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第1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小农农业的优势

为什么小农农业在应对新的稀缺性时如此有前景?第一,小农农业通过构建一个自主性的资源库(resource base)来应对不利的环境。农民为努力避免依附关系,会尽可能利用内部资源而不使用过多的外部投入。第二,小农农业尽可能以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小农能够利用的资源终究有限,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既定的资源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第三,农民一直在尝试改善和扩大他们的资源库。我有幸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师生一起在河北省易县农村做过一些实地研究。我将用易县的一些例子做简要阐释。小农农业追求的是高效和高产出。通过考察易县西部山区一个村庄的农业历史,我们发现,在最近30余年里,农业产量出现了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提高了75%,玉米的产量翻了一番,甚至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其根本原因是农民对土地的呵护,是他们的劳动过程、精心灌溉以及他们为了从稀缺资源中获得最大产出而进行的所有劳作。而且,这个村庄一直致力于资源库的改善。在日常生活中,农民会把排水沟中极富营养的污泥清除出来,之后再把它们运到农田里改善土壤肥力。因为土壤也是有可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这正是农民们所做的。小农农业当然还有很多改善资源库的其他形式。当地的一位农民经过多年努力建了一个漂亮的李子园,现在果园已经扩展到15亩,这完全是由于劳动的投入。劳动投入的另一个成果就是当地农民所说的“水平沟”,农民在山坡上开垦的水平沟既是梯田,也用来集水和种植核桃树。他们在这里扩大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自己的资源库,极大地推进了集约化生产过程,其目的是使生产变得更好。

对于集约化生产,社会科学和农业科学存在着较大争论。一些人认为农业集约化是一个有限的过程,集约化过程是有边界的,并且会与效率背道而驰。例如,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关于内卷化(involution)“农业内卷化”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1963年首次提出,参见:Geertz, Clifford.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的著名结论。这个论述本身很简单:当在每单位土地上使用更多资源时,开始时每单位土地的产量会有明显增加,但是之后产量增加速度逐渐放缓直到持平。这是一种S形曲线,如果将它与集约化相联系,当然会得出一些消极的结论。而我认为,这只是教科书上的情形,这种局限只存在于一些不太熟悉现实的学者的教科书中。农民在现实中所做的就是努力找出各种限制因素,之后纠正这些限制因素,从而达到更高水平。这样,农民就能持续进行集约化生产,并通过在土地上进行的以及与科学家合作进行的持续创新,最终进入更高的集约化水平。在理论农学或生产生态学中,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即边际收益递减只是一种例外情况。在现实中,我们实际看到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这对于小农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关于兼业活动有很多争论。有些农民不仅投身于农业生产,还参与外出务工活动。通常有人认为外出务工会削弱农业,我认为可能恰恰相反,外出务工是在强化小农农业,“农业”和农民所说的“其他经济活动”是共存的。在世界很多地方,大量农民离开村庄来到城市,制造了城市的贫民窟,农业也出现了停滞。而在中国,外出务工并不是一种单向流动,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农民进入工业和建筑业中,将钱寄回家乡,而他们的父母或配偶则留在村庄照料土地。在外务工的农民会定期返乡,而当他们衰老,失去从事工业生产的能力时,就会永久性返乡。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表述,但这种循环性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是非常特殊和独特的。我们可以从这里继续延伸出不同类型的循环周期:日常流动、季节性流动和常年流动。外出务工产生了很多收益、汇款和积蓄,此外还有额外的收入和新知识流入村庄,当然也带来了一些困境,例如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和农业女性化问题。但是我认为,所有这些外出务工和兼业活动都意味着朝向农业的资源流入,这有助于农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