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交互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媒介与艺术表达

1.1.1 媒介

媒介为某物赖以生存、活动或传播的介质与环境。 《牛津辞典》对媒介的解释为:“某物赖以生存或活动或传播的介质或环境。”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介是人与人或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行为赖以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信号。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和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和《媒介定律》等。指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 引自: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是信息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与路径。他论述了媒介进化过程包含媒介孕育、产生、发展、融合和消亡的动态序列结构历程,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竞争、互动、共生等关联结构状态。关于媒介进化,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1947—),美国媒介理论家和科幻小说家,在文学和传播学两方面成就斐然,被称作“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主要著作有《数字麦克卢汉》、《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和《新新媒介》等。提出了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一切新媒介都是对旧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引自: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 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媒介进化的过程被看成是补救的过程,广播是对报纸、书刊的补救,电视是对广播的补救,互联网整合了对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和通讯等媒介的补救。然而,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介的消失,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新媒介的产生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结果,意味着人类在传播领域中主动性、能动性和效率性不断提高。

媒介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以传统纸媒为媒介的第一媒体;以广播和电波为媒介的第二媒体;基于影视图像传播的第三媒体;第四媒介可以理解为传统媒介的数字化,也可以理解为由于互联网而诞生的新兴传媒;而基于移动互联网数字客户端的则称为第五媒介。以纸媒、广播、电波和影视等为媒介的传统媒介,虽拥有广泛的传播空间,但时间是滞后和局限的,而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的新兴媒介却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汇于一体,将个体、群体、组织、大众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新媒体是以这些新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传播媒介,具有高度的交互性,传授双方可以频繁的传播与回馈;具有高度的渗透性,信息可以便捷的越界、渗透与扩散等。 参考:赵莉,钱维多,崔敬. 互动传播的思维[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1.2 媒介与艺术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懂得利用媒介来进行艺术活动,常见的媒介如石头、泥土、纸和布等,媒介是艺术家再现心境、寄托情感和表达理念所使用的介质。媒介在艺术史上具有特定的生态周期,它们被发现、被使用,然后被取代,很少有媒介能一直长久地使用下去。例如,随着印刷技术发展的版画艺术,在西元16世纪,盛极一时的木刻版画被铜凹版画所创造出的细腻刻画效果取代,而到了19世纪,因印刷对成本和速度的要求,平版技法又完全取代了铜版技法,成为更具经济效益的印刷技法。可见不同时代的媒介满足不同时代的需求,并烙刻一个时代科学与艺术的标记。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美国波普艺术家,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帝国大厦》、《蓝色电影》和《毛泽东画像》等。曾经说过,艺术很早就已经知道利用媒介传播的力量来影响世界,虽然很多艺术是为人们提供近距离的体验,但不可否认人们对艺术观念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而艺术也在通过媒介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渗透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之中,各种新型的媒介也随着艺术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如同德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现代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单向街》等。所说的,传统艺术独一无二的灵光正在消逝,新媒介改变着大众参与艺术的方式,开始成为理解当代艺术现象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