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空白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叙事空白是所有叙事文本中都存在的现象。对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有涉及。虽然他们大多没有明确提到“叙事空白”这个术语,但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与此相关。本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叙述学研究的角度,对叙事中的空白现象加以专题研究。本书主要采用理论阐释法、概括归纳法、多学科融合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叙事空白的原因、表述、填补和价值四个方面的内容作系统研究,以期融合贯通。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论部分。这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叙事空白相关研究成果综述;本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在研究的缘起部分,本书主要考察了叙事交流活动中的遮蔽问题,以期引起读者对该课题研究重要性的关注。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叙事既是一种去蔽,同时也是一种遮蔽。任何叙事在讲述某些事件之时,总是相应地将另外一些事件付之阙如。也就是说所有叙事都存在空白,文本空白与叙事是如影相随。但叙事交流中的空白问题在学界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还有待深入探讨。

本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提出叙事空白这一叙事学的新范畴,并对其在叙事交流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探讨。本书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一是叙事空白表述的研究。本书提出了叙事空白表述的五对范畴共十种表述方式。这一研究无论是对叙事发送者还是对叙事接受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叙事空白的填补。叙事空白的填补是目前学界(包括接受美学学界)都严重忽视的问题。本书在此问题上的探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本书的研究成果也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

三是阐发了叙事空白在叙事交流中的价值,尤其是修辞价值和文本意义增殖价值。叙事空白让叙事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成为持续的、深入的、稳固的双向交流,让读者与文本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促使读者在自身视域中“生长”出意义并填补文本中的空白,从而让叙事交流成为真正的双向对等的交流。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辨析叙事空白的内涵,界定了“叙事空白”的概念、本质和类别。该章认为,故事时间大于零而叙事篇幅等于零的叙事现象就是叙事空白,其本质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缺席,是“有中之无”。叙事空白可以分为作为叙事依托的空白和作为文本结构的空白。前者是故事时间的前提、基础和来源,后者指叙事文本中缺席的未出场部分。

本书的第三章主要研究叙事空白的原因。该章认为叙事空白生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语言的局限性;二是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三是对叙述策略的考量;四是叙述形式的缺失。

本书的第四章主要讨论叙事空白的表述。该章提出,叙事空白并不是一个文字都没有,而是指没有正面的直接的叙述,在该章所讨论的叙事空白中,叙述者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叙事空白中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表述出来,此即叙事空白的表述。该章提出了少与多、因与果、副与主、影与形、反与正等叙事空白表述涉及的几对范畴。

本书的第五章主要探讨对叙事空白的填补,该章就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一是叙事空白填补的依据,主要包括作者本意、文本潜势和读者成见。二是叙事空白填补的原则,主要包括开放性原则、伴随文本依赖性原则、融贯性原则、道义分明原则和平衡趋向原则。三是叙事空白填补的方式,主要有试推填补、移植填补和联想填补三种。

本书的第六章主要梳理叙事空白的价值。叙事空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叙事空白的增殖价值。叙事空白可以让读者放飞自己的想象,对其进行多元化和多次的填补,从而实现叙事文本的意义增殖。二是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叙事空白可以激发和挑逗叙事接受者的期待和想象,让叙事接收者能更深入更持久地深入叙事交流中去。让读者成为意义的共同生产者,使阅读成为“写作式阅读”。三是叙事空白的美学价值。叙事空白让叙事文本产生虚实掩映之美。叙事空白还能让故事世界更真实。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空白;生成;表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