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看透信贷:信贷业务全流程深度剖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信贷基本概念

贷款、借款、信贷、授信、融资,这些词汇经常被混用。贷款是最传统、最广泛的银行信贷业务,银行提供资金、到期收回本息,银行是贷款人,客户是借款人。贷款,其要义在于“给予资金支持”,有些信贷业务银行并不提供资金,只提供信用支持,如票据承兑、保函、信用证等,称贷款就不合适。这些业务到期以后,一旦客户违约,银行就要承担付款义务,其风险和贷款一样,因不占用银行资金、不进银行资产负债表,故称表外信贷(要注意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区别,中间业务是几乎无风险的业务,表外业务可能是高风险的,如票据承兑;也可能是低风险的,如委托贷款)。说到资产负债表,银行的资产方主要就是贷款(还包括少量非信贷资产,如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方主要是存款(还包括发行债券等),所以有时候不精确地讲,信贷业务又称资产业务,存款业务称为负债业务。我们通常说的信贷业务是包括本外币贷款、贴现、透支、押汇等表内信贷和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贷款承诺、信贷证明等表外信贷业务的总称。如果只有贷款业务,那么很多称呼就可以简化,如日常所说的贷款调查、贷款评级、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合同、发放贷款、贷后管理等(后文也经常这样表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叫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按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公司信贷》中的广义定义:“信贷是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诺、赊欠。”要深入理解该定义,就要了解信用风险。信用与信贷,这两个词的英文都是credit。“信用”一词内涵极其丰富,道德层面如诚实守信、声誉、名望,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交易对手未来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信用体现为履约,即实现承诺,反之则是违约,俗称“不讲信用”。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经济交易,交易对手未来无法履约,我们就承担了信用风险。最常见的是我们先提供劳动后获取报酬,老板会不会发工资?预付货款进行采购,对方是否会发货?赊销商品,顾客是否会按期结清欠款?又比如我们把钱存在银行,银行能否满足我们随时的提款需求?我们持有货币,发行当局能否保证其购买力稳定?这些都是广义的信用风险。准确定义,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各种各样的信贷形式,其共同点都是交易一方承受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银行一边借入存款人的钱,一边贷放出去,前者存款人承担银行的信用风险,后者银行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存款和贷款没有区别。

有信用风险,就需要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风险识别,主要是通过尽职调查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如果交易对手信用不足,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信,或者采取必要的风险缓释措施(risk mitigants),如担保(保证、抵押、质押)、信用保险等。一旦我们愿意承担信用风险,我们就对交易对手给予了信任,也就是给予授信。对我们而言是授信,对交易对手则是受信。授信只是说我们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而通过各种交易(如贷款、担保、承诺)实际承担了信用风险,就是用信,启用授信也就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是授信人,客户是用信人,贷款、担保、承诺这些用信方式又统称为债项(facility)。


在银行内部,同一个信贷名词(如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也有不同的口径,一方面是不同监管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一些银行为了监管套利,故意混淆概念。通常贷款受到的监管是最严格的,于是很多银行将传统贷款包装后腾挪到其他科目,如存放同业、拆放同业、投资、买入返售,甚至其他应收款。为了把这些“不叫贷款的贷款”纳入监测、监管,监管部门的统计口径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在做金融统计的时候,有个“各项贷款”的概念,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2015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6年开始,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将各项贷款拓展成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纳入其中,2016年10月又将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纳入广义信贷。监管口径变了,银行又不得不继续寻找新的缝隙做“不叫贷款的贷款”,可谓“名可名,非恒名。”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尽快去熟悉你所在机构的行话术语体系,“忘其形,得其意,才能成其真”,熟悉之后,你会发现,叫什么不重要,不变的是信用风险与风险收益的均衡。


理清了基本概念,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当前的信贷市场,有哪些主要的信贷机构,他们是如何管理信贷业务的,以及都有哪些信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