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情境下的意识形态构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大众媒介是意识形态运作的主要载体和场域,构建意识形态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每一种媒介技术的诞生和运用,开拓了信息传播新空间、带来了人的能力延伸,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观念价值,这必然使意识形态构建发生变革。

媒介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生动表现,舆论则是公众利益诉求和权利意识的一种表达。随着新媒介事件通过新媒介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不断发掘和扩大事件的信息附加值,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相互叠加中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各种社会思潮有了宣示的载体,“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并行对立……这一切无形中制造和加剧了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威胁意识形态安全,考验国家治理能力。

“围观改变中国。”当多起新媒介事件的最终结果,让社会大众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书写自己历史的行动者”,从而赋予更多的公民个人行动力量时,新媒介成为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网络群体成为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作为意识形态构建的直接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相关机构至今仍未彻底解决新媒介运用的“本领恐慌”问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对新媒介的认识越来越深,对新媒介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建立在传统媒介基础上的宣传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无法控制新媒介的信息自由传播;另一方面依然沿袭对主流传统媒介的宣传管控,因此使某些重要信息未能及时公开,各种谣言在新媒介上不断发散。主流传统媒介因为宣传行政管控而在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失语,既损害了媒介和政府的公信力,更让新媒介事件裂变式传播,引发“从众心理”,致使意识形态领域杂音四起。

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意义深远重大。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步入信息文明时代,网络社会如影随形。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媒介,是网络社会的基因,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制高点,更是民主政治进程的加速器。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无疑正处在意识形态构建的拐点。本书正是遵循这一思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在新媒介情境下探究意识形态构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具体地说,本书分六章研究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第1章导论。本章阐述的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解决的问题及难点所在,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溯源和现状。

第2章阐述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基础。本章以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论述媒介与认同、意识形态与认同的关系,阐明认同是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3章论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关系。通过对意识形态构建的媒介实现方式、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媒介事件、媒介权力等相关理论的归纳总结,借助对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东西方考察,明晰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的变革,乃是规律性作用下的必然。

第4章探讨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关联。以新媒介事件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新媒介事件的信息源、议程设置和延伸功能的研究,研判新媒介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新媒介对传统媒介的传播功能的变革,对意识形态构建带来何种影响。

第5章审视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借助新媒介情境下我国意识形态构建的境况,审视困境出现的根源,及对意识形态构建产生的阻碍。

第6章运用新媒介思维对意识形态构建再思考。从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背景考量,从媒介的微观视角入手,为我国意识形态构建提出可行性建议。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的构建,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利益的构建,反映中国民主进程的步伐。“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新媒介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在于,既让公民个人权利的行使更有保证、更加有效,又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关键词:新媒介,新媒介事件,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