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字词含义
“足下”是如何成为对他人的尊称的?
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这四种称呼共同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现在我们称呼他人为“足下”,这也是一种比较尊敬的称谓。
古代对于“足下”一词其实有多重定义。一种表示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一种表示脚底下,如唐冯贽《云仙杂记?飞云履》中的:“乐天着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朱府矣。’”一种指脚底板上,如《汉书?宣帝纪》中的:“(宣帝)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一种指足所立之处,如《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有一种是喻指身边,如《宋书?夷蛮传?诃罗陀国》中的:“所遣二人,一名毗纫,一名婆田,令到天子足下。”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后来又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想封赏有功的人,而当年跟随他逃出的介子推却不愿意接受封赏,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中。晋文公到绵山找他,他仍不肯出来。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得知后,十分悲痛,于是命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他怀念介子推时,就看看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
“足下”一词,虽然和脚有关系,但这里是指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是对朋友的敬称。
“三姑六婆”都是指的什么人?
“三姑六婆”原本指的是中国古代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现代汉语中的“三姑六婆”常指社会上各式市井女性。
“三姑”分为尼姑、道姑、卦姑,分别指的是佛教、道教及专门占卦的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
“六婆”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在六婆中,牙婆是专门贩卖人口的人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为人介绍姻亲的女性;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稳婆则是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也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先奸后杀。“六婆”是各种专业的名称,有时一人可以身兼数职。
“三姑六婆”最早出现在明代。明代有位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份。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也曾写过:“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里也很明确地揭示了“三姑六婆”的招摇撞骗形象。
“太太”为什么是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现在人们把自己的妻子称为“太太”,但在古代,只有上层社会的官员或有权势富贵的人才能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
“太太”这一称呼的起源是:周族太王古公?父有贤妃曰“太姜”,即泰伯、仲雍、季历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文静柔顺,并且极有智慧。教导诸子成人,从来没有过失。古公在做决定时,必与太姜互相商量。
季历即位,又娶有贤妃曰“太任”,史载:“其端庄诚一,德行无缺失。及有身孕,即自开始胎教。”她“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因此生文王。
周室由古公?父到季历、文王三代,都有贤妃良母助兴周室,便形成了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这由其上辈“齐家、治国”的德育教化而来,并非偶然形成。后世尊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就是从周室有三位“太”字辈贤妻良母的典故而来。
汉哀帝时,“太太”用来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在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
明代“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中丞以上的官职的妻子才配称太太。清朝的人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都以婢仆呼女主人居多。
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泛滥,从大帅到芝麻官,其眷属都可称为太太,如官太太、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归乡入里,“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也时髦起来,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而且少了官职的味道,变得更平民化了。
怎样以血缘划分家族?
现在的“家族”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家族通常有几代人。那么古代人对“家族”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始祖叫做“祖”,始祖之后的历代先人的庙叫做“宗”。宗法制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享有建立、奉祀历代宗庙的特权,被称为“宗子”,他的弟兄们则被称为“别子”、“支子”或“庶子”,仍属于原有的家族。古时奉行“五世而迁”,指满五代时就要有一个支脉从宗子之族分出,作为一个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庙。奉祀支的庙叫做祖庙,标志这一分支的始祖,同祖庙的一支就称作“一族”。
所谓“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庙的家族分支,它是以宗庙为中心聚集起来的分群,也是以血统为标准划分的。也就是说,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单位,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叫做“家族”。
“籍贯”中的“籍”和“贯”各是什么意思?
对于“籍贯”二字,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这一词是祖居地或者原籍的意思。但是,将“籍”与“贯”分开,很多人就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涵义了。
在古代,“贯”就有原籍、出生地的意思。如唐朝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中说:“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这里指的就是原籍、出生地。
古书以竹制成,故“籍”从“竹”。“籍”的本义是登记册、户口册,与出生地有些关系,但并不是指出生地。原先,“籍”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指所从事的职业。从事徭役的人都有特殊的户籍,这些人的户役就是他们的“籍”,也就是“户籍”。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编入一份册籍,地方官府按籍征役。户籍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现在社会已经没有“籍”与“贯”的单独说法,“籍贯”已经成为不可分开的固定词组。
“萧墙”与“家族内部”有什么关系?
现在,大家经常用“祸起萧墙”来形容家里或者内部发生的祸乱。那么“萧墙”的说法是怎么得来的呢?为什么后来被比喻成“内部”呢?
“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中的:“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在古代,“萧墙”指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者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萧墙”的作用是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到宫室里觐见君王,首先要经过萧墙,所以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内。
《论语?季代》中讲的故事是: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他把持国政,专横一时。他准备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季孙氏之忧不在外部,而在国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的宫内,也就是指的鲁国国君鲁哀公。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氏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
后人根据这个典故,把内部祸乱称作“萧墙之祸”,或称为“祸起萧墙”。
“九牛一毛”为什么表示“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的意思与“沧海一粟”相近,通常用来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部分或微不足道的意思。
“九”并不是传统的数字,而是表示多数的意思。“九牛一毛”是西汉的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相传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境地,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这时,许多大臣都识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汉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却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汉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可以弥补他的失败之罪。汉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一怒之下将司马迁囚禁在狱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未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诋毁皇帝之罪,竟给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
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十分悲痛。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他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于是,司马迁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完成了伟大的《史记》。
司马迁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了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人们将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引申为“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才只是极多数里面的一小部分,好像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
“一丝不挂”就是裸体吗?
“一丝不挂”这个词出自《楞严经》,佛家用来表示能够自然专一的清净之心。
“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着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另一种解释是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着”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
“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绊,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
现在常用来指人裸体,或借此来比喻输得很惨的。
何谓“一字千金”?
古人用“增损一字,赏予千金”来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而“一字千金”却是用来比喻文章或字写得好。
“一字千金”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封吕不韦为丞相。官员都不服气,于是,吕不韦就召集门客商议。有个门客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果然写出了26卷,共160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因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留传到今天。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一字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哪里?
提问问题时,总会有人不知如何回答,于是便有这样一句话:“一问三不知”。“三不知”是一个形容“不知道”的概念。
“三不知”的故事出自《左传》。
话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国而变得强大,对齐国造成威胁,于是派陈成子带领军队帮助郑国。晋军统帅苟瑶见此气势,十分害怕,于是一边撤兵,一边派使者报告陈成子:“我们的统帅让我告诉你,这次进攻晋国是为了替您报仇。你们国家是从陈国分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掉的,但都是由郑国引起的。我国国君这次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问您是不是在为陈国发愁。”陈成子听了,十分生气:“欺负别人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使者走后,一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有一个自称晋军的人对我说,晋军将要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我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严肃地说:“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那些小士兵,也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我们一定不能逃避。你刚才竟然讲出这样没有志气的话来,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让他处置你。”
苟寅知道自己说错了,十分后悔地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要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有所了解,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会碰壁啊!”几天后,晋军撤退兵马,陈成子也率领兵队回到自己的国家。
《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也就是对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了解的意思。现在人们都解释为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又是某些人假装糊涂说出来的。
“三百六十行”是怎么得来的?
人们常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是怎么得来的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只有“三十六行”,分别是: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宋代的周辉在《清波杂录》中对三十六行做了详细的论述。
当然这“三十六行”是确有的,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增多。“三十六行”为什么发展为“三百六十行”呢?在徐珂的《清稗类钞?农商类》中有记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这里说的三十六行,是唐代社会的主要职业的总称。其实,宋代已经增至七十二行了,到了元朝,七十二行又变成了一百二十行,在《元曲选?关汉卿》中就有说:“想一百二十行,闷闷都好着衣吃饭。”而“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虚指数,并非具体数字。
现在社会更不止三百六十行了,人们只能将其理解为很多行业,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之为“三百六十行”。
“明日黄花”为什么被用来形容过时的事物?
“明日黄花”是一个成语,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出自宋代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名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这两句诗讲的是两个人既然已经相聚,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如果到“明日”,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
“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也是菊花的意思。重阳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我国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后来,大家便将“明日黄花”作为一个固定词组(成语),来表达事情已“过期”之意。现在,人们经常把“明日黄花”比喻成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东施为什么要效颦?
“东施效颦”是一个成语,“东施”是越国的丑女,“效”是指仿效,“颦”是指皱眉头。
“东施效颦”出自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这里讲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胸口疼痛,所以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但是见到她的村民们却都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长相并不好看。她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心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认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由于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子和孩子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现在,人们经常用“东施效颦”形容模仿者的愚蠢可笑;也表示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东施效颦”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
谁在“金屋藏娇”?
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六岁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就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汉武帝的原配妻子,大汉孝武陈皇后,小名叫“阿娇”,世人称她为“陈阿娇”或者“陈娇”。相传,在汉武帝刘彻小的时候,他姑母将他抱在膝盖上,问他:“你想要妻子吗?”他回答说:“想。”姑母指遍左右侍女,他都说不要。最后,姑母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阿娇好吗?”刘彻笑着回答:“若得阿娇做妻子,我要专门修金屋给她住(若得阿娇为妻,吾当造金屋储之)。”姑母大喜。后来,刘彻果然被立为太子,阿娇也就嫁给了他。汉武帝继位后,阿娇被专宠了十多年。
因此,“金屋藏娇”成了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羡慕不已的婚姻传奇。
为什么说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东西”的含义很多,但是买“东西”的“东西”却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含义。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人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古人以五行对应方位,东西南北中对应木金火水土,东西主木金;南北主火水。在古人看来,因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而金木为可乘之物,故能买卖;而水火为不可乘之物,故不能买卖。因此,属金木的“东西”可以被买卖,而属水火的“南北”却不能买卖。因此,在中国,人们可以说“买东西”,却不能讲“买南北”。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倒卖军火、石油会导致国家不安,也与此有关。后来,“金”、“木”指代范围又进一步扩大,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金银、木料、木材之类了,而是指生产、生活工具、资料等等。另外,古人以面南背北为上,即南北为通路、顺达,这就是皇帝面南背北而坐,衙门朝南开的原因。
不过,也有考证指出,买“东西”一词起源于东汉,当时有东、西两京,到东京买货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街头遇上好友盛温和。盛手提一竹篮子说自己要去店铺,并约朱到家长叙,朱望盛手中竹篮问:“贤弟手提竹篮何用?”盛答:“装东西”,朱问:“不能装南北吗?”盛答:“不可,东方属木,西方属金,竹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竹篮子何装?”后世据此,将买货物称“买东西”。
清代对此说有精确解释:“民生日用所需俱出于木,而以金易之”,也就是说,百姓的吃穿用都取自草木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而这些东西不是直接得来的,而是用金钱买的,所以,“东西”又是食物的代名词。
“老鼠”为何被称作“耗子”?
在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称之为“子”。老鼠是一种群居型啮齿类动物,通常喜欢寄居在人类的居所内,以食粮食为生,消耗人类资源。“老鼠”也称“耗子”,这个称呼也有其典故。
五代时,封建军阀割据,争战频繁。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侈的享受,变本加厉搜刮百姓。他们给苛捐杂税立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名目。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赋税除正项之外,还有许多附加税,如农家吃盐要上盐税,酿酒要交酗税,养蚕要上蚕税。不仅如此,附加税之外还有附加,名为“雀鼠耗”。官府规定:每缴粮食一石,加损耗两斗。连丝、棉、绸、线、麻、皮这些雀鼠不吃的东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缴银十两加耗半两。到后汉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又不敢抱怨皇帝,便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到老鼠身上,咒骂老鼠是“耗子”。于是,“老鼠”就成了“耗子”。
“马后炮”有什么含义?
“马后炮”是中国象棋术语。在象棋中,若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称为“马后炮”。这个词最早出自元代无名氏的杂剧《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在这个故事中,“马后炮”说的并不是象棋,而是旧时戏剧界的一个引语。“马”谐音“码”。“马后”意思是把演出时间延长一些;与它配套的说法是“马前”,这里的“马”谐音“抹”,“抹前”即把演出内容去掉一些,提前结束。也就是说,“马后炮”其实应该是“码后炮”。
“马后炮”是随着古象棋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古象棋中“马后炮”是很厉害的一着,它往往可以“将死”对方,正如现在象棋中的“马后炮”也常常是能置对方于死地。其实,马后炮原本的涵义是积极的,而现在人们用“马后炮”代指“码后炮”,意义也变成了不积极的举动。
为何“工资”被称为“薪水”?
“薪水”又叫薪俸、薪给、薪金,在部队、警察中被称为“薪饷”。现代人称之为薪资。由于现代人多是工人阶级,所以称为工资。
在东汉以前,俸禄都是实物(粮食、布帛)。从唐到明清,“俸禄”主要以货币形式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明代曾将俸禄称为“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等日常开支的费用。而在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含有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如今,人们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
“埋单”和“买单”是一回事吗?
现在,人们常用“买单”和“埋单”来形容结账。但在历史上“买单”和“埋单”的意思并不同。
“埋单”源于广东话。在粤语中,“埋”与“买”两字,读音相近意义却不一样。粤语的“埋”字,有聚合、结算之意,如“埋口”指伤口愈合;“埋堆”指志趣相投者常相聚在一起等。做生意的人年终结算,叫“埋年”;到饭馆吃饭结账就是“埋单”。
“买单”最初用于广州异地间商业票据往来,付款取货分布两地,于是付钱“买”到的只是一纸提单。从这里看来“埋单”与“买单”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不知道广东话的字义和文化,又喜欢跟风。因此喜欢把广东话作为一种爱好并加以学习模仿,“埋单”和“买单”被大家一致理解为结账的意思,所以人们把“埋单”与“买单”混淆也不足为奇了。
“冷板凳”的典故与梨园行有什么关系?
通常,人们将“被冷落”称为“坐冷板凳”,那么“冷板凳”是什么意思?怎么得来的呢?
“冷板凳”原来是对私塾教师的讥讽,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关于“冷板凳”,还要从旧社会说起。旧社会台上唱戏,道具大多是靠椅,板凳都放在下场门的一侧,是敲锣打鼓的人坐的。台上唱戏敲鼓,场子里就十分热闹。台侧有锣鼓,敲锣打鼓的人坐着,板凳肯定会被坐热。如果没有场面锣鼓,演员清唱是不会这么热闹的,如此,台侧的板凳自然也就会冷。所以,梨园有句行话,说清唱是“冷板凳”。
据说,有一个演员到上海唱戏。登台那天,戏院里里外外都不允许打广告。开场时冷冷清清,只有很少的人对着台上喝彩。等到换场时,他们又放了条板凳在中央,这下,更无法演出了。“冷板凳”也在当时流行开来。现在,“冷板凳”渐渐变成一个通俗的说法。
“闭门”与“羹”有什么关系?
“吃了闭门羹”通常用来形容没有被接见或者被拒之门外。为什么说“吃了个闭门羹”呢?“闭门羹”真的是食品吗?
“羹”最初指肉类,后来人们把蔬菜也称作是羹,再后来人们把凡是用粮食、果品和蔬菜熬成的有浓汁的食品都称为“羹”,如莲子羹、燕窝羹等。但是“闭门羹”并不是食品,而是古代闭门拒客的说法。
“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与“羹”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这个还要追溯到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唐代,宣城女子史凤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受到众多年轻男子的青睐。很多人都拜访她,但是不少人却因为很难见到她而不能如愿。因为她会客时,要求客人先献上一首诗,她看中了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相见。如果客人不会作诗,或者写的诗文不能让她满意,她就会叫家里人在门口拿一碗羹招待这些客人,婉言表示拒绝会客。于是,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就会自动告退。
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因此后人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再也没有以“羹”招待客人的了。现在的“闭门羹”已经没有婉言拒绝的意思,而是更加直接的拒绝。
“点心”有什么含义?
现在,人们把糕点之类的食品叫做“点心”,那么它又包含了什么含义呢?
相传,南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时,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多次荣立战功,很受感动。于是他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因此“点心”的名字就用到了今天。
在古代,“点心”指在正餐之前用来充饥的小食品,如清吴炽昌《客窗闲话?补骗子》中的:“徐曰:‘我尚未餐,腹中馁甚,官人肯同一点心否?’”;也可以指糕饼之类的食品,如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健啖》的:“闻卿(赵温叔)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如何?”
据有关烹调资料记载,“点心”出现的时间比这个民间传说要早得多。例如,宋人吴曾撰写的《能致斋漫录》中有如下的一段描述:“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结,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同一时代,在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完成著作,所载唐人郑修一事有按有据,应当足信。这样,“点心”一词的出现,比传说的要早200年以上。
据考察,北方的点心历史久远,南方的点心历史较近。北方的点心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的点心则是“嘉湖细点”。
现在,包、饺、糕、团、卷、饼、酥、条、冻、饭、粥等通过点心师们的创作,都成了人们喜爱的“点心”。
“坟”与“墓”有什么区别?
“坟墓”会让人想到死亡,想到葬礼。人们既不只说“坟”,也不只说“墓”,那“坟”和“墓”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说的“坟墓”是表示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坟”最初的意义和“墓”没有联系。据考古发现和记载,古代人死后,亲朋一般只挖好墓穴将人掩埋,是不堆起土堆的,这种没有土堆的穴就是墓。“坟”的意义有很多种。屈原《楚辞?九章》中的“登大坟以远望兮”,指的是登上大的土堆向远处张望,这里“坟”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王粲《登楼赋》“背坟衍之广陆兮”中的“坟”指沿河的高地。
在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划分变得越来越严重。统治者会早早地为自己大修墓穴,并且把封土面积的大小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后来平民百姓死后也能有墓穴和封土。经过时代的变迁,再加上受到环境的影响,“坟”和“墓”就被很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一直到现在,人们都把这种埋葬亡者地方的“坟”和“墓”一起使用。
“格物致知”是怎样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念的?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其内在意思有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却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实事求是。
“格物致知”的真正涵义,已经成为了儒学思想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从最早的为《大学》做注的东汉郑玄,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
儒者求学的目的是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因此,儒者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把自己的家治理好;若想治理好家,首先又要使态度端正而诚恳。那么这个根本的方向又是什么呢?当然是考察事物,获得知识。这就是当时所说的“格物致知”。
宋代朱熹将“格物致知”提到了崇高的位置,他是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儒。现在的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是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说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时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大力批判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观点。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作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同时从明太祖开始,历代帝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朱熹学说因此成为明清两代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无论这个词是讲智慧与知识,还是只表明知识,都是告诉人们要有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
“沐雨栉风”与大禹有什么关系?
“沐雨栉风”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沐雨栉风无暇日”,也就是说在风雨中奔波,不得闲暇。
这个词出自《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三国时期魏国曹丕《黎阳作》中也有记载:“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沐”是洗头发的意思,“栉”表示梳头发。“沐雨栉风”源于一个典故——“大禹治水”。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艰苦,大河经常发生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能逃到山上。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修建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他历经了千难万险,常常不顾雷雨仍在工地中干活;由于过度劳动,手脚上都起了厚厚的一层老茧。
人们耳闻目睹了他在这次特大洪水中所经历的艰辛。因此,人们用“沐甚雨,栉疾风”来表达对大禹的崇敬。
“分道扬镳”为何被用来形容分离?
两个曾经很好的人最后分开了,会用“分道扬镳”来形容。那什么叫“分道扬镳”呢?
“道”是道路的意思;“镳”是指马嚼子;“扬镳”意指驱马向前,分路而行。“分道扬镳”就是说各自提起马嚼子,驱马前进,指分开道路行走,也比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这样的: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元志的年轻人,他才华横溢而且清高。但是孝文帝很赏识他,封他为洛阳令。不久,孝文帝到洛阳建立国都。于是,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在洛阳,高傲的元志很瞧不起朝廷中一个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李彪。
一天,元志出外游玩。正好李彪的马车从对面过来。按理说,元志官职比李彪小,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李彪见他目中无人,就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大,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元志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里不过是一个洛阳的住户,哪里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他们很快就争吵起来,还吵到了孝文帝那里。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的一个地方官居然不肯给御史中尉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么可能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呢?孝文帝听了他们的争论,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于是笑着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觉得你们都有道理。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了吗?”
这就是北齐魏收的《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中所记载的:“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