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吴氏宗族自落基以来已经发展了600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吴氏宗族也形成了其共同的文化观念与活动,这些共同文化成为吴氏宗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也是促进宗族绵延的深层因素。本章将分别从宗族信仰、生育崇拜、生活观念与习俗、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等层面阐述吴氏宗族的传统文化形态。
第一节 信仰
共同财产为宗族的凝聚和团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共同信仰则成为凝聚宗族的心理桥梁和纽带。信仰作为宗族族人根深蒂固的心理,扎根于族人的内心,促进宗族“因心而聚”“因信而固”。传统时期,司前村吴氏宗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信仰和神灵信仰,这形成了吴氏宗族共同的文化基因,促成了族人心理上的聚合。
一 祖先信仰
司前村吴氏宗族对祖先的信仰和崇拜尤为虔诚。崇宗敬祖是每一位吴氏族人的文化习惯,正是同宗同族的信仰,将吴氏族人紧密联系起来。吴氏宗族对祖先的崇拜主要体现在祠堂、族谱、祖坟等方面。
(一)祠堂
祠堂是吴氏宗族供奉祖先的地方,也是司前村最为神圣和重要的场所。司前村的吴氏宗族共有3座祠堂,分别为上门贯公祠堂、下门贤公祠堂、河背经公祠堂,从这3座祠堂两侧的对联就可以看出族人对祖先的崇拜与敬重之情。其中,贯公祠堂的对联为“存心为孝子贤孙,举目思宗功祖德”;贤公祠堂的对联为“祖宗功德源流长,派衍支分叶奕长”;经公祠堂的对联为“祖功宋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这些对联无不表达了后代裔孙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1. 立祠
祠堂作为吴氏宗族最为重要的建筑,在建设之时,都会非常讲究风水。在建设吴氏宗族的第一个祠堂,即祖逊公祠堂之时,族人专门请江西有名的风水大师前来设计,在设计阶段,花费近3年的时间才选好祠堂的位置,在选好地方之后,其所在的区域无论谁都不可以使用,也不可以在此建设房屋。而在祖逊公祠堂建成之后,吴氏宗族又先后建设了贤公祠堂和经公祠堂,建设后两个祠堂时,与第一个祠堂一样讲究风水。
吴氏宗族在设立祠堂时也有严格的规定:未满30个男丁不能另立分祠、安放祖牌。而在新建祠堂时,最为重要的是“转火”仪式,即将老祠堂香炉中的香烛点燃,然后将之移至新修的祠堂中,在新的香炉中点燃香烛。吴氏宗族的“转火”仪式由宗族的族长主持,同时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神将老祠堂的香烛点燃,而在“转火”仪式中,捧香炉的人也很有讲究,一定要是“夫妻齐弥且子孙多”的族人,“夫妻齐弥”是指夫妻都必须在世,寓意子孙平安,这里的“妻”是指正妻,续弦的妻子或者是妾均不可以;而“子孙多”代表着香火绵延、人丁兴旺。而且在“转火”仪式的过程中,香火一定不可熄灭。
吴氏祖先对设立新祠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其后代裔孙都必须遵守。虽然在宗族发展的过程中,吴氏宗族又有了上新屋、下新屋、中心竹园背、下竹园背等多个分支祖屋,但是这些祖屋都没有“分香火”、没有另立分祠。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祖先有“未满30个男丁不允许分香火”的规定;另一方面,这些修建分支祖屋的祖先在建立之时,也规定后代不允许再分香火,因为“分了香火的话,就不团结了,家族就不好兴旺了”。因为一直没有“分香火”,因此每逢祭祖烧香的日子,上新屋、下新屋等祖屋的族人也必须回到司前寨的祠堂内来烧香祭祖,这就通过祠堂凝聚了族人,减少了宗族内部的分裂因子。
2. 上牌位
1949年之前,吴氏宗族内的老人去世之后,都需要在祠堂中“上牌位”,以供后代子孙祭祀供奉。传统时期,吴氏宗族的“上牌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是在老人出殡之后,就举行“上牌位”仪式。“上牌位”仪式由宗族内的礼仙来主持。吴氏宗族的“上牌位”并不是去世之人一人一个牌位,而是在祠堂的神台上摆放一个大的神牌,由族内的礼仙将去世之人的名字用毛笔写在神牌之上。
从“上牌位”的资格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族人均可以上牌,而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一是必须年满60周岁的男丁;二是男丁年满60周岁之时,其妻子也必须在世。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族人才可以上牌位。由此可以看出,吴氏宗族“上牌位”的条件非常严格。而且上牌位之时,没有辈分高低和贵贱之分,按照老人去世的时间依次“上牌位”。
3. 祠堂维修
吴氏宗族在平时都会对3个祠堂定期进行检查,当发现瓦背损坏,或者其他问题时,就会适时维修。这种日常性的检修,一般由管祠堂的族人来负责,祠堂维修的费用从各个房族的“众典”中支付,并记录在账。
另外,祠堂也有进行大的维修。据村里的老人介绍,1949年之前,吴氏宗族的3个祠堂中只有下门的贤公祠堂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其余的两个祠堂均未进行过大的维修。因为司前寨的防洪能力非常强,所以寨内的祠堂均不会受到洪水的破坏。据了解,下门贤公祠堂在民国初期进行过一次大的维修。维修过程由下门的老神和房长来组织,维修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下门房族的“众典”;二是以户为单位的摊派,下门的每户出一定的稻谷;三是下门房族内富裕族人的捐款;四是上门房族、经公房族内一些富裕族人和热心公益的族人的捐款。
(二)族谱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内部有自己的族谱,主要记录宗族的世系繁衍、人物事迹和宗族大事等。族谱作为一种文字材料,不仅是宗族的一种公共财产,而且是维系宗族感情的重要纽带,通过族谱,可以“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而启后”。吴氏宗族不仅有全族性的族谱,而且各分支也有支谱,家庭内部也有家谱,这些谱牒共同构成吴氏宗族的文本记忆。
1. 上谱
传统时期,“上谱”对于吴氏宗族的族人而言意义重大,只有上了族谱,才会被正式认定为宗族的成员。在吴氏宗族内部,只有男丁才可以入族谱,过继和收养的男丁均可以入族谱,但是女性不得入族谱。除了女性之外,根据族谱记载,“招赘女婿及螟蛉并不许混入宗枝,以防冒认,以乱宗祧”,即按照族谱规定,招赘的女婿和义子均不可进入族谱。虽然族谱中规定了招赘的女婿不可入族谱,但据族中的老人介绍,1949年之前,入赘的女婿将姓氏改为吴姓之后,也可以入族谱。
从“上谱”的时间来看,司前村吴氏宗族的“上谱”仪式一般在“上灯”仪式之后举行,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的“上灯”仪式之后,由族内德高望重且有学识的长辈将“新丁”的名字记录在族谱之上,这就叫“上谱”。“新丁”只有上了族谱才被承认为宗族的一员。如果是过继或收养的儿子,不论年龄大小,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由此才能把名字写进族谱,得到宗族的承认。
2. 族谱的保管与收藏
一方面,族谱作为吴氏宗族最为重要的文本资料,一般都由族长委托族中一位德高望重而且有学识的族人来保管。对于宗族的族谱,只有本族人可以查阅,外族人不可查阅。本族之中无论男女均可以查阅,但查阅族谱必须在祠堂的中厅,不允许拿到自己的家中查阅。
另一方面,吴氏宗族也非常注重族谱的收藏,“谱之既修,务要珍藏拾悉,不许风雨虫鼠毁伤,凡遇春秋时节,拾出点视,又不许盗抄于冒认者,若有此等,议以不孝罪治”。由此可以看出,宗族的族谱必须留心收藏,一般都不能乱笔涂改,而且要预防虫鼠叮咬和潮湿霉烂。同时,族谱也不能被盗抄,以防止外族人来冒认,更不允许典当、抵押或者买卖。
(三)祖坟
司前村吴氏宗族没有固定的、集中的祖坟地,因为根据吴氏宗族的习惯,族人在去世之后,首先对其进行简单的埋葬,而等过了3年之后,再重新找风水宝地进行迁葬,因此宗族内没有一块集中的祖坟地。例如,吴氏的开基祖祖逊公葬在东源县的黄沙村,而上门房族的祖先贯公则葬在东源县的顺天镇等。对于吴氏宗族而言,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不仅是对祖先的敬重,更是为宗族的后世绵延和发展着想,因此,吴氏族人非常重视祖先坟地的选择。
以开基祖祖逊公的坟地为例,据族中的老人介绍,在建设逊公祖坟时,吴氏宗族专门从江西请来有名的风水先生,并特意选择族人抬着坐轿,带着粮食和设备,请风水先生去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前后差不多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到各处去择地,最终将坟地选在了东源县黄沙镇的鳌岭山上。由此可以看出,在祖坟地的选择上,吴氏宗族都非常重视。正是因为如此,从开基祖开始,吴氏宗族历代祖先的坟地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风水宝地,因此吴氏宗族历代祖先的坟地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后来随着宗族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宗族内部房支、财富的分化,那些富裕族人在坟地的选择上可能更为讲究,而经济能力有限的族人就不会如此讲究。但是对于每一块祖坟地,都会有专门的界址,在立坟之时就会划清坟地的四至,同时,在祖坟地之后才立的坟地,均不能立在其前方,只能立在其两侧或者后边。对此,村中的老人这样说道:“我们逊公的坟墓占地6分,前后左右都有清晰的边界。其他人建坟地时,可以建在左边、右边和后边,但不能建在前面。如果别人越界,就让其迁走。这是默认的规矩,别人都不会破坏,像祖坟、神坛、山庙这些,没有人敢破坏的。”
虽然吴氏宗族没有固定的祖坟地,但是在宗族内部有一处集中的坟地,当地称之为“祖金山”。祖金山坐落在司前村忠信河的对岸,占地约30亩,是老人去世后集中埋葬的地方,即当老人去世之后,首先埋葬在祖金山,3年以后,再由其后代将坟地迁至专门选好的风水宝地。对于司前村的祖金山,吴氏宗族3个大的房族各分配有一定的区域,其中上门房族所占的区域最大,占到70%,下门房族和经公房族共占30%。老人去世之后,各自房族的族人只能将其埋葬在各自的区域内,绝不允许出现交叉的情况。下门族人去世之后,也埋葬在下门所属的区域,但是由于人口增多,如果地方不足,下门族人也可以选择相邻的西湖村的山上,因为西湖村的吴氏族人也是司前村下门贤公的裔孙,因此司前村下门族人去世之后也可埋葬在西湖村的坟地内。
二 神灵信仰
1949年以前,在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精神世界中,存在两种信仰系统,一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祖先崇拜体系;另一种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神灵崇拜体系。从吴氏宗族内部来看,其主要的神灵信仰之处包括观音厅、文昌祠、关帝庙、三皇宫等。
1. 以“家户”为主的神灵信仰
对于宗族内的神灵信仰,主要是以家户为单元进行祭拜,很少举行集体性的祭拜活动。这些神灵信仰主要是族人为了祈福、消灾解难等。从祭拜的时间来看,一般每逢初一、十五,一些信奉的族人就会过来烧香祭拜,或者是在春节、元宵节、禾园节等重要节日来祭拜。在这几处神灵中,三皇宫的祭拜形式最为隆重,其香火也最为旺盛,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宗族会组织隆重的祭拜仪式,祭神的经费从宗族的“众典”中出,家家户户都会前去祭拜,在祭拜完成之后,毕业的国学生可以分得3斤左右的猪肉。
2. 神会组织与神灵信仰
传统时期,在宗族内部还有1个神会组织,由宗族的族长和老神组成,属于一种松散型的组织,其运行模式比较简单,平时并不开展特别的活动,主要在一些特定日子组织族人来拜祭。例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文昌公的诞辰日、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的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关帝的诞辰日,宗族会组织族人前来祭拜,一般各房族派代表参加,共40人左右。
除了神会之外,族内还有1个“观音会”。“观音会”的成员都是族内的妇女,由有威望的妇女来领导和组织,在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娘娘的生日时前去祭拜,其祭拜规模在20人左右,祭拜当天没有特别的活动,主要是吃斋念佛,以此为族人祈福。
第二节 生育崇拜
传统时期,司前村吴氏宗族非常重视宗族的绵延和延续,而宗族绵延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于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因此,吴氏宗族的生育崇拜体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生育崇拜不仅仅体现在极为隆重的“添丁”仪式上,而且反映在宗族仪式和宗族活动的方方面面。
一 添丁
对于吴氏宗族而言,只有生了男孩才叫“添丁”,生了女孩不算“添丁”。“添丁”不仅是宗族内某个家庭最为重大的喜事,而且对于整个宗族而言也是一件盛事。当有“新丁”出世时,不仅要烧香祭祖、摆满月酒,而且在春节期间还要举办隆重的“添丁”仪式。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添丁”仪式不仅持续时间长,从农历腊月二十五左右就开始准备,一直到农历正月十八才结束;而且其仪式和程序也非常讲究,能够深刻反映出宗族对子孙繁衍的重视。
(一)添丁仪式概述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添丁”仪式主要反映在每年春节期间的“吊灯”习俗上,即每年春节期间,凡是上一年添了新丁的族人,都必须要在祠堂“挂花灯”,并祭拜祖先。这里的“灯”与“丁”谐音,灯火寓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以此来祈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壮大宗族。
从“添丁”仪式的举办地点来看,这种全族性的“添丁”仪式都要在吴氏宗族的祠堂中举行,其中,司前村3大房族的“添丁”仪式在各自的祠堂中举行,因为村内上新屋、下新屋、中心竹园背等6个祖屋也都没有“分香火”,因此这6个祖屋的族人也都要到各自所属房族的祠堂中举行“添丁”仪式。而那些从司前村迁出,但是还没有另立祠堂、没有分香火的族人,也要到司前村的祠堂中举行“添丁”仪式。例如,与司前村相邻的新下村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司前村迁出,但是其刚开始一直没有“分香火”,因此每年的“添丁”仪式必须在司前村的上门祠堂举行;而上门二房学汤公的裔孙也有一部分迁到连平县油溪镇的下杨村,但是在没有“分香火”之前,也必须回到上门祠堂中举行“添丁”仪式。这种在祠堂举办“添丁”仪式的机制,将宗族内的族人都团结和凝聚在一起,避免了宗族内部的过度分裂。
(二)添丁仪式的程序
司前村吴氏宗族“添丁”仪式的程序极为丰富,由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6道程序组成,而且每一道程序都有特定的讲究。这些丰富的程序,充分体现出宗族对“添丁”的重视与崇拜,同时,整个过程也能充分反映出家庭与宗族之间的互动。
1. 放灯绳:长幼有序
“添丁”仪式的第一道程序是“放灯绳”,一般从每年的“入年界”(农历腊月二十五)开始,到除夕之前的这几天,那些添了新丁的“灯主”(添新丁家庭的家长)就要在所属房族的祠堂中挂上灯绳。灯绳一般都由灯主自家来做,长约18米,灯绳上一般要用红纸写上“某某某新丁”,以此来告知族人和祖先。灯绳都挂在祠堂中的“梁柱”上面,寓意新丁都将成为宗族的“顶梁柱”。“梁柱”也是宗族祠堂的一种标志,根据祖先的规定,只有男丁超过30个时才能“上梁”,因此,1949年之前,司前村的6个祖屋中只有上新屋的男丁超过了30个,可以“上梁”,而其他几个祖屋的男丁较少,均不能“上梁”。当在祖屋“上梁”之后,该屋新丁的灯主不仅需要在祠堂中上花灯,而且可以在祖屋的梁柱上挂上花灯。
吴氏宗族的放灯绳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按照辈分高低、新丁出生的先后顺序来挂放。辈分高的挂在靠祖宗牌位的前面,辈分低的则挂在后面。如果是同辈,则按出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挂放。对于上门房族来说,刚开始,其族人人数不多,每年的“新丁”很少,灯都挂在祠堂的上厅,之后随着人口增多,上厅位置不够,开始在中厅挂。上厅和中厅有分配,上厅分给长房和三房“挂灯”,中厅分给二房。这是因为“长兄为父,长子优先”,所以上厅分给长房,但是二房的人数相对更多,接近长房和三房的总和,而且有“长兄带幼弟”的传统,因此长房和三房共用上厅。
2. 选灯:市场购买
选灯是指添新丁的灯主在上灯之前要去定做或者去街市上购买花灯。1949年之前,吴氏族人一般都是到花灯艺人家里去定做花灯,因为司前村内部很少有会制作花灯的,而相邻的上坣村是花灯艺人的集中地,由于花灯制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定做花灯的灯主一般提前一个多月就要去定做。
此外,也有族人会选择到街市上购买花灯,在更早的时期,灯主一般在合水乡的“仁义街”来购买花灯,后来随着“忠信街”花灯市场的繁荣,大多都前往“忠信街”购买,而忠信街每逢农历三、六、九为圩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开年街”,因此灯主会选择在这一天去购买花灯,而那些提前找花灯艺人定做花灯的人,也是在正月初九这一天来取灯,而在购买价格上,也一般都取以9为尾数的吉祥数字,寓意长长久久。
3. 迎灯:长辈相迎
传统时期,吴氏族人视花灯为“圣物”,因此,当花灯进入祠堂时,要举行隆重的“迎灯”仪式。“迎灯”仪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期间举行,同时,灯主还需要根据新丁的生辰八字来选择良辰吉日,以此来护佑新丁吉祥如意。在举行“迎灯”仪式时,一方面,灯主会选择3~5个族人组成护送队伍,护送的族人也都是多子多福的族人。另一方面,灯主会在本亲房家族中挑选一位学识最高、德高望重的长辈作为“接灯人”,在司前村的大门口来迎接,随后“接灯人”与灯主、护送队伍一起将花灯送到祠堂,然后在系好灯绳的位置上将花灯挂在祠堂的梁柱上,等着正月十三“上灯”日子的到来。
4. 上灯:宗族认定
“上灯”是“添丁”仪式中最为隆重的环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举行,因为当地语言“十三”与“十生”谐音,寓意新丁健康成长,一生如意吉祥,所以选择在这一天举办“上灯”仪式。司前村吴氏宗族的上灯仪式由房族中德高望重的老神来主持,主要由挂吉祥物、祭祖、升灯、上族谱、饮灯酒这五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讲究。
一是挂吉祥物。在“上灯”仪式的最开始阶段,灯主会在自家的花灯里面挂上吉祥物,每一样物品都象征着对新丁的祝福和期盼。从吴氏宗族花灯吉祥物的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物品:(1)一片带有柏子的柏叶,寓意百子千孙、长命百岁;(2)一个八眼芋头,寓意发丁、发大财;(3)一根大葱,寓意新丁聪明能干;(4)一棵大蒜,寓意会划会算;(5)一条手巾带子,寓意财帛绵长。可以看出,每一样物品都是对新丁的祝福。挂好吉祥物之后,灯主的家人会在花灯上面挂上八条灯带,寓意代代绵延,每一个灯带上面都写有对联或者词句,都是一些祝福新丁、崇宗敬祖的话语。随后,灯主家人会在花灯的中心点燃灯油,以祈盼人丁兴旺。
二是祭祖。“上灯”仪式的第二道程序是祭祖,祭祖仪式由房族中德高望重的老神来主持,上门房族和下门房族在各自祠堂中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时,灯主把事先准备好的“三牲”等供品摆放在祠堂的神台上,然后向祖先敬烛上香,灯主抱着新丁和全家人一起向祖先叩拜,通过祭祖仪式向祖先报告新丁的情况,同时祈求祖先护佑新丁。
三是升灯。祭祖仪式之后,由老神宣布“升灯”,随后灯主拉着灯绳将花灯升至梁柱的高处。
四是上族谱。升灯过后则是为新丁上族谱,族谱由宗族中德高望重且学识高的老人来掌管,掌管族谱的长辈按照新丁的辈分顺序,依次将新丁的名字写进族谱,称为“上谱”。上了族谱的新丁才被正式认定为宗族的一员,得到宗族成员的承认。
五是饮灯酒。上完族谱后,在中午12点左右,举行“上灯宴”。上灯宴由添了新丁的灯主来宴请房族内的亲朋好友,让房族内的族人一起来庆祝新丁的诞生。上灯宴的具体情况在第三章的第七节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5. 暖灯与化灯:举族相庆
“上灯”之后至正月十八“化灯”期间,添了新丁的灯主每晚都要“上灯火”,把灯油添加到灯盏上,让花灯每晚常亮、昼夜不息,称为“暖灯”,以此来祈望家族人丁兴旺、财源滚滚。同时,在“暖灯”期间还要举行宗族聚餐。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暖灯”仪式与“化灯”仪式在同一天举行,即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仪式举行之前,一般在早上8点左右,凡是添了新丁的灯主一家要先到各自的祠堂祭拜祖先。拜祖之后,将自家的花灯从梁柱上放下,同时在花灯里挂上鞭炮,再将花灯升至梁柱高处。随后,灯主要准备两根竹柴在“化灯”之时来“发火”,寓意发达红火。用两根竹柴,乃是寓意好事成双。
“化灯”仪式也由房族内的老神来主持,仪式开始后,灯主用准备好的竹柴将挂满鞭炮的花灯点燃,称为“化灯”,“化灯”之后灯主将花灯放下,族人便前去争抢花灯内的吉祥物,抢到吉祥物寓意来年会添丁发财。随后,灯主将“分化”后的花灯碎片与吉祥草堆在一起,由宗族中子孙满堂、福德高尚的老人点火。当吉祥草和花灯碎片燃烧时,灯主便将竹把点燃,然后把“添丁圣火”带回家中,这叫“传灯火”,寓意丁火分化,枝繁叶茂,世代相传。
二 过继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的一些族人为了家族的繁衍和人丁的兴旺,也存在“过继”现象。过继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1)家中没有子女;(2)家中只有女儿,但没有儿子;(3)家中有儿子,但体弱多病不好养育;(4)家中男丁稀少但家产较多。当有上述情况时,就会产生过继现象,以促进家族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对于“过继”儿子,也有一定的限制,族人在过继儿子时只能过继本族人的,不可以过继外族人的。过继之时,一般按照“由亲到疏”的原则,优先从自己的兄弟中过继;如果自家兄弟无法满足,再在五服之内的亲房中寻找;当本亲房也无法满足其需要时,再从本房支或本宗族内的其他族人中过继。过继孩子的年龄一般在出生后100天至4周岁之间,年龄再大的一般都不会过继。
族人过继儿子也有一定的报酬,一般是10担稻谷或者20担稻谷,由过继的双方协商决定,在过继之时也要到祠堂中去拜祖,同时要摆宴宴请本亲房的族人。过继的男丁,虽然在过继之后就成为家族中的一员,但要正式成为宗族的一员,还必须要在正月十三举行“上灯”仪式,记入族谱。同时,在上灯之前,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二还要请宗族的族长、老神、房长等长辈喝“东王酒”,如果不请酒的话,就不能得到长辈的承认。上了族谱的过继子,就成为宗族和家族的正式成员,享受和亲生子同等的权利。
三 招赘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内部也有招赘女婿的情况,招赘女婿主要是因为家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或者是儿子早逝。一般只有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才有能力招赘女婿,招赘女婿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绵延子嗣,促进香火延续。
招赘女婿主要是家庭内部的事务,由家庭内部自主决定,不需要通知房长和族长。招赘女婿的对象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不姓吴且“八字相合”即可,一般招赘的女婿在入赘之前就需要将姓氏改为吴姓,有的甚至会既换姓又改名。在婚姻仪式上,招赘女婿和娶媳妇的仪式与程序大体相同,也要首先祭拜祖先。
虽然招赘女婿在结婚之后也基本上成为宗族的一员,但是只有等到了农历正月十三在祠堂内挂上花灯、记入族谱之后才会被正式认定为宗族的成员。同时,在农历正月十三的前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二这一天,入赘的女婿也要专门请宗族中的族长、老神、房长和本房的长辈喝“东王酒”,喝了“东王酒”之后其就得到宗族长辈的认可,而正月十三“上灯”之后其就正式成为宗族成员。入赘的女婿与宗族中的男丁拥有同等的权利,在财产继承、宗族仪式和活动中享受和本族男丁一样的待遇,基本不存在歧视的现象。
根据宗族的规定,招赘女婿在入赘之前必须改为吴姓,而且其抚养的孩子也必须姓吴,如果不按照这个规矩,其就会被族人赶出司前村,并且不再被认定为吴氏族人。这可以从下面的一则事件中得以体现:
在清朝时,因为吴氏宗族势力大,比较富裕,附近大湖镇有一名黄氏族人同意入赘到司前村,成为吴氏宗族的入赘女婿。在入赘之时,其携带弟弟一同来到司前村,并在村庄“老罗坝”区域建了新房。根据宗族的规矩,入赘的女婿必须要改姓吴,但黄氏长兄在入赘生了儿子之后,坚决不愿意让儿子姓吴,经过宗族长辈劝说后仍不同意,因此吴氏宗族的族老就将黄氏两家人从司前寨赶走,黄氏族人迁走后,其土地和房屋仍留在司前,后归吴氏宗族使用。
第三节 生活观念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观念与意识,这种共同观念也成为维持宗族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分别从长幼有序、光宗耀祖、发家致富这三个角度考察吴氏宗族的生活观念。
一 长幼有序
在吴氏族人的日常生活中,“长幼有序”是其基本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在宗族、宗族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尊敬长辈、长辈优先成为吴氏族人的共识。这种宗族辈分和长幼次序体现了宗族内部的等级性与秩序性。具体而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宗族管理中的“论资排辈”
在吴氏宗族内部,宗族的管理者由族内辈分高、年龄长者来担任。无论是宗族的族长,还是各房的房长,担任者的辈分一般都比较高,辈分低的人无法担任。同时,吴氏宗族除了有族长、房长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位,当地俗称为“老神”,老神是族人对年长且热心公益事业的长辈的尊称,在宗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宗族仪式中的“长者为先”
吴氏宗族重要的宗族仪式和活动,均由族中辈分高且年龄长的人来主持和组织。例如,宗族每年的祭祀扫墓活动、春节期间的祭祖活动、正月十三的“上灯”仪式等均由族中的长辈与长者主持。同时,在祭拜活动中,无论是坟祭、祠祭还是拜神活动,辈分高、年龄长的族人优先祭拜,其他族人按照辈分次序和年龄长幼依次祭拜。此外,在一些宗族仪式中,长辈享受独特的待遇。例如,在全族性的扫墓活动中,宗族的族长、老神和有名望的长辈均可以坐轿前去,其他族人则步行前往。
3. 座席安排上的“长者为尊”
在宗族性的聚餐活动中,座席的安排也十分有讲究。在祠堂中举办宴席时,宗族中辈分高、年龄长、学识高的族人被安排在祠堂的上厅就座,晚辈则在祠堂的中厅和下厅就座;同时,摆放的八仙桌的主位要安排给辈分高且年长的长辈。当族人在祠堂中举办红白喜事时,办事家庭的成员在敬酒时也要按照座席的顺序,先敬上厅的长辈,再依次敬中厅和下厅的族人。
4. 宗族对年长者的奖励
在吴氏宗族内部,一般年长者,尤其是年满60周岁的男丁会受到族人的尊敬,有些年长者虽然辈分较低,但也会受到族人同样的敬重。同时,对于年长之人,族中还有特殊的奖励,当男丁超过80岁时,宗族会为其举行“拜寿会”,族中的族长和房长也会专门为其道贺,同时由公家奖励其1担或2担稻谷。
5. 日常生活中的长幼有序
在日常称呼中,辈分低者要尊称辈分高者为“叔公”,即使辈分低的人比辈分高的人年龄更长,也不能直呼其名,必须加上尊称。同时,在家庭内部,长子地位相对高一些,一般长子要先结婚,如果长子未婚,其他儿子一般不能先结婚。除非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长子患有残疾或者体弱多病,弟弟可以先于兄长结婚。
二 光宗耀祖
传统时期,吴氏族人对祖先的崇拜也体现在光宗耀祖上,宗族内部鼓励族人上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光耀族门。
1. 崇文重教
1949年之前,吴氏宗族非常重视族人的读书和教育,给予族内的读书人多重奖励,激励其求学上进。除了设立书田为族人提供书租外,对于族内困难的学生,只要其愿意读书,宗族就会从“众典”中拿出资金免费资助其学习,同时在学业完成之日与其共同庆祝。“凡有考取学宫者,张贴喜报,本房裔孙共祝庆宴。迎学之日,打锣打鼓,烧香拜祖,领取谷租”。
2. 鼓励上进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也积极鼓励族人上进,为宗族争取名誉。在吴氏宗族上门祠堂的中厅,有3块木刻横匾,正中间为“东粤名宗”匾,左右两边分别为“恩嘉有惠”匾和“天朝荣宠”匾。这些匾额都立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秀才吴文林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冠带乡饮大宾”,官府特赠匾额来奖励。而这些牌匾也成为族人“光宗耀祖”的鲜明写照。
三 发家致富
传统时期,“发家致富”也是吴氏族人共有的生活观念,宗族鼓励族人勤劳节俭、创造财富。这一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勤劳致富
吴氏宗族鼓励族人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来致富,吴氏宗族的祖训中专门有一条是“务生业”,具体内容为“人生穹坏,业以资身,宜警于惰,宜加于勤,士学农耕商货利,劳则就,惰则废,岁月竞兢营营,荣华富贵,四远扬声”。由此可以看出,吴氏宗族向来鼓励族人勤劳耕作,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勤劳,不可懒惰,通过兢兢业业的劳动来实现“荣华富贵,四远扬声”。而从吴氏族人的发展情况来看,历史上,吴氏宗族内部虽然没有大官,但是“大富之人”较多,如鼎光公、振甫公、玉衡公等,他们都是周边有名的巨商富贾,都是通过经商有道、勤劳创业才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2. 乐善好施
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宗族更鼓励乐善好施,富人要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来,那些有钱但没有文化,而且为富不仁的人,族人称其为“奴才”,即使有钱,在宗族中也是没有威望的,族人也是看不起的。而那些有钱且乐于公益事业的人,族人称之为“士绅”,在宗族内享有很高的声望。例如,吴氏第十二世祖先鼎光公是有名的富商,而且乐善好施,乐于参与公益事业。在晚年时期,鼎光公在河源双江下林村建造了一座长100米、宽5米的石孔大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很大便利,而且在吴氏族人中也受到族人的拥护。当地村民为表示纪念,称大桥为鼎光桥。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共同的习俗,这些习俗和活动成为联系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宗族之间的纽带。这些共同的习俗不仅在凝聚和团结族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规范着族人的行为。本节将分别从婚姻习俗、丧葬习俗和节日习俗这三个方面对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生活习俗形态展开论述。
一 婚姻习俗
在吴氏宗族的日常生活中,婚姻对于族人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是维系家庭关系、实现传宗接代、保证宗族绵延的一个重要基础。传统时期,吴氏宗族的婚姻习俗有着各种规矩和讲究,这反映出宗族对家庭和个人的约束,也体现个人与宗族的互动。
(一)婚姻仪式与宗族规矩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内的婚姻习俗都有一定的规矩与讲究,这些仪式的举行将族内的“小家”与宗族的“大家”结合起来,让婚姻有机融入宗族。
1. 婚姻仪式在祠堂举办
1949年以前,男丁娶媳妇的仪式和活动均在祠堂举行。对于上门族人而言,其婚姻仪式在上门的贯公祠堂举行。由于只有穿过上门的第二个大门才能正式进入祠堂,因此当新娘进门后,其花轿要抬到祠堂下门前面的二门门口,使花轿的轿门正对祠堂。在过去,由于从新娘家里到司前村,路程往往较远,到的时候大多是在下午或者晚上,因此在当天不举行婚姻仪式。但是新娘首先要进入祠堂祭拜祖先,拜祖结束之后,必须从祠堂的侧门返回男方家中,不能从正门返回。
2. 婚姻仪式中的“拜堂朝”
结婚仪式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仪式是“拜堂朝”,该仪式一般由族内的礼仙主持,礼仙一般都是族中辈分高、年龄长且多子多福的长辈。在“拜堂朝”之时,首先拜天地,其次拜祖先,再次拜父母,拜过父母之后按照辈分依次拜亲房内的叔、婶、嫂、哥等长辈,最后拜媒人。
3. 婚姻仪式中的其他讲究
一是“牵新娘之人”,在新娘落轿之后,一般由男方亲房的大妗来负责牵新娘,而牵新娘的大妗也有讲究,必须是夫妻健在、子女双全,且子孙较多的女性,借此来传递多子多福的愿望。二是“纸扇拍肩膀”,在大妗将新娘牵入洞房之后,新郎需要拿着一把纸扇在新娘的右肩上轻拍三下,这三下寓意新娘今后要与新郎并肩挑起家庭重担,同时要安分守己、孝顺父母。三是“拜堂朝”之时,新娘身后会跟着一对童男童女,其中男童背着算盘,女童拿着一把杆秤,寓意新娘及下一代要收租管粮,会划会算,聪明、公正等。
(二)婚宴
1. 婚宴场地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的婚宴大多在祠堂或者祖屋举行,上门和下门的族人多在各自的祠堂办婚宴,而上新屋、下新屋、中心竹园背等由于有公共厅堂较大的祖屋,因此其屋内的族人大多在祖屋办婚宴,当宴席的规模较大,祖屋难以承载时,则在祠堂中举行,其他小的祖屋的族人,大多在自己家里或者祠堂举行婚宴,一般宴席超过10席时就需要在祠堂设宴。族人在祠堂中举办婚宴,可以免费使用祠堂的厨房、桌椅板凳和碗筷等,对于这些公共物品,只要按时归还就可以,如果有损坏或者丢失,由办事家庭负责赔偿。
2. 婚宴的参与者
吴氏宗族婚宴的参与者一般包括下面四类人:一是新郎家庭的亲房好友;二是新娘家属及送嫁的亲戚;三是宗族内的族长、老神、房长等长辈;四是房族内新郎的“同年”。虽然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并不需要向族长或者房长报告,但是在举办婚宴时,办事主家一般都要专门去请宗族的族长和本房的老神、房长来参加婚宴。
3. 婚宴的座席安排
在举办婚宴时,凡是有安排座席的大厅,无论是祠堂还是祖屋,在安排席位之时,不论是男家还是女家的客人,都是男客人坐上厅,女客人坐下厅。在入席之时,办事主家会按照辈分安排客人分主次就座。宗族的族长、老神、房长等长辈在上厅的最上席就座,主家敬酒之时也要从上厅的最上席开始,按顺序依次进行。
(三)婚姻习俗中的其他讲究
除了上述的规矩之外,在婚姻之中还有其他的规矩。一是关于嫁入本族的再婚女性的,其婚姻仪式非常简单,不能进祠堂,也不能拜祖宗。二是关于“童养媳的”,过去一些无经济能力娶媳妇或者为省钱的人家会抱养或者收养幼女作为童养媳。童养媳的结婚仪式也比较简单,可以进祠堂、拜祖宗,但是只能坐2人抬的小轿进门,而一般结婚都坐4人抬的大轿。
二 丧葬习俗
传统时期,丧葬习俗也是吴氏宗族非常重要的一项生活习俗。族人的丧礼和葬礼并不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大家的事情,而是涉及整个宗族的事情。丧葬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会体现出宗族的规定和规矩,也能显示出家庭与宗族的联系与互动。
(一)宗族丧葬中的规矩
1. 进大门与祠堂的规矩
1949年之前,凡是在司前寨外去世的族人,其遗体均不能进入寨子的大门,更不能进入祠堂,即使是因为宗族斗争而牺牲的族人,如果在寨外死亡,其遗体也不可以进入寨子的大门。如果是不满20周岁就去世的族人,其遗体则不能进入祠堂。同时,族人去世之后,其棺材必须从祠堂的侧门进入上厅,不能从正门进入,出殡之时,其棺材从祠堂的正门抬出。
2. 祠堂内挂“寿帐”的规矩
1949年之前,吴氏宗族将60周岁以上男丁称为“尊长”,只有60周岁以上的族人去世才可以在祠堂的上厅挂“寿帐”,不满60周岁就去世的,都称为“夭折”,其棺材可以进入祠堂,但是不能挂“寿帐”,只能贴上“奠”字,同时,不满60周岁去世的,也不能在祠堂中举办丧宴。
(二)房族治丧
当宗族内有老人去世时,其丧礼工作不是仅办事主家一家人的事情,而是所在房族甚至整个宗族的事情。办事主家请风水先生择定“吉日”后,办事主家的亲房、兄弟、伯叔等都会到事主家里共商治丧事宜。
在治丧过程中,还要专门选出下列人员:一是“礼仙”,即主持丧礼仪式的人;二是“总理事”,负责丧礼的整体安排和计划,主管经济收支、实物收支和管理等工作,总理事要是在族中有威望、办事正直公道、有一定号召力的人;三是“先生”,负责写挽联、过世之人的牌位等,主要是由学识高的长辈来担任;四是“礼数”,专门负责记账和收取礼金,由熟悉计算、为人忠厚的长辈担任;五是“采购员”,专门负责丧礼各种食材、物品的采购等,由忠厚老实、经验丰富的族人担任;六是“八大王”,即负责抬棺的人员,这类人员由“总理事”负责安排,确定好之后,都必须来参加,即使是过去有矛盾或者怨恨,也都不能推辞不去,如果不来参加,今后其家里的老人去世之后,宗族内的族人也不会管他家的丧事。这些帮忙的人员,一般先从本房支内选择,如果本房支内没有合适人选,则扩大至房族甚至整个宗族,同时,办事主家也需要给这些帮忙人员包一个红包,一般也是2斗稻谷。
在举办丧礼的过程中,丧礼所需的物品、食材等,一般不由办事家庭单独确定,而是由上述帮忙人员与办事主家的家长一起商量来决定,办事的主家只确定宴席的数量,不确定具体购买什么,“总理事”和上述其他人员会根据办事家庭的经济情况来确定具体购买什么以及购买多少。据村里老人介绍,之所以不由办事主家采购物品,是因为以前在老人去世到出殡这段时间,孝子贤孙必须守灵,一天24小时都需要有人守灵,而且子女、媳妇和其他晚辈在守灵时必须穿草鞋,以示对老一辈的尊敬。
(三)丧葬仪式
1. 祠堂办丧
对于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其去世之后可以在祠堂办丧礼,上门、下门、经公各房族的族人在各自的祠堂举行。对于不能进入祠堂和司前寨大门的死者,其丧礼在司前寨外举行,仪式较为简单。
2.“礼仙”主持
丧礼仪式都由宗族中的礼仙来主持,担任礼仙要有一定的条件,年龄要在60岁以上,辈分要比较高,同时要“夫妻齐弥”(夫妻都在世),办事的主家要专门给礼仙包一个红包,一般是2斗稻谷,而礼仙参加宴席时一般不需要向主家随礼。
3. 按辈行礼
在行礼仪式中,按照“由亲到疏、由长及幼”的顺序来行礼,先是死者的亲属和亲房,之后是本家族中辈分最高的人来行礼,然后按照字辈顺序依次行礼;家族行礼之后,本房族的来客行礼,行礼之时也是按照辈分,当房族较大时,一次行礼的人数可以有几个人不等。
4. 费用均摊
在丧宴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总理事”会召集办事主家的全体人员和房族内的一些长辈来公布具体的花费账目,由死者的儿子平均分摊丧事各项费用,剩余的物品和挽幛等也大约均分。
5. 二次葬
死者埋葬三年之后,要按照男双女单的习俗举行迁葬。迁葬之前,死者的后代会专门请风水先生选择风水宝地,并确定好吉日。迁葬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捡骨”仪式,即将死者的尸骨从棺材中捡起来,并用金埕装好,另外选择一个风水宝地永久性安葬。将尸骨捡起来俗称“起身”,死者五服之内的家属均不能负责捡骨,只能由五服之外的族人来负责,因为捡骨是一项“技术活”,要由族中有威望、有经验的族人来负责。
三 节日习俗
1949年之前,在一些传统节日期间,司前村吴氏宗族或以宗族、房支为单元,或以家户为单元会组织开展一些祭祖拜神等活动。对于司前村吴氏宗族而言,较为隆重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禾园节、中秋节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
(一)春节:家户祭祖拜神
传统时期,春节是吴氏宗族较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它不仅涉及家家户户的祭祖拜神,而且会有宗族集体性的祭祖、舞龙舞狮等活动。
1. 除夕祭祖拜神
1949年之前,每逢除夕当天,吴氏宗族都会举行祭祖拜神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以家户为单元,通过祭祖拜神来为整个家族祈福。
祭拜时间。每逢除夕,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族人都会到祠堂祭拜祖先,祭拜的时间都在中午十二时之前,十二时以后就没人前去祭拜了。有的族人为抢到“头香”以图吉利,天未亮就前去祠堂祭拜。
祭拜单位。除夕当天的祭祖拜神活动不是宗族组织的统一活动,而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前来祭拜,有的则是“一大家”一起祭拜,宗族内的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没有特别的限制。1949年之前,除了司前村的吴氏族人外,周边新下村、西湖村、水楼下还有油溪镇的祖逊公裔孙也会专门到逊公祠堂来拜祖,这些村庄的族人并不需要都来,但是那些新添丁的族人一定要前来祭祖,有的由于路途较远,天未亮就结伴起程。
祭拜对象。从除夕的祭拜活动来看,吴氏族人的祭拜对象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到祠堂中祭拜祖先;祭祖完成后,那些信神的农户就到祠堂旁边的观音庙、文昌庙、关帝庙等去拜神祈福;拜神之后,族人则会返回家里,向灶君拜祭。在司前村,灶君是非常重要的家神,村民无论是祭祖烧香还是举办红白喜事,一般都会祭拜灶君。
祭拜顺序。在吴氏宗族内部,不仅有祖逊公总祠,各房族还有各自的祠堂,同时,一些分支还有各自的祖屋,因此在祭祖活动中,要按照“由总到分、由远及近”的原则,首先祭拜逊公总祠,然后祭拜所在房族的祠堂,最后祭拜所在祖屋。
祭祖仪式。从吴氏宗族的祭祖仪式来看,族人在祭祖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三牲”(即一只煮熟的雄鸡、一块猪肉、一条鱼)等供品,在祭拜之时,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由家长领头,带着儿子一起叩拜三次。
2. 除夕“换水碗”:集体仪式
传统时期,每年从农历的除夕夜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日夜,司前村吴氏族人每晚都会用麻油将家中的灯点亮,俗称“点年光”,以此为家族祈福。而除了祭祖拜神和“点年光”之外,每到除夕夜,吴氏宗族都会举行集体性的“换水碗”仪式。
从“换水碗”仪式的组织情况来看,其是以宗族为单位的集体性仪式。在除夕夜,家家户户的族人都会守候到零时,等待宗祠的“换水碗”仪式。水碗是用来盛水的陶瓶,放在祖逊公祠堂牌位内,每年除夕族内都会更换一次“仙水”。“换仙水”的目的主要是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宗族的规定,除夕夜由各房族的老神和房长,挑选一位德高望重、富有学识的长辈来更换“仙水”。在接近晚上零时的时候,这位长辈会带领族人一起到司前寨前的河中去盛水,盛水时碗口必须顺着流水的方向,不能逆流盛水。据村中的老人介绍,如果“换水碗”时能够在碗里装上鱼虾,来年就一定是丰收年,水碗中的鱼虾都不会死亡,等到来年再次换水碗时放生。等到零时整,“换水碗”仪式正式开始,族中的长辈将盛有“仙水”的水碗安放在祖宗牌位上之后,集体向祖先叩首祭拜,以此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二)元宵节:宗族“吊灯”
元宵节期间吴氏宗族会举行最为隆重的“上灯”添丁仪式,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为“上灯”节日,正月十八为“暖灯”和“化灯”节日,这两天可谓司前村吴氏宗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而每年的元宵节,宗族内则没有特别的活动。
从宗族的“吊灯”活动来看,它不仅是添丁家庭的私人活动,而且是一种全族性的庆祝、祈福与团聚活动。凡是上一年度新生男丁的家庭,都要在正月十三当天在祠堂中挂上花灯,并由房族中的“老神”来主持祭祖仪式,以此将新丁名字写入族谱,使其成为宗族中的正式一员。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体现出宗族的整体性、一致性和秩序性,反映出宗族内部的激励机制、散财机制等。关于宗族“吊灯”的具体内容,前文中已经进行具体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三)清明节:家户祭祀扫墓
清明节是司前村吴氏宗族祭祀扫墓的传统节日。每逢清明,司前村吴氏族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扫墓活动,但在清明节这天,并不是举行全族性的大规模的祭祀扫墓活动,而主要是以“大家庭”为单位祭拜五代以内的祖先。由于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祭祀扫墓分为春祭和秋祭,春祭的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二至清明节,秋祭的时间为农历八月初三至重阳节,许多祖先的扫墓活动都有特定的时间,例如,开基祖祖逊公的祭祀扫墓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至二月初六这三天。正因为如此,清明节期间,吴氏宗族主要是各家各户祭祀自家五代以内的祖先,而不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扫墓活动。
从清明节家户祭祀扫墓的情况来看,一般是以“五服”以内的“大家庭”为单元,祭拜五代以内共同的祖先,清明节的前两天,“大家庭”中的各位家长和成年男丁一般会在辈分最长的族人家中讨论具体的祭祀扫墓事宜,并提前做好安排。从祭拜的顺序来看,一般都是按照“由远及近”的原则,先祭拜较远的祖先,再祭拜近祖,祭拜的单元也逐渐缩小,最后是一家一户祭拜最近的祖先。
(四)禾园节:家户祭祖拜神
“禾园节”,当地俗称“米果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主要是吴氏宗族庆祝丰收的日子。“禾园节”寓意上半年庄稼的收成好,祈望下半年也有好的收成。在这段时间,吴氏族人刚好是上造收割完了夏粮,秋季刚刚插上秧苗,正好可以趁着农闲来庆祝夏粮丰收,同时为下半年的农业生产祈福。
“禾园节”的庆祝活动也主要是以家户为单元来进行,族内并不举行统一的庆祝活动。在节日当天,每家每户都会制作米果,族内的妇女都要带着米果去娘家探亲,嫁出去的姑娘也会回到村里探亲,在临走之时族人也会送上米果,以此共同庆祝丰收。
“禾园节”当天,吴氏族人一般都会准备丰盛的晚餐,但在晚餐之前,要举行祭祖拜神活动,主要是家长带领全家下辈的小孩一起参加,首先是到祠堂祭拜祖先,告诉祖先上半年的收成,同时祈求保佑下半年的收成;拜祖之后,就到村内的庙宇拜神,按照传统习惯,全村的各个庙宇都需要去祭拜;拜神之后,就返回家中祭拜灶君。随后,全家一起聚餐吃禾园饭,以此来庆祝丰收之喜。
(五)其他节日习俗
除了上述节日之外,司前村吴氏宗族还有其他各种节日习俗,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这些节日活动也主要是以家户为单元进行庆祝,大多是小规模的团聚活动,很少有大规模的以房族或者宗族为单位的集体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家户与宗族的互动较少。
第五节 文化活动
在传统时期,吴氏宗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俗,而且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也成为凝聚族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宗族内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吴氏宗族将自身的观念、规则和规矩融入族人的内心深处,使之成为维系宗族团结和绵延的重要途径。本节将重点从祭祀扫墓活动、打醮敬神活动和宗族娱乐活动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吴氏宗族的文化活动形态。
一 祭祀扫墓活动
1949年之前,崇宗敬祖是司前村吴氏宗族最为重要的信仰之一,每年吴氏宗族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扫墓活动以缅怀祖先、祭拜祖宗。吴氏宗族的家规家训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谨祭祀”,其具体内容为“事事若存,事死如生,念念不忘,当尽其诚,豺獭一物,尚知报本,人为物灵,忽而不问,诏我子孙采藻采,春秋两祀,世世凛遵”。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时期,吴氏宗族非常重视祭祀扫墓活动。
1. 祭祀时间:春秋两祭
司前村吴氏宗族一直都遵循着“春秋两祭”的祭祀扫墓传统。其中,春祭的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二至清明节;秋祭的时间为农历八月初三至九月初九重阳节,无论是全族性的祭祀扫墓、房族及房支的扫墓活动还是族人自家的扫墓活动都需要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完成,一年中的其他时间均不能组织扫墓活动。
2. 祭祀次序:由远及近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祭祀扫墓也有严格的顺序,基本上按照“由远祖到近祖”的顺序来进行。如每年的春祭,首先是在农历二月初四至二月初六这三天全族祭祀开基祖祖逊公,其次是各个房族祭祀本房族的祖先;在此之后,各个房支祭祀本房支的祖先,按照由远祖到近祖的顺序依次祭拜。以上门上新屋祖屋的族人为例,其首先要祭祀开基祖祖逊公、二世祖颙公,其次要祭祀上门祖先贯公、琛公、世承公,再次是祭祀上门二房第六世祖先学汤公、第七世祖先栋宇公,一直到上门二房“八大家”祖先之一的君谘公,最后是从十二世祖先开始祭祀,一直到上新屋的建造者第十五世祖先振甫公,其他房支族人的祭祀扫墓活动均按照类似方式进行。对于房支祖先的祭祀扫墓,由本房支的裔孙组织参与,整个祭祀严格按照“由远祖至近祖”的顺序进行。
3. 参加人员:男丁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祭祀扫墓活动均由男丁参与,女性不参加扫墓活动。从参加的人数来看,从开基祖祖先到各房族祖先再到房支祖先,祭拜的规模依次递减。就开基祖的扫墓活动而言,其仪式最为隆重,除了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所有男丁都要参加外,忠信地区其他村庄祖逊公的裔孙也要参加,例如新下村、西湖村、柘陂村的水楼下、油溪镇的下杨村等,也都需要参加扫墓活动。外村的族人参加扫墓活动不需要全部男丁参与,而是派代表参加即可,一般都是该村内的老神、国学生和有威望、有名誉的族人,因此过去祖逊公的扫墓活动一次参加的人数就有几百人。
对于开基祖的祭祀扫墓活动,因为人数众多,且路途较远,一次扫墓活动要花费3天的时间。在祭祀完开基祖之后,族人依次祭拜房族祖先和房支祖先,因为需要祭拜的祖先较多,因此有的距离较近的,一天之内会祭祀多个祖先。
4. 祭祀费用:“众典”与男丁均摊
吴氏宗族祭祀费用的支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有蒸尝田的祖先,其费用从蒸尝所得的“众典”中出;二是对于没有蒸尝和“众典”的,则按照男丁的数量来均摊费用。例如,吴氏宗族的开基祖、各个房族都拥有蒸尝田和“众典”,这些祖先的祭祀扫墓活动的费用,均由公家的“众典”来支付。由于房支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众典”的房支从众典中支出,没有的则根据房支内男丁的数量进行摊派;如果房支内的“众典”很少,不足以支付费用,则不足的部分按照男丁数量均摊。
祭祀扫墓的花费主要用于购买祭祀所需的用品以及扫墓活动之后的聚餐支出,一般在祭祀扫墓之后,无论是宗族、房族还是房支,都会举行集体性的聚餐活动。关于祭祀费用的支出情况,“财经”也都会在祠堂或者祖屋中张榜公布,以告知族人。
5. 祭祀组织:族老商议
对于吴氏宗族而言,祭祀扫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宗族活动,因此在扫墓之前都会提前做好安排与计划,尤其是开基祖的扫墓活动,更会提前进行组织。从开基祖的祭祀扫墓活动来看,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四之前,吴氏宗族的族长就会组织各房族的老神、房长等一起到上门祠堂的中厅开会讨论,除了司前村的老神和房长之外,西湖村、新下村、水楼下的老神和房长也会专门前来一起讨论,以确定扫墓的具体开支、参加人员、祭祀情况等。会议讨论之后,各个房族的老神和房长负责通知本房族的族人。据村中的老人介绍,每年开基祖的祭祀扫墓活动都非常隆重,“扫一次墓,全族都参加,三天都回不齐”。
同时,各个房族和房支的祭祀扫墓活动也都会提前做好安排和计划,房族集体性的扫墓一般都在各个房族的祠堂进行讨论,而房支的会议或者在祖屋,或者在长辈的家中讨论。
6. 祭祀规矩与讲究:尊卑有序
在宗族祭祀扫墓的过程中也体现出明显的规矩性和等级性,从全族性的扫墓活动来看,在去开基祖墓地的路途中,族长、老神和国学生都可以乘坐轿子,而其他族人都要步行前去,由于路程较远,族人都需要带上祭品、伙食和扫墓的工具。
在扫墓的过程中,族人都要去祭拜祖先,但祭拜的过程也有讲究,体现出宗族的“尊卑有序”。墓祭的祭拜仪式由族中的“礼仙”来主持,当礼仙“唱礼”之后,首先是宗族的族长祭拜,其次是族中的老神和房长祭拜,随后是“国学生”祭拜,再次是族中有名望的、有钱的族人祭拜,最后是其他族人祭拜。传统时期,祭拜的仪式非常隆重,据村中老人介绍,一项祭拜仪式就需要花2个小时。在祭拜过程中,族人会按照辈分、年龄、学识、名望等顺序来祭拜,体现出宗族的等级性。墓祭之后,族人还要返回祠堂祭拜祖先,祭拜的顺序和墓祭的顺序相同,但是仪式相对简单一些,花的时间相对更少一些。
祠堂祭拜之后,宗族还有一项“分猪肉”活动,但并不是所有参与扫墓的族人都可以分到猪肉,只有特定的族人才可以分到猪肉。主要有下列人员才可以分到猪肉:一是宗族内的族长和老神;二是族内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族人;三是正月十三“上灯”的灯主;四是考取国学生、庠生、监生等有学识的族人。这些族人可以均分祭祀的猪肉。
二 打醮敬神活动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每隔几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打醮敬神活动,集体祭拜司前村内以及附近村庄所有的神灵,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保佑没有虫灾和水旱灾害。
1.“打醮”时间
吴氏宗族的打醮敬神活动并不是每年都组织,一般是每隔3年举行一次,“打醮”的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具体的时间由宗族的族长、老神和房长一起商量,同时请有名的风水先生占卜,最终确定具体的日期。宗族的打醮敬神仪式都非常隆重,每次“打醮”通常都要持续七天八夜。
2. 参与人员
吴氏宗族的打醮敬神活动属于一项全族性的拜神活动,族内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家家户户都要去祭拜。同时,这种“打醮”活动也是一种地方性的跨村庄、跨宗族的活动,除了司前村本村的族人之外,附近村庄的村民也都可以前来参加。对此,村中的老人说:“祖宗是一个族的,祭祖是一个族的事情,神不是一族人的,人人都有份,人人都可以参加”。
3.“打醮”费用
每举行一次“打醮”活动都需要很大的花费,不仅需要准备祭神所需的“五津”(鸡、猪、兔、龟、蛇)和“五素”(米丝、腐竹、金针、木耳、油炸豆腐)等祭品,还需要专门请和尚念佛诵经,并请大戏班日夜唱大戏。“打醮”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宗族内“众典”,每次“打醮”期间,宗族会从“众典”中专门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相关的开支;二是族人的乐捐,“打醮”时鼓励族人捐款,由于涉及每家每户,因此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捐钱,尤其是富裕的大户人家都会积极捐款;三是周边地区村民的捐款,在“打醮”前的一段时间,族长会专门指定德高望重的族人到附近的村庄和街市收集“捐款”,附近的新下、西湖、柘陂、大陂、水滣等村庄的村民也会有一定的捐款,尤其是忠信街上的商户、士绅和财主等,大都会慷慨捐款。
4.“打醮”组织
“打醮”活动一般由宗族的族长来组织,同时由族人推举一位族人担任“醮主”,醮主一般由族内德高望重、多子多孙、富贵显赫的族人来担任,除了“醮主”之外,还下设总元、首事、理事等职,负责料理相关的事务。整个“打醮”活动都会提前做好安排和组织。
5.“打醮”仪式
在开醮之时,族人会将本村和邻近村庄庙宇中的各类神像、佛像等请到醮厂,司前村吴氏宗族的醮厂一般在村内的鸭仔排区域,在开醮之前会专门修建一座茅屋作为醮厂。在开醮时,将村内观音庙、关帝庙、文昌庙、三皇宫还有附近村庄的神灵都请出来,如果有的神像较重或者路程较远,也可以只写个牌位。在宗族集体性的拜神仪式中,拜神也有先后的次序,一般是族长、老神和房长先敬,随后按照辈分和年龄的高低依次祭拜。在此之后,族内家家户户和附近村庄的村民也会陆续前来祭拜,以此来求神祈福。在醮期内,族人都要敬神礼佛,自觉遵守相关的戒律,例如忌荤腥、禁房事等。
此外,“打醮”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求神祈福活动,在此期间,也会举行唱大戏等活动,周边地区的村民也都可以前来听戏。除此之外,本村族人和附近村的村民也可以在醮厂周围摆摊贩卖各种物品,这也促进了本族与外族、外村之间的交流和往来。
三 宗族娱乐活动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除了举行祭祖扫墓和拜神活动之外,也有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有舞龙舞狮、舞香火龙、锣鼓班等,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族内部的交流与团结。
(一)舞龙舞狮
每年春节期间,司前村吴氏宗族都会举行舞龙舞狮活动,这里的舞龙主要是指舞布龙。舞龙舞狮的时间是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这三天。吴氏宗族内部有专门的舞龙队和舞狮队,过年期间,舞龙队和舞狮队首先会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先去祠堂祭拜祖先,以此来祈求祖先的保佑。
在祠堂祭拜完祖先之后,舞龙队和舞狮队会到族内的各家各户,给族人带去祝福,队伍每到一家时,这户人家需要包一个红包给舞龙和舞狮的人,舞龙和舞狮队伍会从近到远,依次去上门、下门、上新屋、下新屋、竹园背等祖屋,但是由于忠信河的阻隔,队伍无法去河背地区。1949年之前,一般一户人家包10吊钱的红包,舞龙舞狮的人将收集到的红包统一交给宗族的“财经”,作为宗族“众典”的一部分。而对于舞龙和舞狮的族人,宗族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一般每人奖励1担稻谷。
(二)舞香火龙
舞香火龙是司前村吴氏宗族众多习俗中一种喜庆的祈求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八的晚上举行,其目的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辟邪除恶,消瘟除疫。宗族的舞香火龙活动包括牵头、收款、购物、扎龙、舞龙、化龙等多个程序,属于一项全族性的娱乐活动。
1. 舞龙时间
吴氏宗族的舞龙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和正月十八“化灯”的晚上举行,和宗族内最为隆重的“花灯节”相融合,表达了族人的“添丁”之喜,让“添丁”的喜庆传递到每家每户。作为一项全族性的活动,舞龙仪式也非常隆重,一般在晚上八点左右开始,一直持续三四个小时。
2. 舞龙组织
舞龙活动主要由各房的房长和“上灯”的灯主一起来讨论决定,正月十三中午的“上灯宴”结束后,各房的房长和灯主相聚在上门祠堂的中厅,讨论具体的活动安排,如哪些人参与舞香火龙、谁来舞龙头、路线如何等。
3. 舞龙参与人员
舞龙活动是一项全族性的互动活动,整个过程中,家家户户都会参与进来。而具体的舞龙仪式,则主要是族内的青壮年和小孩子来参与,其中“添丁”灯主的家庭必须有人参加,整个活动也主要是发挥“灯主”的作用。在舞龙过程中,需要从当年的“灯主”中推选一位办事公正、热心公益的灯主作为牵头人,负责舞龙活动的开展。
4. 舞龙经费
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灯主的摊派,在活动之前,当年“添丁”的灯主根据自身家庭的情况来捐款,灯主捐款也没有强制规定,根据家庭情况捐多捐少都可以;另一种是族人的“乐捐”,族人捐款不按人头,而是以户为单位来捐款。舞龙的牵头人会指定二名至三名灯主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到族人家中收取。捐款也没有规定,全靠自愿,捐多捐少都可以。灯主会将收到的捐款写在红纸上,并在祠堂中张榜公布具体的捐款额度。收齐捐款之后,牵头人安排族人去购买香烛、草纸、爆竹等物品,具体的花费情况也会在祠堂中进行公布。
5. 舞龙程序
舞龙仪式都从司前村开始,首先要去祠堂祭拜祖先,先后经过上门祠堂、经公祠堂、下门祠堂后,舞龙队伍穿街过巷,拜谢各户,各家各户都以爆竹相迎;司前村内结束之后,队伍会沿着田间村道到各屋去拜谢,依次为上新屋、下新屋、上竹园背、中心竹园背、下竹园背,下书房、格田屋、鸭仔排、门前龙、孔桥头、新开路,香火龙舞向各个屋,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族人送去祝福。
(三)锣鼓班
传统时期,司前村吴氏宗族内部成立有1个锣鼓班,主要是在宗族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中进行演奏。村中的锣鼓班由6位成员组成,都属于业余和兼职性质的,其成员平时也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生,如耕田种地、砍柴割草等。当族内需要举办活动或者仪式时,他们才集中在一起为族人演奏,除了红白喜事之外,锣鼓班也参与祭祖拜神、传统节日、做大寿、乔迁等活动。
锣鼓班的运行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宗族集体性的活动。例如,在农历正月十三的“上灯”和正月十八的“化灯”期间,集体性的祭祖拜神仪式中,宗族的“老神”会提前通知锣鼓班的“掌鼓人”,由其召集锣鼓班的成员,在指定的日子和时间段内演奏,这些演奏活动都属于公益性的,一般都是免费演奏,为宗族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不需要支付任何的报酬。
二是面向宗族个人的,主要是族人的红白喜事。一般办事主家在确定好吉日之后,会通知“掌鼓人”,由“掌鼓人”通知本班人马在办事主家的家中集合,进行分工,在办喜事的当天为族人演奏,增添喜庆气氛。对于族内的这类活动,办事主家只需给锣鼓班的成员一人包一个“利是”即可,不需要专门支付报酬。
第六节 教育
传统社会时期,虽然司前村是一个平民化的村庄,但是吴氏宗族也非常“崇文重教”,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励族人读书求学、考取功名。本节将分别从教育激励与私塾教育这两个层面对吴氏宗族的文化教育形态展开论述。
一 教育激励
1949年之前,对于族人读书上学,吴氏宗族内部有一个系统的资助体系,以激励族人读书求学。具体而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设立书田,奖励书租
这是教育激励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在发展的初期,吴氏宗族内部就专门设立有书田,以激励族人潜心读书。“祖宗书田之设,原以鼓励后人,使得潜心于诗书之府上进有阶,不至于膏火无资也。”由此可以看出,书田设立的目的主要是资助族人潜心读书,使其不因贫穷而无法上学,以此来激励族人读书上学。但是,吴氏宗族的书田主要是以房族和房支为单位,并没有全族性的书田。据了解,吴氏宗族上门的一房和二房设立有专门的书田,而下门和经公这两大房族均没有专门设立书田。其中,吴氏宗族上门二房第六世祖先乐忠公、第七世祖先栋宇公都设有书田,上门一房的鼎光公、上门二房的玉衡公也专门设立有书租奖励房支内的读书人。这些书田和书租奖励都主要限于本房支内,其他房支的族人无权享受这类奖励。
2. 设立章程,激励求学
吴氏第十二世祖先鼎光公通过订立章程,奖励族人读书。其具体规定为:“考取国学生者,奖励稻谷十担;考取贡生者,奖励稻谷三十担;凡有考取学宫者,张贴喜报,本房裔孙共祝庆宴。迎学之日,打锣打鼓,烧香拜祖,领取谷租。”这个章程一直延续至1949年。族内健在的吴超哲老人在1944年至1949年间还享受过每年25担的书租。从书租奖励的情况来看,一般要等读书毕业之后或张榜公示之后才能领取奖励,中途退学、没有毕业的族人则不能领取奖励。
3. 教育资助
除了书租奖励之外,吴氏宗族内部还设立有教育资助金,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族人的上学问题。在宗族内部,一般都是有钱的、富裕家庭的孩子读书上学的情况更多,经济条件差的家庭的孩子读书上学的情况较少。但是当族人家庭困难,而家庭内有孩子愿意上学时,宗族会从“众典”中拿出一部分粮食和钱财资助其读书,主要是补助其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这部分费用,被资助的孩子可以免费享用,不需要归还,但是当其没有毕业就中途退学,不愿意读书时,就需要退还资助金。
4. 建立“金笔塔”,护佑读书人
在吴氏宗族发展的早期,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多出读书人,吴氏宗老根据风水大师的意见,决定在司前村的东边山岭上建立一座金笔塔,而这座金笔塔就是塔岭山上的合水塔。据族人介绍,“金笔塔”位于司前寨的“巽”位,在八卦中,“巽”位代表风(谐音“峰”)。由于古代以科举取士,当地人相信如果没有高峰,则难以出文人。建塔的碑文中记载:“……建阁于水之渭或建塔于山之巅,其事关乎功名……。先太祖建基盘石以来,其间功名富贵不乏其人,却贡举仕途亦经间出。究于文运官陛未甚发越,因思祠前对面帽峰虽形势天然,未见出霄,屡谋断长增高……。吉日动工,数月而告成功。”
二 私塾教育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宗族的内部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吴氏司前寨内设立有1座书室,用来供本姓族人读书。
1. 私人设立,全族公用
1949年之前,司前寨内有一个私塾,族人称之为“养正书室”。据了解,“养正书室”由吴氏第十五世祖先吴振甫设立,设立时间为嘉庆十八年(1813年)。该书室位于司前寨内一个叫“赞绪堂”的私宅内,该屋宅属于吴振甫所有,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可容纳30~40人读书,该书室一直延续至1949年。虽然“养正书室”由族人个人设立,但是全族的族人均可在此读书,因为振甫公当时非常富裕,是当地有名的富商,而为了方便族人读书上学,特设立书室,书室里面的桌椅等设施也均由振甫公购买。
2. 私塾学生:本族男丁
“养正书室”建设完成之后,只供本族之人读书之用,周边赖氏、黄氏宗族的族人不可前来读书,但是本村相邻的西湖村、柘陂村等地的吴氏族人也可以前来上学。同时,一般只有男丁读书,女孩不允许进入。一般男丁到了六七岁之后,可以向宗族的族长申请读书。据了解,司前村的“养正书室”只提供1年级至3年级的课程,当想要继续读书时,则需要到新下村的学堂去求学。这是因为相邻的新下村考取功名的人相对较多,其学堂更为规范,可以提供1年级至6年级的课程。加之同是吴氏族人,因此司前村族人到新下村学堂上学也较为便利。
3. 教书先生:宗族聘请
私塾的教书先生由宗族统一聘请,主要是由族长聘请本族内有学识的族人担任,由族内秀才担任教书先生的情况较为普遍。学生读书需要缴纳一定的学费,一般1个学生每年给教书先生100斤稻谷,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免交学费。宗族内各个房族也会从“众典”中拿出一部分给教书先生发工资。
4. 授课内容:祖训为先
从授课的内容来看,首先讲授祖训,然后是“四书五经”、《增广贤文》等。在内容方面,非常重视对族规祖训的讲授,从小培养族人的祖训意识。“我们司前村,过去读老书,就在养正书室,养正书室就由族长请本族先生教学生。老先生教我们读的第一课,就像现在的遵法一样,第一课就教家规家训八条。读书不论其那(当地话,不论是谁),都可以进来读。”
第七节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文化实态
1949年之后,在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尤其在“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吴氏宗族的文化形态受到猛烈冲击,宗族内的各类文化活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司前村的宗族文化得到“复兴”。
一 祠堂与祖坟的重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吴氏族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祖先崇拜的观念重新被燃起。在宗族长辈及富裕族人的带领下,吴氏族人对宗族的祠堂、祖屋、祖坟等进行了重修。文中第二章对祠堂和祖屋的重修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吴氏宗族祖坟重修的情况。
2012年,由司前村吴氏宗族内的长辈发起,与相邻新下村、西湖村的宗族长辈协商,一起对开基祖祖逊公的祖坟进行了重修。重修资金主要来源于村集体收入,每个村出资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除此之外,宗族还鼓励族人积极捐款。祖逊公祖坟的重修情况可以从下面的《致逊公后裔的公开信》中得以体现。
大家好!我落居祖逊公聪慧敏锐、智略有为,创业之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在司前落居至今有600多年,今分支散叶裔孙众多。但祖逊公、黄氏祖婆祖坟(坐落黄沙虾形)及颙公祖坟(坐落石元狮形)因多年失修,现已损毁严重,经司前村、新下村、西湖村倡议,迫切需要对先祖的三处祖坟进行维修。由三个村委会各出5000元启动资金,同时成立修缮小组。现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并于6月29日由兴宁罗家择取维修日期:祖逊公坟于今年农历七月十九动工,黄氏祖婆坟于今年农历十月初七动工,颙公祖坟于今年农历八月初五动工。希祖逊公后裔子孙给予大力支持。
修缮小组
2012年7月8日
在对开基祖祖坟进行重修之后,吴氏宗族各房族也开始对房族内的祖坟进行修缮。2013年,下门房族对贤公祖坟进行重修,重修工程由下门房族的老神、房长发起,由司前村下门房族与西湖村贤公的裔孙共同筹资来维修。从经费来源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摊派,由房族内的男丁来摊派,每个男丁缴纳30元,女的不用出钱;二是乐捐,除了摊派之外,房族的族人也积极捐款,最多的捐5000元,此外,还有捐2000元、1000元的。
而从上门的情况来看(见表5-1), 2015年上门祖坟的重修,由宗族内年纪大的长辈及各房房长发起和主持,需要修缮的地方及修缮的程度也由这些人决定,村干部主要起协助作用。2015年和2016年,上门预定修缮5个祖坟,即2015年修缮2个,2016年修缮3个,修缮的顺序根据祖坟的方位,以本年度“大利”的方位为依据,不吉利的不修缮。根据预算,修缮每个坟墓需要花费2万元,5个共计10万元。所需的经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是摊派,以户为单位来摊派,凡是上门房族的裔孙,每户交纳200元;二是捐助,鼓励有钱的家庭进行捐助,其中最多的有捐1万元的,此外还有捐6000元、5000元、3000元的,等等。
表5-1 吴氏宗族祖坟重修情况表
二 祭祀扫墓活动的开展
目前,司前村吴氏宗族每年都会组织祭祀扫墓活动,与传统时期一样,现在的祭祀扫墓也分为春祭和秋祭,其时间也与传统时期一样。但是具体的组织和开展情况与传统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
1. 开基祖的祭祀扫墓
吴氏宗族每年会组织族人去祖逊公的祖坟地祭祀扫墓,这种扫墓活动也是一种集体性的宗族活动,如今的扫墓活动与传统时期的扫墓活动存在以下四方面差异。
一是组织情况不同。从祭祀时间来看,传统时期,祖逊公的扫墓活动都固定在农历二月初四至二月初六这三天,如今则是在秋祭时间举行。从组织情况来看,传统上主要由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族长、“老神”和房长来组织,如今则是由司前村、新下村和西湖村轮流负责,轮到哪个村庄时,就由哪个村庄负责组织和安排。
二是参加人员不同。传统时期,凡是吴氏宗族内的成年男丁,均要参加扫墓活动。如今则是由各个村庄派代表参加,一般参加的规模在100人左右,司前村、西湖村、新下村各派30人,柘陂村的水楼下派10个代表。而与传统类似的是,目前参加祭祀扫墓的人员也是宗族内的成年男丁,女性不参加扫墓活动。
三是经费来源的差异。传统时期,祭祀扫墓经费来源于宗族蒸尝田所收取的租金,而如今则主要由司前、新下、西湖这3个村的村集体负责,轮到哪个村时,就由哪个村负责当年的扫墓花费。
四是祭拜仪式的差异。1949年之前,祭拜仪式非常讲究,一般按照辈分、年龄等次序依次祭拜,谁先谁后非常有讲究。而如今,仪式比较简单,一般都一起祭拜,而且在站位上也不讲究辈分、年龄等。
2. 房族与房支的祭祀扫墓
除了全族性的扫墓活动之外,各个房族和房支也会组织各自的祭祀扫墓活动,其扫墓活动与以前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
(1)组织情况的差异。传统时期,许多房族和房支祖先有固定的扫墓时间,族人必须在当天来扫墓。例如,上门贯公的扫墓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九。但如今,扫墓时间并不固定,一般都是房族或者房支的代表商量着进行。
(2)祭拜顺序的差异。过去的扫墓活动会按照“由远祖至近祖”的顺序依次祭拜,但现在则并不严格依照这一顺序,而是根据祖坟距离的远近情况来扫墓,对于相邻较近的祖坟,可在同一天一起来祭祀扫墓。
(3)经费来源的差异。传统时期,一些房族和房支内都有“众典”,房族和房支的扫墓活动支出主要从“众典”中出,而现在的扫墓活动则由族人摊派,一般是以户为单位,每户出一些钱。对此,司前村的村民这样说道:“过去我们扫墓,祖宗有业产,有财源来的,因为祖宗呢买了好多土地,租给人家耕,收回来的租谷就公家使用。解放了以后就没来源了,农民一家一家凑钱来扫墓,没过去隆重了。”除了以户为单位进行摊派,宗族也鼓励族人来捐款。祭祀扫墓以及之后聚餐活动的开支情况,都会在祠堂或者祖屋中进行公示,以接受族人的监督(见表5-2)。
表5-2 2015年竹园背屋祭祀扫墓及聚餐收支情况表
三 “添丁”仪式的延续
自宗族有了祠堂之后,“添丁”仪式这种传统便存在,而且一直延续下来,只有在1966年至1978年之间没有进行,1979年得以恢复。1979年举行“补灯”仪式,采用共同挂1根灯绳、挂1盏花灯的形式,为全村中断期间没有“上灯”的男丁统一“上灯”。自此之后,按照传统惯例进行。当前司前村吴氏宗族依然延续传统时期最为重要的一项文化活动,即“添丁”仪式,这也深刻反映出吴氏族人的“生育崇拜”以及对血脉延续的重视。与传统时期相比,吴氏宗族族人对“添丁”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减弱。而且这种“添丁”仪式在现在的宗族生活中也显得更为隆重。如今,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依然是吴氏宗族新丁“上灯”的日子,正月十八则举行盛大的“暖灯”和“化灯”仪式,这些仪式也大都在祠堂举行。虽然与传统时期相比,其程序有所简化,但在具体的仪式过程中,其规模更为盛大。与传统时期相比,如今的“添丁”仪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 “添丁”程序的差异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的“添丁”仪式由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这6道程序组成,每个程序都有一定的讲究。而现在的程序进行了适当的简化,而且并没有传统时期那么多的讲究。以“放灯绳”程序为例,1949年之前,放灯绳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一般按辈分高低、出生先后排序挂放,辈分高的挂在靠祖宗牌位的前面,辈分低的挂在后面。而现在挂灯绳并没有特别的讲究,一般谁挂得早就自由选择位置。此外,传统时期,“放灯绳”时一般也希望挂在祠堂的“正梁”柱上,寓意成为族中的“顶梁柱”,所以一般挂得早的都愿意选择“正梁”。而如今,因为“正梁”处于中间位置,在“化灯”放鞭炮时会比较麻烦,为了方便起见,现在有些来得早的灯主偏好把灯挂在外面的梁柱上面。
2. 参加人员的差异
1949年之前,吴氏宗族在“上灯”和“暖灯”之后均会安排宴席,“上灯宴”的参加人员过去和现在没有多大差异;而“暖灯宴”的参加人员则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宗族的“暖灯宴”,过去只有本族内16周岁以上的男丁才可参加,现在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而且外村人和外族人也都允许参加,其规模非常庞大。据了解,在2016年正月十八的“暖灯宴”上,村内上门祠堂、下门祠堂、上新屋祖屋等的桌席总数接近200席,有1600人左右参加。
3. 经费来源的差异
传统时期,吴氏宗族“暖灯宴”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宗族的“众典”;二是灯主的摊派和乐捐;三是房族其他族人的乐捐。如今,吴氏宗族“暖灯宴”的经费来源也有三种:一是村集体的补贴,村委会每年给上门和下门各补贴1000元;二是灯主的分摊与乐捐;三是参加人员的分摊,凡是参加酒宴的人,不论是本族和外族人,每人分摊20元或者30元。此外,最近几年,一些族人在正月十八当天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加宗族的“暖灯宴”,对于这种情况,族人可以包席,但必须缴纳包席费。对于“暖灯宴”的收入情况,族中每一房的房长、管财务的人会将其张贴在祠堂中醒目的位置以供族人查看和监督(见表5-3、表5-4)。
表5-3 2016年上门长房、三房暖灯收入情况表
表5-4 2016年上门长、三房暖灯桌席安排
4. “暖灯宴”后卫生清理的差异
1949年之前,“暖灯宴”结束之后,主要由当年添丁的灯主家庭及其亲房等负责祠堂卫生的清理,同时,其他热心的族人也会参与其中,族人清理卫生为义务劳动,没有报酬和奖励。而现在“暖灯宴”之后都必须专门请族人来清理,且需要给负责清理的人一定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