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论稿:站在农民的立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论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贵在理念创新本文是作者在2016年4月23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稿。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命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加快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认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要在科学内涵、发展理念、目标模式和实现路径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而要体现中国特色,首先必须认清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在理性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内涵创新、理论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路径创新,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三农同化”;理论创新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创新,今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仍然要靠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仅关系“三农”本身,而且直接影响我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 正确认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一个短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基于对“四化”的重要性、关联度和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做出的战略决策。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由于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外又要导入现代因素,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很多,过程很复杂,是现代化中的“慢变量”,也是“关键变量”。

(二)两道“紧箍咒”

两道“紧箍咒”:生态环境严重受损,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弦绷得越来越紧。这是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两道“紧箍咒”。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这两道“紧箍咒”在身,农业靠什么持续稳定发展?别无他途,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全国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三)“三板”制约

所谓“三板”,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两个“天花板”、一个“地板”。两个“天花板”: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了进口价格,持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世贸组织“黄箱”政策综合支持量不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对特定农产品的支持量不超过该产品产值的8.5%,目前对小麦、玉米、稻谷等的支持已接近承诺上限,加大“黄箱”政策支持 (部分补贴继续增加) 也遇到了“天花板”。与此同时,“地板”也在抬升,农业生产成本仍处在“上升通道”。据农业部市场司数据,2006~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11.6%、11.6%、13.1%、12.0%。

“三板”制约产生了一个难题:如果价格不提,补贴不增而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民怎么还会有积极性,农产品供给如何保障?这个难题,只能靠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提质增效、节本降耗、创新方式等来突破。

(四)四对现实矛盾

1.农村劳动力减少与农民工增多之间的矛盾

“三农”现代化首先必须以农民现代化来保证,但现实状况是“谁在种地”,由此带来农村劳动力减少与农民工增多的矛盾。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优质的劳动力,而事实是大量的优质劳动力外出打工了,当前从事农业的主体是“386199”部队,有的地方大量青年妇女也已外出打工,农业的主体只剩下“99”部队了。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图1 2010~2015年全国户籍分离人口趋势

从图1看,农民工数量迅速增长,2015年虽然有所减少,但减少的真正原因是城市经济不景气,就业水平下降,而非一些所谓专家讲的“是乡村社会活力和吸引力及农村政策吸引的结果”。这一认识就好像江西省宣扬的“要广泛宣传农民在城市购房是升值,在农村建房是贬值”理念和一些部委鼓励出台农民工购房去库存政策一样不靠谱。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2.农民的财产权利和财产收益之间的矛盾

我国从2004年连续发了13个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且呈扩大趋势 (见表1)。

表1 2000~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整理。

从农民收入的四种构成要素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不是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也不是转移性收入,而是财产性收入。在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成倍数增长的同时,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性质,使农民的土地、宅基地成为死资产,不能给农民带来收入。农民财产权缺失,也使农村社会的空心村、空壳户、空宅地和土地撂荒现象大量存在。

3.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与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

土地产权不清晰带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与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土地的规模经营,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其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是与当时我国低下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在调动农民积极性、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任何政策都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不可能一劳永逸。这一经营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长久不变”不能被机械理解。另外,农业现代化重在将农民组织起来,从经济角度考虑,农产品供求平衡之后,农业由追求产量增长收益阶段转向追求价格增长收益阶段,根本措施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否则千家万户的小农就会被迫长期落入增产不增收的陷阱;从政治角度看,小农不被组织起来,基层党建、民主自治,难以实现。

4.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性与选择突破口之间的矛盾

我国各地区农村资源禀赋各异,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程度差距大,由此带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性与选择突破口之间的矛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但每个村的发展路子又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不能所有村子一个路子、一个模式。

如果上述四对矛盾不解决,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六个部门2015年11月25日出台的《关于实施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就是一纸空文。忽视这四对矛盾,做决策、定政策的效果堪忧。

(五)规律探寻与理性分析

1.从“要素再定价”规律分析

“要素再定价”规律告诉我们,农业的一些基本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等不是按照农业的情况去定价,而是被其他产业定价了,这就是现代农业的困境所在,农业产业化就失败在支付不起要素价格。农业“一产化”强调多种地、多投入劳动,获取的是农业规模效益;农业“二产化”通过投资提高农业装备系数,根据工业要素的市场价格来确定农业领域的要素价格,但农产品的价格不能参照工业品来定价,掌握农业投入要素购销渠道的外部资本,具有更大的农业剩余索取权。

符合农村外部资本要求的土地规范流转的占比低,导致能够用于支付农业资本化的成本所必需的绝对地租总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同时,加快城市化造成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更多被城市市场重新定价,在这种“外部定价”作用下的农业“二产化”所能增加的收益有限,根本不可能支付已经过高且在城市三产带动下攀高的要素价格。于是,农村的资金和劳动力等基本要素必然大幅度地净流出。

2.从“资本深化”规律分析

从“资本深化”规律来看,农业产业化内涵性地体现着“资本增密排斥劳动”,即同步带动农业物化成本的不断增加。一旦被交给产业资本开展大规模“二次化”的专业生产,就纷纷遭遇生产过剩。单一品类生产规模越大,市场风险越高。如今,一方面是倾倒牛奶、蔬菜烂在地里、水果留在树上的情况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则是在城市食品过分浪费的消费主义盛行情况下,大部分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仍然几无盈利,中小型企业甚至债台高筑,转化成银行坏账。

3.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分析

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来看,追求资本收益的农业经营都会造成“双重负外部性”:不仅带来水土资源污染和环境破坏,在最难治理的面源污染中,农业的贡献早已超过工业和城市,成为第一大污染源,而且使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恶化。正由于“双重失灵”,愈益显著的“双重负外部性”不断演化为严峻的社会安全成本风险。

现行体制下国家维护粮食安全的保护价和物流库存补贴等政策,客观上提升了库存占消费的比重,加剧了国内粮食综合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矛盾。

二 内涵创新

(一)基本内涵:“三个优化”

从基本内涵分析,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组织形式。农业现代化通过把价值链、产业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使割裂的产、供、加、销等环节在组织纽带和市场机制作用下衔接起来,构建一个以高度专业化和社会化为基础的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重组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构建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整体提升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运行机制。

从我国当前情况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战略的持续推进,①农业经营格局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递进;②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③农业功能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方向扩展;④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互促互荣。

(二)外延拓展:“‘三农’同化”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复杂性,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的单一概念,追求的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而是多领域、多因素、多目标的集成:不仅表现为生产力发展,而且包含生产关系调整;不仅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要求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追求经济产出,而且强调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农业、农民、农村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同步现代化,三者密不可分。农业是本体,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村是农业的载体。建设农业现代化靠的是农民这个主体,如果主体不实现现代化,再好的设施、再高的技术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村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如果载体不实现现代化,农业缺乏现代化的软硬环境,也难以实现现代化。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作为本体的农业、作为主体的农民和作为载体的农村共同现代化的路子,实现“三农同化”。其中,本体现代化是核心。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行本体的现代化,也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体就是要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农业服务业,着力构建第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主体现代化是关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是根本。当前任务是培养“农才”,发展“农会”,引导农民工,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载体现代化是基础。农村是农业的载体,一切农业活动都要在农村进行,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是空中楼阁。要着力解决“农水”、“农路”、“农舍”、“农地”、“农价”、“农场”和农业污染等诸多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在“硬件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要提升农业服务能力;在生态上,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总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单纯农业的“三个优化”向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同化”演进发展 (见图2)。

图2 农业现代化内涵演进示意

三 理论创新

(一)八个“三”的新论断

如果说前三十年我国改革发展的动力侧重点是城市,那农村改革将是我国未来三十年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有关“三农”改革发展的全面性、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论断、新举措,概括起来有八个“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农村改革,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三个必须”: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宏大命题,事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败,事关“三农”中国梦的实现与否。

“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在2014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进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些政策意见为积极稳妥健康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原则要求。相比过去的农村土地制度,《意见》着眼于通过“三权分置”,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土地有序流转,方能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只有通过规模经营、改变过去每家每户“一亩三分地”的局面,种地的比较效益才能显著提高。对于“规模经营”的“规模”,《意见》做出明确界定,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的,给予重点扶持。

“三个导向”: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设计。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以“三个导向”为内涵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这“三个导向”,阐述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着眼全局、遵循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见图3)。

图3 “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权明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 在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中明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户的用益物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享有的合法财产权利。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三批试验”:全国农村改革的探路之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部署,2011年底,全国建立了首批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启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工作,涉及农村金融、农村产权制度等7个方面改革试验任务。2013年4月,国务院确定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9项改革试验任务,启动了由一个地方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试验。2014年11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农业部在全国新批了34个县市作为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共安排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5个方面共19项试验任务。截至目前,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数量达到58个,覆盖28个省 (区、市)。

“三分三建”: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基本精神为“三分三建”:一是把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分开,逐步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二是把户口的登记功能与户籍福利分离,建立居住证制度;三是把在中心城区落户与在县城、建制镇落户分置,建立差别化落户制度。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拆“篱笆墙”、降“高门槛”、抹平鸿沟——城镇化发展“三维坐标”。

“三个分开”:村级治理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201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开展实行农村“政经分开”试验。推行村庄政经分开试点,探索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和权限分开,理清三者的权责关系。一是要推行职责分开,二是人员分开,三是账务分开。

(二)“六次产业”理论

除了上述八个“三”的新论断,指导中国农业现代化还有一个理论:“六次产业”理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

关于“六次产业”,即种养加衔接、产供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1+2+3”等于6, “1 ×2 ×3”也等于6。本文对“六次产业”的内涵做出引申,即一产接二连三坐四望五达到“六次产业”。“一”指第一产业,即农户种养殖;“二”指第二产业,即由企业将农产品加工生产成工业产品;“三”指第三产业,即流通、销售农产品及生产产品;“四”指生态化、绿色化,即提高产品品质,提供健康安全食品;“五”指信息化,即以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电子商务是产业升级的必要手段,最终达到农业“六次产业”的实现。

农业“六次产业”的核心是充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与多重价值,目的是将更多的增值收益保留在农业,促进农户收入提高。“六次产业”的基础是农业,强调的是基于农业后向延伸,内生成长出立足于农业资源利用的第二、三产业,让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收益,而不是让现有的工商业资本前向整合,吞噬和兼并农业;突出的是在农村地区内实现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有机整合,充分挖掘农业与农村资源的价值。过去农户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的增值收益没能够留在农业生产者手中。

2016年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意见》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定调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确立了“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2020年主要目标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四 理念创新

(一)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做好新常态下“三农”工作,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引领作用。从发展内涵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从辩证关系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本质要求五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顺理成章、交相辉映,构建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支撑。“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集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于一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做到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到位、落实更加有效,牢牢掌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创新发展”就是要积极应对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的新挑战,采取“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生态化引领、设施化配套、组织化服务、多元化推进”的方式,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新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协调发展”就是要紧扣“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主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好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机会不均等、要素交换不等价的问题,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绿色发展”就是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农业打造成为绿色产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有机、安全的优质农产品,把农村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家园。

“开放发展”就是要树立开放思维,跳出农业发展农业,把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种质资源、经营方式、管理理念、现代装备引进来为我所用。

“共享发展”就是要健全完善共享发展的制度安排,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决战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二)农业现代化“五大建设”及其发展目标

1.农业现代化的“五大建设”

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农业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是全面的、综合的,是承担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五大建设”目标各有侧重,其中,政治建设侧重共享发展,经济建设侧重协调发展,社会建设侧重开放发展,文化建设侧重创新发展,生态建设侧重绿色发展。

2.农业现代化“五大建设”的发展目标

经济目标:持续提高土地及劳动力的产出率和产出质量,让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保障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具体内容包括: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食草畜牧业,恢复草地农业应有地位 (人的食物结构粮、肉、菜由8∶1∶1转向4∶3∶3);推进民族种业发展,“洋种子”已占据我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养殖业发展贡献率近40%的动物种业中,92%的种猪、100%的肉鸡、90%的肉鸭、95%的奶牛都是“国外血统”,美国将针对中国的转基因种子战略命名为“屠龙战略”;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化;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中国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业比例为1∶2,发达国家比例为1∶5~1∶8);推进新型业态发育,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政治目标:通过加强基层组织,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城乡一体,进而起到调节党群关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保障农民的代表权,提高农民的话语权,落实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比”、“同票同权”;重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绿色GDP,实现从重经济向重社会生态、重表面成绩向重政绩、重短期目标向重长远发展、重面子工程向重群众期盼四个转变;依法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克服村干部公职化、村委会行政化倾向;增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文化目标:通过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活动的开展及对传统文化的发掘,起到丰富、繁荣农村文化的效果。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农村文化运作机制创新,真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职能。义务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免费,二是就近。全国近10年来农村小学由50多万所减少到20多万所,小学生家离校平均距离为10.86公里,初中生是35公里。注重农村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着力开发农业的旅游休闲观光与科普教育功能,打造4支农村文化队伍。

社会目标:通过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差距,实行城乡共同富裕,达到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具体内容包括: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发育,打通城乡社会阶层的通道,开发村社功能,把乡村社会的传统文明精华作为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营养。

生态目标: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维护、保持和改善可再生资源的质量、数量和生产能力,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提倡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绿色宜居的人居建设模式,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 制度创新

制度是根本。在制度创新方面,要突出五大重点制度建设。

(一)土地制度

随着实践发展和改革深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显现,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明确任务。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通过改革试点,探索健全程序规范、补偿合理、保障多元的土地征收制度,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制度。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科学立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经营制度

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经营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变革。

(1)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

(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家庭经营主体,打造升级版的农业家庭经营组织。经营方式由过去的“人力+畜力+精耕细作+分散经营+实体流通”,转变为“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

(3) 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三)科技体制机制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壮大农业科技力量、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构建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完善农业科技资源集成投入机制。

(2)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在职创业。以科技创业带动科技需求和实现科技的市场价值,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激励相关主体提高农业科技投入。

(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简化维权程序,降低维权成本,保障科技投资的收益。

(4) 扶持农业企业扩大规模以提高其风险抵御能力。扶持相关农业企业通过组织联合体来扩大企业规模,把零散的农业科研资金聚集起来,集中使用以克服单个企业力量薄弱而放弃农业科研活动的现象,化解农业科技投资风险。

(四)金融制度

没有现代农村金融体制,就难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更难以实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

(1) 推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建立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有机统一、协调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支农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多元化渠道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

(2) 明确不同农业产业金融创新的突破口。针对粮棉油糖生产、农作物制种、园艺作物生产、畜牧业、渔业、农机服务等不同产业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方式。

(3) 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机制。积极培育涉农担保组织,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农村抵押资产变现处置机制,克服涉农信贷担保瓶颈。

(4)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保险管理体制,提高农业保险相关利益方的有效参与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人力资本制度

农业领域的人力资本表现形式包括有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农民、称职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队伍、有远见的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是决定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实行职业农民准入制度。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标准,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农业真正成为进入有要求、经营有效益、收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行业。

(2) 强化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规划,以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等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实行免费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3) 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农村机制。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从事农业,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投入现代农业建设。

六 路径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创意农业 (文创农业)、设施农业;协调发展理念:理性农业、设计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三型”农业;开放发展理念:智慧农业 (精准农业)、“互联网+”农业、品牌农业;共享发展理念:休闲农业。

(一)创意农业

1.创意农业的含义

何为创意农业?其形象比喻为:“它能使一只鸡卖出一头猪的价格。”

创意农业给传统农业注入了“兴奋剂”。

创意农业是以传统的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相结合,具备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多方面创新能力,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

创意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和效益空间巨大。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理念最先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形成。文创农业是创意农业的一种,是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从而开发、拓展传统农业功能,提升、丰富传统农业价值的一种新兴业态。

2.创意农业的“六个花样”

第一,农业产品创意。通过创意,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种养。比如茶香猪、有机猪、瘦身鸡等特色养殖以及紫薯、黑玉米、黑花生及其派生出的一系列产品加工。

例如四川眉山天地农场业主李洪刚利用自己基地的葛根下脚料和葛根藤叶搞养殖,养殖了1.5万只葛根鸡,全部散养,只让鸡啄食葛根藤叶和下脚料,半年以后出栏,鸡肉细嫩鲜美、野香浓郁,大受消费者欢迎,售价每只达到了一两百元。在李洪刚的带动下,一批帮他养鸡的农户也找到了挣钱的门路。

第二,农业景观创意。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在较大空间上的设计与搭配,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同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结合体。

例如台湾的花露主题农场“赏花看草,芳香理疗”。花露休闲农场是台湾苗栗一家以花卉为主题的农场,被山间桃园、群山乡野包围,环境清幽,农场内的庭园造景皆是由农场主精心设计打造而成的。农场内拥有各式花卉盆栽、药用香草植物,走进园区就有专人引导游客体验芳香的能量。在香草植物区,游客可目睹自己用的香水精油是来自哪种植物,了解香草植物种植与应用常识等。在广达3.2公顷的农场当中,除了观叶植物、仙人掌、有机蔬菜等,还有多种不同功效的香草植物。设有农场特产卖场,实现了卖花卖树卖产品,产销科研一体化。

第三,农业饮食创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食文化。

例如在台湾花露主题农场中,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园区所栽种的香草植物及芳香玫瑰花,可以做成上好佳肴,例如香水玫瑰餐厅、园区内采撷花草冲泡成的香草茶、农场栽种的有机菜均不容错过。老板煮得一手好菜,如桂花醋养生蔬果虾、茶叶鸡蛋、水果海鲜火锅等,美味特色兼具。

第四,农业文化创意。结合单纯的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使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被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

例如陕西泾阳的茯茶小镇,盛产茯茶,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茯茶产生于宋代,成名于明朝,兴盛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泾阳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上,恰处于南北地区的中间地带,也就成了东西南北货运的必经之地,历史上,茯茶运输主要靠骆驼驮、马载,远销西北乃至更遥远的中西亚各国,不仅带动了当地商业的繁荣、产业的兴盛,更承载着秦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豪迈情怀。除此之外茯茶还有一定的独特性,它属于茶叶六大类中的黑茶,在中国一千多种茶品中,唯茯茶的生长繁殖中有一种叫“金花菌”的益曲霉菌,对人体非常有益,所以泾阳茯砖茶迎来一个辉煌发展时期。

第五,理念主导创意。依托创意理念,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时尚元素,赋予农业与乡村时代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

例如在陕西的袁家村,早先的发展只是卖各种小吃,可时至今日,在围绕“打造关中民俗观光旅游”这条发展主线时,融合了时下流行的潮流与时尚元素,目前已发展有酒吧街、艺术长廊等,吸引了很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前来创业,整个村落时代感鲜明。

第六,产业融合创意。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延伸发展,选择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适宜实体,提升原有农业产业的层次,延长原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进化与创意发展。

例如陕西袁家村的酸奶合作社,起初只有自己村子的养殖牧场,后来为了牛奶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有了自己的酸奶加工厂,目前的经营模式为前店后产,即后面是生产加工厂,前面是销售门店,因为总体打造的关中民俗旅游平台,每天都有固定的游客量,正是稳定的游客量,带动了酸奶及其他产品、食品的销售。酸奶从养殖奶源到加工生产再到运输销售,很好地提高了原有农业产业层次,延长了原有农业产业链条,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二)设施农业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3位,但人均耕地面积排第126位;与美国比,中国耕地面积少约10亿亩,人口多约10亿人。这就是国家把粮食安全战略放在首位,把严守耕地18亿亩红线作为高压线的原因。所以发展设施农业对中国极具重要性。

1.设施农业的含义

设施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是综合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改善局部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空气等环境条件,具有速生、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欧洲、日本用“设施农业 (Protected Agriculture)”这一概念,而美国则常用“可控环境农业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一词。

2.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土资源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技术工程。

3.设施农业的作用:“三个提升”

(1) 提升了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2013年我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到437公斤/公顷,是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公斤/公顷的1.9倍。我国农田灌溉有效用水系数仅为0.51,只相当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发展设施农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单产增加和立体化栽培等方式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量施肥、精准灌溉等技术,降低栽培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和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效率。

(2) 提升了鲜活农产品的全年均衡供应能力。以蔬菜种植为例,露天蔬菜瓜果栽培只能集中在4月至10月,并高度依赖自然环境的风调雨顺不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设施保护下的蔬菜瓜果生产基本可以实现“全年无休”,保障了人民群众果蔬消费的多样性。从全国看,2014年我国人均蔬菜消费190公斤,其中设施蔬菜占到32.3%。

(3) 提升了农民增收水平。以孵化养殖为例,一方面,设施养殖是一种“全季节”生产供应的农业,劳动力可以在全年得到相对均衡、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组织更加工厂化、环境设施更加友好可控化、产品更加特色品质化,设施养殖项目通常能够开展定制化生产等多样化服务,是以设施农业生产为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有利于提升农业附加值,扩大农户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增值收益。

2014年我国设施园艺面积高达6100多万亩,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单从这一点看,我国已经是世界设施农业大国,但从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产品体系、要素支撑、服务配套、技术创新来看,不是设施农业强国。下一步需要从强化设施农业的战略地位、增强设施农业发展的要素支撑、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我国设施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我国从设施农业大国向设施农业强国转变。

(三)理性农业

1.理性农业的含义

理性农业这个概念是从法国来的。理解理性农业的概念,先要理解理性的内涵,《辞海》(2000年版) 对理性的解释:“‘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20世纪80年代,化肥和农药在法国农业耕作中被广泛使用,带来了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农产品质量降低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的理性反思,在日益认识到食品安全以及农业生态环保重要性的基础上,法国提出了“理性农业”的概念并将发展“理性农业”作为发展本国农业的根本。通过20年的时间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传统农业向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良种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转变,一举成为能够与美国比肩的世界上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量第二的农业大国。

理性农业指在现代农业种养加过程中,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一方面,有效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立法来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产量、品质的需求,加强对土质、水质、空气等农业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保障生物多样性。

我国现在农业的状况和当年的法国十分相似,发展理性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对理性农业的理性认识

(1) 政府必须是理性的。政府在推进理性农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以法国为例,政府的理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制定理性制度,1992年法国制定了土地休耕制度,1997年和1999年又相继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规划》和《新农业指导法》,提出了建设“兼顾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农业”目标,2000年修改制订了新的全国农业发展规划,推出了《法国2020环保农业生产国家计划》。二是实施理性管理,法国政府对农业的管理主要包括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开展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推广、解决农业信贷资金以及组织与协调全国性的农业公共服务等活动。三是推行理性政策,法国通过农业保险有效规避种植风险,对农业保险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农民只需缴纳保费的20%至50%,其余50%至80%全部由政府负担。

(2) 生产必须是理性的。生产不理性,则造成农产品“多了砍,少了赶”, “跟着感觉走”,农民增产不增收,苹果喂猪、大蒜倒沟、果农砍树、奶农倒奶……让人心寒。理性生产就是要以销定产,防止农产品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供不应求影响价格,影响城市消费者的利益。所以理性生产就要讲求产销平衡。目前法国农业经营的各项比例为:大面积粮食及经济作物22.2%,蔬菜种植3.2%,水果2.9%,葡萄酒13.4%,其他种植3.4%,其余为养殖业。

(3) 流通必须是理性的。“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猪坚强”、“苹什么”……这几年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峰谷迭出;另一方面,真正原因是,流通环节的人为炒作在背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操纵农产品价格,成为价格飞涨的真正受益者,而非农民。

(4) 消费必须是理性的。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新鲜、吃得便捷、吃得科学、吃得方便成为老百姓的新追求。消费理性方面吃饭要讲究营养平衡。比如说吃的植物油,我们人均日消费量是50多克,而且年年在增长。而健康的用油标准是33克,所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一方面,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幅度进口植物油。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中明确规定,我国将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所有理性需要人的理性认识和理性行为。提高人的理性认识才可以更好地提高理性农业的效率和效益。

3.理性农业模式的构成

(1) 理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理性农业在生产中不片面追求高产,而是在保持丰产稳产的基础上维护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生产活动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推动有机农业、生态环保农业的新理念,实现农业工业化、生产农场化,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产业链条。

(2) 理性农业立体联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科协或农技协牵头,从事农业专业生产活动,建立现代农业社会联动的服务化体系,为政府服务农业找到抓手。从源头加强对种养殖环节的信息引导,在“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之前,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加强信息会商合作,建立和完善种植养殖预警体系,尤其注重创建先行指标监测和发布体系,通过对农产品种植和牲畜养殖数量、生产资料及人力成本、价格变化趋势、市场需求前景等环节的指标监测和发布,指导农民及时调整农产品种养殖结构,避免“一哄而上”地扩张或收缩产量。对于居民大量消费的大宗品种,建议国家划定主产区,只有按照规划生产的农民才能享受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理性生产。

(3) 理性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根据农业综合系统工程原理,组织生产、加工、储藏、物流销售,做好产前产中服务,以产后服务为抓手,采用倒逼方式用利益带动产前、产中服务技术管理规范化,完成农技协服务于生产与经营全过程的“服务使命”。

(4) 理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理性农业需要农业管理者更加冷静地、理性地思考农业的长远发展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态农业、环保农业、有机农业和现代农业,用先进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

(四)设计农业

1.设计农业的含义

按照“以工业理念抓农业”的思路,将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设计”理念引入现代农业发展。产前的经营模式、管理机制的预先设计,产中的生产模式、技术规程的预先设计,产后的增值模式、市场营销的预先设计,乃至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均蕴含大量预先设计的元素。

设计农业从大的方面应是理性农业的一种,以“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为最基本前提,就是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农业是将人脑预先设计的创造性活动,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现代农业新业态、新形态。“设计农业”的大力推进,对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的加速发展,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设计农业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产业的多关联度、产品的多功能性、利益的多增值化,使得设计农业尤为重要。设计农业有顶层设计的政策导向功能,有选优汰劣的优化配置功能,有点土成金的技术集成功能,有化险为夷的市场预警功能,有转平为奇的现代营销功能。设计农业以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核心,综合应用农学、生态学、休闲学、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旅游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现代农业推进一个理性发展的更新境界。设计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改变了传统农业单一被动、靠天吃饭的发展思路,对现代农业发展将产生根本影响。

3.设计农业的特征和类型

设计农业具有5大要素特征,具体包括6个种类 (见图4)。

图4 设计农业的特征和种类示意

五要素

基础要素:种质资源。凝聚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育种技术、物种进化、品种特性、生物多样性等丰富的农业特性。开展农业设计首先要考虑地方特色种质资源。

限制要素:自然资源。气候、土地和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农业设计,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又要考虑突破自然资源的约束。

根本要素:人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设计出集生产、生活与生态于一体的产业产品形态和“人—环境—社会”共生、共存、共荣的系统发展模式。

核心要素:市场需求。需求是发展的动力,通过将美学、营养学、心理学、生态学等知识融入农产品设计,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关键要素:文化资源。中国农耕文化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农业设计只有传承、开发、利用好古老农耕文明,才能铸造现代农业之魂,满足人们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

六种类

政策设计。通过政策设计,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实现3个转变,即由数量增加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形态设计。露地农业、设施农业和生物农业3种形态,绿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多样模式,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布局设计。立足不同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基础、消费需求,科学搭配农业产业种类和规模,实现城乡资源利用的衔接,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功能设计。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有食品保障、就业增收、原料供给的功能,也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的功能,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通过功能设计,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经营设计。对产业布局、生产规模、产品外观、上市时序、产品品牌、销售对象、营销策略等进行全面设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民利益。

产品设计。将美学、生态学、设计学知识等与农产品生产相结合,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五)生态农业

习近平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生态农业的含义

生态农业 (简称ECO)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式生态农业

“中国式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代投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 (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等。

2.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的典型特点是: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多样性的物种,大大减少乃至杜绝农药、化肥、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

3.生态农业的突出功能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中,有一种循环农业,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生态园是未来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家蒋高明认为:现代农业的“六要素”,即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然而由于土壤、地下水和空气被污染,地力下降,食品不安全,使“六要素”早已变成了“六大害”。蒋高明专注于生态农业研究,于2006年7月18日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建立研究型试验农场——弘毅生态农场,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弘毅生态农场以“零污染、零残留、高产、高效”为使命,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养殖有肉牛、土猪、土鸡、土鹅等,种植有苹果、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谷子、生姜等,且都按“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农膜、转基因技术) 方式进行生产,实现了在更为自然的生产环境下达到高产,值得被学习参观。

(六)“三型”农业

1. “三型”农业的提出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来的自然生态观,也是“三型”农业提出的现实背景。2015年5月,农业部等8个部委共同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首次提出“三型”农业,从资源、环境、生态的角度全方位地把握现代农业的核心。强调全方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拼资源消耗、拼环境安全、拼生态功能的粗放经营,将重点转移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2. “三型”农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农业

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环境质量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施生态农业过程中参与工程、模式、配套技术的同时,为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还突出强调节约资源,以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依靠技术创新来实施可持续农业。它有节时型农业、节地型农业、节水型农业、节能型农业、循环型农业等种类。

环境友好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将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经济建设中,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为目标,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从而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该模式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的防治,主张建立作物、土壤微生物、家畜和人的和谐系统;按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特点运用多种经营、多种农产品互补、轮作等生产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人为地构建一定的生态链,实现深加工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生态保育型农业

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生态系统和生产系统是一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农田生态系统,还涉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如草地、林地、水体、湿地等。农业既然是一种生态产业,就不能仅仅关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应该上升到更高的生态层次,关注生态保育。生态保育 (Ecosystem Conservation) 包含生态“保护”(Protection) 与“复育”(Restoration) 两个内涵。生态保育型农业就是在保护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同时,修复受到人类和自然冲击的农业生态功能,培育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

资源节约型农业要求农业资源在被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减量化,环境友好型农业要求有效治理与修复农产品产地环境。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还远远不够,只有升级成“三型”农业,才能真正做到让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让农业环境有效治理、让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功能恢复并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农业再生产,才能充分地、优质地、安全地保障农产品供给。

3. “三型”农业发展方略

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三型”农业体现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原则性要求。资源强调的是利用,对应的是实体功能;环境强调的是影响,对应的是客体功能;生态强调的是协调,对应的是主体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身时空条件的变化,资源、环境、生态的服务功能会发生转变。《规划》提出:“要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也就是说不只顾当代还有后代,不只图眼前还有长远,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所以发展“三型”农业是必然、必须、必要的。

《规划》提出:“从依靠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这是“三型”农业的关键性发展方略。我国传统农业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这就是“三型”农业的雏形,是现代农业应该传承的传统农业精髓。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民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农时空间以及合理搭配动植物种类、注意耕地培肥等方面的经验,体现了原始“三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1911年,被称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的富兰克林·H.金出版的《四千年的农夫》,对我国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传统生态农业的缺点是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三型”农业既要注重传承传统生态农业技术的精髓,又要构建“三型”农业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替代常规化学农业的过程中,生物农业和物理农业将是最能体现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科技体系,被视为“三型”农业的关键科技领域。生物农业强调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来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物理农业注重从调节光、热、水、气的角度来实现作物、畜禽、鱼虾、食用菌等农业生物对象的良好生长条件。

(七)智慧农业

1.智慧农业的含义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 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 “智慧农业”的功能

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将农田、畜牧养殖场、水产养殖基地等生产单位和周边的生态环境视为整体,并通过对其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关系进行系统、精密运算,保障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如定量施肥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经处理排放的畜禽粪便不会造成水和大气污染,反而能培肥地力;等等。

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多层次分析,并将分析指令与各种控制设备进行联动完成农业生产、管理。这种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产业。

能够彻底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的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完善的农业科技和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体系,使农业相关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够远程学习农业知识,获取各种科技和农产品供求信息;专家系统和信息化终端成为农业生产者的大脑,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改变了单纯依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彻底转变了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认为传统农业落后、科技含量低的观念。另外,在智慧农业阶段,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效益越来越高,迫使小农生产被市场淘汰,必将催生以大规模农业协会为主体的农业组织体系。

智慧农业功能构建包括特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农科总部园区和高端休闲体验区等。

3.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 (Precision Agriculture) 是智慧农业的一种形式。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加拿大的农业研究者提出并开始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也开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应用模式。国内的学者亦将Precision Agriculture译作“精确农业”、“精细农业”。国内学者对精准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定义尚存差异,笔者更加倾向于李德仁院士对精准农业的解释。“精细农业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订实施计划,并在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田间作业。这是一种信息化的现代农业。”

精准农业由10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信息采集系统GI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R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 (见图5)。精准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主要强调效益。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图5 精准农业系统示意图

(八)“互联网+”农业

1. “互联网+”农业的提出

“互联网+”理念是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首次提出的。“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相结合,实现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

2. “互联网+”农业:加出现代农业新高度

2011年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表明,年销售额25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农场,有70%以上在农场业务中使用互联网,更小的农场则有41%使用互联网。农场主们将自己农场的照片贴在脸书网站上,每周更新网页内容,感兴趣的顾客通过电子邮件与农场主联系。在美国,互联网对许多小农场意味着生存,如果你只有一个有机农场而没有网站,那么没人愿意去了解你。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达28.4%,规模达1.95亿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33%。农村、农民、农业、网络、网民、网购六者构成了“互联网+”农业最核心元素,农业要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这几个要素就必须同步发展。当农村的一切插上互联网翅膀的时候,“互联网+”农业将会真正拔地腾飞。

“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案。“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3. “互联网+”农业:三种模式和四大功能

三种模式

第一,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以计算机为中心,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推进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

第二,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它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一种电子化交易活动。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等。通过构架类似B2B、B2C的综合支持平台,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从事与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相关的电子商务服务。

第三,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将互联网与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创新产品营销设计,打通传统隔离的农业一二三产业环节,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四大功能

第一,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助推农业实现个性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相结合。

第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可实现精准化生产、智慧型生产。

第三,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

第四,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

各级政府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让“互联网+”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互联网中受益。

4. “互联网+”农业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全产业链叠加加上农业产业链的四个环节,即生产、经营、管理、服务。

“互联网+生产=精准农业”,即农业的精准化。“互联网+经营=扁平流通”,特点:一是扁平化,信息化把流通扁平了,取消了原来的中间环节;二是透明化;三是公平化。“互联网+管理=效率政府”,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互联网+服务=满足农民个性需求”,为农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第二个维度是农业经济六类资源要素数据化集成。

“互联网+农户与企业=新兴力量”, “互联网+土地与资源=规模效益”, “互联网+资本与金融=农业不差钱”, “互联网+市场与信息=新兴渠道”, “互联网+技术与人才=新兴范式”, “互联网+法律与体制=新兴农业管理模式”。

第三个维度是农业六大传统行业在线化改造。

传统种植业的重点是高效农业物联网大田种植重点推广节水、节药、节肥、节劳动力的物联网技术,在“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中取得突破;畜牧业将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推广应用精准饲喂、在线监控动物疫病、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水产业将物联网设备、技术应用于养殖水质实时监控、工厂化养殖监测、专家在线指导等;饲料工业鼓励饲料企业运用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技术;农机化行业着力提高农机装备信息化水平,加大物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农机作业上的应用力度;农垦具有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优势,力争在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机器人应用上有所突破;农产品加工业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同时要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电子商务。

(九)品牌农业

1.从两组数据看品牌农业的重要性

一组数据:2015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有效评估378个品牌,总价值超过了5000亿元,平均品牌价值约13.47亿元。涪陵榨菜、烟台苹果等14个农产品品牌价值在50亿元以上。其中,涪陵榨菜和烟台苹果的品牌价值超过了100亿,分别为138.78亿元和105.86亿元。

另一组数据:近年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然而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两组数据从正反两面反映了品牌农业的重要性。第一组数字从正面反映,当品牌做得很好时,它的产品就不仅仅只有它自身的价值了,品牌的价值还被附加到它的产品上,可以比其他普通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第二组数字从反面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2.品牌农业的内涵

品牌农业是具有质量和安全健康保证的品质农业;是按照量化标准产生和加工的、产品始终如一的标准化农业;是通过恰当的筛选、包装和加工进行原料升值的价值农业;是摒弃一家一户落后的生产经营状态,以规模获得高效益的规模农业;是打通一二三产业,甚至全产业链掌控、实现质量与安全可追溯的大食品业。总之,品牌农业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加工和经营的思想和方式,引入工业化先进的管理思想、技术、品牌营销模式和人才,把农业产品像工业品那样加工和经营,以全新的方式振兴和发展。在市场上表现为厨房餐桌食品全面走向品牌化。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第一抓手。如果从市场的角度研究现代农业,从食品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角度切入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所有工作可以聚焦为一点,这就是“品牌农业”。品牌农业是农业走向市场的手段和落脚点,是打通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媒介,是农业和农业企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3.品牌农业的重要特征

生态化:按照“尊重自然、循环发展”的理念,从事农产品的培育和生产,加工和销售安全、健康、优质的农副产品。生态化是品牌农业之灵魂。

价值化:引入品牌营销模式,通过品牌定位、产品创新、产品核心价值、品牌形象设计以及传播推广等手段,提升产业、企业和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收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化是品牌农业之根本。

标准化: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对农业经营组织的种养、加工过程和环节,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改造和建设,改变传统农业经营的粗放、随意和人为性,形成可量化、可控制和可复制的农业。标准化是品牌农业之基础。

产业化:实现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高度融合与产业整合,形成完整农业产业链,进行良性联动和互动。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合作社—超市、农村—金融、农场—家庭、鼠标—家庭,都是“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形式。产业化是品牌农业之策略。

资本化:根据农业投资风险大、利润回报低、投资周期长、市场前景广的产业特点,积极主动先期导入现代投资和资本运营理念、模式和路径,用资本的杠杆和力量撬动、助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资本化是品牌农业之血液。

4.用品牌改变农业

对于行业来说,品牌保障了对质量安全的信心。在消费者心中,品牌化农产品代表着信赖、安全和高品质。要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针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有计划地制定涵盖生产全过程的完善的标准体系;对农业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管,严格农民依“标”种植,企业依“标”生产、按“标”加工,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牌销售的状况,确保生产出的农产品符合现代市场需求。

建设品牌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品产区、品牌农产品集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上档升级。二是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是落实政策扶持机制,制定、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品牌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严格品牌奖励兑现,加大对发展农业品牌的投入,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加快“互联网”与品牌农业联姻,通过“互联网”,从金融、种养、加工、渠道、传播等各个节点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并塑造出受众更广的互联网农业品牌。

农产品品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无形资产,承载着历史、文化、责任、诚信、安全等内涵,只有挖掘好、运用好、保护好它,才能让农产品品牌这块“金字招牌”实至名归,才能安天下、稳民心。

(十)休闲农业

1.休闲农业的含义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活动。

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英文的Agritourism/Agro. Tourism,由农业 (Agriculture) 和旅游 (tourism) 两个词组合而成,因而也有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说法。

2.休闲农业的三个结合和三大融合

三个结合

“三农”结合: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三产”结合: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结合,把农业同旅游服务业、商业、农村体育、文化等产业结合起来。

“三生”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相结合。

三大融合

产供销一条龙的融合创新:将种植业、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起来,形成体验经济,实现多元化收益。

“农、旅、文”三种业态的融合创新: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打造全新的综合业态——“农旅文综合体”。

“乡土意境与时尚度假”的融合创新:以乡土意境再造乡愁,以时尚度假满足市场,通过新乡土度假产品的打造实现休闲农业的升级。

3.休闲农业的独特功能及类型

休闲农业的独特功能

(1) 乡土性。由于各地农耕历史、民风民俗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不同的农业条件、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土特产品。人们选择乡村休闲旨在寻找曾经失落的净化空间、绿色文明以及尚存的传统淳朴的民俗文化氛围。

(2) 过程体验性。游客通过接触乡土文化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通过乡土特产了解优势农产品及其地域性,获得和消费优质农产品,通过亲自采摘、加工和品尝等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风情,享受其中的乐趣。休闲农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市人群,要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如在春季体验种植,在秋季体验采摘,在夏季体验森林疗养,在冬季体验狩猎。

(3) 消费经济性。通过亲自采摘果品、蔬菜可以购买到新鲜、价廉物美的农产品,相对而言休闲农业园区的住宿、饮食等收费较低。

(4) 效益综合性。休闲农业使农业产业链延长,农村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带动农村就业、环境、交通、娱乐等的发展。休闲农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商品,再到提供服务,最后到享受产品与服务,表现出较高的附加值。

休闲农业的类型

(1) 观光农园。利用花园、果园、茶园、药园和菜园等,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赏花、购物及参与生产等活动,让游客享受田园乐趣。

(2) 休闲农园。利用农业优美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为游客提供欣赏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及文化等活动。

(3) 科技农园。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水耕栽培、农技博物馆等项目,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学习、体验等活动。

(4) 生态农园。以农业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绿色农园等,为游客提供生态休闲、生态教育、生态餐饮等活动。

(5) 市民农园。将土地分成若干小块 (简称一分田),将这些小块地出租给城市居民,平时由农业园人员负责经营管理,节假日城里人去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6) 农业公园。利用农业环境和主导农业,营造农业景观,设立农业功能区,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活动。

4.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理论依据

(1) 马克思休闲论。马克思认为,休闲是人们在精神上所掌握的自由时间,即休闲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 休闲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的时代不断向前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现代的信息经济时代、未来的休闲经济时代发展。休闲可以产生服务,可以创造价值,形成并产生经济。由休闲产业活动衍生出的休闲需求、休闲消费、休闲产品、休闲服务等汇集成的休闲产业所形成的经济,被称为休闲经济。

(3) 体验经济理论。20世纪末以来,体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价值取向。Toffler (1970) 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差异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是未来重要的消费趋势。体验农业成为世界休闲农业产业价值的新取向,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同时还可创造出新的服务,从而带动新兴产业和产业链发展。

(4) 农业多功能性需求理论。农业多功能性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的概念较早地出现在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中,强调农业除具有经济功能外,还同时具有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多种功能。

优越条件

中国农业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类型多样,地区特色显著;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丰富;农村民俗风情多彩,农家生活富有乡土特色;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日趋增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广大农民的心愿。

政策背景

发展休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2015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11亿人次,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4100亿元。农业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共14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加发〔2016〕3号),提出到2020年,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达33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行走在柏油马路上,穿梭在林立高楼间,却依然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希望拥有“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的真挚感情,渴望获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恬淡生活。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让我们返璞归真,让我们在田园风光中流连忘返,让我们寻找失去的记忆生活。

休闲农业,经历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摸索阶段,走过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发展过程,必将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求是》2015年第4期。

温铁军:《中国农业如何从困境中突围?2016年的国际国内农业形势判断》, 《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2月18日。

程郁:《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做法与目标》,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5年第18期。

金盛、彭万明:《论农民的理性与农业的规模经营》,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朱立志:《“三型”农业是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 《理论探讨》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