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荣格论“心理学与宗教”
第一章 荣格其人及思想缘起
父母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周围人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荣格
有时我会感到,我伸展开来覆盖大地、延伸进万物:我感到自己生活在每一棵树木中、生活在浪花中、生活在往来无定的云朵和动物中、生活在季节的轮回中。
——荣格
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荣格出生在瑞士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年轻时受过严格的医学训练,他终其一生都在从事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在继承精神分析心理学传统的基础上,他修正并补充了弗洛伊德的学说,提出了极有影响的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他平生著作等身,其研究涉及人类文化、思想等非常广阔的领域,他的思想表达具有神秘主义特色。
众所周知,荣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但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一位,在一些人心中他是救世主,而在另一些人心中他是异端。美国学者拉·莫阿卡宁在其著作《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中这样叙述了荣格的出现:“佛陀之后二千五百年,距今约一个世纪前,在远离印度的地球的另一面,出现了荣格。”冯川在《荣格文集》中文版编者序中写道:“如果把十八九世纪的西方思想误认为西方思想的正宗,那么荣格简直就是反传统的异端;同样,如果把西方气质和东方气质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那么荣格简直就像是投胎生错了地方。”
82岁高龄的荣格,在口述自传中这样说道:“认识自己,就是通向认知上帝的旅程。”的确,对心灵和自我的认识,贯穿了荣格的一生。他的学说与他整个生命的体验紧密相连,幼年的经历和梦境、不可思议的旅行、神秘的塔楼等对他的学术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荣格的那个时代及其思想渊源
一 剧变的时代
和精神分析学派一样,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创立与20世纪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个体和整体、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张力日显。社会重视和强调的是人的智力与理性,凭借着人的理性意识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物质文明。然而,社会多阶层的出现和制度化宗教的衰败,特别是二战期间,精神病患者逐渐增多,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疯狂群体的出现,使人们普遍感受着所处的精神困境,并日渐感到社会不能保障个人的自我表现。荣格认为,导致这种危机的根源:一是对物质实利贪得无厌的片面追求,二是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它们导致了人类精神的片面发展,与个性化所欲趋向的精神的圆融整合背道而驰。
荣格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看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18世纪以来西方人引以为傲的文明和理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与普遍质疑:雅斯贝尔斯的“生存主义”引出人们对时代精神状况的分析诊断,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基督教或者东方新儒学等已不足以使人确立得救的信心,仅靠道德和宗教也不足以重新唤起沉沦已久的人类精神,当代人的精神缺失乃至沉沦问题愈演愈烈。荣格与同时期的许多西方思想家一样,抛弃了身处西方的优越感和欧洲中心的观念,开始到异域文化中寻根,并号召西方人重新审视传统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学习,以找寻已经失去的自我灵魂。
当时荣格所处的西方社会正处在一个理性和非理性对立冲突剧烈化的时代,也是叔本华、尼采时代的继续。工业技术与科学发展对理性意识的重视和强调,激发出了积淀千年的人类心灵底层的非理性,重新唤回的心灵深处的自然本能成为当时西方一代哲人的共同追求。荣格一生致力于潜意识的研究,并强调对心灵深处情结的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社会要求非理性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荣格也非常重视对神话和神秘现象的研究,希望借此弥补现代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失调。他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神话的消逝,人类逐渐丢失了灵魂,陷入了痛苦的精神分裂,而神话作为科学艺术与哲学宗教的起源,是人类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原始人的灵魂,因而人类要找回这些业已丢失的原型,完善人的精神,找回自己的灵魂。
二 思想渊源
(一)与心理学相关的科技进步
首先是进化论和相关生物学理论的影响。进化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分析心理学的很多概念范畴,以及具体的思考角度大多来源于此。荣格自己也认为,是以拉马克学说作为其理论核心的生物学基础。除了拉马克学说,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进化是通过基因的变异来进行的,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的变异才能代代相传,反之则被淘汰。荣格综合了这两种进化机制的观点,指出一代或者数代获得的经验能够通过沉淀为原型遗传给后代,他认为原型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得到机体进化的解释。
其次是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科学在19世纪达到了其第一个高峰。弗洛伊德和荣格虽然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是他们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乃至植物神经系统的研究成果的认同上却是一致的。荣格在探讨心灵意象的心理机制时,一直非常强调“情绪心理系统”。
再次是精神病学有了一些重要的进步。催眠术被看作是发现心灵另一层次的方法;一些关键性的疾病如梦游症、癔症等真正受到重视;多重人格现象在医学上得到肯定;神经症的病因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如力比多的提出;强调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催眠的暗示。
(二)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发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应追溯到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古希腊柏拉图哲学,因为荣格理论的基本概念——集体潜意识原型就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荣格说,集体潜意识的“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理念是柏拉图世界观的基石,是一种形式、一种范例,具有先验的、抽象的、共相的性质。荣格认为原型作为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通过个体经验得来的;同时由于遗传的先天倾向,又能使个人的行动在类似的情况下,与其祖先的行动相类似。可见,荣格不只是借用柏拉图哲学中的一个词语,理念与原型在内涵上也是有共同含义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达的政治理想和对于相应的灵魂三等分的构想,体现了他在整体中追求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谐与平衡的思想,这对荣格是有启发的。我们看到,荣格往往以潜意识为基础,重视其与意识的协调平衡。在心理类型功能的全面发展上,在求得理智与情感欲望的平衡上,在恢复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的治疗观上,都可以看出荣格思想的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哲学王国。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绝对的、根本的,智力只不过是作为满足意志需要的一种手段。他还曾试图证明,没有必要把意志看成是一种有意识的机能。这种要求重视非理性、要求召回心灵深处的情欲本能,是西方哲人的主导思想。叔本华还有几个重要的观念对荣格的影响也很大:对人来说,只要是根本的事物,都如同自然力一般不知不觉地进行;恶并非只是没有善而已,而是自成一实体;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这个人将拥有世界全部的存在,丝毫不减;人从36岁(荣格所谓的“前半生”)开始能量就不再更新,从那个时候开始人好像就是在靠资本生活。
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相应而生的哲学理论流派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哲学人类学等,产生了“上帝已经死亡”“存在即真理”等思想,抛弃了西方传统成见的狭隘视界,抛开了机械地从社会、政治、经济角度着手研究人及社会的做法。研究者们开始从文明的、历史的、心理的角度考察人类面临的危机,强调人的各种心理需要及其活动的价值。
古典哲学社会科学对荣格的影响不一而足,不再赘述。荣格对哲学的偏好是19世纪末整个心理学界普遍的态度,因为当时的心理学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因此早期的心理学家基本上都是哲学家。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普遍重视灵魂价值和人类文明的氛围中诞生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第二节 荣格的家庭背景
一 情感破碎的家庭
1875年7月26日,荣格出生在瑞士东北部图尔高州康斯坦茨湖畔的名为凯斯威尔(Kesswil)的一个乡村。在他6个月大时,父母从康斯坦茨湖边的凯斯威尔移居到莱茵瀑布边上的洛封城堡,住进一所牧师宅邸。荣格记忆中的那个地方有住宅、花园、洗衣房、教堂、城堡、瀑布,还有个叫沃思的小城堡和教堂司事的农场。荣格对幼年的记忆是美好的,温暖的。在自传中,他这样说道:“我躺在树荫下的一辆儿童车里,那是一个明亮温暖的夏日,天空蓝蓝的,金色的阳光穿过绿色的树叶,儿童车的车罩打开了,我刚刚睡醒,发现了这光辉灿烂的美景,有一种无法形容的舒适感觉。我看见太阳在树叶和花丛中闪烁。一切都是那样的神奇、多彩、美好。”
荣格的两个哥哥在他出生前就夭折了,他9岁时曾有一个妹妹,但在其出生后不久也去世了,因此在荣格年少时的回忆里只剩下孤独,大部分时间只能一个人玩,按他自己的方式来玩。逐渐地,他习惯了孤独,玩的时候不愿别人来打扰,他玩得很专心。他特别喜欢玩砖头,用砖建塔,然后再用“地震”的方法摧毁它。在他七八岁时,总是不断地画战役、包围、轰击和海战的画。那个时候,他比较愿意上学,因为他在学校里最终找到了长期缺失的玩耍伙伴。
荣格的父亲是一位研究东方国家和古代典籍的学者,性格内向、优柔寡断,虽对信仰抱有怀疑却没有勇气反思,一生恪守“不该思想,只应信仰”的教条。荣格的母亲则恰好相反,性格外向、热情好客,但是荣格认为他的母亲有双重人格:一是不抱恶意并富有人性,二是神秘诡谲。正是隐而未显的后者使母亲白天幽默可爱、健谈热心,晚上却离奇费解、令人惊恐,并且母亲还经常会离家出走。父母之间的婚姻也只能算是勉强维持,他们经常发生冲突。他的父母晚上分房而睡,荣格睡在父亲的房间里,夜里从母亲的卧室里传来怕人的声响,所以在荣格的记忆里,母亲在晚上是非常古怪和神秘的。可想而知,荣格父母在婚姻问题上是不顺遂的。他的母亲曾经在巴塞尔的医院里待了几个月,她的病或许与她不幸福的婚姻有关。后来荣格的父母离婚。母亲离开后荣格由一位姨妈照料。母亲的离去使荣格深感痛苦,荣格曾经说,从那时起,有人一讲“爱”这个字,他就有一种不信任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女人”在他心中引起的是一种固有的不可靠的感觉,而“父亲”却意味着可靠和没有权力。他就是带着这样的精神创伤开始人生之行的。
母亲离开后,还有位女仆曾来照料荣格。荣格在情感上非常依赖这位女仆,在他的印象里,她有一头黑发和一副橄榄色的面孔,这与他的母亲完全不一样。直到80多岁写回忆录的时候,荣格说还仿佛看得见她的发型轮廓、她那深深的肤色和耳朵,她的一切在荣格看来都那样奇特,但也格外熟悉。她好像不属于他们家,而只属于他一个人,她好像是和一些他还不能理解的神秘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这一类姑娘后来成了荣格潜意识中异性人格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她所传达的那种既生疏又始终为人所认识的感觉,是后来在他心中象征女性本质的那个形象的一种特征。从父母分居时起,他的记忆中还有另一个形象:一个年轻的、非常漂亮的、迷人的姑娘,她有蓝色的眼睛、美丽的头发。正是她引着他在秋天,在瀑布下面的沃思城堡附近,沿着莱茵河,徜徉在金色的枫树和栗树林中。阳光穿过婆娑的树枝,黄色的叶子飘落在地上。这个姑娘后来成了荣格的继母,并在他21岁时才再次见到她。母亲的离去以及后来照顾他的姨妈和女仆,对荣格的童年乃至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亲人的离开,父母感情的破裂,童年的孤独,使他所接受到的家庭情感是支离破碎的,客观上不仅塑造了荣格的性格,也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思想发展。
二 压抑的宗教氛围
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对荣格的宗教观及其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其家庭中十分浓厚且压抑的宗教氛围。他的外祖父及8位叔伯、舅舅都是牧师,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改革宗长老会的新教牧师。荣格的外祖父是巴塞尔大教堂的主教,作为一位神学家,他偏爱犹太文化,相信希伯来语是最高贵的语言。此外,荣格的外祖父还相信玄学。荣格一生最仰慕的外祖父是莱茵河畔巴塞尔城(Basel)的名人,他曾是瑞士最有名气的医生,巴塞尔大学的校长,瑞士共济会的最高领导人。
母亲教荣格做祈祷,每天晚上都要做,他也很乐意,因为这让他在深沉不安的黑夜里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展开您的双翼,慈祥的耶稣,把您的小鸡,您的孩子咽下。“如果魔鬼要吞食他,那只会是白搭。”请让天使就这样唱吧!
荣格的母亲经常教导他,耶稣能给人安慰,他是个善良仁慈的先生,像城堡里的维根斯坦先生似的,富有、威严、庄重,在夜晚对小孩子特别关心。至于上帝为什么会像鸟那样长着翅膀,却是一个谜,不过荣格并没有过多地去考究这个问题。荣格觉得更有意思、更为耐人寻味的是,把小孩比作小鸡,耶稣显然是很不情愿地,像吃苦药一样地“吃了”他们,这让荣格不大容易理解;后来听说,是因为魔鬼也喜欢小鸡,为了免得小鸡被魔鬼吃掉,耶稣才这样做时,荣格恍然大悟。虽然耶稣并不喜欢那味道,可他还是把孩子们“吃了”,这样,魔鬼就抓不到孩子们了。这么一想,荣格心里觉得安宁多了。可是再往后荣格又听说耶稣还要“吃”别的人,而且同样是把他们埋在地上的坑里。
一个炎热的夏天,荣格像平常一样,在屋前的大路上玩沙子。大路从屋旁穿过,通向山冈,消失在山坡上的一片树林里。从房子旁可以看到伸展出去的、相当长的一段路。当荣格抬起头来时,看到一个身穿黑色长袍,头戴一顶特别宽大的帽子的人从树林里走出来,好像是个穿着女人服装的男人。那人慢慢地走近了,荣格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穿着拖到脚的黑色长袍的男人。这种景象使他害怕起来,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迅速传遍全身,他脑子里闪现着一个可怕的念头:“这是一个耶稣会会士。”就这样,黑衣人,所谓的“耶稣会会士”,在他内心留下了阴影,但是后来他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个无害于人的天主教神父而已。
荣格的父亲在教会中所做的事情,在小时候的荣格看来是可怕的,并感觉很厌恶。他描述教会举行葬礼的时候的情境是这样的:
那段时间,每到夜晚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常常听到有什么东西在屋里走动。听到莱茵河瀑布沉闷的咆哮声,我便觉得四周到处都是危险地带。总有人淹死,尸体从岩石上冲下来。在附近的墓地里,教堂司事总是挖坑,挖出一堆堆棕色的土,黑黑的、严肃的男人们穿着长长的礼服,戴着特别高的帽子,穿着闪闪发光的黑色靴子,他们总是抬出一个黑色的木盒子。这时,父亲总是穿着牧师的长袍,声音洪亮地讲话。女人们都在哭泣。听人说,有人正被埋进地上的这个坑里。有些人先前在这里,现在都突然不在了,然后便听说他们被埋掉了,上帝把他们召到他那里去了。
由此可见,荣格从小对基督教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他把上帝与“那些身穿礼服、头戴高帽、脚穿闪光的黑靴、抬着黑盒子埋葬死人的阴郁的黑衣人联系了起来”,从而对上帝产生了怀疑,觉得上帝失去了应有的特征。
第三节 荣格的学术思想发展及其著作
按照荣格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笔者把荣格的生平分为五个阶段:学术思想的萌芽——年少时的经历;学术思想的奠基——对弗洛伊德的追随;学术思想的转变——与弗洛伊德的决裂;学术思想的大成——大师般的成就;学术思想的升华——晚年的收获。
一 学术思想的萌芽——年少时的经历
如前所述,家庭的宗教氛围、不幸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的影响,使得荣格的童年几乎没有玩伴。逐渐地,他开始享受孤独,喜欢按自己的方式玩耍,他自己设计出各种模仿宗教仪式的游戏,不愿被别人打扰。由于习惯了独自游戏和冥想,使少年荣格成为一个奇特而忧郁的孩子。
荣格在年少时,曾经有过自杀的冲动和对死亡的体验。有一次他从楼梯上摔下,还有一次摔倒在火炉旁,他记得疼痛、流血和一位医生给他缝头部伤口的情形,直到上大学预科最后一年时,他头上的那块疤痕还清晰可见。母亲告诉他,有一次在去诺伊豪森经过莱茵河瀑布桥时他也差点儿掉下去,幸亏女仆及时抓住了他,当时他的一条腿已经滑出了栏杆。这些事情反映了荣格潜意识中的自杀冲动,或者说,对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极力反抗。
据荣格自己回忆,在他生命中,似乎有一个内在隐秘且更为真实的世界——大自然神奇壮丽、奇异的梦境、惊人的幻想甚至连神秘的石头也是和谐的,这个世界让他神往和快慰。荣格记得一个美好的夏夜,在姨妈的陪伴下他第一次看到了沐浴在夕阳中的阿尔卑斯山;在跟随母亲去图尔高时,他第一次凝视康斯坦茨湖湛蓝色的湖水,广阔无垠、无可比拟的瑰丽令他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迷醉,这让他下定决心要一辈子生活在湖边。他觉得,没有水,人根本不能生存。之后他真的如愿以偿,近水而居。荣格一生都保持着与大自然的亲近,喜欢独自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享受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领悟大自然给他的神秘启示。大自然不仅给敏感、脆弱又易受伤的荣格提供了避难所,也给予了他灵感和力量。
除了关于大自然的记忆,最深刻影响荣格思想的是年少时的梦境。在他的自传中,荣格叙述了他最早关于梦的记忆,那时荣格大约三四岁,梦的情形是这样的:
我们的住宅孤零零地立在洛封城堡附近,教堂司事农场的后面有一大片草地。梦中的我正站在这片草地上。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黑色的、长方形的石砌的洞,我过去从没见过这样的洞。我好奇地走过去,朝里面窥视,看见有一排石阶一直通下去。我迟疑了半天,还是胆战心惊地走了下去。洞底走不多远有一个圆形的拱门,门上挂着一块又大又沉的绿色帷幕,那幕好像是用加工过的锦缎制成的,显得十分气派。好奇心逗弄着我,很想看看幕后边是什么,于是我便掀开了它。在暗淡的光线下,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大约三十英尺长的长方形屋子,屋顶呈拱形,由加工过的石头砌成,地板上铺着大石板,中间还铺着一条红地毯,从门口一直通到一个低低的平台,平台上放置着一个金光灿烂的宝座,座上也许有一块红色的垫子,那豪华的派头简直就像童话中描写的国王的宝座一样。宝座上立着一个什么东西,最初我以为是个树桩,大概有十二到十五英尺高,一英尺半到二英尺厚,它十分高大,几乎顶到了屋顶。后来才发现,它的成分挺有意思,它不是由木头,而是由皮和肉组成的,顶上有一个圆圆的像人头那样的东西,上面没有脸,没有头发,顶端有一只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屋顶。
屋子里很亮,可是没有窗户,也没有其他光源,头顶处是一片灿烂的辉光。座上的那个东西虽然没有动,可我总觉得它随时可能会像一条虫那样向我爬过来。我害怕得全身都僵了,这时我听见从外面和顶上传来了母亲的声音:“看看它吧,那就是吃人的怪物!”母亲的喊声使我怕上加怕,我吓出了一身冷汗,醒来后还怕得要死。从此之后,有好多晚上我都不敢睡觉,生怕再做这样的梦。
很久以后,荣格才意识到那是男性生殖器之像。几十年后,他才懂得那是一种古老的祭仪中被人崇拜的偶像。荣格说:“不管怎么说,这个梦里的生殖器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说不出名字的神,它一直留在我直到青年时的记忆里,只要有人过分强调地说到耶稣,它就出现在我脑海中。”因为这个梦,使得荣格从未将耶稣看作是真实的存在,也从未接受过,因而他不愿进教堂。但是圣诞节例外,只有圣诞节能够让他热烈地庆祝。正是这个梦预先占据了他的一生,是一次决定性的体验,荣格也把它作为自己知性生涯的开始。由此可见,这个梦对荣格以后的思想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其实,上述梦境中的上帝形象与古老文明中崇拜的神祇有类似之处,这也是少年荣格对上帝形象的初步认识。在感觉上,他还算满意,但是12岁时发生的这个幻象打碎了这种认识。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我鼓起全身之勇,仿佛准备去蹈地狱之火似的,于是便让这想法冒了出来。在我眼前,我看到了那大教堂,那蔚蓝的天空。上帝坐在他那金色的宝座上,高高在上,远离尘世——而从那宝座的下面,一块很大的粪块掉了下来,落到了那闪闪发光的新屋顶上,把它击得粉碎,把那大教堂的四壁也砸了个粉碎。
上帝为什么要弄脏他的大教堂呢?这对荣格来说,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但随后,他便模模糊糊地明白了,上帝是可以成为某种可怕的东西的,荣格体验到了一种阴暗而可怖的秘密,这一秘密使他的一生罩上了乌云,使他变得郁郁寡欢。但是随后荣格认识到,一个人必须完全献身于上帝,除了执行他的意志外,别的事都是次要的。不然的话,一切事情均是愚蠢的,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一来,荣格如释重负,仿佛体验到了一种透彻感,以前不明白的许多事情,现在变得清楚了,即上帝在对人的勇气进行考验时,不论其是何等神圣,均反对恪守种种传统。一个人要是执行了上帝的意志,他便可以放心自己走的是正确之途。荣格说这种经验让他也知道了上帝的恩惠是怎么回事。
上述就是荣格年少时的生殖器之梦和排泄物之梦。这两个梦虽然只是儿时的记忆,但是它们对荣格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尤其是他对神、对上帝的认识为他以后的宗教心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15岁时,一次吵架使荣格发现了一些同学对他的敌对态度。他受到埋伏起来的7位同学的围攻,他勇敢反击,此后无人敢理睬他也没有人再敢欺负他了。还有一次在作文课上,荣格用心完成的作文虽受到了老师的称赞,但却怀疑不是他写的,认为是他抄来的,并指责他撒谎。这令荣格极其悲愤,也更感孤独。这些事情让荣格认为,真实只有在“上帝的世界”里存在。
在中学最后的3年里,荣格开始阅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并系统地探究他感兴趣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深深地吸引了他,尤其是叔本华。叔本华是第一个提到“这个世界是痛苦”的人,同时他还提到了混乱、情欲和邪恶。荣格赞同叔本华对世界阴暗的描述,但不喜欢他的解决办法。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到的知识论的观点使荣格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康德的认识论哲学理念——世界的自在和现象世界的现象两个层次,以及现象的表象背后的原型假设,为荣格对意识的层次划分和心理原型概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荣格的少年时期,霍尔认为:
他显然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就像他以后将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样。但是许多具有和他同样气质的孩子,却始终没有显出任何卓越之处。那些孩子往往流于幼稚肤浅,或者成了精神病患者,要不就是在种种怪癖中消磨了自己的一生。
二 学术思想的奠基——对弗洛伊德的追随
中学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荣格要开始选择一个职业。在大学入学考试之前,荣格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日渐增长,但是他似乎仍然更喜欢历史和哲学,并梦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他把这称为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之间的张力。正在难以决断的时候,荣格做了两个梦,这使他认为应了解大自然及周围世界,因此最后他选择了医学专业。在荣格读大学期间,他父亲因病去世了,之后他做了一个有关父亲回家的梦,这次体验使他终生难忘,并由此让他开始思考人死后怎样生活的问题。
大学期间,荣格不仅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兄弟会里就神学和心理学的一些问题做了几次演讲。他在父亲的藏书室看到了一本精神性现象的书,其中叙述的唯灵论的起源使荣格确信年少时的梦都是可信的。他还阅读了康德的《一个看见鬼魂的人的梦》、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认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浮士德》,并且尼采病态的第二人格引起他的自我反思。
大学期间的一个暑假,家里发生的几件事注定了荣格的职业选择。这些事件使荣格对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产生了兴趣。当他在准备国家考试时,阅读了埃宾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作者把精神病称为“人格之病”,但荣格认为应把精神病视为“人格疾病”,而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因素才是导致精神病的决定因素。同时荣格联想到自己一直很感兴趣的两个人格问题,他十分激动,真正明白了心理学或者精神病学才是他唯一的目标。荣格说:
只有在这里,我的兴趣的两股激流才能汇流到一起,形成一条水流并冲出一道河床来。这里是经验性的天地,与生物学和精神性的事实存在着共性,这样一个天地我一直在寻找,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终于有了一个天地,一个大自然和精神的冲撞变成了现实的天地。
1900年荣格在苏黎世伯戈尔茨利精神病医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职位,并且有幸在布罗伊尔的指导下工作。在这段时间里,荣格为了习惯精神病医院的生活环境,还把自己禁闭了6个月。为了熟悉精神病患者的思想与心理,他一面观察病人,一面阅读精神病学著作。1902年,荣格去巴黎学习了几个月,师从法国精神病学家让内。同年荣格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和学术报告《一名囚犯的癔病性昏迷案例》。荣格在读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后,认为它对于年轻的精神病学家来说是灵感的源泉。弗洛伊德的观点指明了对个别病例进行密切调查和了解的路径,这对荣格极为重要。
1903年的情人节,荣格与爱玛结婚,从此爱玛成了他事业和生活上的得力助手。1904~1905年间,荣格在布罗伊尔的指导下,在精神病医院中建立了一个精神病学实验室,并与几个学生一起采用词语联想的方法测试情绪的生理表现。经过反复实验,荣格大胆地提出了著名的“情结理论”,即受试者的反应背后潜藏着的潜意识因素。荣格称,作为“梦和症状形成者的情结”才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1905年,在成为精神病医院高级医师的同时,荣格开始在苏黎世大学担任精神病学专业的讲师,后晋升为教授,他一直在讲授心理病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原始人心理学。
这个时期,荣格一直在认真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1906年,他把自己的一本著作《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寄给了弗洛伊德。1907年他受邀到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的家中做客,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了13个小时。荣格称弗洛伊德是他的贵人,对他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人。此后两人每周通信,并保持了多年的友谊。1909年,两人同时受邀赴美国克拉克大学讲学,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积极推荐下,荣格当选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在给荣格的一封回信中,弗洛伊德称荣格为他的过继长子和继承人。
这一时期,荣格发表了不少著作,如《精神分析与联想实验》《弗洛伊德的癔病理论》《梦的分析》等著作,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在荣格的早期学术生涯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可以看出,荣格在这一时期思想上比较拘谨,小心翼翼地做着研究,努力保持与弗洛伊德的友谊,竭力避免与其发生思想上的冲突。
三 学术思想的转变——与弗洛伊德的决裂
当然,荣格独立的个性不会满足于只当弗洛伊德的门徒,他要走自己的道路。两人的分歧开始于1909年的春天,荣格曾问弗洛伊德对于预知和灵学的看法,不料弗洛伊德却回答:“纯粹是胡说八道!”后来荣格提到此事时说:“这句实证论的措辞是如此粗鄙,以至于我很难控制自己不反唇相讥。”他们两人在个性上的差异使得他们显然很难长久和谐地相处。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Anna Freud)曾指出,她父亲最突出的性格是“他的单纯”。荣格喜欢苦思冥想,对秘术研究有极高的兴趣,而弗洛伊德要荣格把性学当作“信条且唯一信条”,以此对抗可恶的神秘主义逆流。荣格认为这件事击中了他们友谊的要害,他后来表示他永远不可能接受这样一种态度。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与哲学是一种秘术,同时他认为,力比多是一种隐藏在“性”背后的潜能,常驱使人们去寻求性的快乐。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得神经症,因此导致神经症的真正原因可以追溯到人童年时期的性创伤。而对荣格来说,性学才是一种秘术,是一种无法证明的假说。1912年,荣格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力比多的比特里斯象征》,公开反对把力比多局限于性欲。他认为力比多是一个具有更广泛含义的概念,表示一般的心理能量,而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完全背道而驰,他们之间的决裂已在所难免。荣格在这篇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分析心理学”的术语,这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诞生,荣格自此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
1913年,荣格又发表了《精神分析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力比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由此他与弗洛伊德的关系更加紧张。同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第四次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大会上,费伦茨等人对《力比多的比特里斯象征》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亚伯拉罕也对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类似的抨击。荣格曾希望用《论心理类型》一文缓和人们的批评,但参会者对他主导大会的方式非常不满,会议不欢而散。这也引起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内部强烈的、针对他个人的敌意。这一年,在经历了痛苦的选择后,荣格先是辞去了苏黎世大学的教授职位,10月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鉴》的主编职务,1914年他又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职务。这次大会之后,荣格和弗洛伊德再也没有见过面,两人持续多年的友谊就此终结,荣格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决裂。
荣格的思想一直很独立,拥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弗洛伊德与我本人之间的比较,追溯到本质上,就在于我们的基本前提不同。”尽管理论上的分歧导致两人关系破裂,但是荣格仍然十分珍视他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友谊。1938年,当弗洛伊德遭受希特勒纳粹迫害之际,荣格曾表示希望帮助弗洛伊德离开纳粹统治下的奥地利,但弗洛伊德拒绝了。
随后,荣格开始处于孤独的境地,并陷于一种混乱动摇的状态。他放弃讲授在大学里开设的课程,认为自己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很多疑团,这样去教年轻的学生是不妥当的。在这一时期,伴随着狂暴的情绪和难以忍受的精神紧张,他开始把时间花费在分析自己所做的梦和所产生的幻觉上,并且开始致力于对神话的研究,他好像又回到了年少的孤独时期,陷入了深邃的自我分析之中,这一时期荣格自认为是心理危机时期。经过3年的沉寂之后,荣格开始了一个新的思想认识阶段。他开创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原型理论等陆续出现在他的专著和论文中。荣格已经真正进入独立学者和大师的阶段,他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四 学术思想的大成——大师般的成就
与弗洛伊德分开初期,荣格相当沮丧和阴郁,他不仅放弃了大学的教职,甚至无法读书和写作,这样一直过了3年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才有机会更自由地研究自己的潜意识理论。他的研究开始脱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尝试提出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中,荣格详尽地阐述了他与弗洛伊德、阿德勒之间由于性格差异而形成的不同观点,论述了不同性格类型者的心理特点,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类型理论。
在进行自我分析的过程中,荣格从1927年开始研究曼荼罗。他常常用曼荼罗图画、石刻来描绘自己的梦和幻想,认为这些曼荼罗图形是人的整体精神的象征。在这些图形中,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整体精神,同年他发表了《心理的结构》《心灵与大地》等与心灵、人格相关的论文。经过几年的探索,荣格把曼荼罗图形看作是人的“自性”(Self)的象征,是人格的核心。自性逐渐在荣格学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自性是人对整体精神的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力求把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一种原始力量。
通过对梦和幻想多年的深入分析与思考,荣格获得了很多亲身体验。他觉得借助对自己的梦和幻想的分析,人们一定会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心理。所以多年以来,荣格一直坚持详细记录自己的那些梦和幻想的奇怪经验,而这也成为他理论框架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设想,他开始到世界各地进行广泛的游历和考察。早年他曾经多次到过美、法、英、意等国家进行旅游和讲学,增长了不少见识。在出访中,他对各地的不同文化有着持久浓厚的兴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为了验证他的某些想法,他又开始接触原始部落,通过实地考察来研究民族心理。荣格发现了印第安人令人吃惊的宗教观、北非阿拉伯文明平静的外表下令人费解的不安与骚动,他去非洲腹地找寻自己失去的灵魂,到印度和中国寻找古老东方的异国文化。荣格通过考察和比较研究,发现现代人的潜意识内容和原始部族的心理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并使之成为整个分析心理学的核心。集体潜意识理论是荣格心理学研究中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这一时期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以及后来完成的《人及其象征》(1961)等很多著述都比较全面地体现了集体潜意识的理论和思想。荣格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原型理论,相继发表的《集体潜意识的原型》(1934)、《个性化过程中梦的象征》(1935)、《集体潜意识的概念》(1936)、《关于原型及阿尼玛的概念》(1936)、《母亲原型的心理侧面》(1938)、《心理学与宗教》(1938)、《儿童原型的心理学》(1940)、《三位一体观念的心理学考察》(1940)等著述都集中体现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
五 学术思想的升华——晚年的收获
1944年,荣格不幸摔断了腿,不久他的心脏病复发,使他不得不在病床上休息数月,这期间他又经历和体验了无数的幻觉、迷狂和梦。病愈后,他进入了写作的高峰期。随着二战的爆发,荣格停止了游历和考察,他的思想已经成熟,开始集中精力进行炼金术、神秘直觉、诺斯替教和早期基督教及其发展的研究。这一时期,荣格在写作和教学的同时,仍然坚持给日益增多的病人治疗。
同年,荣格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心理学和炼金术》,表明了他对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事物,如炼金术、星相学、卜卦、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瑜伽术、招魂术、降神术、算命、飞碟、宗教象征、梦、想象等非常感兴趣,所有这些对他研究潜意识的启发都非常大,而这也表明了荣格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倾向。
荣格对中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包括中国的《易经》、禅宗佛学。他提出了一个引起极大争论的所谓“共时性”(synchronicity)的理论,强调人的潜意识心灵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
这之后,荣格的很多重要著作相继出版,如《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1948)、《过渡中的文明》(1948)、《论自性》(1948)、《关于曼荼罗的象征》(1950)、《答约伯书》(1952)、《未发现的自我》(1957)、《分析心理学中的善与恶》(1959)等。荣格一生卷帙浩繁,他的著作都已被译成英文,并于1958年收录于《荣格全集》中,包括索引和文献共20卷。
1955年,荣格的妻子爱玛去世,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后他很少再出去旅行。在家人的照顾下,他在康斯坦茨湖畔度过了最后几年平静而安定的生活。这期间他在秘书安妮拉·雅菲的帮助下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自传体著作《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的写作。1961年6月6日,这位人类灵魂的伟大探索者在瑞士苏黎世康斯坦茨湖畔病逝,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