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早期成立的台湾新闻传播教育机构
一 1949~1973年成立的新闻传播教育科、系、所
1949~1973年,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期成立的新闻传播教育科、系、所参见表2-1:
表2-1 1949~1973年成立的新闻传播教育科、系、所
资料来源:整理自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第266~284页。
以下对主要的科、系、所建设情况进行介绍。
(一)台湾政工干部学校新闻系
根据台湾政工干部学校新闻组主任谢然之的回忆,首先在台湾创建正规新闻教育的是政工干部学校。当时国民党政府迁台之初,痛感过去新闻宣传的失败,意识到必须从头训练青年新闻人才,一方面是适应军中与报界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则为“反攻复国”储备编采人员,造就下一代的反共报人。由此,1951年台湾政工干部学校成立之后,首先创设新闻组。当时蒋经国特别支持军中的新闻教育工作,创设新闻组也是他的重要指示。所有学员都是从部队中严格考选录取的,新闻组原定只录取80人,但由于其他学科大约有超过200名的学员均愿选修新闻,学校不得不采用口试和笔试进行甄选,最后选定了100名为新闻组的正式生。因此“复兴岗的政工干校也可以说是台湾新闻教育的发祥地”。军中新闻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培养冒险犯难的精神,鼓舞民心士气,瓦解敌人战斗意志,以及煽动敌后反共抗暴起义,这些是与一般新闻教育大不相同的。因此,干校的新闻训练,是要求每一学员除了报导战地新闻之外,要成为宣传员,战斗员,不仅做记者编辑,还要兼任组织者与鼓动者”。
台湾政工干部学校新闻系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新闻组时期:自1955年至1957年,共办了5期,修业1年半。第二,新闻科时期:自1957年至1959年,共办了2期,修业2年,计120学分,具一般专科学校资格。第三,新闻系时期:自1959年(第8期)至20世纪80年代,修业4年,计修161学分,与大学大致相同。台湾政工干部学校原为2年专科学校性质,自第2期后改为4年制,一切课程都以“教育部”课程标准为准则,毕业生由“教育部”授以文学学士学位,同时台湾“国防部”颁以少尉军官资格派至军中服务。因此,当时“干校新闻教育的特色,是文武合一与学用合一。毕业后必须分发三军及联勤所属单位及军中新闻机构服务”。
政工干部学校新闻组的课程,最初是2年制,除了第一阶段为入伍教育,为期4个月,着重于军事基本学术及精神教育外,其余的为一般课程,与大学必修科目相同。新闻专业课程方面,包括新闻学概论、新闻编辑、采访学、新闻评论、报业管理、新闻法规与外电翻译等科目,并特别注重战地采访、军中广播的训练。第一期学员在学期间,曾编印一张实习报,名为《海狮报》。临毕业前学生被分组到台北各大报社实习,这创下了台湾新闻科系学生毕业实习的先例,也给各报社、通讯社与电台提供一个遴选新人的机会。正课以外,台湾政工干部学校还经常邀请新闻界的一些前辈作专题演讲,董显光、曾虚白、马星野、成舍我、萧同兹与魏景蒙等诸先生,皆莅临该校发表过演讲。
根据谢然之的回忆,政工干部学校新闻组后来改为新闻科,从第8期便正式改称为新闻系,教育期限从2年延长为4年,新闻课程同于一般大学的标准。自改为4年制教育后,与以前不相同的地方,是将军事学科与一般学科分开。在分科教育时不上军事课程,分科教育结束后才完全进行兵科教育,也就等于大学生服兵役了。在生活管理方面,仿照美国西点军校办法,采用自治制度,以高年级管理低年级,教官只是从旁辅导。4年制毕业时,学生除由台湾“国防部”颁授少尉军官资格外,并由“教育部”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二)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与政治大学新闻系
1954年,台湾政府为配合“国策”,培育高等通才,决定恢复台湾政治大学。建校之初,先从恢复研究部入手,筹设教育、政治、外交及新闻4个研究所。国民党政权迁台后,亟须对外宣传寻求帮助,这也反映出教育对政府需求的配合。新闻研究所成立之初聘请曾任国民党“中央四组”主任的曾虚白为主任,他参考美国若干大学新闻研究所课程设置后,决定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高级新闻人才。新闻所首届学生报考资格,规定除大学新闻学系毕业生外,其他文、史、政、经、社会、法商学士均属合格,并且规定高考及格且从事新闻工作2年以上者,也能报名。至于考试专门科目,包括新闻学、编辑采访与新闻事业史3项,共同科目则为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与中外史地。首届录取标准十分严格,国文与英文定有最低标准,任何1科不及标准,即无录取的机会。因此,政治大学新闻所首届研究生仅录取了11人,以后依据此严格标准,历届硕士研究生招生总在10人以内。
新闻研究所的学科与其他研究所共修的科目是:(1)“中华民国宪法”研究;(2)三民主义哲学基础;(3)中国哲学研究。另有12门新闻专业科目,每门2学分,共计24学分。首期任课教师与所授专业科目如表2-2所示:
表2-2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初期的新闻专业课程
资料来源:整理自谢然之《台湾新闻教育之开始》,第26页。
由于师资缺乏,新闻研究所成立后又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客座教授,先后有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孔慕思(Prof. Carlton Culmsee)、南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系主任郎豪华博士(Dr. Howard R. Long)、日本的小野秀雄教授以及南伊利诺伊大学的克莱顿教授(Prof. Charles Clayton),他们带来了新闻教育的新思潮,并努力促进台湾地区与美国、日本的文化交流,符合了当时国民党政府拓展外交空间的“国策”。除了捐赠图书之外,郎豪华博士还协助新闻研究所的姚朋、黄胄、李瞻与张宗栋等学生,先后至南伊利诺伊大学深造。
新闻研究所的教学方针,分为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包括学科研究与硕士论文。实务研究包括报刊实习与专业实习。其中以硕士论文为最重要的研究工作,能否获得硕士学位,完全取决于提交的论文能否获得通过。
1954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复系,谢然之在拟订复系的教育宗旨中曾说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真诚纯洁的青年,成为大公无私,尽忠职守的新闻记者。我们以追求真理与事实来建立公正的舆论,为服务社会而不断努力。我们信仰三民主义,忠爱国家民族,并以促进自由世界人士的团结与了解为我们奋斗的目标。”这显示新闻教育为社会发展、为台湾建设服务的宗旨。
在课程设置中,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将课程区分为一般必修课程及专业必修课程。这种区分方法在现代专业教育中是最合理的基本方针。当时台湾“教育部”为修订大学新闻系课程,特广邀各方学者及新闻界人士举行座谈会,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台湾政治大学最后制定如下课程(见表2-3~表2-5):
表2-3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复系时期的一般必修课程
表2-4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复系时期的专业必修课程
表2-5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复系时期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早期的专业必修课程中,有一个主要特点:实务性课程与培养英文写作能力的课程比重高。实务性课程(如新闻采、写、编等)12学分加上实习(报刊实习、业务实习)8学分共有20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的40%。新闻英语写作课程为专业必修课6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的12%,再加上选修课程“新闻英语名著选读”或“新闻英语写作与翻译”(均为4学分),学分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科目,也远远高于其他学校相关课程的学分。这反映出政大新闻系培养人才的重点。除了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外,新闻系也注重实习工作。常规性的校内实习工作是编印《学生新闻》,每周出版1期,由新闻系三年级学生负责编采、校对及发行工作,并由报刊实习讲师指导。当时聘请政大新闻研究所毕业的李瞻、张宗栋与陈谔3位硕士担任讲师,共同指导实习工作。英文实习报刊名为《政治前锋》(Chengchi Vanguard),是与研究所合办的,每月出版1期,供三、四年级选修“新闻英语写作与翻译”的学生实习之用,由郑南渭与余梦燕相继指导,学生负责编采、撰写与校对工作。最后是毕业实习,学生四年级时被分组派往各新闻单位进行实习,为期1个月。当时新闻单位人才匮乏,毕业实习可以沟通学校新闻教育与社会新闻事业之合作关系,新闻单位也可以乘机遴选新的人才,因此双方配合的积极性较高。
1960年以后,新闻系的课程经王洪钧与徐佳士先生不断改革后,日渐形成重视基础、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的特色。王洪钧在1960年至1967年间主持新闻系工作时,完成了多项有意义的建设。他在1963年提出新闻教育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应包括知识、技能、道德与方法四大方面内容,将人文社会通识课程调整至总学分的64%,专业学科减为33%。另在四年级分设编辑采访、广播电视、新闻英文、公共关系与广告、报业管理以及图画新闻(pictorial journalism)6组,毕业必修137学分。1965年,台湾“教育部”修订台湾8个学院各学系的必修科目表时,规定新闻系课程的设置,均以台湾政治大学课程修正案为蓝本,其余四年级分组后的“专精科目”,则由各校自行订定,报台湾“教育部”核准施行。
1967年8月徐佳士接任新闻系主任,进一步对课程进行调整。改进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扩大知识基础、培养专门记者。主要做法为:第一,加强语文及主要社会科学课程。在二年级增设现代文选,加大读写比重。二年级的新闻英文6学分由选修改为必修,并采用小班上课(后来此课程推广到广告系、广电系)。社会科学方面,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民法、刑法、地理通论改为必修(以上课程为部分必修)。第二,增设副科,这是徐佳士的另一重要贡献。他于1969年正式推动集中选修科制度,也称增设“副科”。规定学生在政治学类、法律学类、经济学类、国际关系学类和企业管理学类5种选项内,可以依兴趣集中选定一类学习,在4年内必须修满20学分,让学生及早确定方向,把他们训练成“专业记者”。此后,再视需要增加“自然科学类”课程,培养科学记者。这种精简新闻专业必修科目,改变选课僵硬制度的改革是成功的,它奠定了新闻系后来实施的辅修、双修制度。第三,减少新闻专修科目。由于语文和社会科学课程的增加以及20学分副科的加设,新闻课程课时必然减少。在新设课程当中,纯新闻专业必修课程只占约40学分,比原来减少10学分,这在新闻系总修157学分中,约占25.5%,接近美国一般新闻系学生应修新闻科目所占比例(25%左右)。第四,4年学分增加。由原来的142学分增加到157学分。其中:(1)基本文史及社会科学共计82学分,在1、2学年修毕;(2)新闻学科共55~59学分,于1~4学年修毕;(3)新闻学科之外集中选修学科(副科),在3、4学年修毕。这次改革加强了政大学生语文及社会科学基础的培养,影响深远。
(三)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
台湾师范大学前身是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成立于1946年6月5日,1955年6月改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下辖新闻组、图书馆、社会事业3个组。新闻组的教学重视新闻事业的经营与改进,旨在培养“具有教育观点的新闻记者”,以大众传播为社会教育媒介,教育社会大众。课程除新闻编辑、采访写作、报学经营与发行等专业课程外,特别注重教育学科与社会教育的学习。四年级修新闻法规、新闻评论、副刊编辑、新闻英语、中国报业史等专业课程。新闻组学生修业5年(包括实习1年),第4年下学期要求学生必须在各新闻机构实习,每周12小时,共6学分。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新闻组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台湾新闻教育领域中有较高的美誉度,先后培养出前《中华日报》社长、正中书局总经理黄肇珩、《联合报》驻华盛顿办事处主任施克敏、《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叶耿汉、《经济日报》副总编辑杨士仁、《自由时报》社长颜文闩、前淡江大学大传系主任、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林东泰等人士,素有“小而美”之称誉。
(四)世界新闻职业学校与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恢复的同时,成舍我先生也开始筹建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对于创办背景,成舍我先生有一段回忆:“1953年4月18日,我在《新生报》写了一篇《需要一万名新闻干部回大陆》的专论,强调新闻教育的重要,许多新闻界、教育界的朋友,看了后劝我,既然你相信办一个新闻学校,训练反共新闻干部,倡导新闻自由,比仅仅办一张反共报纸,功效更大,那么,你何不率性办一所新闻学校?”在“限证”办报无望的形势下,经过思考,成舍我先生决定重操旧业,恢复办学。
据成舍我先生回忆:“1956年10月,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在台北木栅沟子口开学,当时仅有高级编辑采访科一班,次年复增高级编辑采访科、广播电视科及初级报业管理科各一班。初级班、高级班课程的开设参考了大陆时期初、高级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初级班的主要课程是属于印刷方面的排字、铸版、开机器,以训练基础印刷技术为主;其次是国文、英文、算数及社会科学概要等。高级班的主要课程是属于事务方面的发行、广告、会计、簿记、印刷管理,一般课程有国文、英文、会计等,模仿高职排课,加强企管。初高两级,并讲授社会科学大意,自然科学大意,以充实其常识”。创办之初,条件艰苦。成舍我先生曾用“苦不堪言”来形容。当时“高初级各一班,第一学期总共只剩六十余人,所幸学生少,教职员工友连我总共不到十人,每月全部开销仅万余元,有时将我在他校兼课所赚得钟点费、稿费及其它薪俸,带到学校,抵补开支”。当时师资也十分缺乏,成舍我先生只得依靠在大陆时期积累的广泛人缘,四处登门恳求,“来世新担任教课,名记者于衡先生,是开学时就曾做过我们的专任老师。像这样一所刚创办的中等学校,我们竟先后拥有大众公认的第一流师资,如程沧波、阮毅成、端木恺、蒋匀田、陶百川、蒋复、沈云龙、陈纪滢、王蓝许多专家学人,都曾来校正式授课。王云五、胡适诸先生来校专题讲演。云五先生,每年必来一二次”。
1960年成舍我先生及时抓住台湾当局鼓励私人办学、兴办专科学校的时机,使世界新闻职业学校正式改制为私立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萧同兹任董事长,成舍我任校长。学校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为校训,开设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印刷摄影3科,初期学制分3年制及5年制,3年制招收高级中学或同等学校毕业生,修业年限3年。5年制招收初级中学或同等学校毕业生,修业年限5年,通称新闻科。专科学校时期在课程设置上“则与法学院中政治、法律、社会等学习排课各种分系相当,专业课程在每一阶段中,都兼包有新闻学概论,采访,编辑,和新闻事业中必须的技能,如摄影,速记,译电等”。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的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成舍我的新闻教育思想:训练初级班,目的是造就印刷工人,高级班造就发行、广告及事务上管理人员,本科则为造就一方既常识充足,一方且学有专长,而对新闻事业,又已得到深刻了解的编辑采访和报业指导者。
依据校训,台湾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在开办之初,即成立印刷实习工厂,设备虽简单,却证明学术与技能并重。1957年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创办8开小报《小世界》(周刊),其后广播电台的成立,更是煞费周章,经长期争取而始获准。《小世界》虽是学生实习报,却常有独家新闻的报导,为台北各大报所不及刊出,可说是意外的收获。此后,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先后于1962年分设报业行政、采访编辑、广播电视3科,1963年增设公共关系科,1964年增设图书科,1966年增加电影制作科,1969年增设印刷摄影科。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十分重视实习,实习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3年制从2年级起,5年制从4年级起,在校内印刷厂编印《小世界》周报,广播电视、电影专业学生则在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电影电视摄影棚及小剧场实习。毕业生最后一学期,依各科性质到校外各新闻传播机构,如报社、电台、电影制片厂实习。为台湾业界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五)台湾文化学院新闻系
1962年台湾原“教育部部长”张其昀创办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1963年设哲学、中文、新闻等大学部15个系,9月更名为台湾“文化学院”。新闻系的创办人兼首任系主任是谢然之教授。据谢然之回忆:华冈新闻系是文化学院重要的一环,晓峰先生的理想是“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神”,他对新闻系有殷切的期望。曾于1968年11月23日召集新闻系全体同学在慈孝堂讲话,嘉勉新闻系的成就,并希望新闻系成为全校的模范,凝成钢铁的队伍,这番训勉对于新闻系同学有着极大的鼓励与启示。
台湾文化学院新闻系在开办之初,在课程方面,由于“教育部”对大学共同必修科目与新闻学系必修科目,早已有了统一规定,所以与台湾政工干部学校和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没有差别,只能从加强课外作业与专题研究方面发展自己的特色。例如文化学院实施的月记制度、每周专题演讲制度、每月新书、会见新闻界等都是值得称道的制度,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写作功底。日后文化学院有不少学生进入报社、杂志社工作,如《中国时报》的高信疆、李广淮、张静涛,台湾《联合报》的简武雄、陈扬琳,台湾《经济日报》的赖金波、刘朗,台湾《民生报》的夏训夷等,在业界都有良好的表现。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受到严格的笔头、口头训练有很大关系,颇受好评。
在实习方面,《文化一周》是校内实习报刊,所有采访、编辑、校印与发行,均由学生分组轮流担任。以后新闻系又出版了《新闻学杂志》,成为研究新闻学术与大众传播理论的系刊。
在聘请师资方面,由于华冈校区远在阳明山上,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经过张其昀、谢然之多方延揽,才初步建立起师资队伍。在教授台湾“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同时,学生还依志愿分为编采组、广电组、报业行政组、新闻英语组与公共关系组。新闻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参见表2-6。
表2-6 台湾文化学院新闻系必修课程
资料来源:整理自谢然之《新闻教育与我》,第34页;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第282页。
二 20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台湾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台湾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通过公益机构、民间组织、宗教团体进行社会教育。在20世纪50~70年代,除了正规的教育学府之外,为了让更多的新闻工作者有机会接受教育,坊间的社会教育也很发达,主要通过学校、新闻记者公会以及报社来进行。其中成绩较显著者如下:
(一)“中国新闻函授学校”
1953年成立,该校以通信方式授课,遴选教授、专家、作家、记者编授课本,由学校按各班实际情形寄发,开设课外写作课程,学生须自行撰写短评、特写、专访等寄回学校评改。除了台湾地区之外,还有华侨青年参加。
(二)新闻讲习班
1957年由“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主办成立,由当时“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曾虚白兼任班主任,邀请新闻界名流作专题演讲。受邀演讲的人士与题目分别有:陶希圣《新闻感与新闻眼》、马星野《新闻与宣传》、沈锜《新闻记者对五二四事件的认知》、曾虚白《何谓民意》、陶百川《专栏写作经验谈》、谢然之《近十年来新闻学研究的发展》、钱震《了解读者》、王洪钧《大众传播学》、冷枫《新闻记者的基本条件》、周培敬《通讯社新闻的编辑》等。
(三)英文新闻研习班
这是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主任郎豪华博士在为政大新闻研究所授课之余举办的英文新闻讲习会,邀请台北外事记者参加,修课程给予学分,视同南伊利诺伊大学夜间部在海外的办学机构,参与讲习班的数名学员曾获该大学奖学金并进入新闻研究院继续深造。郎教授主讲课程分为两学期:第一学期为“英文新闻报道与特写之研究”,第二学期为“美国报刊社评写作之研究”。
第二次英文新闻讲习班为台湾英文报纸《中国邮报》主办,该报社长余梦燕为训练英文新闻写作人才,于1961年春成立英文新闻研习班,旨在训练英文新闻写作人才,成绩优异者为《中国邮报》酌予录用。
另外,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为了配合台湾推广社会教育的政策,于1971年至1973年间,与台湾新闻主管部门合作举办新闻研讨会,吸收台湾各大专院校的年轻人,包括助教、讲师、研究生及高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后来此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形成在职人员研修学位制度,为台湾政治大学后来开办在职专班教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