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抉择: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
摘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而不强的咸阳农业,必须用工业化的理念举措来转型提升;散而不美的咸阳农村,必须用城镇化的思维路径来改造优化;忙而不富的咸阳农民,必须通过职业化的方向方法来增收致富。咸阳市着眼工业反哺,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资源要素向农业倾斜;着眼城镇带动,大力推进农民向城镇(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着眼专业分工,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集中,培训向农民靠近。咸阳的实践启示我们,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重中之重”作为基本方针,把“三化同步”作为总体要求,把“三个集中”作为根本路径,把“三个进程”作为现实目标。
关键词: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咸阳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新方针、新要求,着眼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要求,以推进项目向园区、农民向社区、土地向规模“三个集中”为抓手,不断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三个进程”,积极探索具有鲜明咸阳特色的“三农”发展之路,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为什么要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
(1) 大而不强的咸阳农业,必须用工业化的理念举措来转型提升。从产业规模看,咸阳无疑是一个农业大市,2009年,全市总人口501万人,其中70%从事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0.4万亩,产量208.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7.7万亩,总产315.5万吨。水果总产量458.2万吨,其中苹果378.1万吨,年末大牲畜存栏40.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19.7万头,生猪存栏155.3万头,粮、果、菜产值、产量均居全省第一,畜牧业产值居全省第二,农业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7.5%,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但用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咸阳又很难算一个农业强市。一是农业装备滞后。有效灌溉面积只有耕地总面积的60%,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50%;设施蔬菜面积43万亩,仅占全市蔬菜总面积的1/3。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差。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不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3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3家,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专业合作组织只覆盖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5%,覆盖农户数只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5%,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难以真正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施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三是农业专业化水平低。优势主导产业板块小,聚集度不高,除苹果以外,全市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一县一业”甚至“一乡一业”,已建成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四是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农产品初级产品多,精细产品少,以果品为例,鲜果销售占70%,只有30%被加工转化为浓缩果汁。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人才不多、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六是农业知名品牌少。除苹果以产地全国知名外,无一农产品品牌在全国有知名度。因此,咸阳必须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顺应市场经济形势,运用现代工业化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经营,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一体化经营和发展。
(2) 散而不美的咸阳农村,必须用城镇化的思维路径来改造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咸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到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已达到39.6%,主城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60万人,成为大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平、彬县、泾阳、礼泉、乾县等一批县城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区域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实施重点示范镇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有效提速了小城镇建设,改变了农村人居环境,已建成的480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但总体而言,咸阳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全市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7个、3.9个百分点,105个建制镇镇均0.61万人,远远低于3.23万人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普遍存在的规划落后、居住分散、设施不足、环境不好等突出问题仍未根本改变。270万农村人口居住在3843个行政村、1万多个居民点 (自然村) 当中。农村街道实现硬化、有排水设施的不足1/3。沼气覆盖小,已建成的沼气户不足全市农户总数的1/10。此外,还有1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5万户21万人仍居住在土窑洞、地坑院、危漏房和独居院中。严重分散的农村建设格局,既浪费了大量珍贵的建设用地资源,也显著加大了农村公共服务配套的成本,使农村人居环境很难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路,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大趋势,加快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村庄布局调整和设施改造,实现建设用地节约、公共财政节约和人居环境改善,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建设发展新格局。
(3) 忙而不富的咸阳农民,必须通过职业化的方向方法来增收致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或者说农村人口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广,生活越来越忙,收入也越来越多。2009年,全市转移就业的农民达到95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农民的兼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206元,较2008年增长19.8%,是1978年的609倍。但整体而言,咸阳农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农民群众的生活还不富裕。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仅相当于西安市的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全市农村消费零售总额为63.2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5%。从表面上看,农民贫穷是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2009年家庭经营收入只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其中农业收入只占家庭经营收入的38.8%,全市农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一,但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居全省第五。但实际上,则是因为农业规模化程度差,农村户均耕地只有5亩上下、人均耕地只有1.7亩左右,农民很难以农业为单一职业,专业化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而之所以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则是因为农村转移就业频次多、不稳定,虽然每年转移就业有近百万人次,但真正能够长期稳定在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工作的并不多,农民工更多的是在家乡与城镇、耕地与工厂 (商铺) 之间候鸟般奔波,土地成为其最后的生存保障,不愿意也不能够转移给其他经营主体。另外,随着受教育程度的越来越高和在外务工时间的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尤其是二代农民工,开始不愿继续留乡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3860”现象则越来越突出。同时,在城乡二元体制环境下,农村转移就业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让更多的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携带全家在城镇落户扎根,让土地更快更多地向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集中,让留守农民和农业工人单纯依靠农业经营或者农田作物就能发家致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农民。
二 如何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
(1) 着眼工业反哺,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资源要素向农业倾斜。一是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依托现代果业项目区、设施蔬菜基地、杂果经济林、500万头PIC生猪养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田水利等涉农重点项目,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向园区捆绑配套,农业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到2012年,全市已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91个,其中被认定为省级的18个,市级45个,县级28个,实现了省级园区县市区全覆盖,园区内流转土地达78万亩,有10个园区规划面积突破了2万亩,涌现出了武功大庄、泾阳日新、礼泉肖山、乾县周城、礼泉袁家等一批先进典型。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及物流业,推进农业向工业融合、向三产延伸,项目向园区集中,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全市先后建成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兴平市食品工业园、礼泉县食品工业园、永寿绿色食品工业园、旬邑太村工业园、淳化润镇工业园等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8个,吸引了香港益海嘉里、中粮集团、内蒙古伊利、广东温氏、江苏雨润、山东张裕等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总数达到400多家,其中认定总数达到172家,初步形成了果汁、乳品、粮食、食品、红酒等七大农产品加工集群,年销售收入120亿元,辐射农户53万户,安排就业5万多人,带动形成县域工业园区35个。2012年,全市食品工业完成产值317.2亿元,是2009年的2.3倍,年均增长32.1%;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17.4亿元,是2009年的1.7倍,年均增长20.3%,食品工业成为仅次于能化化工和装备制造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三是发展一村一品,建设优势板块。整合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聚集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全市形成了北部优质出口苹果,南部设施蔬菜,果区生猪,粮区高产奶牛,城郊千万只肉鸡,永寿、长武优质核桃,泾渭清水莲菜,乾县富硒苹果,礼泉红提葡萄、御石榴,泾阳酿酒葡萄10个现代农业优势板块。建成省级一乡一业示范乡镇44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43个、休闲农业示范园 (农庄) 30余处。四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不断深化,校企项目深度融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被确定为首批地市级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农民科技培训水平日益提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3年来新增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6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8个;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62万千瓦,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度达80%左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6%。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65.4亿元,是2009年的1.78倍,始终保持农业总产值全省第一。
(2) 着眼城镇带动,大力推进农民向城镇 (社区和中心村) 集中,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3年来,我们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二十字方针,学习借鉴成都、江苏等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注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积极推进农民向城镇 (社区和中心村) 集中,有效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城乡同步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全域咸阳”理念,和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打破城乡界限和制度束缚,将县城、小城镇和村庄建设通盘考虑,将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同步规划。做到规划一次到位、项目分步实施,杜绝了重复建设和劳民伤财。3年来,先后完成了11个县市的县城总体规划、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14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97个建制镇和200个新农村示范村及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村庄的规划修编工作,并编制了一批专业详规,为农民向城镇 (社区和中心村) 有序集中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强力推进重点示范镇。全面启动了4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工作,同步规划确定10个市级重点镇建设工程,并享受省级重点镇相关优惠政策,每个镇按3年5000万元的标准进行重点扶持,着力完善水、电、路、气、汛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统筹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收入、社保、子女上学等问题,吸引农民就近在小城镇安居创业。三是坚持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每年初向各县市区分配确定100个市级示范村建设任务,并鼓励支持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其他类型和层次的示范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跟进,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先后涌现出了旬邑县、彬县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累计建设各层次、各类型的新农村示范村1850个,其中市级重点村1340多个,分别占全市行政村的74%和48%。四是全力实施扶贫“三告别”工程。从2009年开始,举全市之力,对居住条件较差的边远农村贫困群众,实施了以“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的“三告别”工程,通过“移民搬迁建新村、整合土地搞发展”的办法,把边远小村、零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到社区或中心村居住创业,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7.2亿元,搬迁贫困群众5.4万户22万人,腾出土地8万多亩,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五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按照省委书记赵正永提出的“推进城镇化,不仅要做好中心城市、县城、集镇,还要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要求,从2011年开始,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在彬县、旬邑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全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7个,涌现出彬县炭店镇河西社区、旬邑王家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典型。六是启动实施城乡一体化试点。在13个示范镇基础上,选定了22个村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示范,每个镇按每年300万元、每个村按每年50万元的标准给予财政扶持,加快小城镇居民住宅小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建立园区引领、乡村旅游、新型社区、土地流转、移民搬迁等示范模式,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在示范选点布局上,做到“三个尽量靠近”: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尽可能重点选择镇政府所在村、地处交通要道的大村以及撤村并居的新型社区进行建设,突出优势特色,提升档次功能,注重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七是加快农民转户进城。积极推进城乡户籍一元化改革,加快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并轨,在城镇为进城农民建设普通商品房小区,大力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进城落户,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鼓励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中,累计办理进城落户农民49.7万多人。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2%,较2009年提高5.3个百分点;行政村总数减少到2767个,居民点 (自然村) 数较2009年减少了30%。
(3) 着眼专业分工,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集中,培训向农民靠近。按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促进产业连片规模经营和农民分工分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土地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加速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动,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效益。市政府还制定出台了鼓励土地流转的相关优惠政策,健全了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有关制度,建立了县级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加快了流转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9.5万亩,占耕地总资源的16.7%。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自愿入社、因地制宜、引导扶持的原则,鼓励农民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营组织,在合作社内部实行技术培训、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农资供应“五统一”制度,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对接的难题。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73家,入社农户达到17.5万户,带动农户57.4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8.7%和61.3%。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突出外出创业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三大重点,贴近农民务工、务农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提升了进城务工人员和留乡务农人员的专业素质。3年来,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2万人,打造了“咸阳足疗”、“电子轻工”、“纺织女工”、“果业农工”等一批劳务品牌;完成农民职业技术职称培训1万多人,完成农业实用技能培训100万人次,使普通群众户均基本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64元,是2009年的1.77倍,年均增长20.7%,连续3年高于城镇居民实际增速。四是着力培育职业农民。农民的知识化、职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职业农民。我们在全市进行了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由市委新农办牵头,市统计局、农业局、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助,依托县乡村三级组织,广泛开展了职业农民调查摸底活动,并按照所在地域、技术特征和从事产业,建档立卡,分类造册,建成一个全市性的职业农民信息库。围绕咸阳市粮、果、畜、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型职业农民团队。一个产业设置一个职业农民团队,一个团队确定一批理论和实践丰富的专家,构建专家→职业农民团队→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组成框架,形成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团队带动一个龙头 (加工企业或合作社) 的发展良好格局。创造性地提出将职业农民分为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技能带动型人才、文化艺术类人才8个类型,并对评选出的全市“十佳职业农民”进行了表彰奖励,形成“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良好效应。全市目前活跃在农村基层组织的职业农民有1.2万余名,涌现出了泾阳县王桥镇北峪村的杜琦、乾县漠西乡吴村的王明录、永寿县店头镇西塬边村的樊栓红等众多优秀农村职业农民典型,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 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带来的若干思考
(1)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重中之重”作为基本方针。2003年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政治要求,从此,“重中之重”成为与我国“三农”发展最紧密、最重要的关键词,成为推进“三农”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战略思想。咸阳近年来的“三农”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就在于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坚持每年出台《县市区农业农村工作考评办法》《市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目标分解书》,明确县市区和市级各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加强平时督查和年终奖评,并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重点工作汇报会,展示新成就,总结新经验,激发新干劲,对土地流转、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绿色长廊建设、“三告别”等紧迫任务更是坚持一月一汇报。这种加压紧逼的工作态势,最终升华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虽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三农”问题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强化“重中之重”的方针要求,越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越要强调“重中之重”的核心支撑,越要丰富拓展“重中之重”的内涵和外延。不仅要体现在号召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三农”工作的浓厚氛围。
(2)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三化同步”作为总体要求。“三化同步”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三化”之间紧密联系,辩证统一。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原料、生活品和劳动力,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扩大农产品需求,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市场空间和技术支撑,三者之间必须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片面强调工业和城镇的主导作用,农业现代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工业和城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制约。以咸阳为例,从1999年到2009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6%,而农业总产值仅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6∶1扩大到3.9∶1。因此,推进“三化同步”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补齐农业短板,改变农村面貌。这几年,咸阳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大力度地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有效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跨越发展,从2009年到2012年,年均城镇化率较前几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年均工业增速较前几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9∶1降低到3.45∶1。因此,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手段。
(3)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三个集中”作为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大指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又是什么呢?咸阳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大格局的基本做法,归结起来就是“三个集中”。“三个集中”成功化解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过于分散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三化同步”质量,使它们协调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理空间格局。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使农村更像农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集中发展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并成为城镇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而农民集中居住,也使农村更像城市,不仅是进城进镇农民,而且居住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也可以享受城市的现代文明,促使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延伸,可以初步实现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服务全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办好。通过土地向规模经营,有效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支撑。总之,通过“三个集中”,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空间格局必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三个进程”作为现实目标。“三化同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实到涉农部门和县乡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的“三个进程”。其中,以农业工业化为主导,农民职业化为基础,农村城镇化为载体,形成三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三个进程”从哪里着手,农业工业化是突破口,农业工业化既能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产供销互促、一二三产联动的产业体系,又能促进农民从一产走向二产、三产,从田间走向车间,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开辟广阔的致富之路,更好地实现以工哺农、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农村城镇化是整个社会城镇化的有机延伸和重要组成。只有农村人口、产业、设施等各种要素不断向城镇、中心村 (社区) 集聚,才能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资源节约、经济繁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村镇体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人力和智力支撑。因此,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三个进程”,正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方式和现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