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戏曲人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戏曲人物画是以中国戏曲为题材进行创作且以中国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的,因其戏、画相谐,意趣同生,故而诸多画者对其偏爱有加,各展才情,倾力描绘。

早在宋人画页中就出现了戏画,元代壁画里亦有戏曲演出场面,至明清两代戏画就更多了,如清中叶的贺世魁及清晚期的沈蓉圃都是当时知名的戏曲人物画师。还有民间以戏曲为题材的版画,盛行于清中叶以后,因这类版画多在新年张贴,又称“年画”。主要有河北杨柳青年画和江苏桃花坞年画等。近、现代画家蒋兆和、叶浅予、关良、董辰生、高马得等在戏曲人物画方面皆给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以中国画的水墨,画中国戏曲的人物,显得和谐自然,相得益彰。两种传统艺术相互碰撞,必生出美妙的艺术之花,可谓如鱼得水,这样的艺术结合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和技术上的可操作性。戏曲舞台上演的大多都是忠孝节义、诚信良善的故事,尊重国粹艺术,运用中国画笔墨技巧,把戏曲人物、故事塑造得更为绚丽感人,又不伤戏曲的风骨,绝非轻易之举。中国人物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最突出的难题是:人物不能画得太工、太写实,太工则不耐看,但又不能画得过于变形,太变形就显得精奇古怪,使大众难以接受。对此,齐白石先生曾有惊人妙语:“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其次,画家会受人物形象的限制,令笔墨难以抒发奔放;假若逸笔草草,容易有损人物形象。再有,画家所画人物易于千人一面,致使笔下艺术形象雷同。这就要求画家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同时热爱戏曲并对其有深刻了解。谙熟戏曲的剧情、身段和人物造型,将戏曲舞台上演员的“瞅”“瞟”“盯”“瞄”等眼神,捕捉到位,通过人物身段、手势、腰腿的功架变化来刻画人物动态。

舞台上的戏曲人物已经典型化了,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已大不相同,不必过于强调夸张变形。只要依照戏曲人物的本来面貌加以提炼概括,适当地突出戏曲人物的形、神特征,便可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戏曲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其舞姿静止下来就是一座优美的雕塑造型。细微至于十个手指的动作,也是严格规定的整个舞蹈姿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如疾风,静若止水,动和静的巧妙结合,构成了舞台上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美丽画面。

戏曲人物画,可以用写意中传神与写实中传真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创作。中国画重写意传神,不主张过分写真;但作为有具象的人物画,则又必须在写实基础上再讲传神,具象题材的人物画若不写实,就会走样而不被承认;但一味求真而变成依葫芦画瓢,人物画就会缺失精气神。

本书通过大量精彩图例和详尽步骤说明,将戏曲人物的绘制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读者由此增加了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了解,进而喜爱戏曲艺术,则作者不胜欣慰。

书中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

杜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