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教育发展专题研讨会”专栏
“21世纪华文教育发展愿景与行动”倡议
编者按:
2016年5月22日,来自中国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意大利、缅甸、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20余位华文教育专家齐聚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参加由华侨大学、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华文教育发展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准备充分,讨论热烈,深入分析世界华文教育现状与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探讨新时期华文教育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展望华文教育的未来趋势与发展方向。其中,不乏诸多新理念和新思路。为使广大读者能共享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在会后征求诸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本文特将会议达成的共识整理成《“21世纪华文教育发展愿景与行动”倡议》,以飨读者。
21世纪华文教育发展愿景与行动
(2016年5月 中国·厦门)
前言
据统计,目前海外至少有600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华文教育是面向广大华裔青少年开展的中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教育,它伴随着华侨华人的出现而产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1690年海外第一所有文字记载的华文学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明诚书院创办至今,华文教育已经走过300多年的历程。几百年来,无数的海外先贤为发展华文教育出钱出力,奔走呼号,不屈不挠,乃至流血牺牲。华文教育虽历经磨难,起落沉浮,但其炎黄血脉从未中断,并已发展成在海外植根最深、覆盖最广、相对正规、最为有效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形式;它既维系着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和对祖(籍)国的深厚情感,又发展成为海外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
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重要事业,需要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为此,特制定并发布《21世纪华文教育发展愿景与行动》。
一 时代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不同源流的文化全球化融合,呈现出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态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大国地位的逐步确立,作为世界第二大国际通用语言的汉语,正迅速成为各国人民外语学习的重要选项。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华文教育发挥其独特作用。
1.世界经济发展、文化融合需要发展华文教育
在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以积极、主动、负责任的姿态参与世界治理,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声音和态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冲突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但是,构建新的世界图景已成为必然。中华文化与经世哲学为世界秩序的重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念。由此,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日益为更多的世界人民所了解、欣赏、接受。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世界的经济发展、文化融合则更需要中华语言与文化的深度参与。
2.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华文教育
中国正逐步迈向国际舞台的中心,而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就必须更多地了解世界,同时也必须让世界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和谐与包容。以海外华文教育为平台,通过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开展中华文化传播,开展有效的民间公共外交,发展友好的国际关系,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这尤为重要。
3.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传承民族的语言与文化需要华文教育
发展华文教育,是海外侨胞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保证,是凝聚侨心、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也是充分利用汉语这一世界性语言工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增强海外侨胞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传统的华侨华人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华人社会出现了文化传承的代际危机;以涌向欧美的新移民为代表构成的新型华人社会也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因而有效传承中华语言与文化就成为华人社会的迫切需要。
4.推动两岸合作与交流需要华文教育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皆为华侨华人的来源地,均负有支持与发展华文教育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华文教育工作从未间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良好的华文教育研究和海外华校资源;近年来,大陆对华文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海外华文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两岸通力合作,整合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研究力量,共同探讨并解决华文教育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海外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整体实施,这对于加深两岸合作与交流,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二 发展态势
当前,世界华文教育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其主要表现为:华文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海外侨胞自主兴办的华文学校有2万所左右,在校学生达数百万人,有几十万本土华文教师耕耘在教学一线,华文学校也日益由单一的语言教育中心向传播中华文化的多元平台转变;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走进华文学校学习华文,从而走近中国,这让海外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又有了新的内涵,教学性质也进一步多样化;开展华文教学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广泛,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把华文列为当地的主要外语,华文教育与主流教育接轨的条件逐渐成熟;华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华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并且已打造了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从语言教学到文化教学、从学生使用到教师使用、从平面到多媒体的较为完备的华文教育教材体系。
华文教育能够取得以上发展,有赖于以下环境与条件。
1.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华文教育工作
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华文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参访海外华文学校;国家专门成立了“国家华文教育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华文教育工作;设立了海外华文教育基金会,专门负责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帮助华文教育和推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尤其是侨务部门在师资培养与输送、教材编写、华校资源建设、华裔子弟中华文化体验等多方面为华文教育事业提供帮助与支持;教育部批准设立专门为海外华文教育培养师资的华文教育本科专业等。
2.华文教育的办学环境日益宽松
随着中国的崛起及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展,中华语言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华文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的理解与支持。许多国家已将华文纳入政府的语言文化发展规划,将其作为国家多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作为华人社会的民族继承语,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3.华侨华人更加重视华文教育
广大华侨华人对中华语言文化的一往情深,是华文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华文教育直接关系华侨华人及其子女的切身利益,越来越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视。为了海外华人华侨子女能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许多有识之士倾情华教,殚精竭虑。
4.华文的世界价值日益彰显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对各国都是一个机遇。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华侨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尤其是一大批华人企业、华商的崛起,促使华文的经济实用价值愈加凸显。华人企业的经营文化、华人的经营理念也越来越被重视与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道”及其他管理理论、经营理论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与借鉴。与此同时,中文日益成为诸多世界组织的工作交流语言,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文的社会贡献度日益彰显。
然而,华文教育发展至今,正处于历史转型期,面临着诸多挑战。
1.由于政治或意识形态等原因,仍有一些国家限制甚至抗拒华文教育
受传统政治因素或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中华的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播持谨慎、怀疑态度。他们担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其原有的文化与价值体系造成冲击,从而对中华文化与语言的教学采取了防范限制甚至排斥抗拒的态度,直接影响华文教育的发展。
2.华文的生存空间受到世界强势语言和当地主流民族语言的挤压
华文教育在较多国家与地区已逐渐发展成为第二语言教学。而具有第二语言教学性质的华文教育,其生存空间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语等强势语言和当地主流民族语言的挤压。华文的通用性和社会地位与英语等强势语言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出于实用性等考虑,这些世界的主流语言仍然受到各国学习者的高度重视;异地迁入的华侨华人,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语言的选择也必然会倾向于居住国的社会通用语。
3.华文教育分化发展的格局愈加明显
华文教育在世界各地可谓形态各异。从教育主体看,以欧美新移民为代表的新侨往往以努力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为目标,华文教育也日益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而以部分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传统华侨华人社会却始终在为“反归化”而斗争,追求和捍卫华文教育的独立性。目前,虽然华文教育的发展环境总体上日益宽松,但当地政府对华文教育仍然存在着两种政策取向:一是要求华文教育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成为所在国多元文化中的一种;二是要求限制华侨华人接受自身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权利,取消华文教育。华文教育的发展始终为所在国政府的教育政策所左右。两种分化的华文教育发展理念的存在,要求华文教育寻找并确定有效的应对之策。
4.办学目标受到商业化趋势的冲击
21世纪的商业化趋势对以传承中华语言文化为使命的华文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一趋势下,华文教育的核心办学目标被淡化,华文学校的生存环境日趋困难,华文教学存在功利化倾向。
5.面临“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挑战
由于华文教育普遍办学条件有限,华文教育在当前信息化浪潮中处于被动地位。但华文教育的发展,必须正视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互联网+”层面的转型升级,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整体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6.自身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当前,华文教育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教学理念落后、年轻人参与意识减弱、事业吸引力不强、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挑战,华文教育亟待转型升级,提升水平,顺应潮流,应对挑战。
三 行动原则
时代的需要,日趋明朗的发展态势,新技术、新业态的挑战,超越传统的使命,促使我们必须达成共识,协同行动,共创未来。21世纪华文教育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球化原则
世界日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必然包含文化的多元化。为适应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华文教育事业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角和立场,将其视为促进世界多样化、推动世界文化融合的必然选择。发展华文教育,不仅是中国政府和华侨华人的事业,而且也应该将其视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为发展世界华文教育事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强调各国的共同参与,谋求各国政府的鼎力支持。
2.本土化原则
华文教育发展至今,无论是在教学性质、教学内容,还是在办学模式、师资建设方面,本土化特征日益凸显。21世纪华文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此为基础,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华文教学,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努力创新与当地主流教育体制融合的途径,探索华文教师本土化培养的方式,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分量,以不断提升华文教育的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
3.职业化原则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世界各国对通晓华文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华文教育既要巩固和提高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教学水平,又应满足当地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扩大办学领域,拓展职业化教学,把华文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华侨华人子女增加就业渠道,提升社会竞争力。这也是21世纪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4.信息化原则
教育信息化是带动华文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华文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华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华文教育的深度融合。华文教育未来的发展,要积极依托云技术、云平台等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成果来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开发适应教学对象学习特点的信息化平台,提升教学质量。
5.文化性原则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华文教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使中华文化在海外得以有效地发展。华文教育,使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在文化上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有助于他们在当地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华文教育必须始终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
6.协同创新原则
开展华文教育工作,要强调团结合作,协同发展,立足创新。既要强调国际上的协同发展,又要重视区域范围内的协同合作;既要不断创新华文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又要不断创新华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四 行动方案
1.多边合作
第一,积极发展与所在国政府及主流社会的多层次合作,推动华文教育融入主流,为华文教育的持续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二,积极探讨与祖籍国相关主管单位、各层级华文教育单位的合作形式与路径,寻求更多的华文教育资源,以深度拓展华文教育。
第三,积极发展与海内外高等学校的合作关系,提升华文教育的办学层次,建立华文教育完整的办学体系。
第四,积极拓展与所在地华人社会、宗亲会、同乡会、商会等社团的合作,夯实华文教育发展的基础,稳定并扩大华文教育的民间支持力量。
第五,积极发展与中资企业和所在国当地大型企业的合作,培养与汉语、中华文化相关的人才;努力寻求华文教育职业化的模式与路径,增强华文教育的实用性及其对华裔子弟的吸引力。
第六,深化与所在国华文媒体的合作,创新与华文媒体的合作方式,利用华文媒体扩大华文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为华文媒体培育潜在的读者群,做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七,深化两岸合作。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是海峡两岸的共同使命。两岸应以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实际需要为最大公约数,携手并肩,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2.教学标准化与规范化
第一,建立华文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华文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核心是华文教学大纲。科学的华文教学大纲的制定,一定能够起到规范海外华文教学的作用,使华文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推动华文教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基于不同需要,华文教育大纲又可以分为:面向全世界的普适性华文教育通用大纲和面向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本土化教学大纲。华文教学大纲建设也可以分成语言教学大纲,文化教学大纲等分别进行建设。建议成立专业的华文教育大纲制定专家小组,专项研究大纲的制定。
第二,建立华文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综合的华文教育评估体系十分迫切。建设海外示范性华文学校,帮扶海外华文学校,都必须对学校教学状况进行评估,以帮助海外华文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华文教育评估体系的建设重点包括对华文教学质量的评估、对华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和对华文学校办学实力的评估。
3.资源建设与配置
第一,建立海外华文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华教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华文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华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国侨办正在组织建立规范、系统的海外华文师资培训与培养体系,以促进华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必须尽快着手建立完善的青年华文教师培养及发展体系。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青年华文教师系统培养体系和进修制度,为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同时,也促进青年华文教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
第二,打造华文教学资源体系。华文教学资源体系应为一个信息化、立体化体系,包括教材、教辅、网教(网络教育)、空教、多媒体,甚至“富媒体”等多种形式。华文教育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教材体系,但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立体、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只有给华文学习者提供更便捷的学习方式,更适用的教材,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华文教学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拓展与丰富华文教育的办学资源。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华文教育必须重视办学力量“资金池”的建设,积极寻找和稳定华文教育的办学资金来源,建立多种类型的可持续的华文教育办学基金,推动华文教育的长远发展。
4.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华文教育工作者始终都要把华文教育当作一个学科来建设,要建构起华文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华文教育学科建设目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华文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须侧重以下一些方面: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华侨华人子女华文习得规律研究,华文教学法研究,普适性及本土化华文教育资源研发,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华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华文教育全球化战略及政策法规研究,华文教育现代化研究,华文教育历史研究,华文教育数据库、语料库建设及研究等。
5.信息化技术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它将极大地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华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华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华文教育信息化大数据的共享平台。在信息化建设中,要花大力气着力建设与重点教材紧密结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教学案例库、教材库;大力开发操作性强、适应面广的华文教具体系;利用云平台、智慧教学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华文教学过程的碎片化与即时化处理、多媒体资源的灵活调用、线上线下与课上课下的一体化学习等;大力开发华语文化产品、教育技术产品和电子网络产品等。当前要抓住发展机遇,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
6.产业化路径
华文教育发展要积极探索华文教育的产业化路径,产业化道路是21世纪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华文教育应从华文教育资源衍生产品开发、信息化产品开发、职业化华文教学、华文人才培养等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华文教育的自我增值与发展。须立足于打造品牌性产业,建立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以产业化为平台,来增强华文教育自我更新与发展的能力,提升华文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五 因应“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政府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因应“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华文教育在以下三个方面大有可为。
1.发挥优势,贡献“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给华文教育创造了新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交流内容,有利于更加广泛地传播中华文化。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必然会带来的新局面。同时,要求华文教育必须要和文化传播、文化环境的创造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民心相通”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融合交流,文化的相互借鉴。这就给华文教育当中的文化传播提出新的要求,即华文教育怎样和文化传播相结合,来承担文化传播、文化融通或者文化沟通这样重要的任务。
2.借力东风,实现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建设将给海外华文教育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促进华文教育转型升级,这给华文教育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汉语人才,如经贸、金融、旅游、工程、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如何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需要我们去探索新路子,探索新机制,发展教育教学新模式,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促使华文教育由单一的汉语补习或者汉语学习,向汉语专业学历人才培养,实现汉语和专业学习与培养相结合的转变,从而促进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
3.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
“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华文教育向更加关注世界战略和全球大局转变,华文教育工作者要从世界战略和全球大局出发,给华文教育重新定位,在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重新认识华文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办学理念的转变还体现在传统华文教育应该向“大华文教育”的理念转变,建立“大华文教育格局”。要让华文教育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华文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得到中国,而且要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支持与帮助;同时,也要转变把华文教育仅仅看作单纯的语言教学的观念,华文教育必须与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融合结合起来,也须和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六 共创美好未来
推动华文教育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的共同期盼。我们应以“21世纪华文教育发展愿景和行动计划”为指导,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内外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共同努力,积极沟通,平等协商,合力推动,迎接华文教育的重大发展。
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华文教育界同人需携手共进,不断充实与完善其发展内容,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深化对华文教育的共同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与认同,对条件成熟的项目与计划抓紧实施,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够谱写21世纪华文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2016年5月
附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名单
董程鹏(台湾)
陈之权(新加坡)
陈友明(印度尼西亚)
陈志成(马来西亚)
陈汉展(泰国)
孙浩良(澳大利亚)
李祖清(缅甸)
陆陈(香港陆陈汉语集团)
曾毅平(暨南大学)
沙平(福建师范大学)
任弘(华侨大学)
陈旋波(华侨大学)
胡培安(华侨大学)
周清海(新加坡)
郑洁珊(印度尼西亚)
陈慧珍(印度尼西亚)
黄端铭(菲律宾)
李雪梅(意大利)
李复新(澳大利亚)
吴伟平(香港中文大学)
周小兵(中山大学)
陈学超(陕西师范大学)
李劲松(唐风汉语)
贾益民(华侨大学)
纪秀生(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