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公冶长5.15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传世的名句。子贡有疑问,孔子有解答,背后有故事。
孔文子,卫大夫,名圉(yu三声)。
《论语集注》: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而问也。孔子不没(mo无视)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论语注疏》:此章言文为美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者,言文是谥之美者,故问卫大夫孔圉有何善行,而得谓之闻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者,此夫子为子贡说文子之美行也。敏者,疾也。下问,问凡在己下者。言文子知识敏疾,而又好学,有所未辨,不羞耻于问己下之人。有此美行,是以谥谓之文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冬,卫大(同“太”)叔疾出奔宋。初,疾娶于宋子朝,其娣嬖。子朝出。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置于犁,而为之一宫,如二妻。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遂夺其妻。”大意是说: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当初,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随嫁。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给修了一所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事大为恼恕,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根据《四书集注》的说法,孔文子想要攻打疾,结果疾逃到了宋国,孔文子就将女儿改嫁给了太叔疾的弟弟遗:“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
孔文子上述有些作为,按说不是很合乎礼,所以子贡对他死后被授予“文”这一谥号大为不解,于是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文”非彼”文”也,孔圉谥号文不是因为“经天纬地”,而是因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谥法解》云: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谥法制度,按最初的设计理念,盖棺定论,“有政”之人,活着的时候为了死后有个“好名声”,能名垂青史,所以活着的时候要以史为鉴,加强自律,依礼、依规行事,还要讨好百姓和“读书人”,否则可能会落个“暴、虐、昏、庸”的坏名声。至于谁来定“谥”,是门学问。猜测周代定谥应该是官方结合民意,有个不受“行政干预”相对独立的组织,负责封“谥”。
谥法的演变,嬴政是关键人物,灭六国后,秦始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的意思:皇帝死后,大臣对上代皇帝上谥号,是儿子议论老子,臣下议论君主。臣、子对君、父的命令一定得听从,即使君、父有错,也得为尊者讳,不应该再对君、父的事进行非议。子议父是为不孝,臣议君是为不忠,都是犯上的行为。所以,他不采纳,废除谥法。自己是始皇帝,然后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结果不由他,陈涉吴广不乐意,大泽乡起义了。秦二世而亡,“千秋万代”了十三年之久。继秦而汉,恢复谥法,但此“谥”非彼“谥”了,因为皇帝不论表现,死后绝大多数都是“好谥”、“良谥”,好像除了“隋炀帝”差点。已经不见了嬴政行郡县制以前的“纣”“幽”“厉”等“恶谥”。谥号按说是民众责备帝王将相的,演变成帝王奖励将相的了。“谥法”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等辛亥革命后,干脆连名也没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谥法表》,追忆一下创制这个制度的八十辈儿老祖宗,说声“辛苦了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