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眼里有光的年代
最近总是回忆起老家的青石板,还有那个“民心工程“,那是政府给我们修的三间瓦房。深深的怀念那种恬静时光,一家五口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在一起,父亲打工挣钱,母亲做饭洗碗,我们三个孩子上学。周末一起玩耍。我想回到那个年代,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饭睡觉,学习,玩耍,父亲外出打工后,就我们四人在家里,放暑假了我们会一起打扑克,妈妈也会和我们一起玩,家里晒干的玉米炒成爆米花,一边聊天一边吃,虽然啥调料也没有放,但是却非常香。
我家背后的山下有一条河,我对那条河情有独钟,喜欢那个河上的堤坝,连接着山的对面,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从城里打工返回老家就会抱着我走过那个长长的堤坝,有时候遇上夏季涨水,我们还要脱掉鞋子,光脚淌过去,凉凉的河水漫过脚背,我喜欢坐在岸边的石头上静静地看着河面,或者望着远方,那是充满期待的远方,我会设想父亲是去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地方工作,那里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追寻。
那个场景因为父亲曾经无数次的背着我从那里经过,那个地方有爱的印记。我觉得每每回忆起来就会感觉很幸福。父亲这些天一直说想唱首歌给我听,说是要把家乡的乡愁传达给我。他笨拙的唱腔总是会被我怼,然后嘴上说不想家,但心里有时候是真的会深深的牵挂,满满的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有的人一生平凡,却又用不平凡的毅力感染着我们。是的,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是我心中的英雄。小时候,有他的保护和爱护才给予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有所依靠。一个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既然来了一趟当然也需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痕迹!也算不枉此生了。
父亲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伙食团,爷爷在父亲7岁的时候就离世了,只剩下三爸四爸还有父亲,父亲是其中的老大,他很坚强,平时会照顾两个弟弟。帮奶奶分担家务。奶奶本是大家闺秀,但自从身为人母,就一直勤勤恳恳,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下地干农活...再也没有了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只为保住三个孩子的命,不让他们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活活饿死。很少有多余的精力去悉心教导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全靠天性使然,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能父亲就是没有被误导过的那个人吧。
九零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年,父亲在村里领导的安排下,给村里修了一座桥,名叫众善桥。桥总长8米,横跨在河的上面,连接着村里和镇上。因为当时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最原始的,父亲是当时的主要负责人,所有的方案,材料和搭建方式都是由父亲决策,他们就地取材,把旁边山坡上的石头一块一块运到河里,然后用泥土和石头砌起来做成巨大的拱形,本来已经按照正常的工序修筑完成了,但因为天气原因,完工的当天夜里,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拱桥左侧下陷了几公分,所有人都预言,这个桥过不了三年就会垮掉,也因此扣押了父亲的工钱和人工费,并且还要父亲一个人担负工人的劳动工钱。但父亲很自信他肯定地说,他相信这个桥至少可以用30年。
那一年我刚出生,而如今我正好30岁了,桥依然还在那里,并且人们还在桥上修了一条柏油路。那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来往往于桥上。所以父亲真的是伟大的,他这一生都在做好事。虽然做的不是什么慈善捐赠的大事,也没有人记得他的好,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问心无愧的。村里无论大事小事一叫上他,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从来不懂得拒绝而且都是诚心相助。他的价值感总是需要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
所以父亲一生不得志,坎坎坷坷,一心就只想着把我们三姊妹抚养成人,觉得这才是他人生最最有意义的事情。他常常和我说他很感激母亲,感谢母亲为他生儿育女,让他做了父亲。父亲小的时候,上小学,上初中,学习都是非常认真,心中满是抱负,怀抱着希望,积极向往未来的生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满腔热血,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中考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高中,本来可以顺顺利利去读完高中上个大学的,但由于爷爷走得早奶奶一介妇孺,在这种大是大非上面却插不上一句话,父亲的上学权利被村里组织上剥夺了,理由是父亲的大爷是潘文化军官的警卫员跟军阀粘上了关系,所以把父亲的上学资格取消掉了。
那时候只有十多岁的他,学习的道路被中断。所有的梦想都被打破了!只得回家帮着奶奶做农活,或者被安排做其他的工作,父亲曾经一起修过黑龙潭水库,是我们县城里供给全县人民农忙耕种用的水库,到如今已经三十多年了,水库还继续供养着全县的人民。而当时正是伙食团,吃大锅饭,每天都是在地里埋头干活只为两顿饱饭。父亲是个勤劳的人,被村里评为了优秀组员,从此遗憾地与仕途之路却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