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生态移民社会经济实证研究
第一章 宁夏生态移民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实施大规模移民工程,帮助宁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问题。自1983年至今,宁夏先后实施了吊庄移民、“1236”扬黄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三大工程,它们都兼具扶贫开发和生态恢复的功能,从广泛意义上说,都属于生态移民的范畴。生态移民一方面帮助大部分移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实现致富增收;另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移民迁出区的人口压力,收回的土地全部用于生态建设,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通过生态移民工程,宁夏实现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生活条件
本节基于2016年对移民区10个村庄的调查,从自然条件、交通/水源/生活能源、社区服务设施等方面描述和分析移民当前的生活条件。
一 自然条件
调查的10个生态移民村中,90%位于农村,10%位于郊区。从近五年遭遇过的自然灾害情况来看,移民村大多干旱少雨,旱灾和沙尘暴比较常见。40%的移民村遭遇过旱灾,20%的移民村遭遇过植物病虫害,10%的移民村遭遇过动物疫情,30%的移民村遭遇过地震,40%的移民村遭遇过沙尘暴(见表1-1)。
表1-1 移民村受灾情况
二 交通/水源/生活能源
移民为迁移之前居住在山区的居民在生活上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移民村交通更加便利,“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移民村内七成的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三成是平坦干净的柏油路。
移民村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得到改善。以前许多村民主要以雨水为生活用水,还有的需要买水吃,迁移后所有村子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自来水成为10个村的主要饮用水源。
家庭做饭的主要燃料发生较大变化。以前居民做饭大多使用柴草,迁移后五成移民村开始以电为主要燃料,两成既使用煤又使用电,一成使用煤,只有两成仍主要使用柴草(见图1-1)。清洁高效的新能源逐渐普及。五成移民村开始使用太阳能,四成移民村开始使用沼气。
图1-1 移民家庭做饭主要燃料使用状况
三 社区服务设施
移民后村内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居民休闲生活日益丰富。10个村都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卫生室/诊所和便利店(小商店/小卖部),方便了居民的医疗、满足了居民的日常需要。90%的移民村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实。70%的移民村设有体育运动场所/设施,加强了居民的体育锻炼。60%的移民村有垃圾站/公用垃圾箱,改善了村内卫生状况、减轻了污染。50%的移民村建立了幼儿园/中小学,提高了移民村的教育水平和居民的文化程度。30%的移民村设有银行(柜员机),方便了居民的日常交易。30%的移民村设有公交车站,交通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20%的移民村有农贸市场/集市,使居民能够购买到更多种类的商品。10%的移民村有百货商店。10个移民村都还没有儿童游乐场所/设施(见表1-2)。
表1-2 移民村服务设施情况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经济状况
本节将从移民家庭收支盈余、移民家庭收支情况、移民个人收入情况等方面描述生态移民的经济状况。
一 收支盈余
2015年移民家庭收支盈余平均为-20448元,生态移民的家庭收支处于入不敷出状态。移民家庭收入无法抵消家庭支出,导致家庭的盈余状态为负值。表1-3是2011年和2015年移民家庭收支盈余状况。2015年,高达67.54%的移民家庭收支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1.49%的移民家庭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移民家庭收支有盈余的只有三成。而2011年移民家庭收支盈余平均为1631.62元,接近六成的移民家庭的收支处于盈余状态(参见表1-3)。相比2011年,2015年移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堪忧。
表1-3 移民家庭收支盈余状况
注:2011年有缺失值,合计不等于100%。
二 收入状况
数据显示,2015年移民家庭平均收入为32137元。有15.4%的移民家庭的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下,22.6%的移民家庭的总收入在10000元至19999元,19.9%的移民家庭的总收入在20000元至29999元,42.0%的移民家庭的总收入在30000元以上。2011年,只有11.4%的家庭的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下,30.9%的家庭的总收入在10000元至19999元,23.5%的家庭的总收入在20000元至29999元,34.2%的家庭的总收入在30000元以上。整体来看,近年来移民家庭收入有所增加。在个人年收入方面,2015年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1001~5000元、5001~9000元、9000元以上的移民分别占被访移民的22.01%、20.02%、12.20%、45.77%。2015年宁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19元,54.23%的被访移民年收入低于宁夏全区平均水平,且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29.35%的移民个人年收入低于2980元,属于精准扶贫的对象。
三 支出状况
2015年,移民家庭平均支出为52585元,2011年迁移人群的家庭总支出为24714.4元。由于生活成本的增加,近年来移民家庭支出增幅较大。有5.1%的家庭的总支出在10000元以下,16.6%的家庭的总支出在10000元至19999元,17.5%的家庭的总支出在20000元至29999元,60.8%的家庭的总支出在30000元以上。移民家庭收支不均衡,多数移民家庭支出大于收入。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社会地位
户籍身份、教育水平、政治面貌、搬迁安置情况、职业身份等都可以反映一个人及其家庭的社会地位,本节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宁夏生态移民社会地位的现状。
一 户籍身份
生态移民中,有96.5%是农业户口,3.1%是非农业户口,为居民户口的仅有0.4%。相比2011年,生态移民中农业户口的比例由95.6%增加到96.5%,非农业户口比例降低(见表1-4)。2015年,宁夏城镇化率达到55.23%。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宁夏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城镇化,但对比发现,生态移民区移民的户口类型变化不大,这说明生态移民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比较滞后。
表1-4 生态移民的户口类型
二 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对一个地区的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大影响。这些生态移民之所以总体收入水平偏低、生活贫困,和其整体教育水平低的现状密不可分。小学以下水平占42.3%,小学水平占22.3%,初中水平占23.4%,仅有8.4%的生态移民上过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技校,3.6%接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水平的教育。仅接受过小学以下教育的低教育水平人群和文盲达到了四成之多;接受过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技校教育的专业性人员不到一成,技术性人才严重缺乏;接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的移民群众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这些移民群众现今仍然处于总体过低的教育水平,但和四年前相比,教育结构在不断改善。由表1-5可以看出,2015年接受过专业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数明显增加,可见移民村开始重视移民的教育问题,希望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移民的脱贫致富。
表1-5 生态移民的教育水平
三 政治面貌
移民搬迁后,政治面貌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多数生态移民是群众,占92.3%,仅有4%的移民是共产党员,还有3.7%的移民是共青团员。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90.1%的移民是群众,4.9%的移民是共产党员,4.9%的移民是共青团员,还有0.1%的移民是民主党派(见表1-6)。相比之下,四年来生态移民的政治面貌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移民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
表1-6 移民政治面貌对比
四 搬迁安置情况
被访生态移民搬迁时间普遍较早。搬迁年数不到5年的有32.6%,搬迁年数在5~10年的有15.2%, 52.2%的移民搬迁已有10年以上(见图1-2)。
图1-2 移民搬迁时间分布
移民的搬迁安置方式也比较多样。生态移民工程初期,多采取“自愿搬迁,混杂安置”的搬迁安置方式,这种搬迁方式的计划性不强,安置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生态移民工程后期,移民搬迁的计划性逐渐增强。一般是选择一个完整的自然村进行搬迁,然后将几个自然村合并安置成为一个行政村,这种搬迁安置方式不仅有利于移民社会关系的保留,在移民村规划建设、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整村搬迁,整村安置”的家庭占46.1%,“整村搬迁,混杂安置”的家庭占5.2%,“自发搬迁,自主安置”的家庭占42.3%,“自愿搬迁,混杂安置”的家庭占5.9%,其他安置方式占0.5%(见图1-3)。从以上数据可见,“自发搬迁,自主安置”也是生态移民主要的搬迁安置方式之一。自发移民始终伴随着生态移民的整个进程,生态移民的巨大成效吸引了众多的贫困群众自发搬迁出来,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进入移民安置区。虽然自发移民给移民安置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一些问题,但他们也为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自身的生活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图1-3 移民安置方式
从移民搬迁时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移民都是自愿搬迁,这部分人占84.7%,还有13.8%的移民表示是被强制搬迁的,另外,还有1.5%的人对搬迁情况说不清楚。移民搬迁前,多数生活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山区,移民搬迁不仅可以改善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改善移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多数移民在政府号召下选择主动搬迁。此外,数据显示,47.9%的移民属于自发移民,52.1%的移民是政策性移民。政策性移民在教育、社保、住房、土地等方面可以享受移民安置地政府给予的诸多优惠政策,而自发移民却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因自发移民规模较大,近年来,移民安置地政府也逐步将自发移民纳入管理范畴,在某些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移民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给予与政策性移民相同或相似的待遇,移民安置地社会治理情况也因此大有改善。
五 职业身份
生态移民的职业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纯务农移民的比例不大,37.4%的移民在家务农,34.2%的移民外出打工,3.8%的移民一边务农一边从事其他职业,13.5%的移民无业,0.7%的移民退休,有4.1%的移民从事金融类行业,有0.9%的移民是教师,2.4%的移民是学生,还有3%的移民从事其他各类职业(见图1-4)。
图1-4 移民职业身份
第四节 生态移民村的贫困状况及脱贫计划
2013年,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这一贫困治理思想指导下,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通过派干部“驻村造血”、创新脱贫产业平台、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等措施,变“大水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扶贫,使宁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本节将深入分析宁夏生态移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移民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截至2015年,宁夏还有约58万贫困人口,其中生态移民占相当比重。相比普通群众,生态移民具有经济基础差、家庭底子薄、发展起步晚等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2015年,宁夏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30元,但同年宁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19元,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远低于宁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可见,生态移民群体仍是富裕宁夏建设过程中的一块短板。
调查的10个移民村中,有8个移民村至今仍是贫困村,分别是朝阳村、大河村、红崖村、梨花村、杞海村、团结村、兴海村、原隆村,除原隆村、杞海村、兴海村外,其他移民村搬迁已超过五年。近年来,随着扶贫工作力度的加大,每个移民村都派驻了扶贫工作队,一般是移民村所在地县级或市级政府有关单位,也有少数移民村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相关单位进行对口帮扶。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各个移民村均制订了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计划。其中,计划在2015年实现脱贫的移民村有原隆村、木兰村、红崖村、梨花村、团结村和新华村,计划在2017年实现脱贫的移民村有朝阳村,计划在2018年实现脱贫的有兴海村、大河村和杞海村。但80%的移民村村干部表示按期脱贫的难度很大,不能按时完成脱贫计划,仅有木兰村和新华村村干部认为按期脱贫比较容易,能按时完成脱贫计划。整体来看,多数移民村的脱贫任务比较繁重,很难保证按期脱贫。村干部认为难以按期实现脱贫的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打工困难、水泵老化导致供水不足和水资源匮乏、缺乏好的发展项目、缺乏发展资金、残病劳动力较多、移民劳动技能差等。各个移民村脱贫致富难的主要原因如表1-7所示。
表1-7 生态移民村脱贫致富困难的主要原因
关于移民村的贫困群体状况,从各村低保户和精准扶贫户数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具体情况如表1-8所示。
表1-8 移民村低保户和精准扶贫户情况
宁夏生态移民精准扶贫措施主要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扶贫等几种形式。由表1-8可见,在中部地区,吴忠市的朝阳村、大河村、红崖村、梨花村,以及中卫市兴海村、杞海村是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的主要区域,需要精准扶贫的生态移民数量较多。2015年,朝阳村有1420户6397人,需要精准扶贫的有653户2910人,精准扶贫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5.99%,精准扶贫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5.49%。杞海村有887户4349人,需要精准扶贫的有492户2591人,精准扶贫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5.47%,精准扶贫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59.58%。兴海村有612户2962人,需要精准扶贫的有312户789人,精准扶贫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98%,精准扶贫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6.64%。可见,某些移民村,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搬迁的移民村,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银川市周边生态移民村的精准扶贫任务相对容易完成,木兰村仅有1户6人是精准扶贫对象,团结村和新华村精准扶贫对象仅为10户左右。
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又一重要思想,是直接关系到2018年宁夏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生态移民想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实现脱贫致富,必须以精准扶贫为发展契机,不断发展生产,提升自身经济地位。
第五节 生态移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部分移民区水土资源紧张
截至2015年,宁夏“累计移民116万人,相当于宁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由于部分移民私下开垦土地、干旱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和经济作物不断发展,在一些移民区开始出现水资源的不足。比如红寺堡区大河乡红崖村村支书张占国说:“我们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红寺堡这边主要靠扬黄水灌溉粮食,起初设计供水量是满足十几万人用,现在全区已经有二十万人了,现在大家能用的水只是以前的一半,粮食没有足够的水根本没法活。扬黄的水泵还是1998年那时候装的,容量小,泵力也不够了。这个问题再不解决,农民就都搬走了。”
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生态移民安置区的水土资源越来越匮乏,黄河又进入周期性枯水期,宁夏水量早已入不敷出,每年平均缺口为10%, 2015年达到23%,到2020年,全区缺水量将达到13亿立方米,扬黄灌区人口却急剧增加。现有移民所需生产生活用水已远超移民初期设计的水量。另外,随着迁入人口的不断增加,部分移民安置区的土地资源也变得十分紧张。以1998年搬迁的大河村为例,当时三口之家分配的耕地约有八亩,但“十二五”期间搬迁的兴海村、杞海村等移民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土地资源的紧缺非常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二 老年移民贫困问题严重
中宁县大战场镇杞海村的一位马姓回民老人说:“我每月有457元收入,其中低保262元,农村基本养老金145元,土地流转收入50元,这些钱吃饭都比较紧张。平时儿子儿媳都出去打工了,孙子留给我们看,孩子打工也挣钱不多,没钱给我。平时就怕生病,感冒一次就得好几百元。搬下山前,自己种的粮食够吃,还有富余,每年养几头牛、十几只羊,还可以收入一两万元。现在不行,连吃的都是山上搬下来的。”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委会副主任WXF十分担心村内鳏寡孤独老人的生存境况,他说:“我们村上有不少鳏寡孤独老人,没有人照料,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村委会组织一些村里人专门给他们送饭,但主要困难是缺钱,为了照顾这些老人,村里已经欠了十几万元。我们正在申请民政部门的资金,也很困难。”
马姓老人如今的窘境是部分老年移民贫困生活的缩影。现阶段,老年移民陷入四重困境。一是移民迁入区的土地条件严重制约老年移民发展种养殖业,创收困难。二是部分老年移民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获得经济收入,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低保或基本养老金为生,维持较低生活水平。三是传统“孝悌”观念的弱化和家庭责任的转移使家庭传统养老的“反馈模式”向“逆反哺模式”转变,子女不仅不为老人提供应有的经济、生活支持,还将抚育子孙、照顾家庭的责任转移给老人。四是移民“子女养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家庭养老仍是移民养老的主流模式。丧失自理能力的鳏寡孤独老年群体只能依靠村委会救助,但村级财政困难导致救助行为难以为继,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很难在移民安置区推行。
三 后续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在农业方面,随着我国粮食作物的连年丰收,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以种粮为主的移民家庭收入有所减少,农资成本投入的增加则进一步挤压了粮食收益,枸杞、葡萄等经济作物收益也有所下降。
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村村支书SXC说:“大型枸杞生产加工企业的大规模经营,使村上枸杞散户挣不上钱。2013年我们村枸杞种了2100亩,2015年就剩下310亩,大部分人都改种了玉米、苜蓿,或者宁可到企业去打工。”
“十二五”期间搬迁的移民,所获土地面积少且土地质量较差,部分安置区农业用地是沙化地或盐渍地,根本不适合农业生产。
中卫市宣和镇兴海村村支书MJP说:“我们村2011年搬迁过来,但2015年才分上土地,人均耕地只有一亩,沙地比较多,什么东西都种不活,而且成本太高。有个企业愿意流转我们的土地,就签订了流转合同,按每年每亩400元流转出去,靠土地根本挣不上钱。”
在畜牧业方面,移民普遍有发展养殖的想法,而且倾向于传统庭院养殖模式,但每户移民分配的庭院面积较小,根本不能满足庭院养殖的需要。此外,“十二五”期间搬迁形成的多数移民村尚未引进“政府+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兼顾。
在劳务产业方面,随着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移民劳务收入降幅较大,且移民村周边各类园区较少,打工收入非常不稳定。特别是50~60岁移民体能下降、疾病缠身、劳动技能低下,相比年轻移民缺乏市场竞争力,收入状况不容乐观。
杞海村一位李姓移民说:“头两年我干泥瓦匠,一天能挣200块钱左右,活也比较多。今年就不行了,很难找到活,而且工资也很低,一天只有七八十块钱。”
产业发展直接关乎移民收入。目前移民产业发展仍处于低端、粗放发展阶段,且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导致移民产业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移民,受资源禀赋的限制,种养殖业发展十分困难,劳务产业就成为众多移民村的支柱产业,但实体经济的衰退使劳务产业这一“铁杆庄稼”不再旱涝保收,部分移民家庭收入大幅下降。同时,移民搬迁后支出较多,尤其是生活消费支出明显增加,移民家庭因入不敷出致贫的情况不在少数。生产资金匮乏也是制约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移民自有资金极其有限,多靠亲朋好友借款发展生产。移民贷款意愿较强,但贷款门槛相对较高。整体上,移民生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无法有效支撑生产或创业项目,移民增收效果不明显,脱贫致富步伐放缓。
四 部分被调查村的扶贫对象识别还存在不足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而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则是一切扶贫工作开展的前提。目前,宁夏是按县、按乡下指标,计划分配识别贫困人口,而非以村为单元来识别贫困人口,各村在贫困人口识别标准上差别较大。精确的扶贫对象识别需要做到“五步两公示一公告”,即农户自愿申请、民主评议确定、村级初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市县区级审定公告。但实际情况是,多数贫困移民户对精准扶贫政策并不了解,自愿申请情况较少,民主评议过程不够民主,各级审核公示也存在一定问题。扶贫对象基本由村委会、乡镇政府干部选定,有些扶贫对象评定后不公示或公示时间不够就上报上一级政府,导致部分移民对扶贫对象评定产生异议,甚至不满。另外,宁夏精准扶贫对象评定标准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980元以下,只看收入不看支出,也很少根据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能力、家庭人力资源和收入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部分移民家庭因病、因学导致家庭支出急剧增加,但因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精准扶贫评定标准,不能被纳入精准扶贫范围。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朝阳村王姓村民说:“我长期在外打工,村上精准扶贫的事我根本没听说过,最后评出来了我才知道。家里有一个病人,经常要看病拿药,平常看病支出很多,欠了很多债,生活困难得很,但我们家还够不上扶贫标准,没有成为精准扶贫户。我觉得不太公平。”
第六节 总结和对策
调查发现,宁夏生态移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帮助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移民脱贫致富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水土资源匮乏问题、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老年移民贫困问题、后续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精准扶贫存在困难问题等。为了使生态移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必须针对生态移民的特殊性,根据生态移民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制定措施,推进精准扶贫,进一步改善移民生活质量、提高移民生活水平。课题组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促进移民安置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国有、集体、企业及个人经营的各类耕地和中北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并在引、扬黄灌区和库井灌区通过节水改造适度开发部分宜农荒地、对山区原耕地改造等多种途径解决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二是在北部引黄灌区,主要通过实施灌区节水改造、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在中南部地区,主要通过对已建成的固海扬水、固海扩灌、盐环定扬水、红寺堡扬水灌区和库井灌区的节水改造,新建一批水源延伸工程、水库、集雨场和田间水柜等设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集雨补灌农业,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三是通过合理规划移民区的产业布局,协调农牧业用水、城乡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特别是注重发展特色农业,通过选择节水、高效的经济作物品种,以缓解农业生产经营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四是继续利用荒漠化治理项目、盐渍化及沙化土地治理工程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二,结合移民经济推动移民区生态建设。一是在土地沙化及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采取营造农田防护林、草场改良与恢复、围栏封育、人工补播封育、固沙造林、庭院经济林等措施,使农田和林地免遭风蚀、水蚀,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土地退化,为移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合理规划移民安置区人口密度,寻找移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保持适度人口,避免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断减弱造成的人地关系紧张。同时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移民环保意识,促使移民自觉保护生存空间。三是充分利用国家的生态移民、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退耕还林(草)等各项优惠政策,发展移民经济,“加强对移民开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造林种草、新能源和环境资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生态保护与新的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三,保障老年移民脱贫。一是根据宁夏经济发展水平,动态调整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老年移民医疗保险业务,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者额度作为投保资金,为年满60岁的老年移民投保商业医疗保险。三是在移民村推广设立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原则上每位60岁以上移民子女每月缴纳的赡养资金应不低于100元。并由移民村所在县级政府出资,引导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资,共同设立专项基金。四是由民政部门设立老年移民供养基金,建立集中供养中心,集中供养鳏寡孤独老年移民,招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体能的村民作为工作人员,负责老人的饮食和日常照料。
第四,大力发展后续产业。一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对严重沙化地和盐碱地进行改良,为种植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二是鼓励移民地区发展“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养殖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农户利益。三是发挥市场配置移民劳动力资源的作用,鼓励劳务经纪人、劳务中介机构等市场载体发展,多渠道促进移民劳动力输出,增强移民输出靶向性,稳定务工收入。四是强化50~60岁移民劳务技能培训,促进他们由出卖劳力向出卖技能转变。鼓励企业入村,在移民村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家庭作坊式企业,解决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拓宽移民融资渠道,由宁夏财政局联合企业和个人,组建宁夏生态移民小额贷款公司,重点支持生态移民种植、养殖项目,有效破解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匮乏问题,发放贷款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带动移民就业创业。
第五,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一是强化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干部素质,培养正确政绩观,同时以法治方式推动精准扶贫,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实事求是、谋取私利的个人或组织,严格追求其责任。二是精准扶贫要摒弃过去粗放扶贫的老办法,依靠“大数据”,建立省级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管理扶贫信息,推进扶贫信息的共享、共用、互通,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扶贫对象,及时、准确掌握贫困群众的数量、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动态化分类管理,科学比对移民家庭信息和个人财产数据。三是在制定扶贫对象评定指标时,除考虑人均收入外,还要综合考虑家庭资产和户情,通过查收入、查资产和查户情,提高扶贫对象评定精准度。四是建立科学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对精准扶贫户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考核扶贫户经济发展情况,让脱贫户及时退出、贫困户及时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