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屯垦及屯垦思想的历史回顾
根据《辞海》释义,屯垦就是屯兵边境,就地开垦,屯田则指政府为取得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辞源》则解释屯田为“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商人垦种土地,征取收成以为军饷”。总结以上这些说法,屯垦就是由政府组织劳动力,于一定地区从事土地开垦,在政府管理下将所收粮食一部分或几乎全部交给国家。按照劳动者构成和管理方式、经营内容的区别,又有军屯、民屯、犯屯、商屯等之分。中国历史上的屯垦与军事密切相关,它一般将军政、财政、垦政合而为一,自汉朝以来即成为中国安边治国的主要国策之一。
中国屯垦始于秦朝。史载“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西汉在对匈奴的边境政策中延续了秦朝的做法,据《史记》记载,“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为防止匈奴南侵,汉朝初年实行戍卒守塞,一年一换,汉文帝时,晁错首先提出移民屯垦建议。他认为,“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汉文帝听从他的建议,在邻近匈奴边境上实行募民定居的政策,备敌与生产自给同时进行。晁错的屯垦理论启发了此后2100多年的中国治边政策,至今仍在发挥巨大作用。
一 屯垦的兴起:两汉
(一)两汉屯垦的分布
汉武帝在元朔二年(前127)到元狩四年(前119)先后三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将匈奴从漠南彻底清除,为了巩固战争成果,每次战争后都将移民发至战胜地建立屯垦。前127年,卫青出战云中,打败匈奴后,建立朔方、五原郡,并“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夺匈奴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前119年,再徙关东贫民到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凡七十余万口”。东汉的屯垦仍以西北为主要屯田地区,“阳嘉元年(132),复置玄菟郡屯田六部”。两汉的屯田主要是在边境地区。
(二)两汉的主要屯垦思想
两汉的屯垦思想以晁错、赵充国、桑弘羊等为代表。赵充国提出了屯田的十二大利处,从政局、边防、农业、财政等方面论述了屯垦。东汉的屯垦思想逐渐增添了经济色彩。王符在《潜夫论》中从全国经济平衡发展的角度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方面提出屯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边缘地区健全政体选举,实施经济优惠措施,鼓励人们屯垦。他们的见解对当时的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 屯垦的发展:三国到明朝
(一)三国时期的屯垦
三国时期的屯垦以曹魏政权最为成功。汉末连年战争,人口急剧减少,出现了大量荒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民人相食,州里萧条”。曹操认为,“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下,曹操推行了较大规模的屯垦,屯垦组织和规章制度都比较完善。
1.屯垦的分类
曹魏的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失败后的农民起义军,“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另一类是募民屯田,建安元年(196),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军屯也有两类,一类是军队在战争处于守势的情况下,被指定在驻地从事屯田耕种,从而成为耕守兼顾、戍地待命的屯兵,“魏武帝用枣祗、韩浩之意,广建屯田,又于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故下不甚劳而大功克举也”。这类军屯一般叫作“甲士屯田”。这种屯田由于部署在前线,屯兵不得休息,不能顾家,因此“宿兵边陲,且耕且战,怨旷积年”。另一类军屯是士家屯田,是曹魏后期为保证兵士及其家属粮食来源,发动兵士及其子弟自己动手生产、进行农垦,地点包括冀州、豫州、雍州等。
2.三国时期主要的屯垦思想
三国时期的屯垦理论、实践都富有成效。在民屯的人员来源上,袁涣提出遵行自愿的原则,认为“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国渊对民屯的行政管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办法,“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在屯租的收缴上,曹操部下中最早实行屯田的兖州东阿令枣祗坚持实行分租制,所谓“计牛输谷”,最终导致曹操所说“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军屯方面,邓艾主张在临近吴国的淮南屯田,强调水利的配套设施,为最终战胜吴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期的吴、蜀也都有不同规模的屯田,均主要位于各自的军事前线。由于基本上处于战争状态,主要为军粮、军需服务的屯田经营的好坏是影响三国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晋最终统一中国显然与曹魏卓有成效的屯田制所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分不开。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屯垦
晋朝初年废除了民屯,军屯的主要形式是士家屯田,屯田范围沿袭了曹魏。东晋南朝为了解决军粮问题,继续施行西晋的军屯制,温峤建议“诸外州郡将兵者及都督府非临敌之军,且田且守”。南梁时的郭祖深上书朝廷建议屯田,认为“广兴屯田,贱金贵粟……如此数年,则家给人足,廉让可生”。南陈也发布诏令进行屯田。
北朝屯垦最为显著的是北魏。北魏“太祖定中原,接丧乱之弊,兵革并起,民废农业……使东平公仪垦辟河北,自五原至于棝阳塞外为屯田”。此后的东西魏、北齐、北周都先后施行了屯田制,地域遍及长城到中原的广大地区,显然,这些政权对屯垦的重视与战争频繁、军粮对政权的决定性作用分不开。
(三)隋唐时期的屯垦
1.屯垦的分布
隋文帝开皇年间,“于长城以北,大兴屯田,以实塞下;又于河西,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唐朝建立后,拥有较多闲置土地,不仅在边境地区,在内地许多地方也设有屯田,如淮南节度使杜佑在扬州置屯田共30所,积米至50万斛。
2.屯垦的管理机构及分类
隋朝在中央尚书省的工部尚书下设屯田侍郎2人,掌管全国屯垦事务。唐朝的屯垦管理机构比较复杂,有中央工部郎中所掌握的屯田,有司农寺掌管的屯田,以及州镇掌管的屯田。
唐朝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军屯的劳动者主要是本军本州的兵士,唐朝后期出现了招募带有家小的士兵屯田的情况,出现了专门经营屯田的军队。民屯起初主要征发均田民当中的丁壮营种,从开元年间起,出现专事屯营田耕作的营田户,隶属中央户部的营田务。
3.隋唐时期主要的屯垦思想
隋朝负责屯田事务的贺娄子干提出要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性组织屯垦,而且要充分考虑战时应急的特点,否则不如撤屯。唐陆贽继承了晁错的观点,认为“备边御戎,国家之重事;理兵足食,备御之大经。兵不理则无可用之师,食不足则无可固之地,理兵在制置得所,足食在敛导有方……人无加赋,官不费财;坐致边储,数逾百万……纵有寇戎之患,必无乏绝之忧”。白居易就屯田提出了一个新主张,认为屯田可以削弱地方兵权,“夫欲分兵权、存戎备、助军食,则在乎复府兵、置屯田而已……一事作而三事立”。白居易的新主张显然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形势有关。
(四)宋元明时期的屯垦
1.屯田的分布
北宋时期的屯田最早主要分布于受威胁最大的河北地区,后来逐渐扩大到河南、安徽等地。南宋时期的屯田主要分布于与金朝战争最为激烈的江淮地区。
元作为规模空前的大帝国,屯田分布范围很广,遍及云南、四川、西北边陲以及现在的内蒙古、东南沿海。元朝的屯垦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管理屯田的机构很复杂,枢密院辖各卫所军屯,大司农和宣徽院均管辖民屯,各行省则兼管军屯和民屯,这种格局与元世祖“达兵机之要,审地理之宜,而足以贻谋于后世者”的屯兵战略方针有关。
明朝屯田除分布于西北地区之外,还出现了商屯,这是明朝民间社会经济发生变化的结果。
2.主要的屯垦思想
北宋时期,何承矩、黄懋提出在北方屯垦水田,在收获军粮的同时,还可成为抗击入侵骑兵的天然屏障;范仲淹较深入地分析了屯垦在管理上的弊端,要求废除屯垦。李觏提出以垦田的多少来授予爵位,激发富人的垦殖积极性,从而达到“以财役佣务垦辟”。
南宋时,辛弃疾认为屯垦的主要问题是“所以驱而使之耕者非其人,所以为之任其责者非其吏,故利未十百而害已千万矣。名曰屯田,其实重费以敛怨也”。
元朝曾任翰林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的虞集,提出可以将屯垦的区域从西北内地扩展至东南沿海,在集资方法上主张发挥民间富商的财力优势,开办民间垦田,在垦殖技术上推广浙江筑堤捍水为田的办法,实现海滩开发。
明朝关于屯垦研究最富有代表性的是徐贞明。他认为在西北屯田、兴修水利,可以减轻内地负担、向西北迁徙人口、使国家增加赋税收入。
中国历史上屯垦思想肇始自晁错、赵充国,直到明初屯垦的边防意义都极为重要,组织形式也具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到了徐贞明,其屯垦思想、模式变为以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为核心内容,具有革命性意义。这种观点的产生与明朝中期以后生产关系的逐渐改变密切相关,直到今天这种观点仍富有生命力。
三 屯垦发展的成熟期:清朝
清朝垦田在时间、规模、类型上都是空前的,贯穿整个清代,几乎每一个省,从繁华的天津,到偏僻的伊犁河两岸,军屯、民屯、商屯、犯屯皆全,垦田所起的巨大作用在历史上大概也只有曹魏时期可以与清朝相比。清朝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垦田的集大成者。
清朝对屯垦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清朝建立第一年即下令“凡州县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
清朝关于屯垦的思想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屯田组织方面,储方庆提出政府在组织屯垦时要注意明定规程,以安民心。他认为,“当招募之始,立定简明便宜章程,使之了然,并著其籍于官,民不虑滋扰,而可安心陇亩矣”。薛福成论述了兴屯政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措施,包括广行优惠,以游民充当屯垦后备力量,选任贤能管理屯政等。
二是在安置人口方面,龚自珍认为,应将内地流民移往西北垦荒,“与其为内地无产之民,孰若为西边有产之民,以耕以牧,得长其子孙哉?”
三是在土地开发方面,孙士毅发展了虞集的观点,提出在江南沿海区域开发屯田,“向来海滨居民,开垦成田,实为天地自然之美利”。
四是在促进国防方面,汤鹏认为,“凡兵久驻而匮于饷,莫如屯田……凡屯田则寓无事为农、有事为兵之意,是故可使兵耕,毋募民使耕”。他区分了屯田和垦田,认为屯田是为了达到“国无疲兵”的目的。
五是在屯田的产权变更程序方面,当时的旗屯许多已典卖给农民,为了便于漕运,顾棕提议赎回,林则徐在回赎方法上提出许多建议,主张采取严格手续,将各卫屯田登记注册,通过赎买收归旗丁,提出“典卖屯田宜分别加津回赎,以昭平允”。
六是在维护国内政治稳定方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汤成烈认为,“平贼要策,莫若屯田”,并为此设计出具体方案。
七是在安定边疆方面,郑观应认为,“垦荒一事,不知者以为老生之常谈,知者以为切时之要策也”,他提出要在各边境地区广开屯垦,从而达到“边陲要地自开遗利,免启戎心;他日敌人侵轶我疆,边民各保身家,人自为战;兵出于民,粮饷生于地,以顾边防”等。
八是在引进西方技术方面,王韬指出,“土地虽饶,尤赖人力……其地旷人稀者,则借助于西国机器,以补人工之不逮”。汤寿潜更是提出在屯垦过程中推广农业机械,还可以合股办屯垦,“可仿公司之意,由屯政大臣召集商股”。
九是在发展商品流通方面,严复说:“虽国家今筹甚巨之款,以备车牛、借子种、置庐室于民,民今为之,不二三稔,其委之而去,又自若也。理财之道,通之一言,足以蔽之矣。”显然,汤寿潜、严复等人关于屯垦的研究已具备近代乃至现代人的特点。
四 民国时期的屯垦
民国时期屯垦思想仍在发展。孙中山在其《实业计划》中提出垦殖蒙古、新疆的计划,认为应“取中国废弃之人力,与夫外国之机械,施对沃壤,以图利益昭著之生产”,垦殖力量主要由减员之兵士构成,借用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发边疆土地。民国时期与屯垦类似的还有20世纪40年代中期阎锡山在山西推行的“兵农合一”运动,“以兵农合一为纲,而以编兵农互助小组,划分份地及平均粮石(即粮银)为目,连环运用,缺一不可”。他认为,不编组,则兵源路塞,不互助,则常备兵无优待,不划分份地,则国民兵优待无所出,显然,这种制度在解决兵源和粮食问题上与屯垦制具有相似的作用。
五 小结
纵观中国历史上屯垦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出这么几点。一是屯垦制度在秦汉以来规模不一,但始终没有消失,而且总的来说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屯垦从最初的戍边功能逐渐发展为安定地方、发展社会、开发经济、引进技术,即从单纯的守卫边疆的手段演变为发展地区社会经济的模式。不过,无论如何,屯垦守卫边疆的作用从来没有减少过,正如李贽所说,“屯垦乃千古之策”。三是屯垦是一种强制性的经济形式,带有强烈的国有经济成分,制度比较严格,多在特定地点或时间实行。当然,发展到后期,屯垦出现了类型分化,不同类型的屯垦其国有成分、人身依附程度不同。当国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屯垦的经济效益不如私人经济。四是屯垦在中国历史上较强大的朝代实施效果好,如两汉、唐、清,而在国力较弱的朝代则不太成功,如南北宋、明、民国。五是屯垦的实施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与中国农业社会专制王朝的兴衰更替紧密相连。屯垦特别是边疆屯垦多施行在王朝建立前期以及王朝的强盛时代,屯垦与边疆安定形成了较强的相关关系:王朝建立初期,为保护内地和稳定边疆而设立屯垦;屯垦作用发挥之后,边疆安定,中央王朝往往就不再重视屯垦,于是边疆复遭动乱,此时中央集权政府一般已经无力恢复屯垦。这种屯垦与边疆稳定之间的关系在下文将述及的新疆历代屯垦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