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展望
重视我国宗教心理学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起源出发,阐明了宗教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宗教心理问题研究落后的原因及重视和发展我国宗教心理学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宗教 宗教心理学 中国人 无神论
宗教是一种十分普通的文化现象。据1991年版《大英百科全书》载:世界上约有52亿人信仰宗教,占世界总人数的4/5,而无神论者占1/5。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意识。”宗教不是指那种某些动物和植物所有的自我感知或感性的识别能力,而是指对自身的本质、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意识。严格地说,这种意识是一种自我意识,它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宗教首先是人的大脑发展的结果,然后是语言文化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促进的。可以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信仰神祇及人类对神祇的信仰过程和内心体验,构成了宗教心理学的独特研究领域。
一 心理学家对宗教现象的不懈探究促进了宗教心理学的形成
宗教心理学同宗教学的实验心理学一起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它的起源同宗教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即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现象学和神话学等一样,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思想和学术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宗教心理学与上述几门学科又有所不同,因其开创者多为美国学者,使得其主要是美国学术的产物。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要归因于美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气候。
宗教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受德国实验心理学先驱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科学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冯特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是其民族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末美国的斯坦利·霍尔(G. Stanley Hall)开始用实证主义方法对宗教心理进行了将近三年的系统研究,并指出信仰(宗教)的转变年龄在青春期左右。霍尔培养了斯塔伯克(E. D. Starbuck)和詹姆斯·柳巴(James Leuba)等许多宗教心理学学生,还创办了《宗教心理学》杂志。1902年,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用调查和解释的方法研究信教者的心路历程,并对宗教的特殊体验进行探讨。他整合这些研究成果并出版了《宗教经验之种种》,由此标志着宗教心理学的诞生。
这以后的弗洛伊德、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以及L.费斯廷格等心理学家也都十分关注宗教心理学,对其中的论题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00年《释梦》出版不久,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提出宗教的根源就是原始人群中儿子对于父亲霸占群体女性所引起的下意识的憎恨,以及杀死父亲后表示歉意而下意识地尊敬的这种矛盾的心理现象。他在《图腾与禁忌》中指出人类最初的三种禁忌是:乱伦、食人肉和谋杀,进而阐述了宗教在加强某种道德规范、促进社会有序化方面的作用。1907年,他把宗教信仰和神经官能症联系起来,指出宗教仪式在缓解人的精神焦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 1897-1967)在探究关于宗教行为的心理动机时指出寻求刺激和权利的需要,使个体不断地寻求自我表现,这是宗教利己主义的功能。当大多数人在现实中因社会地位渺小而无能为力时,宗教为此做出了补偿:向信仰者保证他是在正确的一边,保持信仰将会使他赢得最终的胜利。奥尔波特指出制度化的宗教所衍生的附加功能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权利或权力象征的地位,也就是空头地位。
在宗教的社会功能上,戈登·奥尔波特指出,宗教为人们服从的需要提供材料,有助于保持一个团体的完整性。他说当听到了神的话语后,人们首先是接受它,但并不寻根问底,这正如同对于宗教意识一样。这是因为在这个圈子里他感到既安全又熟悉,这个圈子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好的、对的。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需要理论中的三种需要为宗教的发展功能和价值功能提供了佐证。一是受人尊敬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需要部分地可以由别人的承认或赞许而满足,但是只有当一个人把中心价值从自我转移到外面的理想上去时,这种需要才得到最好的满足。二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一个人能够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各种宗教都一再地鼓励放弃和约束较低层次的需要,但他们不赞成随意地忽视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三是自我实现之上的自我超越的需要,它是宗教所倡导的更高的、与超越自我的价值有关联的需要,在许多传统中则被用来描绘上帝:真、善、美、神圣、慈爱、怜悯、正义、无私无畏、责任感、和谐、秩序、圆满以及完善。所有宗教都认为,为了超越为自我服务的动物水平,人类必须认识到更高层次的超越自我价值并为之而努力奋斗。马斯洛的理论代表了怎样才能发展并自我超越的论点。
对于宗教稳定性的问题,西方宗教心理学早就关注并一直在讨论。许多信教的人在生活实践提供的信息与他们的宗教观念相矛盾时,他们是否也能想方设法保持宗教观念。在分析这个问题时,以美国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影响最大。他认为宗教信仰有相当的能力可以对抗与其相矛盾的信息,在他和同事合著的书中,费斯廷格用三个基本要素来解释宗教观念的稳定性。第一,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及个人价值目标体系的意义;第二,教徒们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他们笃信某种宗教,因此对他们来说,放弃这种宗教信仰就意味着损害自己的社会威望;第三,教徒们所在宗教群体对他们宗教观念施加影响。
另外,在许多教徒的心中存有“优先”获得拯救的意识,这加强了他们的优越感,但妨碍他们接受任何与其信仰相矛盾的信息。这些心理学家对宗教问题的关注,拓展了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推动了宗教心理学的发展。
二 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趋于集中
近一个世纪以来,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虽然有时繁荣,有时萧条。然而它毕竟涉及人类生活中宗教与科学两大领域的关系,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吸引了不少杰出学者为之坚持不懈地工作,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20世纪是西方宗教心理学形成并发展的时期,研究内容既广泛又逐步趋于集中。
宗教心理学主要研究对宗教坚持积极态度的人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教徒和有宗教行为的人的心理特征,研究个体宗教态度的心理规律。它揭示的是个人与宗教发生关系时的种种感受,并力求解释这些感受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宗教心理学不研究宗教心理学的真理性问题,而是研究神祇这一社会现象的心理基础。它不仅研究神祇的行为和态度,更主要是研究人类对神祇的信仰过程和内心体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宗教的起源问题。宗教心理学从种族的或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由于对客观世界的无知,或由于压力以及内心冲突,从而陷入恐惧、忧虑、绝望等状态并产生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感和满足希望的感情。目前比较一致认为宗教起因的理论有四种:①认知理论。认为人不能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许多经历和体验,人们理性的特点促使他们不断思索,造出了种种宗教信仰的解释;原始人类思维单纯、不具有逻辑性,导致了宗教解释的产生。②情绪理论。认为宗教是从无意识的恐惧和依赖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宗教来源于对自然现象敬畏的强烈情绪的有意识体验。③意动理论。认为人类力图获得力量以支配万物的欲望而推动宗教的产生。④人性理论。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能的反映,或者是人种进化的产物。
(2)宗教的功能。阿盖尔指出宗教具有以下功能:减少直接的需要,减轻焦虑;认识和理解的需要。玛丽·乔·梅多和理查德·德·卡霍概括宗教的功能为利己功能、发展功能、价值功能、认知功能、个体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3)个人宗教意识发展阶段。采用横断法、纵向法和反省法,结果表明:美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宗教信仰的重要程度有所增加。对宗教发展的阶段模式研究,提出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阶段论是个体宗教阶段发展的基础。此外,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八阶段、科尔伯格道的发展三水平六阶段以及洛文格的自我发展八阶段模式也用来解释宗教的发展阶段。
(4)对宗教经验和行为的研究涉及皈依、祈祷、信仰疗法、入迷等主要的宗教心理现象。皈依过程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宗教心理学中解释某些宗教现象不可缺少的内容,对皈依过程及其动机的研究,成为现代宗教心理学开端的标志。在20世纪1/3的时间里,关于这个主题的出版物已多达500多种。祈祷是宗教仪式最重要的部分,是显示个体宗教情感的重要标志,相关的研究是把祈祷与信仰治疗联系起来。着魔、灵语和其他无意识的自发行为都可归于入迷,它是高峰经验。对它的研究已深入大脑和生化的水平。
宗教中的一些心理问题不能有意识地纳入宗教的基本论题中,但是对个体的宗教情结和宗教体验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信仰和信念、良心、耻辱感和罪过感、意志和自制、利他主义和爱等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们与宗教的关系受到心理学的关注,研究结果引人入胜。
(5)宗教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途径是问卷调查法和征询法。由于宗教涉及集体、种族和个体,所以人类学的方法、心理学的现代方法都适用宗教问题的研究。目前已形成四大方法:①德国维茨堡学派采用的调查、日记自传资料分析法;②个体心理发生与人类心理发生发展的比较研究法;③狄尔泰(W. Dilthey)倡导的重视“理解”人心理“内在结构关系”的质性研究;④实验法。总之,对宗教心理的研究及其对本质的探讨应该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方法。
(6)宗教意识、仪式对精神病和精神健康的研究。
三 开展我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宗教心理学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自1949年以来,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把宗教定位于宣扬落后的有神论,对它的关注仅从批判的导向出发。对宗教采取心理学理念和方法的学科研究,则长期视为禁区。再加上1958年把心理学当做“伪科学”批判,心理学工作者对宗教心理学更是不敢涉及。据有关文献记载,1949~1984年我国涉及宗教心理学的文章仅有4篇,内容也仅是对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简单介绍。
20世纪90年代翻译了德·莫·乌格里诺维奇的《宗教心理学》和玛丽·乔·梅多、理查德·德·卡霍的《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两本宗教心理学著作。这两部精选的宗教心理学著作,兼顾两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的学术研究成果,它们虽各有侧重,但都立足于科学,不仅摒弃了宗教和学术上的狭隘观点,而且全面介绍了各家各派的方法、观点和结论,基本上反映了这门学科的全貌和现状,堪称本领域的佳作。对于开展我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乎各个民族都有其信仰的宗教,有些民族甚至全民信教,宗教是他们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如果完全撇开宗教,对中华民族来说有许多文化现象、文化形式不仅得不到合理的科学的解释,而且对了解中国人的心理也将是片面的或残缺不全的。
如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仅仅是鬼魂崇拜,还掺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
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例如,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遍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千家万户。这种信仰就其源头而言,是出自原始宗教的地神崇拜,但后来都成为道教底层神出鬼没的灵魂。中国的老百姓,不管信仰道教与否,对这些神灵大都很恭敬,祭拜也颇殷勤。林语堂认为道教影响了中国人,表现于他们热烈的个性、爱好自由和随遇而安。他说:“中国人心目中之幸福,所以非为施展个人之所为,像希腊人之思想,而为淳乐此简朴田野的生活而能和谐地与世无忤。”许地山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从我国人日常生活底习惯和宗教信仰看来,道底成份比儒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底理想与生活,乃是道教底思想”(《道家思想与道教》)。要想了解中国人的个性,首先要了解道教。林语堂认为中国的生活、文学和艺术追求田野格调并崇拜原始的淳朴,起因于道教。而且,直到如今,道教以一神教的姿态在民间获得稳固之地位。中国民众用道教的“气”锻炼养生,还以此解释世间万物的变化,上自彗星光芒,下至拳术深呼吸,男女交媾,无往而不通。道家学说是中国人试图揭露自然界秘密的一种尝试。孔教教人理解中国人成功发达的得意之时,而失败落魄则靠道教。道教的自然主义是一剂镇静剂,能抚慰中国人的灵魂。所以离开道教,就不可能完全了解中国的国民性。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科学无神论的重要部分。宗教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徒和有宗教行为的人的心理特征。无论对个人或对宗教社团,离开心理分析既不可能正确理解宗教作用于人们的意识、行为的途径和渠道,也不能理解其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对教徒感情及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了解他们精神生活所发生的实际变化历程,才能了解宗教意识的形成过程,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富有成效的无神论教育。如果不对现代教徒的心理、他们的意识特有的那些问题和矛盾进行科学研究,仅凭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所以,开展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同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人民进行无神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直接相关。例如,在转化法轮功成员的工作中,帮教人员创造的以“法”克“法”,让转化过来的人员充当帮教人员,用自己的现身说法去挽救法轮功人员,是有一定心理学道理的。
四 结语
奥尔波特说:“偏见情结、宗教情感、现象学意义上的自我和个人的人生哲学,都是应予探索的个人生活中的重要领域。”不研究宗教心理就不能科学地认识人类,因为宗教从古至今一直是社会的重要现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13亿人口中有1亿多人信教,研究中华民族不能忽视宗教对人心理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养成的等、靠、要的依靠心理及安全心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被击得粉碎。人在现实中始终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的挫折和不幸也会导致其索性走向宗教,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庇护,甚至某些人会皈依宗教。另外,由于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还不能解释,而人主观世界的形而上学性对这种变化现象往往归因于超自然的诠释。对这些有宗教倾向人群的关注,也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任务,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一方面可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无神论教育,另一方面对揭示宗教的起源和本质,丰富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原载于《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