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毽球运动的起源

毽球的原始形态为毽,古时又称“子”“蹀”“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随着时代变迁,对于毽的不同叫法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在进化过程中对于制毽材质的不断变革。对材质的变革又可以联想到古时人们在踢、耍、赏玩毽子时对于娱乐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踢击需要充分发挥的想象力。

踢毽子是我国古老且兼具独特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更是传承至今仍令人喜闻乐道、热情参与且拥有大批量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踢毽子起源于我国的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有迹可循的是,一些历史文献和少量的出土文物显示,皇宫内外、大街小巷都有毽子的身影出现过。唐朝有文《高僧传》二集卷十九《佛陀禅师传》,其中记载: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且连续踢了五百余次,令在场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公元467~499年)人,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于是将他收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的高承曾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毽子的初始形态、踢法、玩法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载,文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亦蹴鞠之遗意也。”这时的踢毽子已有边走边踢、结伴玩耍的形态了,它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已初见形态。待到明、清时期,踢毽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毽子的踢法更多了,技艺表现也有所更进,此时已开始有踢毽子比赛,单人踢和多人踢的竞赛形式已经在这个朝代开展起来,踢法也融合了正踢、反踢、交叉踢等繁多花样。随着百姓踢毽子的热度升高,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且已发展到成为当时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末踢毽子已到达鼎盛时期,参与的人变得越来越多,那时人们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等并提,更有一些人以会踢毽子为荣。踢毽子更是当时小孩子甚为喜爱的游戏,当时便有这样的童谣唱到:“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民间踢毽爱好者们更是用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以古都北京为例,每逢城乡庙会,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观摩、比赛,吸引人群,培养新手,甚为热闹。《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绕身不坠。”可见当时玩毽的技艺已非同一般。更为令人欣喜的是,此时的瓷器上开始陆续出现了工匠们绘制的踢毽图,画家亦把踢毽的情景描绘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惟妙惟肖的记载。

清末民初兴办教学之时,校园里有了体育课,由于当时师资力量不足,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便成为了当时体育课的课程内容,踢毽子就是当时学生们最为喜爱的体育运动。民国1928年12月,于上海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举行了我国首次踢毽子公开赛,1933年3月报纸有载:此时南京又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踢毽比赛,报名参加者甚为踊跃。同年10月举行的全国体育运动会上,踢毽子与武术、摔跤、弹弓等民俗运动项目一并开展了比赛,热闹非凡。

新中国成立后,时至改革开放,对外交流走访等外交活动开始频繁,踢毽子更在当时作为我们的国粹对外进行国际性表演,受到了世界友人的欢迎与赞美。196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场还拍摄了以踢毽子为题材的电影《飞毽》。两年后踢毽子同跳绳等项目同列为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项目,踢毽运动还在此时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当中。1967年校园环境遭到破坏,踢毽子也在当时遭遇到了冷落。后街市冷清,很多人无事可做,广州街头出现了以踢毽子为乐的景象,当时在东校场,由十余名三轮车搬运工人玩起了踢毽子,为了增加趣味性他们开始在地上画出类似排球场的界线,并在场地两侧中点位置用竹竿撑起约1.5米高的网将场地分为对称两半进行隔网踢毽,网的限制催生了更多踢毽子的技术与玩法,这时的踢毽子已有竞技毽球竞赛形式的雏形了,隔网对抗将踢毽子的趣味性进行了升华,更是我国伟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时至今日,毽球仍是广州一带非常受青睐的体育运动,其独特的趣味性更是惠及全国人民的业余生活,成为当下国人非常喜爱的运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