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

一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步伐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当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控制污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约束。很多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依然严峻。

1.土地资源极为紧缺

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大国。但我国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13亿多人口,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我国东南部分省份的人口密度甚至在每平方公里600人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耕地数量只有14.32亿亩,仅占全部土地面积的10.4%,人均耕地只有1.17亩多,不足世界人均耕地水平(3.75亩)的1/3。我国目前已利用的土地资源为100亿亩左右,占土地面积的2/3,还有1/3的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同时,由于房地产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农业耕地资源被占用、不合理利用或过度利用,绿化设施不完善,土地资源正在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递减,因此,人均占用土地少,人均占用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现状。

2.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系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影响也在不断凸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受该国家或该地区水资源系统运行状况的约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常年值为27711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从人均角度看,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055立方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5%,位于全球第109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分地区来看,在我国31个省份当中,有21个省份处于缺水状态。其中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3000立方米以下)的省份有4个,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2000立方米以下)的省份有8个,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以下)的省份有9个。通过进一步比较具体省份可以发现,极度缺水的9个省份大多为经济较为发达、水资源尚为丰富的地区,而不是西北、东北等水资源总量较少的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全国用水总量也在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全国废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长。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局面导致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3.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环境破坏、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给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全球来看,欧美能源消费已经进入微量增长阶段,但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在2011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我国正处于总能耗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单是发电设备(其中主要是燃煤发电),近几年每年装机容量增长接近1亿千瓦。在这个高速增长量中,可再生能源所起的作用很有限,难以替代原有的化石能源。另外,我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例如,从2009年起,我国从一个煤炭的出口国转变为煤炭的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了1.8亿吨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随后,我国也进一步成为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发布的《壳牌能源远景2050》报告指出,中国2025年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在全球占25%以上,到205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到目前的4倍。严重依赖海外进口石油以及石油海外来源地过于集中等原因,将导致我国能源安全面临诸多不可预见和不确定性问题,我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受到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的影响。

4.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人类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基础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量的废气和二氧化硫排放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是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标准的2~5倍,大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雾霾。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480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2.5%,酸雨频率平均为14.0%。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进行了水质监测,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8.8%。在以地下水含水系统为单元,潜水为主的浅层地下水和以承压水为主的中深层地下水为监测对象的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2.5%,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8%。长期以来,大量的固体废物随意抛弃、堆积、填埋,综合回收利用率较低,在自然环境中的囤积数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渗透到自然环境中,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目前,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虽然在逐步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最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在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

无锡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小上海”之称。城市紧靠国际大都市上海,航空、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都比较发达,海内外社会关系极为广泛,劳动力素质较高,商品意识萌发较早,能工巧匠、商贾众多,发展现代工业具有人文、地理方面的诸多有利条件。

进入21世纪后,无锡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无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成为国内该项指标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作为江苏省人口密度最高、土地开发强度最大的地区,无锡的资源能源消耗巨大,支撑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2001~2010年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3%,同时新占耕地总量接近35万亩,按照此占用耕地的速度,50年后无锡将无地可耕。2009年,无锡万元GDP能耗为0.756吨标准煤。虽然“十一五”时期万元GDP能耗以每年4% ~5%的速度下降,但能源消耗总量仍以5%左右的增幅保持增长。“十一五”时期无锡大力实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主要污染物COD和SO2的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虽然每万元COD和SO2的排放量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0%和50%,单位面积COD和SO2却分别高达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和1.9倍。空气质量虽然不断改善,但氮氧化物和颗粒悬浮物的排放仍是影响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太湖水质和城区河道水质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标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只有80%。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无锡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渴望显得尤为迫切。2009年4月,无锡向江苏省委、省政府递交了《无锡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计划从创新资源节约利用和创新环境保护两大领域进行突破,从土地、用水、清洁生产、太湖治理等16个方面进行“两型社会”建设。2011年9月,无锡被正式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江苏省委、省政府希望无锡能够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同时,也要求无锡着力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不断探索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优化配置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及区域协作机制,为江苏其他城市的“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