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城乡区域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围绕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目标,努力发挥城市区域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强化农村地区对城市区域、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着力推进城乡区域的融合发展,经过多年的区域发展实践和努力,开始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区域关系,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总体上看得到了进一步加快发展。

一 福建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概况

(一)城乡经济规模扩大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福建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济发展保持了强劲上升趋势,城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维持在13%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连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由1978年的全国第22位、第23位,跃升至全国第12位和第10位,步入全国经济强省行列。在经济总量上升的同时全省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依据《福建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看(详见表1),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6∶48.5∶38.9转变为2011年的9.2∶51.6∶39.2,农业所占产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非农产业比例稳步上升,到2011年产值比例达到90.8%,农业与非农业的就业结构由2005年的29.7∶70.3转变为2011年的42.4∶57.6,农业从业人口不断下降;此外,随着制造业能力的不断增强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福建已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也是城乡关系和工农产业关系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接近甚至达到两个“反哺”阶段,也即走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战略调整期。

表1 福建省经济发展构成情况

(二)城乡联动发展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以来,福建把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作为城乡区域发展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分步组织实施《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组织开展编制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规划,并积极会同建设部组织编制《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全省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乡发展体系。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统一全省建设城乡区域发展部署,努力构建福州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形成泉州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漳州、莆田、宁德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和三明、南平、龙岩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建设,认真实施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促进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功能、美化人居生活环境。近三年来三大中心城市GDP及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比重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进一步推进区域城市联盟建设,注重强化规划上的对接、项目实行过程中的协调、机制建设方面的统一配合,有效促进了城市间产业协作配套,初步实现了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有力推动了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注重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立足当地发展实际条件,坚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情况的发展道路,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完善功能和配套,积极组织实施试点镇建设,制定出台和实施促进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动了重点集镇和特色乡村的发展。随着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壮大中心城市重大举措的有效实施,福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全省城镇人口从2005年的175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161万人,城镇人口规模增加403万人;全省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9.4%提高到2011年的58.1%,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详见图1。

图1 福建省各年度城镇化发展情况

(三)农村投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近年来,福建贯彻落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公共财政开支范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如图2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呈现连年增加的趋势,实施了多项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建设项目和示范工程,使得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福建省政府开始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工程总投资累积约176亿元,每年建设约一万公里的通乡、通村硬化公路,并于2008年圆满完成,实现了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条硬化等级公路通往乡镇的预定目标,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率从2003年的不足53%,提高到2011年的98%以上。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又开始推进以行政村为节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和“村村通客车”工程,道路畅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逐步实现“路通车通”,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福建于2004年推动实施千万农村人口饮水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千里河道清水工程等“六千”工程,几年来累积投入资金达到50亿元以上,其中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平稳推进,基本解决全省近7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全省80%以上农村人口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2006年在全省农村组织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运和处理机制,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河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的卫生观念、卫生习惯转变,讲文明的乡风开始逐步形成。

图2 福建省历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着眼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贯彻民生优先的发展原则,让农村居民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均取得较大突破。教育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在全国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免费提供,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并推广免费营养早餐工程,率先实行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启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福建省从2004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10年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406.56万人,参合率达到98.17%,省内九个设区市均达到95%的医改目标,其中漳州、泉州、莆田、南平和龙岩五市的参合率均超过98%;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启动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2007年起四年内由省级安排10800万元,完成9815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和新通电建制村的通广播电视目标;实施年百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从2007年起四年内每年安排3750万元,对全省500个无站址和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乡(镇)文化站进行新建和扩建;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覆盖延伸到全省90%的乡镇和85%的建制村,农村计生工作和群众体育活动取得新成效,科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开始逐步形成。

(五)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多年来,省政府一直坚持扩大城乡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重视改善农民生活。实施税费减免提高农民收入,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全省农民年直接受益27亿元,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行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种粮免税、订单售粮直补、良种补贴等措施,全省农民直接受益25亿元,农村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增加态势(如图3示);着力创新就业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劳务派遣政府规章及配套政策,完善“四位一体”运作机制,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积极援助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一户一就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建立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的转移机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和致富能力。初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全省范围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07年开始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1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1200元;在全国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探索和完善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积极推进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百所敬老院新建、改扩建工程,注重改善农村孤寡老人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水平。

图3 福建省历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二 福建省城乡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相当显著,但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客观审慎对待,才能破除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障碍,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成就,为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更加牢固的发展基础。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

“十一五”以来,福建城市化进程虽然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增幅位于全国前列,但大城市数量依然较少,城市规模偏小,中心城市发展稍显滞后,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制约了城市发展承载力的跨越式提升,而且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如图4所示,2011年福州、厦门、泉州地区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也即沿海地区高于山区,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是龙岩地区,仅为47.5%,城镇化水平最高则是厦门,达到了88.5%,两者相差接近一半以上,呈现出巨大差距,其他地区城镇化水平则维持在50%~60%,从经济学理论我们得知,城镇化进程缓慢,说明农村人口长期占据总人口的大多数,各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城镇化水平的差距,归根结底主要是由沿海和山区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原因,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发展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城乡产业分离,势必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大城乡统筹的难度。

图4 2011年福建省各地级市城镇化率统计图

(二)城乡生活差距仍然比较悬殊

当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城乡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显著,近年来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稍低,但收入差距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快于农村居民;另一方面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水平差距也相对扩大,近年来,全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始终低于城镇居民,并始终处于绝对的劣势,而且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出现扩大迹象,甚至消费差距还可能高于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衣着、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通信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享受性和发展性支出城镇居民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虽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消费层次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三)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不均衡

福建城乡经济差距拉大,主要体现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产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割对立,城乡产业关系没有出现良性互动,导致全省城乡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尤其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未实现农业现代化,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业大而不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还以传统型为主,直接影响劳动效率的提升,此外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还是偏低,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水平还亟待提高,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利益机制不完善,技术含量偏低,主导产业不够突出,缺乏品牌竞争力,产业化的区域布局也比较零散,地区发展不平衡;此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城乡产业投资联系尚未形成强大的带动作用,政策支农的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导致农业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

(四)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福建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沿海和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尤其突出,从经济总量上看,闽东南地区整体上高于闽西北地区,闽西北地区在总人口约占全省1/3,土地面积约占全省2/3的情况下,其GDP总量占全省的份额仅占到1/4左右,差距相当明显,而且闽东南地区不仅在总量上领先,从人均GDP这一衡量标准看也保持明显优势,虽然近年来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开始缩小,但差距仍然相当明显,此外,区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支的差距也很悬殊,沿海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明显高于山区,而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沿海地区和内陆山区其规模上的差距也非常突出,几乎处于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准。陈卫璀:《福建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综上所述,福建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还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差距依然比较明显,因此,要真正实现整个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需要进行慎重的摸索和实践探索,甄选出一条符合福建省情的区域统筹发展道路,需要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统筹措施和出台更强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做法,在统筹区域发展实践中始终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福建城乡区域发展的均等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