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耕文化的传承
摘要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农业耕作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农耕文化正面临着衰落和流失的威胁,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和演进特征,阐述了传承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了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农耕文化 传承方式 节气 节庆
中国以农立国,我们的祖辈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撒下种子,收获果实,拥有上万年的农业历史。土地根据气候节律和自然条件每一年都会经历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人们的生活顺应土地的产出规律,不断获得幸福感,我们的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发展起来,而这样的文化也慢慢演变成了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就像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样重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现代农业发展与农耕文化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整体。2009年9月,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强调了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密切关系。
然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耕文化却面临着衰落的威胁。守住农耕文化中那些活的中华民族的基因,守住土地中的伦理,守住中国文化的信仰,守住中国人在天地四时中建立起来的秩序,显得十分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挖掘农耕文化内涵,探索农耕文化传承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农耕文化的内涵
在漫长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先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并代代积累传承。学术界对农耕文化内涵的界定尚不统一。有的学者将农耕文化等同于农业文化,认为两者基本同义,是区别于游牧文化、海洋文化、工业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文化总称(郜扬,2012)。有的学者认为农耕文化是农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将农耕文化定义为人类在农业耕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罗建军等,2009;薛荣等,2009)。还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理解农耕文化,认为它的内涵可以用“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来概括(彭金山,2011;夏学禹,2010)。笔者认为,农耕文化是在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在农耕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与农耕以及农耕社会有关的文化总和,既包括农作物、农耕器具、生活用具、传统村落和民居等实体文化,也包括与农事、农耕有关的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精神文化,如节气夏历、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是农耕文化内涵的核心。
(1)“应时”,即“不违农时”。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人们只有顺应天时,根据自然界的四季变换规律安排农业生产,才能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因此,“不违农时”是农民从事农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根据农时安排,人们创造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2)“取宜”,即根据不同的土地状况、不同的物候条件、不同的时间节点从事农业生产。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取宜”的思想,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以及北方的草原农业都是取宜的结果。
(3)“守则”,即恪守准则、规范。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形成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农耕文化蕴含的“以农为本、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优秀文化品格,都体现了守则的内容。
(4)“和谐”,即天、地、人的和谐。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人和自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并由此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天、地、人的和谐共生。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夏学禹,2010),支撑着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 农耕文化的演进特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夏朝,我国黄河流域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伴随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农耕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并呈现鲜明的发展特征。
(一)顺应天时形成了科学的节气体系
早在东周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形成了系统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工具,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劳动人民把有关节气的内容总结、提炼,编排成许多对仗工整、生动活泼的民谚,便于安排农事。比如,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等等。
(二)迎合生产演化出传统的节庆习俗
在农耕文化的发展演进中,传统农事习俗逐渐演化为固定的农业礼仪和节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春”是民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并逐渐形成了“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九华立春祭”“打春牛”“春倌说春”等民俗文化。在甘肃省西和、礼县一带,至今还有“春倌说春”的习俗,一到春节,春倌们便游乡串户,用说唱的形式告诉人们要不违农时;江苏盐城阜宁县“打春牛”的习俗也流传下来,人们用彩鞭鞭打春牛,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三)因地制宜创造了适应的技术手段
我国先民在劳动过程中,因地制宜创造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培育、生物资源利用、水土资源管理、农业景观保持等方面的知识和适应性技术。如哈尼族先民经过艰辛的梯田农耕生产生活历练,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关于自然山水、动植物、生产生活的技能和经验,形成了《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并将这些经验总结提炼为通俗易懂的歌谣,在师徒、母女和父子中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成为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农民在实践中总结了多种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包括肉蛋制品、蔬菜加工品、水产加工品、茶、酒、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其他农副产品等。适应各地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农民创造、发明和改良形成了各种农具,既有以曲辕犁、龙骨车、耙、耖为代表的适合水田稻作的工具,也有耧车、耙耱等适合旱作的工具;有稻床、连枷等收获农具,也有以磨、硾为代表的加工农具;有适应滨海地域风力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的风车机械,也有与水网密集相适应的筒车灌溉工具;有与淡水养殖、捕捞、水上运输等生产相适应的渔船、渔网等渔业生产工具,也有适合陆地运输的板车等。农耕文化以实物文化、精神文化的方式将这些技术手段延续下来。
(四)安心生产构筑了稳定的传统村落
固定农耕是农民安心生产的重要标志,也是村落形成的基础,村落成为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带动人们一起生产和生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诸如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一系列优秀的品质。在农耕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许多农耕文化遗产依托传统村落留存下来。如浙江永嘉县古村落,至今仍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以及宋、明、清历代的古桥、古塔、古牌坊、古牌楼和古战场,且大多以“天人合一”“八卦”以及阴阳五行风水思想构建,遗留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等历史文化遗产。在不同宗族聚合的村落,乡贤治理成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乡贤所拥有的知识、信仰、道德标准和习俗习惯等逐渐衍生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乡贤文化,并成为教化乡里、引领乡风良俗的精神支撑。
三 传承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朴素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中华农耕文化长久不息,传承农耕文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人们精神家园的现实需求(张莹等,2017)。
(一)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保障粮食安全
人多地少、耕地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秉承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我们的先人早在夏朝就萌发了精耕细作的理念,并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氾胜之书》记载:“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十几个字就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完整地表述出来。传承农耕文化,首先要传承这种精耕细作的理念,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理念,改善生态环境
农耕文化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共生,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杂五种,以备灾害”的作物轮作、间作、套种等种植方式,桑基鱼塘、稻鱼共生、水域立体养殖、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农业生产技术,无不体现了生态循环、环境友好、资源保护的理念。传承历代保护资源环境的优秀文化,对于当今解决地力衰竭、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还有利于增强人们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
(三)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当前我国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掘农耕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古朴的乡村农耕风情,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其韵味独特、风光怡人,独具田园情调,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础(郑文堂等,2015)。
(四)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国际认同感
我国每个民族根据所处自然条件和拥有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生产,并由此创造了自己的农耕文化,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壮族的霜降节、苗族的赶秋、安仁赶分社等。这些农耕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农耕文化,就要传承这些民族特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世界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云南元阳利用哈尼梯田资源,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当地悠久的梯田文化,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 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方式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美丽乡愁的根与魂。要留住我们的根与魂,就要多方式、多渠道地传承农耕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吉林梨树县蔡家村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重视农耕文化传承,以农耕文化为魂,全力打造关东农耕文化乡村,借此发展乡村旅游。
(一)挖掘整理农耕文化
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开展农业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的调查搜集工作,对节气夏历、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与农事、农耕有关的各类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进行溯源与整理,通过出版典籍、树碑刻字等方式将农耕文化传承下去,留住“乡愁”记忆。如陕西西乡县五丰社区,通过采访熟知当地风俗习惯和人文历史的老人,对五丰农耕历史、风俗、传说典故等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出《话五丰》典籍,编写了快板《夸夸咱的五丰》,为传承农耕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黑龙江辞赋家王泽生主动搜集整理呼兰河谚语,编写了《呼兰河民谚小词典》,为传承寒地黑土农耕文化贡献了一己之力。
(二)场所展示农耕文化
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展览室等文化展示场所,既可以保护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农耕文物,也可以传承农耕文化精髓。通过展示传统农耕用具,还原农耕生活场景,述说风土人情,可以增加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地区建成此类设施。其中,既有公立博物馆、展览馆,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广稷农耕博物馆、黑龙江拜泉生态文化博物馆、吉林梨树东北农耕文化博物馆、河南许昌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湖南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江西南康客家农耕文化博物馆、安徽石台皖南民俗博物馆、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等;也有民营博物馆、展览馆,如河南开封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湖北孝感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安徽蚌埠金色农家民俗博物馆、河北清河农耕文化展览馆等。建立农耕文化展示场所不是最终目的,要以这些博物馆、展览馆为依托开展宣传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促进农耕文化的代际传承。
(三)参与体验农耕文化
让心底藏有乡愁、渴望亲近泥土的城市人群体验田园生活、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劳动滋味,通过参与体验,感受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享受农耕文化对精神的熏陶。江苏省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的设想,设置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十二生肖区等九个农耕文化功能区域,可以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江南水乡的传统农耕文化。张家港永联村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村民的活动广场中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著作被刻在石板上,这说明,经济越发展,越需要有文化的支撑。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建设川东北首家农耕文化亲子乐园,城市的孩子可以来这里亲近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农村生活,有效促进了城乡青少年的交流互动(孟静,2016)。
(四)工艺再现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衍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如刺绣、剪纸、竹编、草编等。然而,受当今大工业机械化制造的影响,传统手工艺生存空间越来越窄,部分工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据调查,我国86%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分布在农村,近七成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近六成尚未找到继承人,近七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保护这些衍生手工艺,让它们融入“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创立和发展之中,实现品牌化生产,也是农耕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
五 结语
我国千百年的发展造就了丰富的农耕文化,顺应天时形成了科学的节气体系,迎合生产衍化出传统的节庆习俗,因地制宜创造了适宜的技术手段,安心生产构筑了稳定的传统村落。传承农耕文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人们精神家园的现实需求。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理念,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发展新动能;还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际认同感。因此,我们要重视传承农耕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农耕文化、场所展示农耕文化、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工艺再现农耕文化等方式,维护农耕文化的存续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郜扬:《论传承农耕文明的必要性》,《北方文学旬刊》2012年第9期,第218~219页。
[2]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74~76页,第82页。
[3]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0期,第28~30页。
[4]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145~150页。
[5]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古今农业》2010年第3期,第88~97页。
[6]张莹、龙文军、刘洋:《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4期,第102~107页。
[7]郑文堂等:《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农耕文化挖掘》,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第28页。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c_1120383155.htm, 2017年1月25日。
[9]汉中市文明办:《西乡县五丰社区:挖掘农耕文化建设文明家园》,中国文明网,http://wenminghanzhong.cn/Article.aspx?page=1&webid=76,2015年10月30日。
[10]孟静:《通川区将建川东北首家农耕文化亲子乐园》,达州日报网,http://www.dzrbs.com/html/2016-03/01/content_177489.htm,2016年3月1日。
[11]《传统手工艺濒危?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http://mt.sohu.com/20161022/n471033209.shtml,201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