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德教的创建与扩散:从潮汕到新马

引言:乩手与鸾堂

从“仪式传统”,甚至是“灵媒传统”的角度切入,是研究华人文化、华人宗教的重要途径。〔加〕丁荷生:《中国东南地方宗教仪式传统:对宗教定义和仪式理论的挑战》, 《学海》2009年第3期。在这方面,乩童、乩手等灵媒,是值得我们充分关注的研究对象。〔美〕焦大卫、〔加〕欧大年:《飞鸾——中国民间教派面面观》,周育民译,宋光宇校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郑振满教授旨在“探讨宋以后的民间信仰的演变趋势,揭示神明正统性的建构过程”的“考察保生大帝的封号的由来”的研究,就揭示了“地方教派”及其灵媒“降箕”仪式,对于神明正统性的历史建构及民间信仰的持续传播,曾起到重要作用。郑振满撰《保生大帝考》,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田野与文献》2008年第51期;郑振满撰《吴真人信仰的历史考察》, 《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三联书店,2009,第191~209页。本编将以德教乩手为中心,爬梳德教从潮汕初创以迄新马扬教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