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多的错觉
如果全社会有一半的孩子来自“超生”的三孩家庭,独生子女只有1/6,你是否会觉得这样严重的“超生”将导致人口急剧膨胀呢?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是被自己的直觉欺骗了,因为事实与这种印象恰恰相反。
假设全社会生一孩、二孩、三孩的家庭各占1/3,那么每6个孩子中,来自一孩、二孩、三孩家庭的孩子分别是1个、2个、3个。在这种生育状态下,来自“超生”的三孩家庭的孩子正好占一半,而独生子女仅占全社会孩子的1/6。
但是,生一孩、二孩、三孩的家庭各占1/3意味着,每3对夫妻,总共生了6个孩子。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有1/8的家庭不孕不育。所以相对于3对有孩子的夫妻,还有0.43(因为0.43/3.43=1/8)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这就是说,父母辈的3.43对夫妻到孩子辈变成了6个人。这6个孩子可以组成多少对夫妻呢?现在出生男女性别比是118∶100,即每6个孩子只能组成2.75对夫妻(3×200/218)。简言之,夫妻数量从父母辈的3.43对夫妻减少到孩子辈的2.75对夫妻,衰减了20%。再考虑孩子从出生到组成家庭还会面临夭折风险,衰减幅度会更大。
上述现象可用学术的语言来描述。生育率可通常理解为每对夫妻平均生育孩子数,根据中国男女性别比和女孩存活率,中国生育率的更替水平高于2.2,即每对夫妻平均需生育2.2个孩子才能让孩子数量与父母辈持平,维持人口最终不衰减。如果全社会生一孩、二孩、三孩的家庭各占1/3,那么生育率是2,再考虑到1/8的不孕不育比例,生育率仅为1.75。相对于2.2的更替水平,这意味着每一代人减少了20%(即1-1.75/2.2)。
换言之,如果周围的孩子有一半是来自三孩的“超生”家庭,只有1/6是独生子女,人口不仅不会膨胀,反而还会以每代减少20%的速度萎缩。这意味着,只有当人们感觉三孩、四孩很普遍时,生育率才能勉强达到更替水平;当两孩家庭很普遍时,生育率其实已远低于更替水平;当独生子女比例很高时,生育率则处于极低水平。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需要大量家庭生育三孩、四孩才能弥补一些家庭不生或只生一个所造成的亏缺。有些支持放开二胎的人,包括在全国“两会”上多次提出放开二胎建议的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都会画蛇添足地同时提出严禁三胎。但如上所述,为了维持民族的正常繁衍,不要说单独放开二胎,就是完全放开二胎也是远远不够的。即便在三孩家庭的孩子占到一半的情况下,人口依然会每代减少20%,而在严禁三胎的政策背景下,人口每代至少会减少40%。
导致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多孩家庭的孩子会以更大的概率出现在人们视野里,比如一半家庭生一个孩子,一半家庭生三个孩子,那么人们见到三孩家庭孩子的概率是见到一孩家庭孩子的3倍,让人们误以为三孩家庭是一孩家庭的好几倍。不同家庭生育孩子数越不均匀,错觉也就越严重。无数人都被这种错觉蒙蔽,甚至一些人口学家也陷入这种误区,一旦看到很多“超生”的孩子就觉得调查出来的生育率与他们的直观感受不符。
但实际上,中国大陆的生育率之低已无悬念。台湾生育率在0.9至1.3之间徘徊,属世界最低之列,但却没有大陆如此普遍的独生子女,而四五个孩子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从不同证据判断,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的生育率基本是可靠的。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可验证2000年到2010年的抽样生育率非常准确,根本不是计划生育部门宣称的实际生育率要比抽样高50%。“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对短短五年的增长人口竟接连两次高估超过50%。对于这种彻底的错误,计划生育部门从未给出正式解释。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农村生育率还较高。其实,农村青年已大量进城打工,生育环境和观念已改变。以“生育意愿”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出1990年至2010年共211篇文章。综合这些文章中的475张表格共280897人的数据可发现,1990~2000年,城乡生育意愿都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生育意愿相差不到30%,外出务工者居中;甚至农村的理想孩子数平均都不到1.8,远低于更替水平。在日本和韩国的调查中(Yamaguchi和Youm, 2012),理想孩子数都超过2,而实际生育率却不到1.4。
既然生育率如此之低,为什么中国人口依然在增长?其实,这种增长完全来自过去高生育率产生的惯性,因为中青年人较多,他们的孩子虽然比自己一辈少得多,却依然多于步入生命终点的老人。中国现在每年出生的人数为1600万左右,比起20世纪90年代初已下降了40%。即使立即全面放开(不仅是放开二胎),即使鼓励生育,在经历补偿性反弹后,由于“90后”母亲数将锐减,出生人数几年后依然会呈雪崩式下滑。
等到“60后”开始老去,中国每年将减少至少1000万人,其衰减速度和幅度在人类历史上都将是空前的。由于低生育率陷阱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人口衰减的惯性比人口增长的惯性更强劲、更持久,也更难应对。2030~2070年,中国人口的下降幅度将达30%以上。相比之下,遭受所谓人口衰减灾难的俄罗斯在过去20年人口下降幅度不过3.4%,扣除移民因素后的自然下降也只有7.8%。
本书以后的一些章节,将从人口趋势、资源、环境、经济、文明传承等各方面反复深入论证:人口衰减,特别是未来不可避免的深度老化和急剧衰减,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对中国的复兴更是釜底抽薪。所有支持继续控制生育的理由都像本文所叙述的错觉一样,乍看是那么一回事,但深入分析后就知道完全都是站不住脚的误区。如果你对此还有任何疑惑,请仔细阅读我们的系列文章,相信很多疑惑都会得到解释。
最后,我们忠告读者,不要先入为主地想当然,在几十年的“一面倒”的偏执宣传下,中国社会对生育和人口问题的认知已经远远偏离了维持民族繁衍所需要的正常状态,你也许就是这种极端思维的受害者。若这种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最终一定会付出最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