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广东经济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市场活力和生命力同产业集群的大力发展和迅速崛起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出现了大批经济规模超过十亿、几十亿甚至百亿元的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以镇级经济为单元的新型经济形态,这就是以专业镇为依托的产业集群。而珠三角是产业集群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最先形成的产业集群基本都聚集在珠三角,从数量上看,在珠三角全部建制镇(街道)中,有122个镇拥有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2001~2009年广东省历年专业镇数量增加情况见图2-5。
图2-5 2001~2009年广东历年专业镇数量增加情况
资料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一 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产业集群分布广:主要集中在消费和非耐用消费型相关产业
珠三角产业集群广泛分布在传统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等多个部门。从总共122个集群的行业分布情况看(见表2-4),工业类集群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五金、电子信息、家电、家具、不锈钢、建筑材料等,以劳动密集型和轻型加工业为主,占总数的54.5%;农业类集群主要集中在种植业(经济作物如水果、花卉等)和养殖业(水产品如鳗鱼等)有关的生产和加工,占总数的17%;其他新型产业则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和制造、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生物制药、太阳能光伏、旅游及相关行业(如游艇、工艺品)等,占总数的28.5%。
表2-4 珠三角产业集群经济的行业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公布的2010年专业镇名录整理。
珠三角的集群由于在地理上的毗邻,众多的同类集群在空间上更为靠近,形成了多个集群带,其中尤以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带和珠江西岸的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产业集群带为典型。根据资料统计,200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带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机械及专用设备产业集群带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并且规模及范围由东岸的东莞、西岸的佛山和中山越来越扩散到邻近的惠州、肇庆及江门等。
分区域来看,珠江东岸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现代种植业为主,其中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共有11个,主要分布在东莞,占东岸所有集群中的39.3%;现代种植业则分布在惠州的各区(县),一共有6个,占比为21.4%;相比来看,珠江西岸的集群数量更多,分布范围更广。西岸的集群除与东岸类似的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现代种植外,还有家电家具、金属加工、旅游和养殖业等。原因在于西岸总体的集群数是东岸的3倍多,其次是西岸各城市的发展基础差异性较大。但共同特征都是形成了一些较具特色,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集群。如纺织、电子信息、机械、家具家电、灯饰、金属加工、建筑材料等。一方面这些集群的发展为本地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集群的外部性吸引许多外埠企业在此驻点发展,带动了相关的交通、餐饮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业。
(二)市场组织方式:以个体、民营企业为主
首先,由于专业化产品的生产都是按市场需求来进行的,而个体、私营企业对市场需要的反应最敏感、最及时,所以,相比而言,它们更容易抓住这种来自市场的专业化生产机会,由此成为产业集群兴起和繁荣的主体。其次,个体、私营企业在起步初期资本积累和动员的资本投入都十分有限,间接融资缺乏抵押能力,直接融资又受到信誉的限制,只能以个人积累或亲戚朋友借贷为初始投资,这就决定了个体私营企业规模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最后,中小企业因缺乏市场抵抗力,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力量建立各种信息机构、收集信息资源、开办营销网点,只能围绕着市场来投资设厂,所以,专业市场成为大量中小企业的节点,或者说,专业市场是大量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铺垫。事实上,产业集群经济大都是以专业市场为启动的,如虎门的服装市场、大沥铝型材和摩托车配件市场、张槎的针织市场、乐从的家具市场、古镇的灯饰市场等,都是大量中小企业活动的基本场所。众多中小企业也构成本区域较为发达的民营经济特征,南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区是珠三角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0年底南海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9万多家,产值超亿元的有300多家,当年1~11月民营企业创造GDP达到1200.43亿元。而在“十一五”期间,南海民营经济对全区GDP的平均贡献率达到66.7%,对全区财税收入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2.8%,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5%和13%。这些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各个产业集群里,比如家具、纺织、五金不锈钢、机械设备、陶瓷等。由于民营经济和民企的发展,南海的品牌优势也比较突出,全区已有15个中国名牌产品、9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产品、6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9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有46家企业参与了179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7家企业参与了58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三)市场竞争方式:产业链的完整是集群参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趋势
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产业各环节所需的各种要素齐全,科工贸相衔接,产供销一条龙,较完整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并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以中山沙溪的服装产业集群为例,这是一个传统的服装生产地,由于服装生产市场激烈的竞争,沙溪镇较早选择了休闲服装这一专业市场并迅速形成相对优势。开始,沙溪镇只是休闲服装的生产基地,需要从外地购进布匹等原材料,将产品销往外地。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对经济组织化的需求。对于镇域的私营经济来说,没有也不需要通过等级形式的企业内部组织化来解决大生产带来的分工协作问题。起初,只能依靠市场形式的经济组织化来解决产业链的分工和资源配置。但是,这种市场形式的经济组织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交易风险,起先是自发,后来就逐渐自觉地被打破了。与休闲服装生产相配合,沙溪镇出现了服装面料一条街,服装装饰配料一条街,缝纫机具零件一条街,如今沙溪镇建成了一万多平方米的休闲服装交易市场,举办一年一度的全中国独有的休闲服装节。沙溪镇内的各类企业围绕休闲服装的生产与销售,在市场的引导下形成了在一个镇域内的生产与销售的组织网络,也相应地出现了客商云集的活跃市场。沙溪镇已经产生了一条完善的休闲服装产业链,形成了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相对竞争优势,也大大推动了沙溪镇镇域经济的发展。又比如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产业集群,每年销售的服装约占广东省的30%,约占全国的20%,虎门已成为以服装产业为龙头、以商贸流通业为主体,相关行业配套齐全的纺织服装生产、销售产业集群基地。除此之外,虎门现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各类面料辅料批发市场、国际面料交易中心,还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纽扣、配件等服装产业配套行业,各类服装咨询、培训、推广机构,以及专业物流、仓储、配送、货运公司。虎门服装市场形成了完善的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服装产业结构网络。
有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一些企业则通过创建品牌提高实力,如佛山的建材、顺德的家电行业等一大批“广东制造”声名鹊起。以佛山为例,该市的注册商标数量在2009年初达到了5.5万件,位于全省第三位,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达到34件,广东省著名商标数量261件,居全省第二位。这些商标以第二产业的数量最多,其中电器和服装、鞋制造行业的注册商标拥有量又占绝对优势。其中电器类约7000件,约占16%;服装鞋制造类约4000件,约占9%。佛山市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电器8件、陶瓷6件、铝材3件,共占总数的68%;拥有的广东省著名商标中,陶瓷41件,电器21件,铝型材18件,共占总数的36.9%。此外还有一些集体商标如“张槎针织”“大沥铝型材”“龙江家具”等。
当然,在产业集群中,也有一部分产业链条不完善,但竞争力亦非常突出,在国内和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很大。这些例子中一部分和企业本身的属性有关,如东莞的电子产业,有很多属于台资和日资企业,这类企业有着很明显的“强网络性”,即领头企业到哪,其国内原先的配套企业也跟进,新加入的配套加工企业多数也是中小型的台商企业,因而这类产业集群跟本地的关联性不强,利用的是当地的区位、投资环境和劳动力优势,本地民营企业较难与原网络中的企业竞争相关的配套生产服务。另一部分则和产业环节的复杂程度有关,如佛山的西樵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产业集群,它的突出特征是布匹中的面料的织造到印染和后整理工序,再加上产品研发、质量检测、教育培训、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而面料的织造等工序非常复杂,专业程度很高。经过逐年的发展,依托西樵的中国纺织面料(南方)检测中心成为国内纺织品的几大认证检测中心之一,其检测合格认证的产品,相当于取得了欧美和国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纺织贸易“通行证”。
(四)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差异较大
广东的产业集群,尤其是传统产业领域的集群经济,主要是乡村工业化的阶段产物。在市场化改革的初期,大量的以家庭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能积累,只能选择个人资金需要量不大、生产技术门槛不高的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此外,在一个自然的乡镇内,通过各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使模仿变得相对容易,于是,这种简单的技术就会迅速地得到扩散,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的产业集群经济基本上是以简单的适用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整个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如东莞、中山、顺德、佛山等地,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早已成型,集群内部产品的行业标准也已定型,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属于成熟期。随着这些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约束,于是出现产业向外迁出或转移的情况。出于成本考虑,这些产业一般转移到粤东西北等地区,这些产业的转移也带动了承接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迁出地则保留财务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等“总部经济”的职能。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如惠州、江门、肇庆,有很大一部分产业集群刚刚兴起,如农林牧渔业类产业集群,它们还属于成长期。产业经济刚成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点,产品对周边地区或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刚刚形成;同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断增多,产业链配套正在逐步完善,地区产业优势开始呈现,集群的规模也得到壮大。
一般来说,众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产生集聚效应,促成产业链的前后联系并形成网络化分工。珠三角产业集群虽然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品集散地和专业市场,但从产业集群内部联系的角度看,集群内的纵向专业化分工并不明显,多数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也未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还仅仅是大量中小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简单集聚和松散联系,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基本相同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犹如单一企业在某一地域上的大量复制,导致恶性竞争,也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对企业的作用不大,难以形成具有内聚力的产业集群。由此可见,珠三角的产业集群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暂未出现类似硅谷创新型集群的创新网络,也缺乏马歇尔式工业区的自我调整能力。而要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得到提高,集群内的企业能够更快速成长,就有必要对集群实施有效的管理,亦需要地方政府协同中介组织、科研结构与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行动。
二 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本文在探索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时,把珠三角分成珠江东岸和西岸来比较。在社会民众及广东决策层当中,珠江两岸的划分也已基本成为共识(见表2-5)。这样的划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由于天然的珠江水系,将除广州在外的8个城市分布于珠江两岸,不仅两岸的城市数量、人口和地理面积有所差异,而且更主要的是传统的差异及发展模式有别。由于珠三角整体上毗邻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主要接受的是它的辐射和产业转移。而在辐射发生之前,东莞本质上是一个农业生产区、深圳则是一个海边渔村。在香港开始利用内地广阔的腹地之后,东岸由于地理上的“贴近”就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当列入香港的自然选择对象,香港的最初产业转移就落户这两地。相对而言西岸则是传统意义上富庶安定的“鱼米之乡”,种养殖业和相应的加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地理上更为靠近中心城市广州,市场的临近使得西岸地区部分人最先意识到工商业机会的存在,但这种机会不是接受产业“转移”,而是主动参与去满足市场所需,于是逐渐地,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发展,经商传统逐渐在该地区得以繁衍并得到推崇,并且主要发展的是满足区内和国内市场的产品及产业,这也就造就了早期“南番顺”等地区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细微的差异造就了珠江东西岸经济发展路径的不同,自从改革开放后珠江东岸城市经济发展从无到有,增量迅猛。西岸城市则经济已有一定基础,存量较大,增量发展逊色于东岸。东岸的增量最主要就是港澳台及国际产业移植进来,导致规模迅速增加,工厂遍地开花,工业化进程非常迅速地得以推进。而西岸在增量的发展中来自于外界的产业移植相对更少,根植于本地的为多,产业的发展秉承了原有的基础,工业化进程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推进、渐进发展的模式。
表2-5 2010年珠三角东西岸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1)》。
由于东西岸的上述差异,也就导致了两地的产业集群在形成的过程中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珠江东岸的产业集群以外资带动变化而来为主,可以称为嵌入型或衍生型,如东莞的IT电子产业集群;珠江西岸主要以本土企业聚集发展为主,可以称为根植型或原生型,如顺德的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产业集群。
(一)珠江东岸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变过程
以东莞为例,产业集群主要是嵌入型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变的动力有两个: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外资推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渐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一般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竞争力下降,因此国际产业出现向低成本国家或地区转移趋势。这一轮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加速了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和调整。此阶段的产业转移有几个明显特点:①国际产业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国际转移的内容通常是已经标准化了的技术和产品;③转移的多是加工装配环节,而且看重的是区位优势及要素成本。东莞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从区位来看,东莞到香港水路47海里,至澳门水路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因此在国际物资中转内地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首要选择。在众多城市中东莞离深圳盐田港和香港最近,因此可以说东莞是最有条件,从而也最早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城市。也正是借着承接该轮产业转移的契机,东莞拉开了腾飞的序幕。由于此轮产业转移的特点,东莞得以发展起来了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以及加工制造业,形成了加工贸易的最典型特征:生产的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都基本由境外进口,经本地企业加工制造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简单来说就是两头在外,在生产原材料方面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本地的企业不需要关注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只需要负责生产。在市场方面也无须本地企业去开拓与挖掘,企业的经营收入来自于收取加工费。另外由于加工贸易有相关的免税政策,很多港资和本地中小企业,通过租赁设备,降低成本,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工厂企业遍地的现象。
从空间布局来看,东莞石龙、石碣、清溪的电子工业,长安的模具、东莞厚街的鞋业基本都是属于此种类型。另外南海平洲、里水的鞋业,官窑的玩具也是靠这种形式形成的。以位于东莞东南部的清溪为例,该镇紧邻深圳和惠州,面积143平方公里,1993年石盈等台资企业率先选中落户于此,看重的优势之一就是区位。随着先落户企业的成功,由点到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集聚于此,集中了美日、中国台湾和香港电子企业30多家,电脑配套企业上百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1999年电脑出口达4.86亿美元,占全镇出口的54%,单是机箱出口就达168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30%。到2001年全镇共有700多家外资企业,年出口额达16.7亿美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亿元,村镇两级收入达4.29亿元,暂住人口30多万,其工资总额超过21亿元。这些数据超过同期很多内陆县、市的水平,还有两家企业跻身全国外资企业出口创汇500强之列。到2009年该镇有外资企业800多家,其中,600多家是电子生产厂家,其中的70多家是在全球范围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如NEC、三洋、光宝、群光等,年出口额达48.3亿美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3亿元,镇级财政收入6.75亿元。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外埠资本,克服了兴办企业的资金短缺障碍,同时也逐渐培训出了一大批专用熟练技术工人、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升了本地的人力资本,而这也促使更多的关联企业在本地聚集,并由此形成了完善的配套能力、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强的产业链。清溪镇的电脑及其配件产品如电源供应器、机箱、显示器、主板、键盘、鼠标、电脑音箱、连接线等十几个产品产量位居前列。清溪,由一个山区镇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之一,被誉为国际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从产业布局来看,轻工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当时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清溪、石龙、石碣等镇的电子和长安等镇的服装都构成本镇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这也直接促成东莞由一个本不起眼的农业大县,迅速成为世界IT产业的生产基地,目前世界上99%以上的电脑配件都能在这个城市里买到,其进出口更是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三名,竞争力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十位。
东岸有香港经济的带动,依靠香港产业的转移和辐射。从惠州来看也是如此,惠州与香港陆路相连,同样成为香港发展的腹地,依靠承接香港等地的产业转移迅速成长。
(二)珠江西岸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变过程
相比珠江东岸,珠江西岸的产业集群则完全不同。西岸毗邻澳门,而它的辐射力显然不及香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珠江西岸不会和东岸发展模式相同,也不可能走完全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
以顺德、南海、江门、中山等地为例,产业集群主要是内源型(本土发展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一是本地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二是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南海、中山、顺德、江门等地是著名侨乡,历来有重商传统,本地文化中崇尚创业行为,容忍创业失败的创业文化特征较明显,从而形成了积淀浓厚的商业文化和群体性的创业精神。因此只要市场机会一出来,包括在物资短缺时期的产品生产,以及商品丰富时期消费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生产“升级”,都有创业者充分挖掘和利用到这些机会。这种文化实际上也是构成珠江西岸产业集群多样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活跃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干预政策的放松,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本地的创业者利用国有经济的空缺,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创业,从而推动了本地产业集群的形成。如顺德区容桂镇,从20世纪80年代生产小家电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电器机械生产基地。还比如南海西樵,该镇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有纺织业的萌芽,素有“广纱甲天下”之美誉,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规模。并且作为曾经的“鱼米之乡”,农闲时段从事纺织业是农户兼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当地民众多半继承了本地历史传统产业积淀下来的,可以被称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工艺技术,这些传统产业形成的基础,以及由此沉淀和传承下来的工艺和区域品牌优势很容易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出现复兴和发扬光大。2004年西樵镇的纺织业产值50.39亿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35%,生产各种面料4.1亿米,出口值为3.9亿元,纺织从业人员32000万人,纺织企业约1330家,超亿元产值企业有9家,与纺织相关的第三产企业2000多户,1万多人就业,产值2亿多元。到2009年,全镇有纺织企业800多家,各类织机3万多台,年产纺织面料超12亿米,形成从原料、织造、染整、服装到专业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西樵面料已有30多家企业的100多个品种获得“中国流行面料”称号,并有四家企业获得名牌认证。西樵纺织产业成为西樵镇重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国内纺织业界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佛山石湾的陶瓷、张槎的针织及黄圃的腊味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也类似。
珠江西岸的这种文化也促成了专业(交易)市场的兴起,专业市场提供了各种信息,为本地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可以利用的市场机会、低成本的产品销售网络,使创业者通过专业市场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多更加及时准确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可以发现珠江西岸的部分产业集群就是在当地专业市场的带动下形成的。在南海大沥镇没有形成铝型材生产基地之前存在着一个全国性的铝型材专业市场,在顺德区的乐从镇与龙江镇尚未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家具制造基地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里曾经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材专业市场。珠江东岸虎门镇的服装集群也是源起于初期的专业市场。虎门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是闻名远近的服装批发街,沙头角等地的服装亦能在此买到。随着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始有企业顺势就近建厂,从事服装生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姿态各异,充满活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虎门镇确立了“服装兴镇”战略以后,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主打产业集群,服装产业在1995年被定为虎门龙头产业。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快速的市场反应及规模的产业集群使虎门成为我国一个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和市场。虎门服装已成为国内业界公认的时装源头之一。至2007年底,虎门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2000多家,全镇服装年生产量达到2.5亿件(套),销售额135亿元。虎门服装企业在国内外注册商标现有5000多个,涌现出以纯、松鹰等80多个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全镇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22个,布辅料市场10个,店铺1万多间,织布、定型、绣花、纽扣件等服装产业配套企业147家。全镇65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11万多)中,从事服装及相关行业人数达35万人。目前虎门全镇有上规模服装生产企业1250家,拥有注册商标5000多个;拥有包括服装批发、面料辅料批发在内的3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年产服装2.5亿件(套),每年的服装销售总额达到150多亿元,出口4亿美元。由于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款式新颖、价格适宜,虎门服装销售遍及全国各地,远销海外。虎门已有30多个服装品牌获省以上名牌称号,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3个。
当然,专业市场并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专业市场并不必定带来产业集群,因为从交易型的专业市场向生产型的产业集群转化是需要条件的,如果生产的专业化技能不复杂,需要的资金门槛也不是太高,则生产类产业集群很容易形成,如珠江西岸的服装、纺织品、制鞋和小五金制品等。如果生产的专业化技能和资金规模投入要求都较高,则该类生产集群需要由符合条件的主导企业先行进入,其成功的示范性吸引和带动其他企业模仿和跟进,如摩托车、家电、电子玩具、卫浴洁具等较复杂产品的集群。部分地方虽有专业化市场,却并没有产生相关的产业集群。如新塘和番禺曾是珠三角有名的家电交易市场,但并没有形成该类产业集群。
(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这类产业集群的出现从时间上看整体落后于珠三角东西岸的东莞、佛山和中山等地的第二产业集群,地域上则主要分布于珠三角相对不发达地区,如惠州、江门、肇庆等,故它们的形成亦有其特殊之处,主要跟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际贸易学家俄林曾经指出,由于要素禀赋的稀缺性和分布的非均质性,以及诸要素之间的非置换性,使得一个地区要生产那些所需要素在该地区较丰裕的产品,而不适宜生产那些要素占很大比例且存量很少甚至没有的产品。所以一般而言,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惠州的特色农业甜玉米、年桔、梅菜产业集群,肇庆广宁的竹子、高要的肉桂、德庆的贡柑等。这类产业集群所在地基本上都在农村,对于这类地区来说,主要拥有的是波特所说的初级生产要素,如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和半技术工人等。这些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产业,同时制约了另一些产业发展的可能,原因在于很多生产活动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自然禀赋支持。这些集群发展初期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有数量及成本方面的优势。
根据杜能的圈层理论来看,如果把东岸的深圳、东莞和惠州看成一个圈,则惠州处于最外环,承担着向中心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职能,同时惠州土地资源等具有比较优势,适合于农林副业等产业的发展。从广佛肇经济圈来看,肇庆也有类似的性质,肇庆的土地成本相对来说最低,从而适合农业产业集群的兴起。
当然,珠三角同样出现了部分地方自然资源丰富,但并没有形成相应产业集群的现象。这类地区主要是所处区位不理想,运输成本高。在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交通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当大,企业只有在靠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并结合原料产地开展经营活动,才能获得最佳利润。另外就是融资、营销、人力培训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形成信息的顺畅流通,交易过程也存在障碍,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扩散较慢,这些都制约了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四)其他特色产业集群演变过程
第一是特殊生产要素所致。如肇庆的端砚。端砚要严格依赖于坑种、材质等特色要素,结合后续的加工和设计才能具有竞争力,而前两种要素是有不可改变的地理位置属性的,一旦通过运输到别处进行加工设计,就会在艺术鉴赏价值和品牌美誉度上受到较大影响,另外成本也相应提高了。故这类产业集群只有靠近具有资产专用性的要素所在地才能形成,它和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集群形成类似。这类要素是决定产业集群能否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第二是偶然要素所致。胡弗(1990)认为,产业集群中的初始企业“像种子随风飘落,可能飘到几英里外,有的落到好的土地上从而茁壮成长;有的落到不毛之地则很快枯死”。在他看来,产业集群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偶然因素驱使并通过路径依赖放大产生“锁定”(lock-in)效应。第三是邻近产业转移所致。如中山西北部的南头、黄埔、东凤等各镇吸引了来自顺德的家电产业转移,南庄的陶瓷是来自于“陶都”石湾的产业转移,这类专业镇虽然企业不是本镇的,但根植于本地的产业环境,也可以归于内源型产业集群。
总之,技术发展和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是指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有了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这一点在外资推动型和本地衍生型集群以及特色农业集群等方面都有体现。再加上本地的发展历史,地理区位,政策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某一集群最初只在某些地区形成,并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接着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为了追逐这一比较优势,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各种要素进一步向该辐射地区集中,从而使这种集群优势进一步强化。
总结珠江东西岸的产业集群演变过程,可以发现集群源起于几个主要因素。一是地理区位。地理位置一直对经济活动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某些地理位置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或靠近大城市、或靠近专业市场、或靠近交通枢纽,而对发展某类经济活动极为有利。它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支持着某类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从而形成特定经济活动向该地理位置的聚集。同时,产业集群会在不断聚集中产生新的增长极,并带来产业能量沿着业务流程的扩散,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二是本地的传统文化。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与集群发展。如中山、江门利用侨乡因素发展了很多与香港产业或市场相联系的产业集群;东莞的产业集群也跟东莞与台商在历史、文化上具有亲和性有关,容易搭建亲缘、乡缘等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台商在大陆投资,为台湾企业家与大陆企业家的交流奠定了文化基础。如果本地的文化没有诸如创业和从商意识,则产业集群多数由外埠引入。三是禀赋因素。本地的先天禀赋如气候、资源等使本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具备可能性,当其他配套条件逐渐出现如交通改善、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人才的匹配供应跟上等情况时,这种可能性就能转化为现实。
三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了经济总量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从全省来看,产业集群依托的专业镇,数量占全省乡镇区不足1/5,经济总量却接近全省的1/3,经济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4%。其中佛山、中山、江门的集群经济贡献率超过50%。众多的产业集群成为广东经济的主要支柱。如2010年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超过2万亿元,增长22.6%,占中国市场的1/3,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省,而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等地。以中山为例,全市18个镇中就有15个专业镇。据统计,小榄镇五金、古镇灯饰、大涌镇红木家具、港口镇游艺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60%、60%和70%。2010年,这些专业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8亿元,占全市的59%,税收和吸纳就业人数也均占50%以上。广东省科技厅的一份抽样统计资料显示,珠江东西岸共计34个镇的产业集群中,集群特色产业产值占该镇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2%,其中尤以家具、五金、电子信息等占比靠前。如东莞的石龙和石碣两镇,电子信息产业特色产值占到该镇工业总产值的78%;新会的五金不锈钢特色产值占比为81.2%,中山大涌的红木家具产值亦占比达到78.1%,南头镇的家电集群产值占该镇工业总产值的73.1%。广东分地区经济指标比较见表2-6。
表2-6 广东分地区经济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1)》。
而在珠三角的建制镇中,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镇基本都跟发达的产业集群有关,如在广东省排名前十的镇中,都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表2-7 2009年珠三角十强镇
资料来源:2010年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
(二)产业集群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珠三角民营经济发达的背后离不开产业集群的迅速成长,绝大多数成长快的中小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产业集群密集地区,其次是粤东和粤西地区。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省中小企业局联合公布的2008~2009年度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名单中,穗深佛三市占百强民企比例过半。这份根据民营企业2008年和2009年两年平均营业收入、利润额、纳税额等经济运行指标以及专利、名牌产品、商标、科技进步等创新性指标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户均营业收入为37.8亿元,户均利润额为2.5亿元,户均纳税额为1.3亿元。与前两届相比,百强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届增长43%,利润额增长30.6%,特别是纳税额增长了47%,高于上届增长速度30个百分点。而在全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广州、深圳和佛山三市入选数目最多,分别为20个、18个和14个,三市共有百强民营企业52个,占百强民营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
(三)产业集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珠三角产业集群在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是大规模就业的吸收器,在拉动地方经济实现增长的同时,不仅本地居民基本实现充分就业,而且还吸引着大量的外来劳动力。2008年,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00万人,占当地就业人数比重超过30%,平均每三个就业人口中至少有1个在产业集群内企业工作。如2008年,广州花都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就业人数占当地就业人数比重已高达86.5%;东莞石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就业人数占当地就业人数比重超过70%。在虎门的65万常住人口中,其中有约25万人从事服装产业,这些从业大军为占广东三成、全国两成的虎门服装规模作出了贡献。中山古镇灯饰在国内市场占用率达60%,吸收从业人员7万人。古镇建成的“中国灯都”网站和“中国灯饰商贸”网站也汇集了海内外3万家灯饰业客户。
产业集群的一个特点是知识外溢,也正是由于知识外溢,邻近的企业才能够从这种外部性中获益。它们可以通过“干中学”来掌握或复制这些知识,从而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另外,由于集群的相对专业化,劳动力的专业特长也得以发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集群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拓宽了市场需求空间,使得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集群还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来就业机会增加,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四 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集群的区域化合作加强
目前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多数是以镇域作为发展界限的,每个专业镇对本地的特色产业予以支持和指导,这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确实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但随着集群的壮大,镇的行政边界显然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在珠三角有很多地理上临近的产业集群,但两个集群之间缺乏互动,随着集群功能的逐步完善,每个集群都发展起来由生产、销售、研发、物流等完整的链条,而缺乏联系的集群各自发展这些功能显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投入,互相的竞争也造成“1+1<2”的结果。在参与竞争方面,相似的集群也未能形成合力,总体而言大多数处于松散的状态。集群要想消除这些弊端,就必须突破这些限制,从单个的集群走向集群区,迈过行政限制和约束,以协会为抓手,由协会统领,发挥桥梁作用,使相同或相似行业的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构造在产业链条上的更密切合作。并且有了协会之后,可以更高效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或产学联盟,降低交易成本,共享信息和劳动力要素等资源,提高外溢程度。
随着珠三角发展环境的变化,本地相对成熟的传统产业集群开始向粤东西北地区辐射和转移,包括劳动力和土地密集型的服装、家电等产业,也包括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资本需求,但劳动力和土地在成本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产业集群,如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等。通过产业链延伸,在中西部地区形成配套服务、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集群,亦形成跨地区的集群合作与分工。
(二)集群向高级化发展
产业集群由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扩展、由专业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由块状集群向链状集群发展。其中具备较完整产品链、产业链的集群还会逐渐转变为创新链集群,将区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在完善好区域集群、特色集群的基础上,参与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对于最早发展起来的珠三角制造业集群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需要提高价值链层次,在国际格局中增加竞争力和话语权。对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集群来说,主要需要壮大集群规模,形成区域品牌,树立起集群的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
(三)高技术集群会越来越多
虽然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产业方向,其中装备制造、金属冶炼等重化工业集群将越来越多。但在珠三角,随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类高新技术企业更倾向于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以共享大型高技术装备和高科技人才资源。如广东这两年成立的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五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石化、钢铁、船舶等,主要分布在珠三角,这些基地为未来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或者已经可以看做是该类集群的初始形式。
(温秋根、谢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