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语:第三只眼睛看珠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必须让珠海的农贸市场姓“公”

过去的两天,众多的澳门和珠海的居民来到拱北口岸市场都买不到菜了,因为180多个蔬菜档主都不做生意,理由是管理方要求增加10%的租金,档主们认为过高。前天上午,这些档主坐在市场的大门处,不让车辆进出,直至下午5时许,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约定新合同加租7%。(2013年9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这一事件虽然暂时平息了,但它显示出的问题在珠海绝非个案。珠海农贸市场的问题太多了,如今出现的卖主罢市、居民没地方买菜的问题是珠海积聚多年的农贸市场问题的一次爆发。这是珠海农贸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缩影,如不从根本上改变,其他的农贸市场也将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现在的政府有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改造正在一步一步推进。难,但绝不能退缩。否则,先不说澳门居民,就是珠海人的菜篮子也会成为大问题。

10多年前拱北口岸市场曾经是全国和全省的模范市场,它承担着供应珠海拱北地区居民和澳门居民菜篮子的责任,管理先进,商品丰富,环境优良,在珠澳两地群众中享有很好的口碑。朝阳市场宽敞明亮、整洁、漂亮,被评为全国最佳农贸市场。当年曾有人感叹,珠海的许多农贸市场比美术学院画室都漂亮!

珠海的农贸市场发展在全国遥遥领先的时候,它们都姓“公”,但是约在10年前,珠海实施农贸市场改制,所有的农贸市场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私有。改制后的10多年,珠海仅户籍人口增加了30%,但没有新建一个市场,原有的市场却越做越差,网点分布不合理、不均衡,市场环境脏乱差、肉菜档口萎缩、功能大面积改变,屡被百姓诟病。档主们抱怨租金高,空气也污浊,在这样的环境下干活感觉憋屈;顾客也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又脏又乱,与美丽浪漫的珠海形象很不相符。而且,许多近10年来兴建的大型居民社区附近都没有农贸市场,居民买个菜要乘七八站的公共汽车。

要解决珠海农贸市场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出路就是让珠海的农贸市场大部分实行国有化,私营市场作为补充,但不能占主导地位。因为关系老百姓菜篮子的社会事业是公共服务事业,全部交给私人和市场,是政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全部交给私人和市场,赢利是唯一目的,就必然会出现拱北口岸市场那种随意涨租金、缩小主营面积,不按科学设置档口,只收租、不投入、缺管理的现象。

政府应强力介入农贸市场领域,兴建一批新的国营市场,同时回购一批已经私有化的市场,并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综合治理,重新收回老百姓的“菜篮子”阵地,让农贸市场彻底实施公益性回归,以解决珠海人民买菜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