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和谐与繁荣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反思

城镇化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城镇化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因此,对过去的城镇化战略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顺应客观规律,加快城镇化战略转型,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过去中国的城镇化并不是完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本质上是由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然而,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居民的二元分化不断扩大,广大农民没有同步分享城镇化成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造成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原居民之间各种权益的不平等。也就是说,过去中国城镇化没有把“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共享城镇化成果”放在第一位。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如果不尽快解决人的问题,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将难以为继,甚至有可能会诱发社会动乱,成为不稳定的因素。要实现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型,核心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够平等地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利益。

第二,从推进方式上看,过去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外延模式,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是建立在资源能源高消耗、土地广占用、“三废”高排放的基础上,资源环境代价大,综合效益低。显然,这种粗放外延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越来越难以为继。从本义上讲,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产业和要素集聚以及资源集约利用的过程。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现象,主要是由城镇化推进所采取的粗放外延模式引起的。为此,必须尽快实现城镇化模式转型,积极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第三,从推进过程看,过去中国的城镇化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总体上讲,中国的城镇化呈现“五重五轻”的特点,即重城镇化速度、轻城镇化质量;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重生产发展、轻生活享受;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公平;重开发建设、轻文化保护。因此,在今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建设与管理、生产与生活、经济与社会、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至关重要。

第四,从推进机制看,中国的城镇化还缺乏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中国城镇化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以及财税金融、政区管理制度,导致了城乡二元的利益格局,城乡居民难以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扭曲了地区资源配置,加剧了区域发展差距和城镇化格局失衡。应该看到,当前城镇化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是造成中国城镇化深层次矛盾的主要原因,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为此,要围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和发展目标,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建立完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区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和市民化的协调推进,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总之,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尽快实现转型,回避传统城镇化的老路,积极探索集约型、城乡融合型、和谐型和可持续城镇化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减少城镇化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