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教学(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专题研讨会”专家发言选摘

孙浩良:

六七年前,澳大利亚华文教育开始走出华文社区,走进当地的主流地区。当时澳大利亚的中小学一般下午3点半放学,下午5点半父母到学校接孩子。我们利用中间两个小时的after school care让中文老师到当地的小学里面去教学,使当地的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当时非常受欢迎,家长和学校都非常支持。后来,澳大利亚的教育部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资源来普及当地的中小学的语言教育。

让华文教育和华文学校立足华文社区,但又走出华文社区,面向主流社会,是现在的新课题、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认为:第一,现在的华文学校不仅仅是在华文社区教育孩子,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同时要自觉地加入到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故事的行列;第二,在澳大利亚华文社区4%的学生到华文学校上学,应该来上学的华文孩子只有1/5,还有很多孩子没来上学。如果要推广到整个社区,整个社会,还有96%的孩子要学华文。面对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教育市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为此遇到很多困难。以前使用教育华文学生的方法教育华人孩子,但是现在不能用来教育外国学生学习华文。教育对象、教育方向和教育方式都变了,要遵循新的教学规律。

国际英语的今天就是世界华文教育的明天,建议华侨大学要努力研究和比较国际汉语和国际英语的异同,特别是从国际英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国际英语的推广是殖民化的运动,其在强行推广英语语言的过程中,致使一些地区本民族的语言消亡。今天的世界华文教育是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步伐发展起来的,并且“一带一路”是非常好的历史性机遇。

 

郑洁珊: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岛国,交通不发达,各地区差距很大,加上历史的原因,各省教育状况悬殊,只有大城市和部分地区华文教育发展比较快。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有四个层面。第一,在学校学习华文。如一些开设华语课比较多的学校。第二,华语课一般一星期两节课,80分钟左右。第三,补习学校,类似于欧美的中文学校。第四,大学的中文系。这四个层面是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整体面貌。补习学校从开始到现在对华文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把华文教育推向新的台阶是今天各省教育协调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海外的华文教育有两个主要参与者:民间与官方。二者都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在政府的教育体制下,这二者怎么生存和发展还需要寻找途径。身为华裔要搭建好双赢的桥梁,让两类人群互相之间有更好的了解,为下一代华人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海外华文教育既不同于中国国内的语文教育,又不同于对外汉语教育,不同国家和地区华文教育的水平不同,发展模式又各不相同。华文教育的定位方向很重要,方向要瞄准,并且方向决定了模式。现在最困扰秘书处或者整个华文教育机构的是人力资源的不足。而人力资源不足正是由于教育资金的不足。申请汉语志愿者教师和外派教师的资格越来越难,所以导致年青一代的华文教师越来越少。就地培养华文教育老师是长久之计。一直推动具有中文系的大学与中国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借鉴其他学校发展经验。此外,需要制定教师评估标准,虽然在一些偏远地区这是很难实施的,但也还是要积极制定。最后,印度尼西亚的海外华文教育还存在缺乏接班人的问题。

 

陈汉展:

泰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的情况大同小异。华文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教师老龄化、缺乏新生代人才接管、创办华校缺乏科学的理念。再一个问题就是应当创设华语环境。目前,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多,国际机场广播使用中文和英文,基础工作人员开始学习中文接触汉语,中国旅客消费购物促使华语迅速发展。华语这20年来的发展很值得学习,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要了解懂得华语能够做什么事情。泰国100万学习者70万学中文,目的是想学习中国人怎样当老板,所以他们把孩子送去中国。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该怎样培养基础阶段的华文教师?国侨办每年外派700多名教师来到泰国教学?合同期限一到,然后就离开。能给的工资,不超过3000元/月,班主任最多不超过5000元/月。所以怎样使本土教师能够留在泰国是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土招聘老师,汉办给予工资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教学管理方面,教育部门从云南派了专家来帮助建构泰国的华文教学体制,希望对未来有所帮助。

 

黄端铭:

汉语和中华文化正在走向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之后,加快了汉语推广的步伐。在新的形势下,华文教育一定要正规化、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但是,对其中的国际化本土化或者说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内容应当有所保留。我想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情况。在菲律宾有100多所华校,实习双重课制,语言课用中文来教,中文课只教一年,其他课都是用英语来教学的。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之前,当时菲律宾政府全面规划侨校,侨校开始转型成为依法设立的私立学校。所以,菲律宾100多所华校,都是依法设立的私立学校。这是第一点。第二,它们都是非常漂亮和现代化的。第三,华校教学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是到大学的,目前拥有6所这样的华校。第四,课程是菲律宾教育部规定的所有课程,华校的毕业生上菲律宾大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还有政府允许开设的合法的中文课,少则一节课,多则三节课。第五,从1976年菲化以后,主要是开门办学,40年之前主要是招收华裔子弟,40年之后开门办学,现在原住民进入华校的比例少则50%,多则90%。而且还有韩国人、印度人。从这个层面上讲,40年之前已经开始转型了,已经开始实现国际化、本土化。在这个新形势下,就算最近几年因为岛屿争端导致与中国的关系很不和谐,但是菲律宾仍然无法不正视和置身中国崛起事实和中华文化学习的热潮中。菲律宾现在拥有4所孔子学院,国际学校也纷纷开设了汉语课程,在主流中学里85所在外语科目下开设汉语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华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并且感到迷惑,华校和这些新出现的汉办机构有什么不同?如果再提国际化,本土化转型就会产生误导。三个星期前,菲律宾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了100多所华校的董事长和校长围绕“华校何位,华校何为”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帮助大家找回华校的自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华校与常见的汉语教学机构的异同:从历史层面来讲,华校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植根于本土的,而其他的办学机构是新生的;从培养目标层面,华校培养的是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人才,而其他培训机构培养的是具备汉语能力,了解汉语文化的学习者;从教育对象来说,华校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学习者,而其他机构学习者是各个年龄段的;华校是基础教育一贯制,是一种启迪式的教育,其他教育机构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程度而开办;从校园文化来讲,华校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其他教学机构只是创设中华文化的氛围;从教育方式来讲,华校是熏陶式的,养成式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华校有三种定位和身份。第一,华校是菲律宾依法设立的私立学校。华校是菲律宾的国民型学校,这个是立身之本,立身之地,一定要做好。第二,华校是华族的民族学校,这一方面绝不能忘记,家长把学生送到华文学校,就是希望能把华族的文化传承下去。第三,华校是友族的华文学校,很多学生来此学习,就说明国民教育成功,并且很有特色,要发挥优势,让更多的学生来华校学习。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提出,在面对新的汉语办学机构时,华校不要迷失自我,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与其提出走国际化、本土化的道路,不如提出必须与其他的教学机构联手推广中华文化,但是要找准自我,不要丢失自我,更不要邯郸学步。不要忽视华校的独特作用、独特优势、独特的特色才能巩固现在的地位。另外,有些专家谈到教材的建设,教学人才和教学资金的不足,一直也是困扰华文教育的问题。各国的华文教育机构应该在发展中发挥专业性,加大国家层面华文教育的统筹,这个议题应该引起各个专家的重视。另外,要建立质量的评价评估体系。泰国的陈先生提出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华教办学热情已经消退。那么,怎么把华校办大办强,是一个真正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真正实现市场化这个问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有历史遗留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必须提到议事议程上来。

 

陈友明: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历史悠久,于19世纪末成立中华学堂。在1901年,成立了官方学校,中华学堂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第一所民族学校。它在印度尼西亚产生了巨大的轰动,1908年的青年誓师大会,就是从中华学堂得到了启示。很多其他学校就是参考华文学校办校、办学。华人办学促进了华文教育的开展,在那时全印度尼西亚有800多个文学家、史学家、艺人,他们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家报刊也是华人创办的,在新报上,印度尼西亚独立的国歌首先在华人创办的报刊上刊载报道,之后华文学校不断地发展。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1860所华校、社团拥有几十万名学生,规模是空前巨大的。不过,到了60年代发生政变,在几天时间内如秋风扫落叶般所有的华文组织和学校被封闭。遭此浩劫封闭30年之久,大约造成了印度尼西亚两代人无缘接触华文教育。当地华人开始积极探索,什么原因导致当时的华文学校被禁止。以及怎么教育后代,要怎么开办学校,才能使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市场需求,借鉴华文补习班的经验,如果真正把教育做好,就应该从幼儿补习班抓起,还要考虑它的市场效应。现阶段我们提倡办三语学校,进行印尼语、华语、英语三种语言的同时教学,以此为基础,创办了新型的学校。这类学校以华文教育为重,应用母语式的教学教育孩子中华文化和伦理道德。从目前十多年的发展来看,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现在全印度尼西亚有70多所三语学校,并且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种族学生也加入,比如伊斯兰教的学生。从教育效果来看,小学学生基本上可以用汉语交流,并且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将近有300多所民族学校,同时也有友族的老师来进行汉语教学。从2005年开始,学生陆续到华侨大学、暨南大学接受奖学金本科教育,现在这些老师已经回馈到社会。这些老师有的是友族的老师,有些印度尼西亚人去教育华人子女汉语和教中国文化。透过这些现象,可以体现当地融入华文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的成功展现。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印度尼西亚又提出“海洋中心”战略合作,将来会有大量中国人员和旅游者走进印度尼西亚,所以对精通汉语人才和教师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说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不仅仅是要考虑到华侨华人自己的子女接受华文教育,而且要配合国家战略合作,为提高印度尼西亚国家的软实力起到重要作用。

 

吴伟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我主要谈华文教育的三个问题:一个是怎么走的问题;一个是多元驱动的问题;一个是民间力量的问题。

关于“怎么走”,我有一个十六字方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学术为纲,守富扶贫”,守富扶贫是重点。从华文教师的角度来说,守富就是守着已有的,扶贫是指除了培养土生土长的华裔老师之外,多培养一些洋人老师。虽然本土老师教得也不错,但洋人老师来教中文跟中国人来教中文不太一样。学生就觉得都是自己国家的人,学人家的文化,语言说得这么好,然后又来教,大家都学得比较开心。此外,到底是应该加强华语老师,比如说汉硕,他们的语言功底?还是应该加强他们的教学技巧?也就是说去培养一个好老师?还是去培养一个语言学家?你没有知识你怎么教;那另一方面,你有了知识,但你不会当老师,你怎么能教,那就又回到了守富扶贫。所谓“怎么走”,可以具体的落实到守富扶贫这个概念里面。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扶贫就是除了已有的教材,别人还需要别的教材,可以帮助他们编写教材。可是有些地方他们就只是编排他们本地所需要的教材,那就可以把华文等教材发过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扶贫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在很强调汉字教学的地方,适当强调一下拼音。你这边忽略了,那我就给你补一补,因为最终都是跟中华语言文化有关。汉字应该教多少呢?因人而异,每个人自己学中文都有他自己的目的,所以在这里讨论汉字教多少,意义不是太大。还有,整个华语教学,有学历教育,还有非学历教育;有两个星期的,有四年的有八年的,假如你有时间,那你会学的面面俱到,假如你没有时间,那你只能做某一些事情,而且要把它做好,要不然听说读写都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就是说也说不出来,听也听不好。

第二个,所谓多元驱动,有政治的、区域的、经济的、文化的、投资的等,每一个都会驱动华语教学。其实地方的语言文化也有驱动力的。因为每一位华侨,他所谓的母语情结其实是方言情结。他们当然喜欢大中华文化,他们当然也必须知道。但是,假如有一些人,他知道参加华侨大学的一些活动除了大中华文化以外,还有“寻根活动”,比如说访问妈祖庙之外,还可以学学潮州话,学学粤语,学学其他。就算他们自己不开心,父母也会很开心。因为很多青少年报名,并不是自己想来,而是父母让他们来。所以,把这个加进去的话,有了这一个语言文化的驱动,大概对整个发展都有好处。

讲到民间力量,我的答案就是说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就大同了。也就是说有的人是管政治教育的,有的人是管学术的,民间有一个学会,专门研究语言学和华语二语教学的问题,这些是民间力量的一部分,就是说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这些问题。那为什么说学术为纲,就是为了学术纯洁化。我一直的理念就是语言要海纳百川,最后每一种地方语言文化都回到中华语言文化这个大海里面来。如果把小溪流的水堵住了,海里面的水大概会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讲,民间的力量也很重要,包括方言。

最后,英语教学的今天就是汉语教学的明天,在这方面的确做的很不够。又回到方言这里,现在的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澳洲英语都很不一样,正因为这样,英语才走遍天下。一方面要强调标准,一方面回到大华语的概念。最后讲到具体做法,清风扫落叶已经走不通了,侨务这条线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先从方言做起,先从一些民间的东西做起。

 

周清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原理事长):

今天,我着重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华语的问题,在语言推广的这个部分,是以一个做为标准,还是这个标准不唯一。《全球华语大辞典》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大华语不是中国大陆的,不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是全世界华人的语言。语言在各个华语界是有差距的,推广华语是全世界华人的责任,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个大观点。因为这个观点底下会带来很多问题。

我这次参加这个论坛,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中国朋友看问题常常从乡情看问题,常常从华侨看问题。年青的一代,乡情很淡,很多年轻的华人华侨再也不是华侨,他是当地的华人。基于此,就要改变观念,改编教材。教材的再进化,是将来必然要出现的。因此要调动全世界华人的创造力,全世界华人对语言对文化的热情,再也不是从乡情和华侨的立场出发。从这个观点顺路下来的,教材的编写,充分利用全世界华人的资源;在师资培训上,怎么样减少对中国色彩的关系。华语不是中国的语言,而是全世界华人的语言,华语所代表的文化不是中国的文化而是全世界华人的文化。

第二个就是人和地的问题,人是华裔华人,语言是华语,要把华文教学华语的教学融入当地的教育,不要自我边缘化,处理好人和地的问题。

 

陈学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今天在这个时候探讨华文教育,是因为出现了新的侨情、新的侨商、新的侨资、新的侨教,这些新问题逼着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节点上寻找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华文教育首先是一个事业,不是一个专业,华文教育的宗旨是在全世界寻找一个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让后代把中华文化的优良品质继承下来,优秀的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第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华文教育问题,首先是人文教育的问题。当前新移民空前增多,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说这些人的教育问题。华文教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而是塑造人的教育。第三个就是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不是弱点而是优势,有很多的华校在国外办,恰恰需要国内的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研究的专家去输出,去帮助它们发展当地的华文教育。此外,还有教学活动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一体化,教学媒体的一体化,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陈之权(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兼首席讲师):

在讨论华文教学的时候,不能够简单地从地域上把学习者分为母语学习者、二语学习者或是外语学习者。因为华文学习者的背景是多元的,而且不同语言文化的学习者是在同一个地区学习的。

在谈到华文的未来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特点:它不是一个以语言发源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由内圈到中圈到外圈一个同心圆的状态,不是这样;它是以一个共同的时空向并存的三点化的状态,包括了母语学习者、外语学习者和二语学习者,或是说非母语学习者。所以,华文教学应该是以一个地区的社会语言环境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水平、多功能的教学,是塑造社会原生态和家庭原环境制约的多元化语言教学。根据这种多元化特点来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地设计教程、教材,并设计教学的设置评估。

华文课程设计需要根据学习者的能力和需要给予不同的处理,对母语学习者来说,比较简单,课程重点是培养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重视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教学办法可以参照中国大陆及港台成功的母语教学模式、水平应该达到跟语言发源地的学生不相上下。对外语学习者或非华裔的学习者,课程以培养学习者基本的听、说、口语能力为主,同时适当引进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名著,甚至可以用他们的母语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所感知。教学办法可以借鉴已经很成熟的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理论来设计,语言水平应该达到能用目标语与目标语的使用者进行基本口语沟通的水平。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这好像是以华裔学习者为主的学习圈,学习人数最多,但是各地区的差距很大,不能够以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供参照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所以,对于这样的学习者的研究,应该成为世界华文教育未来发展的关注点,甚至是一个研究的焦点。

尽管学习者多元化,在规划课程的时候,还是应该设定所有的非母语学习者应该学习的核心内容,尤其在语言的规范方面,要设定必须达到的一个基本的语言水平。这类学习者的语言课程和语言目标,应该列出他们必须要掌握和能使用的基本词汇和句型。达到这样的水平之后,再按照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语言能力,扩大学习范围而达到力所能及的水平。在文化目标上,对这样的学习者,要求他们认同母族文化,并且以自己所属的文化为傲。对于这样的学习者,需要制定一套基于非母语学习者的语料库的课程分级标准,明确列出核心的目标以及配合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和学习需要的分级目标,教材教法的评估根据这样的目标来进行规范和设计。此外,在教学方面,还应该善用当地的华族社区的资源。

总之,第一,应该设立一个世界华文教育的统筹机制,整合各地人才和资源,共同制订世界华文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策略。再根据各地区的经验有效分工,优势互补,同舟共济。统筹机制应该避免由官方来主导,应该交由跨国的民间组织或者国际专门人员来领导。第二,应该建设涵盖各类学习者语料的华文教学的语料库来收集标注不同年龄背景的学习者的字词句等,再以这个为基础,根据同类语言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能力来规划课程和学习教材。第三,应该鼓励同人开展跨地域跨国际的教学。第四,要加强各地区华文教师的专门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和专业素养。尤其是要加强各地的华文老师在编写教材、评价课程、开展教学研究、应用通信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第五,应该把世界华文教育当成一个产业来处理,而不只是一个社会的工作,所以民间企业应该提供资金和各地的教研单位合作,研发教学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和科研项目,再把经过验证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面向全球推广,当然也应该把营销所得的盈余重新投资教育,提高华文教学品质。

 

沙平(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无论从外部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上来说,还是从内生需求来说,华文教育发展确实都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站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

首先从国际政治经济形式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这些国际政治经济新的变化必然会对华文教育产生影响,这是外部的挑战。机遇主要是指“一带一路”,这为华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华文教育内在的需求来说,经过我国多年的发展,整个华文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关口上,一些旧的、语言推广初期使用的策略是不是还适用,是不是还依然要沿用下去。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下,是否需要采取新的应对策略,就是转型升级,这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促使考虑汉语国际推广和华文教育的策略是否要做一些改变。另外,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语言推广的经验和前车之鉴,当前实行的华文教育的策略是否还有效,是否还要继续下去,包括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公派教师项目、外派项目,也包括侨办的寻根之旅等,都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到底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哪里,这点实际上是有共识的。要付诸实施,而不只停留在口头上。既然面临新的历史节点,对旧有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和华文教育项目要重新进行评估和审视。落实本土教师的培训,要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建立“一带一路”学院,办两个专业,一个是华文师范专业,一个“华文教育+”,当地需要什么加什么。办在本土,和当地的大学合作,办“一带一路”学院。

 

周小兵(中山大学教授):

今天我主要介绍教材库的建设。

第一,依托国家汉办的教材基地,首先我们建成了一个对外汉语教材信息展示中心,收入教材信息有一万六千多册,而且还有一个网站,截止到2016年3月查阅人次已有76万,而且教材的门类齐全。其次,我们还建立了教材语料库,有三千多册教材,四千多万字,是为了编写各类大纲或编写教材的素材库,再次,教材库还可以作为机器评估的基础。做机器评估的同时可以对教材的难度、文化、字词等进行分析,是检索的系统。最后,我们作为一个教学资源的研究有很多相关的论文,教育研究主要是本土性的。另外,教材研究方法也有一些创新,基本上以数据、统计、分析、再得出结论。我们编写了教材编写日程,把三千多个字、词、语法点、分类文化点从三千多册教材概括出来并排序,大家编写教材时可以参考,而且我们还做了一个在线的字词工具。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下载下来进行分析。

第二,介绍一下我们的机器库教材概览的情况,全球的数据库,首先是类别,整体上来说,纯纸质的教材将近60%,纸质加多媒体的近40%,纯粹多媒体的非常少,实际上课堂教材是最多的,大概占到63%。其他的包括读物、自学参考书、工具书、教师培训等。除了我们一般所讲的课堂教材,像外语、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知识之外还有专用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教材,读物大概占11%。从教学多媒体来说,我们的教材有一万多册,单媒介语占了大多数,单媒介语最多的是汉语,其中一大块儿就是华文教材,不用外语来注释,第二是日语,多媒介语最多是英汉,然后是日汉、韩汉、泰汉等。适用学校的情况,目前是大学的最多,后是中学和小学。现在教材编写当中存在问题:类别不太清晰,适用水平基本上和学习人数比较接近,基本上零起点是占大多数的,主要是一些中级高级,也有一些教材是以初中级、中高级划类的。就出版的信息来说,中国出版的最多,外国出版的比较少,这个和英语相比较还是有差异的。英语教材在世界各地的出版远远超出英语国家本身。就整体的情况来看,其实多媒体的教材比较少,资源类型不够丰富,幼儿和中小学教材比较少,再有就是区域的教材可能不足,每个地方的、有特点的,尤其是一些小语种,这是全球性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觉得重要的是多媒体,还有就是要联合少儿专家,联合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专家,一起开发本土性教材。

第三,在华文教材方面,教材库里著名的华文教材有800多册。从类型来看,含多媒体的全球汉语教材我们只占了41.7%,例如纯多媒体,但是华文教材的数量就比较少,跟全球相比多媒体是一个弱项。就教材的分类而言,华文教材是课堂教材比较多,其他的少一些。从教学媒介语的角度上讲,单媒介语大概占53%,尤其是汉语作为单媒介语所占数量最多,占了1/3单媒介语教材的52%,这是华文教材的特点。从适用的水平来看,华文教材实际上2007年初级的比较多,中高级的也不少,还有一些跨类的,全球教材的跨类华文教材更多一些。从微观考察来讲,我们主要考察几个方面:话题的选择,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是相当多的,但是展示中国现状的就比较少,发现有很多教材不知道该怎么写当代中国。还有一些话题是比较老的,比如阶级斗争。还有就是话语态度,就是对文化到底怎么介绍。我们发现华文教材里弘扬中华文化的教材很多,考察过的七部华文教材,不管是中国大陆的、中国台湾地区的,还是海外其他地方的,基本上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现在这些标准是不是适合现代海外华人的教学呢?就菲律宾来说,有很多并不适合。从教材的词典来看,比较有特色的像普通话没有对应词的,另外是普通话有对应词。课文的选编也非常有意思,很多是选了当代中国。但是选当地的华文教材,选当地华人华侨作者的就相当少,几乎没有,这是一个缺憾。大陆很多作家的作品有许多需要改编,比如说月亮掉在井里,新加坡是没有井的。从华文教材的处理来看,怎么样来认识华文教材的性质?这个性质现在依旧探讨得不太清楚。还有就是华人的现状到底如何,如何进行分类?怎么样加强调研?现有的教材到底有多少?其实我们的教材库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占全球华人教材的50%不到。还有就是重视开发多媒体读物,教学大纲的编制,这些要在转型期怎么样适应新的发展。还有教材方面的研究,到底当代文化怎样概括内涵,光是核心价值观可能就比较多,再有就是本土性质的开发也值得我们探讨。

 

李雪梅(意大利中意国际学校校长):

我主要谈谈意大利华文教育的内生性发展模式问题。第一个问题,谈谈意大利华文教育的现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提升,海外学习汉语的热情持续高涨,这种汉语热不仅让更多的华裔子女喜欢学习汉语,意大利本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2014年意大利国立学校(主要指高中)已有88所开设了汉语课,到今天为止已经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意大利汉语教育中文教师将进入意大利国家教育体系。2016年2月意大利教育部公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公开招聘中小学汉语教师,汉语首次被列为中小学教师招聘的语言,招聘的教师将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成为意大利公务员,将获得永久的职位,意大利教育部的这一决定使意大利本土学习汉语的热情又升温了,意大利华校这几年的发展更是犹如雨后春笋。在2011年,意大利仅有不到10所华校,但现在仅米兰市就有二十几所华校,普拉托有8所,罗马有十几所。目前意大利的华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学校越做越好,越做越强,越做越有特色,这在当地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个大社会背景下诞生了欧洲的唯一一所由华人创立的、纳入意大利教育体制、与国立学校享有同等资质的双语学校,这就是我们中意国际学校。第二点谈谈华人教育的背景模式,外生性模式和内生性模式。华文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内生性模式和外生性模式,外生性模式一般指由外部原因而产生的模式,如国立学校教育。国立学校教育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当地政府的国家型教育模式,例如现在我国政府自主开发的教育模式。目前,意大利在大学和中学开办了中文专业和课程,中小学也在最近这一两年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不多。二是外来模式,例如中国政府提倡的汉语推广模式,也可以说是孔子学院模式。内生性模式主要是指当地华人自己开办的学校,主要开办业余班、周末班等。海外华文教育可以在近期内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模式有哪些特点呢?除了外生性大趋势的主潮流,其内生性发展趋势也不容低估,正是内在性的发展动力才促成了华文教育新的潮流。比如在意大利,华文学校在2011年不到10所,现在已经发展到有80多所,而且一些学校自己本身发生裂变,不断地办分校,越办越大,在各个城市也办连锁学校,对整个华文社区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实意大利的华文教育本身是一种内生性模式,同时,也靠外生性因素催生。第三点介绍一下中意国际学校的发展经验和内生性模式。意大利华文学校开始基本上是个人办的,也有一些是商会或者教会办的,除了中意国际学校之外,基本上都是以协会的名义办的,大多数在当地注册,基本上是业余制或周末制,也有的是周一到周五,但都是学生中午放学后到中意国际学校来,中意国际学校的前身意大利金融学校也属于这个模式。第四点,我谈谈意大利华文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现在一般的华校都是业余制的,华文教育已经进入内涵提升和质量提升的时期,现在应该进入由量到质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向三化迈进,同时华文教育是靠自身发展起来的,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严格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去行事,这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其次,现在的华文学校恶意竞争非常厉害,因为目前意大利还缺乏华文教育的统一协会或管理系统。各个华校各自为政,甚至学校间抢生源,校长之间不断交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然还有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教材问题等。中意国际学校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一所全日制的学校,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特殊,缺少师资,主要的问题是两种文化、两种教育理念怎么融合,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李祖清(缅甸福庆学校校长):

华文教育应该走向世界。对于留根工程,则应该因地制宜。比如缅甸南部就应该重视留根工程,因为那里很多华人都不会讲汉语。但在缅北,有时候过分地强调留根工程会造成当地人民的误解,因为缅北地区有些华人甚至连缅语都不会说,所以很多当地人就误认为我们是从中国偷渡进来的,因此,留根工程的提法应该针对不同对象来强调。华文教育应该是促进中外关系的友好使者,不应该成为绊脚石。华文教育是希望工程,为社会培养人才资源是华文教育的本色,华文教育应该培养社会需要的大批跨文化人才,华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中外关系的友好使者,华文教育在海外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学后发展问题,职业教学配合华文教育就是“华文教育+”,这是最佳的途径,职业教育为华文教育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是值得重视的。

 

李复新(澳大利亚中文教师协会主席):

澳大利亚中文教师协会于1995年成立,是在全澳七个州的基础上成立的中文教师协会,是澳大利亚第一个专门做大陆版华文教材的机构,大概占了57%的市场份额,主要在堪培拉。澳大利亚标准中文学校是2008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地区经过特殊资格认证的学校,毕业生的成绩是直接上大学的成绩,国家汉办2016年在该校单独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主要服务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大中小学的学生。

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澳大利亚的中文教育崛起,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就是社会应用量越来越大了,华人多了,社会的需求大了;第二个就是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当时澳大利亚有了一个亚洲政策中心,这是一个影响;第三个是澳大利亚在考量一种未来语言对本国的影响,首先是看他的贸易量,在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国,所以亚洲语言里面,从这个使用的优先语言到现在的亚洲语言里面,如果要开设什么语言,如果有条件的话,首先要开设中文,这是基础背景的由来。再一个就是2008年其总体的学生人数大概不到10万,据2015年的最新统计,澳大利亚现在学习汉语的人数为168832,墨尔本这个州就有79035人,相当于澳大利亚学习汉语者的半壁江山。悉尼虽然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州,但是它的学生数量差不多要比墨尔本差一半,这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关系。联会作为澳大利亚有代表性的中文教育组织,应该要有一个国家报告。第二个我们中国政府也支持这个作为,首先看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有14个,分布在各个州里面。国外侨办到目前为止已经授予了4批华文教育试办学校,其中澳大利亚有4批,共计16所。

关于澳大利亚中文教学不公平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毕业会考的问题,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分出几个组以后,当地学生学不了,华人学生不想学,所以高考考中文的就全国来讲很成问题,到高中的时候流失量很大,其实相当一部分是靠华人学校来顶住这一块的,这是高中毕业的考试。第二,缺乏有效的教材,好多教材都是20年以前的,有很多教材没有与时俱进。第三,缺乏合格的教师,澳大利亚整个教师的队伍,1/3是外来援助教师,1/3是合格教师,1/3是不合格教师,就是有待提高的教师。第四,教学方法不当。这里面方法一直存在争论。懂这个领域的华人华文教师觉得自己的知识是过硬的,懂得中文的外国教师他们强调这个方法,就说你们不懂得教,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第五,知识的衔接问题。现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没有一个合适的衔接。第六,我们认为开展华文教育:一是要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以外援为辅,欢迎锦上添花,但是不能依赖;二是对政府机构来讲要加大务实之实,否则就会脱节;三是对于介入华文教育的企业来讲一定要放长眼光,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把中文教育看成只是一块肥肉。

 

陈慧珍(印度尼西亚共同希望基金会主席):

印度尼西亚的西加省有三大民族,华族是其中一个。西加省的华族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印度尼西亚华族人口占比例最大的地区,中华文化在那边保存的也是比较完整的。西加省的天然资源丰富,矿产、农业、林业、旅游业等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经济排在印度尼西亚的差不多32个省中的第26名,究其原因就是发展落后,人力资源和资金缺乏。众所周知,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在1966年遭遇了毁灭性的摧残,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改朝换代给华文教育的重新起步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造成了全球的汉语热,就在这个时刻,2004年西加华文教育协会机构应运而生。机构初步成立就把培养师资作为重点工作,现在正在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希望能够开展合作,引入华语人才。

 

陈旋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教授):

在华文教育发展100年中,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历史最长,形态最复杂,问题最多,有正面的因素,就是历史性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响应,200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说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有关中国的威胁论,以及种族、政治等遗留的历史性问题,尤其是一些大国的竞争常态,因此,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在复杂的张力之中艰难行进,全世界没有哪个地区像东盟、东南亚国家那样,华文教育在各种矛盾的、历史的、现实的、明的、暗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种族的各种问题的非常复杂的动态结构中艰难前行,不断挑战。下面我提出几点意见:第一必须凝练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价值观的问题,接下来是中国-亚洲价值观,其实亚洲价值观更多地会谈到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的问题,但我们中国-东盟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应该是很重要的,这个体现基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交流,以及共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历史和共同发展的历史,中国-东盟共同价值观的体现;第二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各国能推进主流社会主动地接受华文教育、主动地推动华文教育,让中文发挥国家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力量,为华文教育创造安全环境,要减少、克服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沙文主义;第三,就各国华校、华文教育机构来说,要主动争取,融合更多的活动,本土化、本地化成为永恒的话题;第四,中国国内应该加强对东盟各国的了解,这一点,我们国内做的还远远不够;第五,如果有可能,在东盟地区如可以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服务全世界华文教师的华文示范学校,新加坡在世界华文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是长期处于东西两种文化的冲击和融合的过程中,英语世界和汉语世界之间的冲突和交融。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倡议能够推动南亚地区大华文教育的问题。斯里兰卡是从东南亚到南亚的重要的、关键的跳板,斯里兰卡有大约2000万人,其中70%信佛教,13%信印度教,印度尼西亚呢,大约80%信印度教,4%信佛教,印度是世界大国,而且是将在亚洲崛起的大国,因为印度的华人很少,只有几十万人,所以它的华文教育是一个弱项。但是,因为中印关系有领土问题,还有政治、宗教问题,不过现在中印的关系在逐步改善。通过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世界可以对印度的华文教育产生影响,因为东南亚地区有相当大的印度人的社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信仰佛教的文化背景来自印度,而且中印之间有佛教关系的历史渊源,所以可以发展印度的华文教育。

第三个问题是将来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的变化,台湾地区几十年来为世界华文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应该帮助、关注和关心台湾地区的华文教育,保护台湾地区的华文教育的有生力量,这不仅对世界华文是一种鼓励,对台湾地区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台湾地区的中华文化生态的保护也有重要作用。中华文化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传统的、经典的中华文化;第二个是中华文化在近代化过程中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所形成的本土文化,最终形成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第三个是台湾和香港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还有一个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构建起来的中华文化。所以将来的中华文化应该是包含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在中国大陆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港澳的中华文化,还有台湾地区华人社区的文化我们呼吁能够关心、重视和保护台湾地区的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传承。

最后一点,有关欧美地区的华文教育,欧美地区的华文教育不像东南亚地区那么复杂,它是欧洲多元文化的产物,他的政策受到非法移民的影响,我们目前还在观察,但欧美地区的华文教育起点高,形态透明单一。在欧美地区,发展华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华文化的精英文化呈现出来。在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当时掀起了中国风,像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德国的歌德,他们对中华文化非常欣赏,而且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振中华文化的精英文化,把我民族最大的优势展现出来,在西方文化面前呈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任弘:

华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下面提几点意见。首先,凡是对华文教育有热情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文化传承的沉重负担。众所周知,现如今对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从母国角度来说,文化在华文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到底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需要及早厘清。该怎么去处理这个文化问题,需严肃看待。

台湾地区常常提一句口号:要保持族裔语文的优势,融入主流的教育体系。就是说,学习华文教育的人要保留双语的优势。全世界的移民都有一个先天优势——母语。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海外移民已经在海外生活、繁衍超过好几代了,可能已经没有人把中文作为他们的母语了。但当他们不把中文作为母语时,可以把它叫作族裔语言。族裔语言的保持对移民在任何地方的生存发展都是很大的优势。

华文教育的专业人士应该对海外华人华侨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加强研究和认识。我曾经在华侨大学给学生们出过一个测试:给出26个关于海外华侨华人、华侨学校和华人教育事迹的背景材料,考察他们对其了解程度。测试结果显示在26个材料里的诸多事件和人物,他们都只认识一个名字——陈嘉庚,其他一概不知。在如今的华文教学情况和华文教育体系下,必须要重视华人华侨的历史文化,至少要对海外华文教育情况以及华文学校的历史发展情况有所认识,不然怎么去从事华文教育这项专业,在未来又怎样以此为职业呢?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现在海外华文学校的几个重要的发展。第一,幼教非常普遍。几乎所有华教体系的幼稚园、幼儿园的利润都十分可观,甚至是很多华侨学校赚钱的重要来源。但华文教育的师资训练项目中却并没有幼儿华语这个专业,这一点需要尽快做出调整和补充。第二,在美国,沉浸式中文教育已逐渐成为主流。这一发展对美国的中文学校未来的生存发展可能产生严重的挑战。我们要对未来在北美、欧洲地区的华文教育体系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有所准备。第三,东南亚地区三语学校的发展。三语国际语言学校是传统华文教育的必然走向。无论印象中和传统概念中的华文教育是怎样,未来它很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做出改变和发展。第四,台湾学校对中国大陆新移民不断增加的启示。保守估计现在全世界的中国大陆新移民大概有一千万,继续发展有增大到两三千万的趋势。照这样的发展情况看来,我们对于海外的大陆新移民对华文教育将有要求似乎准备不足。而海外来自台湾地区的人已经成立了台湾学校,中国大陆新移民是否有成立中国新移民学校的要求和准备呢?这样的新移民学校与东南亚的三语学校以及与欧美主流社会的沉浸式教学该怎样搭配和配合,学校自身又将怎样生存和发展呢?这些都需要尽早做打算。当中国的侨生数量达到两三千万时,他们的子女会否以侨生身份或以当地国籍公民身份回来读书呢?我们是把他们当外国学生、华裔生还是侨生呢?未来要怎么处理这么多的学生呢?对于未来将会增加的数额如此庞大的回母国读书的新移民学生,我们要有所准备。至于侨生的经验,台湾地区有很丰富的经验可以参考和借鉴。第五,两岸间华文教育的互相参考和合作十分重要。民进党执政之后,台湾地区的华文教育是否受到影响呢?可能有一点,但影响不会太大。两岸都有华文教育,双方的合作应该更积极、具体。我从2008年起就开始呼吁要合作,但直到今天合作仍然不够具体和清晰,需要继续努力。今天会上很多朋友提到要殊途同归,其实接受华文教育,无论是学简体、繁体、注音符号还是汉语拼音,只要能把华语学会学好,那都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华语言教学在全世界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排除冷战时代的思维,排除对弈的想法,不要打击对方,要互相扶持,共同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陈志成: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是一个协会,一个组织。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没有承认这个会,但协会内部非常统一。会员来自台湾,港澳以及大陆的各个地域,所有会员十分团结。国侨办的活动中有一个叫作“中华文化大赛”的活动,在马来西亚,每年参加这个大赛的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大赛每年在整个马来西亚全国设有140多个不同考场,每个考场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考试。这么大规模的大赛由我们这么一个小会来承办,并连续举行了8年,这很有意义。

在师资培训方面,每年我们会带三四百个华文老师来中国学习;同时曾3次从中国请华文讲师去马来西亚做全国巡回演讲,每场讲座至少都有四五百人参与。号召和组织这么多中华文化爱好者来听课和学习需要很多师资力量。同时随着全世界的教学法不断更新,中国大陆的教学法、教育体系日益先进,马来西亚的华语老师更加迫切地希望得到进修。

在冬、夏令营方面,每年我们至少会带400个学生来中国开办冬令营。让这些原本不懂中华文化,把“中国”当成一个地理名词的孩子们回来亲眼看看中华文化,亲身体验中华文化。让一个个本来对中华文化没有丝毫概念的孩子通过参加活动后,自发地要求我们协助和推荐他们来中国学习。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有着很不平凡的历史。马来西亚从200年前开始进行华文教育,到今天共有过1293所华文小学。其中有90%是由华人在马来西亚尚未独立之前自己建立的。而到现在只剩下不到10所了(华文学校迁校得不到马来西亚政府支持)。所以表面看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发展不错,实际上付出了很大心血。马来西亚的华文小学是政府主流教育,但只有教师薪水由政府承担,其他费用自己支付,学校发展实际是靠自己的。政府拨款的97%是给马来西亚学校,只有少部分(不到3%)拨给华人学校。而我们其他一切开支都是由华社承担。1293所学校,60万学生,其中16%是非华人、马来人、当地原住印度人(也就是有八九千人不是华人)。那么为什么他们要念华文呢?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华语将来的生活才有保障。接下来讲中学。马来西亚的中学里有78所是国民性中学,学生来自华小,有125000人。国民性中学一周上5~7节华文课,其他课程全由英文和马来文来教学;另外国民中学(马来人的中学)有890所,有45万的华人华侨学生,学校一周上3节华文课。这些国民性中学和国民中学的华裔毕业生就是华小的师资来源,只有他们有资格在高中毕业后到政府实训学校继续学习,受训成为老师(马来西亚的华文老师必须有资格证,必须经过实训,从师范学校毕业)。现在马来西亚有61所独立中学,也都是华人自己出钱出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华人所建。在政府没有给予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编写课程、训练老师、组织统考,考试成绩在全世界820多所学校(包括中国)都获得认可。可奇怪的现象是,马来西亚政府却不承认这个成绩。但这些数据说明在马来西亚学习了华文,今后的出路是不成问题的。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表面风光,实际过程相当辛苦。马来西亚的正统华文学校是以母语(第一语言)教学的,在小学除了英文、马来文课之外,其他课程都是以华文来教。虽然都是华校,实际上和其他一周上两三次课的学校差距很大。马来西亚的华文教学因为受到政府压制,所以水平得不到提升。国家独立之前的课本、老师都来自中国,独立之后断绝了这些资源。所以马来西亚的独立中学有一半以上的华文老师来自台湾地区。因为在1990年之前,马来人不能来中国念书,那时候唯一出路是去台湾省。现在毕业于台湾的学生有6万人。而现在来中国念书的在读马来西亚学历生只有3000多人,在台湾升学的却有15000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尤其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越来越多人来大陆念书。总的来说,我们马来的华文教育就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

网络时代改变了人类生活,现代科技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现在的云教育需要得到重视。云教育就是我们的师资,课件、师资、课程都可以从云端获得。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很多,他们都是采用21世纪的教育方式,用云端教育,使用创新的方式教学。希望大家能够依赖本地师资,自力更生,不要对外依赖太多,要求太多。

 

陆陈:

陆陈汉语是一个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香港汉语机构。1991开始,创始人陆陈从加拿大回国后开始创办的国际华文教育机构。机构刚开始是开授外国人和香港人的普通话和中文写作课程。2002年,香港政府和教育局提出要做一家专门的汉语语言学校。当时香港有歌德法国文化中心,却没有专门的汉语言学校。香港政府对专业中文培训机构的需要,让这个汉语学校做到今天。我始终对汉语的整体教学教育理想未放弃,现在学校已经是一个包括研究所、出版社、管理学院、语言学校,还有一个国际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学院的集团。

其实,作为华人,大家想法都是一样的: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能为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做些什么?因为外国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热情和责任去帮助中国人传承、传播这些文化,只有依靠国人自己。这是华人作为文化桥梁的责任。所以陆陈集团一直无偿地自愿地做着这些事。我和先生以及我们培养的年青一代都在刻苦地甚至亏本地付出和投入。我们非常骄傲能培养出这样一群特别能吃苦的、能接受当今教育价值观的年轻人。

在香港发展华文教育事业尤其困难,因为香港人并不像其他海外华人那样缅怀自己的根,但他们又十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高素质的汉语教学。因此他们心情很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不尊重本土文化,那就是侵略。在本族语里还有其他方言,应该要尊重母语、尊重各种方言,因为方言就是文化。所以这些年我们最大的纠结和付出就在于如何连续不断地培养我们的华文教育体系里面的专业人才梯队。我们培养了18个校长,所有的人才(94%的高管)都是自己一手扶植的(都是本校自己的学生)。在老一辈教师的影响下,我们有责任把这些文化上的东西传承给下一代,给予他们精神指导,并为他们将继续走下去的这条文化传承的道路奠立基石。

从陆陈集团的角度来说,教学素质必须把握。世界上想学华文的人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一满足,但必须保证教一个就教好一个。教育不能控制社会情况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但能控制每个老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做好每周集体备课,给每一篇写作阅读评改不少于300字等。陆陈集团是中大和理大的同学会场所,为什么只挑这两个学校呢?因为别的学校的孩子都不能长久地待在这里,有条件的学生拿到加拿大身份证就离开了;懒于备课的走了;发展情况不好的走了;父母看到孩子生活条件不好也把孩子叫走了。于是后来我们发现了问题在于怎样做好知识管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教育模式。首先是培养机制中华文教师梯队的师资培育整体性问题。学校老师虽然都是来自语言学、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学这些专业硕士生,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教课。所以任何学生到了陆陈学校都需要重新接受为期三年的教学实践培训,一层一层地进行培养(1st千里马计划;2nd飞鹰计划;3rd栋梁计划),直到将之培养为主管教师。华文教师在香港除了要会写繁体之外,还必须会讲粤方言。这不仅是对母语言的尊重,也是一种背景教学所必需的素质。关于怎样解决年轻人在教学环境下受到的影响。他们必须了解整个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家长教育),这是当代华文社区里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如今的家长是希望孩子开心就好,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家长又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支撑。所以华文教学的家长课程必须从幼儿开始就配合开展。同时学校还必须拿出在国际考试中最好的成绩。香港的IB考试和中文考试成绩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而陆陈学校的学生的IB考试成绩在香港排名第一。这些成绩展现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应试能力)。而中国大陆把应试能力和整体素质分开,这是不科学的。

 

李劲松:

从2006年成立之日起,唐风汉语发展至今已经第十个年头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头十个辛苦的年头里,推动华文教育发展的是三驾马车: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国务院侨办、台湾地区主管部门。关于华文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整体来说应该是向市场化、信息化、服务于本土化的一个发展体系。正如贾益民校长所言,今年是教育时代的一个新的节点,其中两个关键点在于:第一,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第二,扩大传播效率的方法手段。2015年12月9日,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正式通过,这个政策的影响并不亚于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前我国的各高校是教育的主体,在那样的教育体制下,首先要做对外教育,审批流程非常地烦琐;其次是用何方式进行对外汉语教育也是问题之所在(因为那时使用互联网方式教学不被允许,并且国内只有64所高校被允许开办对外汉语网络教育)。而就在2015年年底,由于习主席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取消了这两个审批条件:第一,允许所有高校在中国以网络方对全球学员进行网络教育;第二,允许所有高校在海外自主办学(形式、方式、地点都将不受管制)。教育部的一个工作要点在于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完善教育对外开放的布局,为“一带一路”教育战略发展做出贡献。习主席说要“走出去”;李克强总理就给出了方法:“互联网+”;国务院就“互联网+”这些方法也提出了纲要指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方式,扩展海外合作,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用户。我们的改革从传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最先变革的行业都是传媒和新闻,之后到电子商务,再后来各行业O2O,最后是教育文化医疗,而国际教育首先受到影响。而今天,“互联网+”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

连续四年,中国的来华留学生都保持在30多万人。我们怎么让这个数据突破?怎么让大量的学生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来到中国,像许多人渴望拿到美国OFFER一样渴望拿到中国文凭呢?怎么让本需要国家出资引进的这2万人变成不需要国家出资的自愿来到中国学习的10万人,甚至100万人呢?这是我们亟须突破的问题。在这个大政方针下,北京市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北京的来华留学生占全中国留学生的1/3,而就在去年和前年,不管是北语还是北师大,来华留学生人数都在下降。在此情况下,北京市出台了“互联网+”教育文件,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开放式在线学习服务,申请国家互联网在线学习试点,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分互认和转化机制,打造数字资源体系。政府有先天的局限(国内高校在互联网资源和网站建设方面有各种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所以要鼓励企业和高校去合作推进。很多国内高校已经在行动,唐风集团也开始和各高校的合作。比如在2016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将联手发出“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的联网体,并报国务院办公厅和北京市政府备案,和政府一起联合推动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那么很多人心里一定有一个疑问,这样做到底有没有市场呢?需要解释一下,“互联网+”不是指留学生必须4年都来华留学,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分为1年面授+3年远程来完成。并且不是只针对10~20多岁的求学者,而是将从18岁孩子到六七十岁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学习对象都纳入学分学习体系和文凭的获取系统。这是我们提出的国际面授和网络教育的结合。为了了解这样的结合是否切实可行,唐风集团首先在韩国进行了市场调研,调查显示,其中有66%(170万)的学生愿意接受以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中国大学的学分和学历。其原因在于费用低、机会成本低。面授+远程的教育服务减少了学生的生活成本(北京、上海、厦门等主要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和机会成本(在完成本国大学学习或完成本国在职工作的同时又能获得中国大学的文凭)。这样他们不必放弃原本的生活轨迹,同时因为付出了金钱,学生会更有动力和效率去学习,效果远胜于之前由中国政府出钱让外国学生来华游学的方式。

唐风汉语公司能够把HSK网考模式应用于各高校的面授与远程教学结合的学位教学服务中。唐风专注于汉语国际教育10年,积淀了本学科的云平台智慧教育系统、移动学习技术方案和大量实用资源库。我们不仅研究解决方案,还会考虑全球的市场维护。这些服务都是可以达到国际服务标准的。

 

曾毅平:

欧洲语言在国际化过程中本身属于强势语言,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伴随着殖民化过程从上到下进行推进的。而华语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地位来讲,从以前到现在都不属于强势语言。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未来的华文教学,并不是语言本身的教学,而是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势建构相结合的过程。

下面结合华文教育提一下从大陆角度出发,讨论汉语国际教育的9个新动向。

(1)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是由族裔语言到国际语言教学的转变。语言教育的性质是属于族裔语言还是公共外语、国际语言的教学,这是由华裔和非华裔学习者占比多少来决定。目前是70%占比的华裔学习者居多。但近年来一个新的动向是非华裔学习者占比明显增加,这明显说明华文教育是从族裔语言教学到公共语言教学的转变过程。在此转化过程中,我们应从华文教育的角度来思考什么呢?在华裔和非华裔合班教学的情况下,教学理念、教材、教学组织形式情况应如何调整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2)由边缘性教学向纳入主流教学体系的转化。将以前中文学校的华文教学从周末制办学(没有国家经费、教育体制同主流学校有差别)向国家的主流教学体系转变(现在世界上有73个国家将汉语教育纳入了主流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趋势下,华文教育将如何应对,大多数仍处于边缘教育的华文学校如何进入主流?华文教学是由母语进行输出性支持的教学到本土化的教学。主流本土化有很多方面的内涵的体现:师资、教材、教学大纲的本土化;教学测试的弹性化;区分汉语和非汉语教学环境下汉语教学的一些研究。对华文教育来讲,非华的本土化比较好理解,而华文教学的本土化如何体现呢,和非华教学的本土化区别在哪呢?这是一个仍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3)目前的华文教学由单一的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多元主体是指组织汉语教学的各种主体机构(像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都有很多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这带来了世界汉语教学的类型和风格的多样化,这样必然会形成区域性的华文教育的中心(如新加坡如何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更好地发挥作用)。

(4)从族群教育到培养说汉语的世界公民的转变。在以华裔占主体的汉语教学当中主要采取族群教育。世界公民这个概念涉及几个认同:华族身份的认同;住宅国公民的认同;世界公民意识的增强。这些认同又涉及教材编写的选材问题,比如如何培养学生从汉语角度出发去探索世界性的话题。

(5)基础汉语教学到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深化。我国自1950年来就开设了专门用途汉语的教学,而近年来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因此我们要考虑它的职业化,考虑把华文教学和相关职业培训教育相结合的问题。

(6)把汉语教学从虚拟的情景交际转移到真实场域的社会生活场景中。

(7)从以数量取胜到重质量重内涵式的发展。

(8)依托国家语言文化战略和产业化来发展华文教育,同时为市场留足空间。

(9)国际场合非华人士使用汉语的情况增多。

 

纪秀生:

我对世界华文的发展提三个建议。1.完善顶层设计,要有一个制高点。华文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国家战略和学科高度来统筹、落实;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协调各地区、各多领域的沟通与协作。要让华文教育有一个可依托的制高点和思想库。2.树立新发展理念,要有一个切入口。华文教育有很多老问题有待解决和优化,而现在又有新问题浮现。我们的方法政策是什么呢?要找准重点难点,不能光是纸上谈兵,要稳扎稳打,所以要共同努力找到切入口,一项一项去落实。那么有了思想引领的东西,又有了可操作的切入口,华文教育的发展就会由高到低,更有针对性。3.建构预警机制,要有一个烽火台。通过量化研究的科学方法,对华文教学战略进行评估,铺设预警反馈机制,为华文教学传播发展的修正和调整搭建烽火台。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大家都有一个中国梦。而我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有朝一日,中国无须向世界推广华语,而是世界向华语主动走来,这个“主动走来”会给华文教育和华语文化教育带来很多改变,我们期待这个梦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