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武器大百科(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英国“百夫长”主战坦克

“百夫长”(Centurion)是英国在二战末期研制的主战坦克,但未能参与实战。二战结束后,由于性能较为出众,“百夫长”受到其他国家的青睐,成为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服役国家最多的坦克,同时也是服役最久的设计(在英国本土服役至20世纪90年代)。

1943年底,位于米德尔塞克斯的AEC(联合设备公司)开始制造A41巡航坦克的全尺寸模型,并于1944年5月完成了制造工作。1945年4月,6辆原型坦克被交付给英军。英国陆军决定直接把它们配备给装甲部队,以便参加德国境内的战斗,在战斗环境下接受检验。这个行动被称为“哨兵行动”。由于战争结束,英国人的实战检验计划落空,但英国陆军仍然决定让A41巡航坦克在欧洲大陆接受长途行军等项目的测试。1945年,通过检验的A41巡洋坦克开始批量生产,英军称其为“百夫长”主战坦克。

“百夫长”主战坦克示意图

基本参数

长度:9.8米宽度:3.38米

高度:3.01米

重量:52吨

最大速度:35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450千米

“百夫长”上装有1台劳斯莱斯公司生产的“流星”12缸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为650马力(484.7千瓦)。发动机功率经离合器输入梅利特-布朗公司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为机械式,包括变速机构、差速转向装置和汇流行星排。变速机构可提供5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每个排挡都有1个规定转向半径,最小转向半径为车宽的一半。“百夫长”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每2个负重轮为1组,每组有1套同心螺旋弹簧,前后两组悬挂装置带液压减震器。

【战地花絮】

英国二战后的坦克发展一向重火力和防护,导致坦克的速度慢,行程短。这一情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挑战者”2主战坦克的出现,才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衍生型号」

“百夫长”MKⅠ

“百夫长”MKⅠ装甲非常厚实,防御力较强,其前装甲厚度76毫米,车体侧面与后部装甲为38毫米,炮塔主装甲厚152毫米。同样的引擎,如果装甲厚实则坦克的行驶速度会变慢,鉴于此,英国不得不将主炮“百夫长”MKⅠ的主炮口径缩小,以减轻整体重量。

“百夫长”MK Ⅲ

“百夫长”MKⅢ主要是为了试验英国于1948年研制的20磅炮(83.4毫米线膛炮)。

“百夫长”MK Ⅱ

“百夫长”MKⅡ是“百夫长”MKⅠ的升级版,对一些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进一步强化了装甲。此外,主炮口径也有所提升。该型于1946年12月首次入役,装备英国第5皇家坦克团。

“百夫长”MK Ⅳ

为扩大坦克的任务范畴,英国将其他型号的特色集于一体,形成了“百夫长”MKⅣ。它装备95毫米榴弹炮,可担任步兵掩护任务,也可做近距离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