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柬埔寨王家编年史》中关于素可泰和阿瑜陀耶建国的记述
素可泰是位于泰国中部的一座古城,南距首都曼谷447公里,北距清迈350公里,它是泰国第一个由泰族当权的王国——素可泰王朝的都城。泰国在素王朝建立之前,曾隶属柬埔寨古国真腊。素可泰原为当时吴哥帝国西北部省的首府,公元1238年,泰族的两位部落首领邦克览刀和坤坡孟趁吴哥帝国衰落之际率部反抗高棉,打败高棉军队,赶走吴哥派驻素可泰的太守,以素可泰为基地,建立了历史上泰族的第一个国家——素可泰王国。邦克览刀被尊为王,成为这个新兴国家的第一代君主,尊号为室利·因塔拉提(Sri Indraditya,又译室利·膺纱罗铁)。[4]素可泰获得独立后,国力日渐强盛,不断沿湄公河地区扩张,到被《元史》称为“敢木丁”的王朝第三世王——兰甘亨大帝统治时期,素可泰的国势达到极盛,国力已超过吴哥王朝,并不断向外扩张,以至于后来成为柬埔寨的征服者和占领者。
阿瑜陀耶是继素可泰之后的又一个强大的泰族王朝,它兴起于14世纪中期,也是中南半岛地区的强国之一,对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阿瑜陀耶王国的创立者,原系湄南河下游乌通[Uthong,在素攀武里(Suphanburi)附近]的统治者。据说他原为泰人贵族,因与乌通太守的女儿结婚,1344年便继其岳父成为乌通太守。1347年,迁都湄南河口的阿瑜陀耶城(Ayudhya,亦称“大城”)。1350年,乌通统治者成为阿瑜陀耶的第一任国王,尊号拉玛铁菩提一世(RamathibodiI,1350~1369),阿瑜陀耶王国便取代了素可泰王国成为最强盛的泰人统治的国家。[5]
从年代上来看,无论是素可泰的兴起或是阿瑜陀耶的版图扩张,都是伴随着吴哥帝国的衰落发生的。它们与吴哥帝国的关系自然成为我们需要了解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所参照的《柬埔寨王家编年史》中有两个版本的编年史都简单记述了素可泰和阿瑜陀耶建国的内容:
古代暹罗原为高棉属国,至巴度·苏里翁王时,允许其兄长帕龙建立自己的国家,名曰素可泰。建国君主帕龙运势昌盛,能力卓越,征服远近大小之泰族诸国,把素可泰推向强国之位。素可泰王位世代相传。至后来,老族昌莱某王败于敌手,避难于暹罗。昌莱王征服帕龙后裔,前往甘烹碧,立王建国,改用泰语。后传四代,平民塞木(又曰塞度)娶公主为妻,夺得王位,立为国王。遂建新都,名曰代波雷,王号“西里昌塞王”。在位20年,后由大王子乌通继位,遂建新都于代波雷南部的迪囊斯诺,并更国名为堕罗钵底·室利·阿瑜陀耶,辖属大小16省。
佛历1714年,公元1170年,塞伽历1092年,小历532年(编纂者注:此年代有误,按照兰蓬罗阇年代计算,应为佛历1894年,公元1341年,塞伽历1273年,小历713年,虎年),一说为公元1335年,小历707年,乌通王建立新都,登基为王,尊号“拉玛铁菩提一世”。[6]
由于编纂者并未对上述记载的来源加以说明,且上述编年史版本均为后来写成的本子,即使如编纂者所述,上述编年史料是按照高棉寺庙保存的贝叶经文编写而成,我们也无法确定其所参照贝叶文献的具体年代。如此一来,我们就很难将其作为佐证,用以确切地说明早期泰族王朝的真实情况及其与吴哥王朝的历史渊源,但可以通过将不同版编年史记载内容进行对比,并结合泰国的相关史料,对其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及历史事件予以分析,从而对早期柬埔寨吴哥王朝和泰国泰族素可泰及阿瑜陀耶王朝的关系加以解释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