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还有100年
——再版序
《制药工业三废处理技术》是基于药学科学工作者认识到制药工业“三废”对环境、社会和人类的不良影响而给出的基本解决方案。虽然我们一直在寻求更先进、更可靠的办法,但这些比较经典和实用的方案仍具有广泛的技术价值,因此本书再次修订出版。同时,自2010年出版以来已7年,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这个世界有了更为深刻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捉摸,我认为认清这一基本事实并有所警惕,与本书出版、阅读、应用同样重要。
在BBC于2017年6月播出的《探索新地球》的纪录片中,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 King,1942年—)讲述了类似于警告的一段话:“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限仅剩下100年。在未来的100年内,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到外太空寻找可能居住的星球,否则将面临灭亡的命运。”坦白地说,霍金先生是一位早已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而又特别关心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家,在他全部的科学论断中无不饱含悲悯生命和激越人生的双重含义。现在地球上的70亿人类大约只有极少数能见证霍金先生这一预言,我肯定是看不到了。我甚至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能接受、不太相信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不相信霍金先生的说法,虽然他的《时间简史》是那样的著名和在科学史上有着多次达到的人类智慧顶峰的纪录。但常识仍然告诉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该如何面对这珍贵的100年。
假如还有100年,动物界将加快早已开始的渐次谢幕或相反?当然,我和你们或许都已见到今年在Commonweal上的一张照片,拍摄于肯尼亚莱基皮亚的珀椰自然保护区,在这个360平方公里大的非营利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着人类所能看到的最后三只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种,已经处于灭绝边缘,非法猎杀是导致濒危的原因。它们分别是雄性苏丹、雌性Najin和Fatu。在理论上,如果苏丹最后无法繁殖子嗣,那么这一物种将先于我们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北部白犀牛的平均寿命是40岁,44岁的苏丹早已丧失了生殖繁衍的能力,自然保护区安排了40位持枪武装巡警加以保护,在这一血脉最后的存在未被猎杀前,人类还有希望尝试采用体外授精和干细胞技术拯救这位盟友。猎杀,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物竞天择,像人类战争、星球大战一样。可是物竞天择又是人类所定义进化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在本质上是一种进化,可见这一命题本身就十分深奥、充满迷思。如果从纯学术意义上考量,关于废物排放和制药的三废处理在100年内能不能从表象中看到实质,循着全新的学理,去发现新概念和新技术,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视角。
假如还有100年,其实早已先于现在,人类已经意识到对资源使用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无可挽回,只是人类一直缺乏纠错机制。2017年4月21日,英国国家电力供应公司证实,这一天英国终于迎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第一个全天不使用煤炭发电的日子,称为英国首个“无煤日”。200年前英国是第一个使用燃煤发电的国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气候能源部主任Gareth Reclmond King 形容这个“无煤日”是“通往绿色经济革命的里程碑”。估计2025年英国会关闭现在唯一使用煤炭发电的西伯顿1号火电站。煤炭发电像制药一样产生废渣﹑废水﹑废气。制药工业三废处理就全球来说还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况且环境保护的事态永远处于难能控制的变数之中。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6月1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协定于2015年12月正式获得全球195个缔约国与欧盟一致通过。这份历史文件设想通过一揽子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生存及生物物种存亡所带来不可逆影响。可以说这是迄今拯救人类最为积极的努力。总统先生这一举动,说是为了美国利益,这等于警告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制于利益。人类的尊严和人类的文明甚至人类的命运一直受利益纠缠,这是比环境恶化更为糟糕的事情。人类在100年内是先找到解决灭顶之灾的办法还是直面利益胁迫而束手无策,上帝也未可知。
假如还有100年,我想我们药师是要认错的。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在“东亚文学论坛”上发表《哪些人是有罪的》的学术演讲中说:“人类正在疯狂地向地球索取,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海洋﹑河流和空气……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然,这是文学家以文学的教化和修为力量去劝诫或者说去演绎人生的一种可能状态。从这个观点想开去,药学家的作品——药及其“三废”带来的不良后果就不仅仅是认错的事了。我们确实不能完全肯定苯环的六元空间结构就一定是教科书中的那样,甚至关于水的结构仍是国际上没有解决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我们创制的药的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并存,以至于没有哪种药能够幸免;我们对“三废”处理的技术方法,很难说都很科学,因为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对曾经的否定,本书的再版就是对第一版的修订。我们争取做好的当下,实际上谁也不知道未来正确与否。
假如还有100年,最紧迫的就是我们要在100年内努力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前不久,不满5岁的小孙子缠着我给他讲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的变新,把坏的变好。这一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民间故事曾获加拿大多种文学大奖。我看到的译本是加拿大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创作的文图,读后十分感动。在约瑟幼小的时候,爷爷用一块蓝色布料为他缝制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暖和,还可以把梦魇通通赶跑。不过小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变旧了,也破了。约瑟想: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说:“嗯,这些材料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爷爷拿起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线飞快地缝进缝出……外套伴随着约瑟渐渐长大,也渐渐变得老旧、变小了,约瑟又想:“爷爷一定有办法……”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在爷爷手中又出现了背心、领带、手帕和最后的纽扣,每一次都出乎意料但都充满爱心和智慧,每一次约瑟都想到:爷爷一定有办法。但爷爷也渐渐老了,一天缝缀在约瑟吊带西裤的纽扣不见了,怎么也找不着,爷爷很难过。懂事的约瑟为了安慰爷爷,模仿爷爷口吻写下:“嗯,这些材料正好……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童话是深邃的。经过40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了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人类摇篮的美好星球。然而自人类出现,仅用了20万年就使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0年前的1918年11月7日,前清大学者梁济先生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三天之后,梁济先生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100年后,另一位大学者霍金先生对地球给出了一个无限悲观的判断。两位先生所思考的都涉及人类的生死存亡。2017年6月27日,一部筹备15年,跨越50多个国家,耗时21个月完成拍摄的史上投资最大的环保纪录片《Home》在全球181个国家同时上映。导演是著名的法国摄影师、生态学家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和日趋危急的现状。《Home》在最后作出这样的呼唤:“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霍金先生告诉我们:剩下100年。或许在这100年中,人类能书写一个奇妙的故事呢,我想。
谨为序。
夏也
2017.8.27
于淝上乱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