背后,实际上也镶嵌着积极心理学的智慧。

一、成人达己

“成人”就是指承认他人同自己一样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并且能主动积极地去帮助和成就他人;“达己”即是说,只有承认了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得到肯定,个人价值也才能得到完美的实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人们因建设自己而造就了别人,而又因别人的造就提升了自己。孔子强调“爱人”之起点在于心里装有别人,并能推己及人,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仁的本旨。‘立’是有所成而足以无倚;‘达’是有所通而能显于众。自己求立,并使人亦立;自己求达,并使人亦达:即自强不息,而善为人谋。简言之,便是成己成人。”也就是说“人莫不欲立,人莫不欲达,只要能推己及人,自己求立达,而亦助人立达,便是仁”。这样在追求个人完美的生命,推及到成全他人的生命完美,满足自身的同时,也满足了别人的需要,这才是“仁”者的胸怀,表现为自我完美与完美社会的统一。

孔子还认为君子应该助人为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第十二》)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够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时时都能够“将心比心”(宋·朱熹·《朱子语类》),多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整个社会就会互相关心、互相慰藉,从而洋溢着“泛爱众”(《论语·学而第一》)。儒家的“成人达己”人生价值观,正应了那句俗语:“跟雨伞学做人,你不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举在头上!”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意思是对于你厌恶的上级的行为,在你处于上位的时候,千万不要以这些行为来对待你自己的下属;对于你厌恶的下级的缺点,也千万不要以此对付你的上级……。《大学》用这样大的篇幅,上下、前后及左右的六个维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维空间,来反复强调对于自己所厌恶的行为不能外递扩传,一方面说明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说明,在将这些道德规范落实到行动的时候,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可见,要切实地笃行这种积极品格并不容易。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表现的是儒家深入人心的积极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信条,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积极品格的精华。但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己,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更有甚者将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快乐,这种道德的沦丧,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人处世甚至国与国之间,都应该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经久不衰的关系处理原则。大家从各自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只有这样,天下才会太平。

三、乐于学习

《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第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锻炼,提升所学习得到的成果收获,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这是对学习采取“无时不学、无处不学、无事不学”的积极态度,这样时时、处处、事事都在学习当中,能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因此日有进功,从而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积极幸福感。孔子倡导的是学以致用的理念,隐含的是追求真理、实践真理、检验和完善真理的思想,体现的是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人们学习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借以养家糊口;有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身的层次,等等。孔子所指学习的主旨是为了修身做人,也是为了做事、做学问,以期有所建树,对社会、民族和国家,乃至对全人类有所贡献。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可见君子有“志于学”,或者以“学”为乐,主要是来自于对“为何而学”的理性自觉。孔子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一》)意思是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安逸,工作勤敏、说话谨慎,能主动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说是个好学的人了。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必备条件,但是不能欲望无穷、无限制地贪求。人生最重要的,是莫过于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当一个人确立了远大目标,就会随时、随处自觉地学习,精进不舍,这样的人生是积极进取的人生,自然也是充满欢乐和幸福的人生。

四、乐交贤友

“交朋结友”是人的天性,是人类情感世界不可或缺的要素。《论语》开篇第二句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第一》)朋友系人的五伦之一,在完善和成就人们个体的道德人格、学问及事业,乃至整个生命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孔子提出“乐”交朋友的问题。在孔子看来,君子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仅“乐”于交友,而且能够得多交“贤友”之乐。

交友是快乐的,但所有快乐的并不都是“善”的。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故交友必须交贤者为友,才有益处。要获得“益”的快乐,而远离“损”的快乐,其中择友之“贤”不可轻忽。孔子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对于如何界定“贤友”的标准,孔子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在孔子看来,同正直、诚实、有见识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相反,结交走歪门邪道,处事优柔寡断,善于阿谀奉承,习惯花言巧语的人,则是有害的。这是教育我们择“贤”友的尺度,也是交友之“乐”的源泉。

“与君子游苾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曾子全书》)意为与好人交往,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渐渐与之同化了;与小人交往,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就与之同化了。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肩负重托、主政一方、前程远大的领导干部,往往被一些不学无术、偷鸡摸狗的损友,带入了腐化堕落的深渊,给自己、家庭乃至国家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令人扼腕痛惜。因此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净化朋友圈,多交诤友、益友;不交损友、佞友,始终挺直腰杆做人。

五、乐天知命

《周易·系辞传上》:“乐天知命,故不忧。”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人生道路不可能完全平平坦坦,总有起起伏伏、沟沟坎坎,免不了痛苦烦恼、艰难困阻。《周易》在这里指导我们,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不要颓废,要知道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道理,能随遇而安,乐天知命。

孔子与弟子在陈地绝粮,疲惫不堪,此时性格耿直的子路愤愤不平,愠形于色。孔子批评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意为君子虽然穷,但是仍能坚守志节,如果是“小人”,那就无所顾忌了。在孔子看来,政治上的“穷”及“通”,生活中的“贫”和“富”,不是自己所能完全决定的,而是由自身之外的诸多必然与偶然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外在的客观力量属于“命”,君子是无法改变的;君子所能主宰的,是对仁义道德的恪守及对待命运的态度。当理想价值与外在力量发生冲突而不能实现时,君子宁愿“固穷”“安贫”,而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第二十》),“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这里所指的“畏”,是对“真”与“善”的敬服。《论语·述而第七》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自述其心态,他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会到了无穷乐趣,不为身边的小事而烦恼,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充分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面貌。

快节奏、强竞争、高效率,成为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生活的基本特征,这一方面推进了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难免带来了心灵浮躁、人性扭曲,甚至人际关系紧张以及情感生活的冷漠。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积极品格,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的思想逻辑,是一种天人合一、万物调谐、上下同流的“圣人气象”,应该植根于我们现代人的心灵之中。只有这样,世界才能最终实现生活安宁、人人幸福、社会和谐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