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之战:战略竞争时代的中美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崛起进程加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逐步“融入”现存的国际体系。中国的国家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某种程度上,中国已经从国际体系的边缘走到中心,中国与世界关系高度相互依赖,中国对世界的全方位影响日益增强、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复杂认知和期许相伴而生。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国际规则的制定权仍然缺失或不足;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全球拓展,中国遭遇外部世界的风险也愈加突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碰撞和矛盾也有所增多。一个对外开放的中国如何认识和看待外部世界,特别是随着中国崛起的态势日益明朗,中国应该如何认识自己过去的发展,如何定位自己的未来角色,如何回应国际上的要求和期待,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国际挑战?种种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也使一个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和崛起时代的中国对于国际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更迫切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筹划、组织了“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系列丛书,内容涉及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和外交史、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实践等领域,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思想,也有西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还包括对重大现实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安全、国际冲突等问题的关注。丛书作者大都是我院中青年学术骨干,这套丛书是他们在自己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在他们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上述成果经过我院学术委员会的推选,将陆续列入出版计划。我们期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增进国际关系学界的学术交流,拓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这套丛书选题基本涵盖了理论、历史和问题研究等领域,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特色。基于近60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经验,历经数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长期积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较大国际影响的国际问题教学研究基地。学科优势明显,学科特色突出。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关系基础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战略研究、欧洲问题研究、美国问题研究等领域确立了全国优势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研究也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来,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在夯实国际关系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结合成为人大国际关系研究的鲜明特色。这既是改革开放和中国崛起时代的呼唤,也是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和成熟的必然需求。

国际关系学科最早形成于一战后的英国,二战后随着美国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包括国际问题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重心移到美国。美国实证主义的哲学传统、20世纪60年代社会科学领域的行为主义革命,使得国际关系理论逐步摆脱了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影响,越来越受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影响,使得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越来越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化必然要求我们的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但国际问题研究学者的学术兴趣和视野,总是受到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和局限。无论学者们怎样竭力保持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中立,这门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都与国家所面对的外部局势、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对外交往的政治需求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在理论的价值中立和现实服务之间保持平衡,推动知识生产和服务社会双重功能的实现,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推出这套丛书的初衷。

丛书的策划和出版得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原“985工程”)的支持,对此我们也深表谢意。

学无止境。由于国际问题研究在中国尚属年轻学科,丛书作者又多是中青年学者,作者们的观点难免有偏颇甚至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丛书编委会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