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航空母舰是世界多国海军威慑力和灵活性的象征。航空母舰舰身庞大,结构复杂,对于军事实力的体现至关重要。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能一眼认出航空母舰,但知晓这种海上重舰来历的人却并不多。航空母舰诞生刚满百年,但其短短的发展史写满了趣闻轶事和科技创新,大大拓展了人类航海和航空领域的极限。
在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史上,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是不折不扣的先驱者。英国算是“祖师爷”,虽然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其航空母舰战力自始至终上不得台面。1917年,英国海军将其老式的“暴怒”号巡洋舰的前主炮拆除,铺设木制的飞行跑道,制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艘改装航空母舰,但由于舰上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的阻碍,起飞后的飞机无法返回母舰。翌年,英国又推出了用客轮改装的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但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百眼巨人”号没能派上用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产能限制,英国航空母舰也一直没唱上主角。战争结束后,英国一度兴起了“航空母舰无用论”的风潮,仅建造了“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20世纪80年代英阿马岛战争的经验让世界重新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英国在其后也开始寻求建造大型航空母舰。不过,产能的瓶颈再度成为困扰英国的梦魇,“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空母舰直到2014年才下水,英国再次“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如果说英国航空母舰发展得不顺利,还可以归咎于其未尽全力的话,日本的航空母舰发展史则是“过把瘾就死”的典范。作为与英国同样的海洋国家,日本对海军新兵器的感知有着出奇的敏锐。于是,日本抢在英国之前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凤翔”号。此后,日本建造了不同吨位的大量航空母舰。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曾让日本自认为是海上第一强国,但这种幻想很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拼中被粉碎。日本航空母舰在短暂的辉煌后迎来了彻底的毁灭。
与英国和日本相比,美国是航空母舰发展之路上的最大赢家。美国之所以能在航空母舰竞赛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其惊人的产能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一直将航空母舰当做辅助武器使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主要兵力不得不以航空母舰为中心进行配置。美国国会于1942年通过专门法案,将航空母舰作为优先制造的战略兵器。自此,美国的相关产能开始释放,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航空母舰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战后,美国在航空母舰的建造和运用上一骑绝尘,远远甩开了其他海军强国。
除美国、英国和日本外,法国、苏联/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泰国、巴西等国也曾自主建造或从别国购买航空母舰。本书精心选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建造的数十种经典航空母舰,按航空母舰类型将其分为若干小组,从建造背景、舰体构造、舰载飞机、自卫武器、动力装置、电子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比介绍,并以图表的形式对每组航空母舰的各项基本参数进行比较。书中每种航空母舰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包括整体展示图、局部特写图、3D模型图、结构图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航空母舰发展情况和实力对比。
作为传播军事知识的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性。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国外知名军事媒体和军工企业官方网站等权威途径,坚决杜绝抄袭拼凑和粗制滥造。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尽量做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添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因此,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丁念阳、杨淼淼、黎勇、王安红、邹鲜、李庆、王楷、黄萍、蓝兵、吴璐、阳晓瑜、余凑巧、余快、任梅、樊凡、卢强、席国忠、席学琼、程小凤、许洪斌、刘健、王勇、黎绍美、刘冬梅、彭光华、邓清梅、何大军、蒋敏、雷洪利、李明连、汪顺敏、夏方平、祝如林、杨晓峰、张明芳、易小妹等。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军事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