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国天下
小康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袁晓江
经济学教授,经济管理学研究员,深圳市委党校副局级校委委员。兼任全国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理事、深圳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委省级形势政策宣讲员、深圳市委宣讲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改革开放,特别是深圳改革开放。已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400多篇。
什么是小康社会?
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小康社会这个话题。小康社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词,我今天想跟大家讲三个方面的内容:小康是人民的期盼;从小康到小康社会;深圳小康社会之路。
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认识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两大奋斗目标的其中之一。如何实现小康社会,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一家高科技企业白领,月收入过万元,有车有房,是否实现了小康呢?应该说他是小康之人。
浙江的一户农民家庭,他们住的是小别墅,除了有自己的农业收入之外,还有其他较丰厚的收入。他们可以叫小康之家。
江苏有一个村庄,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家住的都是别墅,他们除了有自己的收入外,集体经济也有利益分配,他们的生活非常富裕。确实,这是小康之村。但是,请大家注意,小康之人、小康之家、小康之村,可以叫小康,但不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今天要分清几个概念:小康与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只有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知道小康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历史上的小康概念
小康是人民的期盼。“小康”一词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主要是指生活比较殷实舒适的状态。在《诗经》里面最早出现“小康”这个词。《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它收集了古代很多诗歌。儒家把它视为经典,所以称其为《诗经》。《诗经》里面有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歌,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大家是中文系学生,一定都读过这篇诗歌。在《诗经·大雅》里面出现了一首诗,这首诗采用排比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它的意思就是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
小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面已经反复出现,《礼记》最早论述了“小康”的含义。《礼记》是古代的一本文集,主要收集了礼仪方面的著作,同时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著作。《礼记·礼运》论述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形态,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古人所期望的是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实际上做不到。我们仍然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从大同到小康社会,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抉择。
《桃花源记》描写了非常理想的小康社会。这是东晋陶渊明写的一篇散文。他写道,武陵有一个打鱼人,有一天他划船到了一片桃花林。在尽头他发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一个洞,这只船进不去。于是他弃船步行过山洞。开始这个洞很小,之后变得非常大,豁然开朗,他看到了一片令人称奇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个社会看起来非常和谐。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古人理想的小康社会。武陵就是现在张家界这一带。土地平旷,屋舍很整齐,有良田、水塘、果树。在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上,很多人来来往往在种地,鸡犬相闻,男女所穿衣服跟外面也差不多。《桃花源记》的意境与中华民族历来所崇尚的“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是一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非常向往,但现实生活又如此残酷。所以,古人往往是通过想象、神话、寓言、传说来描写这种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跟其他的一些文学体裁不太相同,虚景实写、虚实结合。这篇文章的后面写道:“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因为这位武陵人从桃花源出来的时候做了一些标记,他希望能够找到这个地方。他告诉了太守,太守马上安排人沿着这个标记找过去。但是,没有找到。作者采取虚景实写的方法,一方面写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对残酷的现实生活进行了抨击。这种实写也表明这种理想社会可以达到,与神话里面的仙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不太相同的。这是我想给大家回顾的“小康”这个词的来历。
从小康到小康社会
有理想的人都是有生活目标的。如何确立生活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都是不小的问题。很多玄奥的问题谈起来可能很空洞,如果我们找不到这个玄奥问题的本质,就很可能陷入一种空洞的言说。但当我们思考事情背后的意义,对某个事物的丰富性进行深邃的理解时,可能也显得有些玄奥,但这种思考实则直指问题的本质,谈论具有哲学的内涵,形式上的玄奥也就具有了必要的意义。
我们谈论理想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谈论人生,也就是在谈论哲学。因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但我们总是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向往把希望变成现实,也就是渴望生活在一个可能的世界,当可能的世界变成了现实的世界,我们又要向往新的可能的世界,此乃人性之本然。这个可能的世界是我们在现实中畅想的,它不能在未被实现之前被证实,但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因为它意味着生活的希望。例如,大家在这里听讲座,可能某个朋友正想听一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对这个朋友来说现在有没有?还没有,但很可能会有。我们总是不断地追寻这个可能的世界,这种追寻既让我们感到很踏实,也让我们觉得自己始终活得有未来。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好的生活。
什么是好生活?人应该以何种方式生活,或者人的真正需要是什么?这些经典的哲学问题实际上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形成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这种精神追求呈现了人性的力量,由此我们可以更加从容、自信地经历各种生活,也可以尝试回答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左传》有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孔子要人们知命,他说“五十而知天命”,知命会怎样呢?可以不怨天尤人。孟子要人们立命,超越当下境界,抵达更好的生活,自我立命,活出生命的尊严。
著名的“三步走”战略
邓小平为什么当时会想到“小康”这个词?他受到什么启发?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中国改革有个特点,是从最贫困的农村开始。这印证了一句话,穷则思变。1978年,当时安徽凤阳小岗村有18户农民,在一个晚上,他们悄悄地聚在生产队长的家里,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把农田分到户。他们为什么要改革?因为农民实在过不下去了。凤阳这个名字非常好听,但是这个地方年年遭灾,老百姓年年集体出去讨饭要饭。凤阳花鼓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个地方出了一个名人——朱元璋皇帝,但是这个皇帝没有为这里带来好运,这里年年遭灾,很多老百姓死在路上。所以他们认为,与其讨饭要饭死在路上,不如搏一搏,把农田分到户,这样引发了中国农村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我们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从这个改革中,邓小平得到很多启发:要让农民富裕起来,摆脱贫困,只有改革。那么,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后,将进入一个什么阶段呢?还不是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想到了一个词,叫做“小康”。小康就是从摆脱贫困、进入温饱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间的一个阶段。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就是从1980年到2050年,总共70年时间,经过小康,最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小康思想。
“建设”与“建成”的转变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因为我们国家刚刚摆脱了贫困,刚刚进入稍微富裕的这个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有突破,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出现了两个过去没有的词,一个是“全面”,另一个是“小康社会”。这说明我们这个小康不是小康之人,不是小康人家,也不是某一个村的小康,而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现在已经过渡到五位一体,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比生活更加宽裕的小康大大提升了一步。
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提出的经济指标跟过去有所不同,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只有讲人均总量,才能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状况。
党的十八大进行了新老中央领导班子的交替,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八大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小康社会思想,但有新的突破,第一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确定为2020年。这里提出的目标、数据包括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要翻一番,很明确地提到了居民的收入,而不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过去有哪些不同呢?
从“建设”到“建成”用词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现在已经立下了军令状,确定了时间表,进入了倒计时。“建设”向“建成”的转变,说明我们对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7,2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国力的增强,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讲“建成”,说明我们现在有了这个实力。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如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们把它概括为“一带一路”。该区域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响应,几乎涵盖了半个世界。与“一带一路”战略配套,我们又提出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一直反对,但发达国家纷纷加入,迫使美国现在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说明中国实力增强了,中国的话语权增强了。这对我们建成小康社会而言,是非常好的物质基础和国力基础。
我们的“三步走”战略,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还剩下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完成之后,我们将集中精力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在“三步走”的战略上,还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八大把这“三步走”更加具体化。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我们要解决温饱问题,这一步我们已经实现了。从1990年到2000年,我们将建设小康社会,包括三个阶段:基本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达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小康社会建成之后,到2050年,我们将建成现代化国家,重新屹立于世界的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深圳小康社会之路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和前沿,是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不讲深圳,那就缺了一块;如果讲建设小康社会不讲深圳,也缺了一块。通过深圳建设小康社会,可以更清楚小康社会应该如何建设。
深圳的前身是宝安县和新安县。为什么叫宝安?据《宝安县志》介绍,因为宝安有一座山,叫宝山,在宝山下面发现了银矿,所以,老百姓非常高兴,希望“得宝者安”。“宝安”这个词反映了老百姓对生活的追求,社会平安、社会安定,同时还富裕。我们老的县衙、县城,就在今天的深圳南头。唐朝时期,宝安并入东莞县。到了明朝,县治又恢复了。但是不叫宝安县,而是新安县。新安的含义就是“革故鼎新,转危为安”。所以,回顾历史会发现,在新安这个时期,就开始要求改革,要求转变当时危机状态。当时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民国三年(1914年),因为河南洛阳有个新安县,所以把我们这个县又改回叫宝安县。
新中国成立之后,宝安县从南头镇迁到了深圳镇东门。东门是当年深圳最繁华、最好的地方,也是深圳镇的所在地。为什么要把县城迁到东门?因为这里靠近香港罗湖口岸。罗湖口岸有铁路,可以直通广州。而东门又是深圳人口比较集中、商业比较繁荣、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
经济特区的建立,与香港和深圳本地的贫困有关系。深圳跟香港的界河叫深圳河。“圳”的繁体字是“甽”,一个“田”再加一个“川”,“川”就是河流,表示旁边是岸堤,中间是水流。“甽”这个字说明这是一个有农田、有河流的地方,是一个风景非常漂亮的地方。但是过去,这里很贫困。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与香港有直接关系。在170多年前,香港只是宝安的渔场。据《宝安县志》记载,香港是无用之地、荒芜之地,因为这里没有资源,甚至连喝的水都没有,也没有什么人烟。但是,英国人认为,香港是一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方。英国人为什么会这样看待香港?
我们看看英国发展的历史。英国是个岛国,在欧洲边上,并不是欧洲的中央。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英国没有什么起色。但是,英国利用岛国的优势走海洋之路,最后崛起。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最早建立资本主义政权。马克思是德国人,为了写好《资本论》,他移居英国,写了约40年才完成了《资本论》,就是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比较典型。英国国土面积只有24万平方公里,但统治的殖民地多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人认为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又有天然良港。从1841年开始,英国先后占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
到了20世纪80年代,香港已经成为世界航运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建立经济特区,就是为了利用香港的优势。经济特区在深圳建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因素,就是逃港。当年深圳居民大量往香港跑,成为深圳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978年,邓小平在听取汇报的时候,当地的有关负责人专门讲了逃港问题。邓小平考虑,我们要建立一种适合于当地的政策,让农民富裕起来。我认为,这时候邓小平已经有了经济特区思想。
跟农村改革有相同之处,贫困也触发了深圳改革。
1979年,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广东有两大优势:第一,港澳同胞多,华侨多;第二,靠近香港、澳门。如果中央给予广东更灵活的政策,广东能发展得更好。在这次会议上,广东向中央提交报告,希望给予广东一些灵活的政策,包括建立出口特区。西方国家早已有设立“特区”的做法,我党于红军时期在陕甘宁建立过人民政府,后来叫做陕甘宁特区政府。邓小平提出,深圳这个地方也可以叫“特区”,“特区”是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但是,过了一年改为经济特区。为什么叫经济特区?这不是两个字的变化,而是它的性质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是中央站在战略高度来审视这个问题,给予深圳一个很高的定位。如果出口特区是经济行为,那么经济特区就是改革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没有过时,仍然是进行时。如果它是出口特区,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说已经完成。但是,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试验区,经济特区仍然要继续走下去。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已经上升为国家行为。主持会议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同志,他是广东梅州的客家人。
经济特区建立之后,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平同志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杀开一条血路。所以,深圳开始了非常艰难的城市建设。最早来到深圳的是基建工程兵,他们从全国各地汇集到深圳,因为深圳当时还没有农民工,也没有建设队伍。中央军委、国务院决定,基建工程兵的两个师2万多人从全国各地来深圳,支持深圳建设。1983年,他们脱下军装,成立7个公司。基建工程兵为深圳特区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深圳的发展最有特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改革。深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最有特色。改革从价格体制开始,因为所有的市场经济体都必须过价格关,由市场定价。不过这一关,就不叫市场经济。所以,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放开物价,到现在由市场定价成为主流。紧接着深圳进行了基建体制改革,因为当时的基建队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差不多,我们引入了竞争机制,发放奖金。外汇体制改革主要是建立外汇调剂中心。当时外汇完全由国家管制,出口越多,亏损越多。所以,大家不愿意出口。我们建立了民间外汇调剂市场,企业可以自己进行外汇调剂。土地制度改革非常艰难,我国土地只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土地转让是违法行为。深圳把土地推向市场,进行了土地使用权的拍卖。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象征,改革也相当难,深圳将国家企业股权多元化,引入了国际资本,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有了股票,就要流动;要流动,就要有市场。很自然的,要求建立证券市场。
深圳改革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过程。同时,包括了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改革体系。有人说,深圳的改革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遇到什么改什么。我不赞同,我认为深圳的改革充满着智慧,有顶层设计。
深圳经验
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有一些人认为深圳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看了三天,他跟深圳的负责人说,他这次来只看不说。离开深圳到了珠海,他给珠海当场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去了厦门,给厦门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他一连看了三个特区,心里有数了,后来到了广州。走了三个特区,给两个特区题了词,深圳没有。当时深圳的领导连夜开会,决定派人去广州,要小平同志也写几个字,小平同志给深圳题下了一句话:深圳的改革和发展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对深圳是信任的、是肯定的。但是,他是有保留意见的,他认为,深圳应该像中央要求那样,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
过了8年,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这次跟上次不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人认为,如果我们再改革开放下去,可能就是第二个苏联。邓小平不希望改革停顿下来,所以他乘专列一路南下,来到中国改革最前沿的地方——深圳,专门讲改革开放。他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就是我们党的历史上著名的“南方谈话”。
现在看起来,建立经济特区的目标已经达到。我们有两大目标:一是与香港的关系,解决逃港问题、稳定边境、深港合作;二是与内地的关系,成为带动内地发展的中心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庆祝大会,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了深圳经验。他说,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的时候也说,深圳是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的一个代表作,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我们现在看到国内外讲深圳,“奇迹”这个词用得最多。
2014年深圳的GDP已经突破16000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省份,在全国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人均GDP达24000美元,超过台湾,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外贸出口达2844亿美元,在中国城市里居第一位;财政总收入达5560亿元,深圳是计划单列市,与中央分成,2/3归中央,1/3归地方自用;深圳人口从建特区时的30多万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万。经济特区建立的时候,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杀开一条血路。实际上中央给了一个亿。这一个亿主要用于建特区管理线的铁丝网,以及罗湖口岸、皇岗口岸的改造。30多年来,深圳回报中央的收入已达2万多亿元。
在深圳,出现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企业,像华为、中兴、腾讯、华大基因等等。这些企业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本土企业,不是政府从外面引进来的;第二,民营企业,不是政府投资创办的;第三,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大企业。从这些企业的出身,我们可以看到,深圳的市场环境非常好。政府培育了一个让企业能够竞争的环境、竞争的市场。政府所做的工作不是培育企业,而是培育市场。在深圳,有很多类似的企业不断涌现。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来深圳考察,他到了柴火创客空间。创客在深圳非常多,深圳提出要建设全球创客中心。在深圳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好企业,就是因为在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创客。深圳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这么活跃,深圳的企业之所以不断地涌现,就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创客,以及成熟的市场经济。
通过深圳的发展,我想总结深圳这样几个经验。第一,中央特区战略与深圳实践探索的结合。中央建立经济特区的战略定位非常精准,不是一个经济开发区,不是一个自由贸易区,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深圳按照这个要求进行了探索。第二,香港产业转移与深圳对外开放的结合。香港产业转移的时候,也是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刚好吻合。现在讲香港对深圳的带动,讲得非常多。但是我觉得还要讲一条,就是深圳对香港的带动。如果没有深圳接受这些产业,跟香港合作,那么香港这些加工产业没地方去,香港服务业中心很难建立起来。所以,深圳为香港产业转型、为香港服务业中心地位的确立,做了巨大贡献。第三,全国鼎力支持与深圳移民文化的结合。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深圳人来自全国各地,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就是敢闯敢干。第四,摸着石头过河与敢闯敢试的结合。我们既小心谨慎,又要敢闯敢干。第五,杀开血路与顶层设计相结合。大胆地干,没有成规。同时,我们又有顶层设计。
邓小平总结深圳经验用了两个字,非常简略——敢闯。我觉得,邓小平的这两个字,对深圳的总结最精辟、最精彩。很多人总结深圳就是,经济特区有优惠政策,经济特区有钱。这些都是外在因素。邓小平从内因总结深圳,这才是深圳的本质精神。
受邓小平对深圳经验的总结的启发,我也写了一篇文章——《“闯”和“创”成就了深圳》,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邓小平所讲的敢闯,包括了创,就是智慧。深圳的改革是充满智慧的改革,不是蛮干、盲闯。但是人们对邓小平的敢闯有误解,认为敢闯就是什么都敢干。所以,我把这两个词稍微分开,“闯”和“创”成就了深圳。在这篇文章基础上,我进一步地分析,总结了深圳3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另一篇文章——《勇气和智慧是改革的精神品质》,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篇文章没有出现深圳这个词,但是,它所总结的东西全部都是深圳的。
如果说小康社会,深圳已经达到。但是,如果从全面小康社会、从“四个全面”角度看,深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深圳提出,要争当“四个全面”的排头兵。
建设小康社会是系统工程
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逐步地提出来的,当然过去也提出小康社会、改革开放、法治国家、加强党建等,但是习近平同志在每个词的前面加了两个字“全面”。所谓全面,就是顶层设计。现在把“四个全面”放在一块,作为一个整体,这是我们的新目标。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形成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就是“四个全面”。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内地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在深圳莲花山上,他把当年陪同邓小平的两位老市委书记,一个是珠海市委书记,一个是深圳市委书记,请到山上,站在邓小平铜像面前讲改革开放。这个意图非常清楚,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2015年1月,总书记对深圳有一个重要批示,这个批示我认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希望深圳经济特区仍然像过去一样改革开放;另外一层就是,要做好“四个全面”。深圳提出,要努力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争当“四个全面”的排头兵。习近平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现在深圳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仅仅通过改革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法治、需要从严治党、需要小康社会的各个部分。只有把“四个全面”当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四个全面”是有逻辑关系的,小康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从深圳30多年改革我们看到,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改革是最好的途径。只有把握了“四个全面”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把握“四个全面”的走势,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有哪些?这是我最近研究的话题。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这是自然属性;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这种生产中所结成的关系,这是社会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四个全面”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相互关系。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不够适应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了,才能有效地解决其他矛盾。“四个全面”反映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有两个方面,矛盾两个方面的地位是不相同的,其中一方占主导、控制地位,决定着矛盾的发展走势和性质。“四个全面”也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事物都是由局部和总体组成,“四个全面”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局部,仅仅局部推动是不够的,只有把局部组成一个整体,整体推进才会有成效。“四个全面”每个阶段有目标,但是,它又是发展变化的。建成小康社会还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所以,“四个全面”也是发展变化的。只有做到了“四个全面”,我们才能够真正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深圳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经验,我得出一个结论,(1)经济发展是硬道理;(2)勇气、智慧并驾齐驱;(3)科学发展、和谐发展;(4)改革法治、党建保障;(5)人人都要出力、出彩。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大事,是社会大事,也是在座的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每个人出力,每个人都出彩,我们的小康社会才能建成。
习近平多次说,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来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后面越艰难。现在我们剩下的改革全是硬骨头,都很难啃,越接近成功越困难,我们越要认真对待,越要加倍努力。
现在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近在眼前。但是,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艰巨。这时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加倍努力,使小康社会早日建成。
我今天要讲的就这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