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近十年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医院通过全院一致的努力,完成了主要发展任务,逐步向目标的实现迈进。
一 2006~2010年的挑战、形势与发展成果
自1985年改名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以来,医院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展始终处于高速稳定的状态。2004年,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核心的江苏省人民医院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医疗航母”雏形初显。集团的组建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拓宽了空间,在把医院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伴随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医院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医院与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期望及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医院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仍有部分专科和技术处于比较薄弱的水平,与全国一些大型医院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其次,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全国有突出影响的人才还不够多。在2001~2005年的5年间,虽然获得了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但仅1项由医院独立完成,其余均为合作完成,这与一些部办医院差距较大。此外,虽然医院在医疗人才方面在省内处于优秀水平,具备一定数量的省级重点人才,如当时省“135工程”重点人才名单,医院有31人入围,全省共83人,占比为37.3%,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医疗人才相对较少。
最后,医院的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医院规模、医疗水平虽然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但是基础管理部分还较弱,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人事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够完善,职业化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理念、方式与医院发展还不够匹配。
(二)医院发展面临的形势
首先,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疗服务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经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对医疗服务质量和价格提出了要求。人们更多需要的是便捷、可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重点逐渐向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转移。根据《纲要》的指导,国家对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的投入将逐渐减少,加上原本存在的补偿机制不到位问题,大型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
最后,就医院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虽然政府投入相对减少,人民群众的要求增加,医疗市场逐步开放,民营医院、外资医院进入会引发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仍然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医院“西扩东延”建设项目的启动能够进一步拓展医院的发展空间,提高医院的规模效益。
(三)医院在该时期的发展方向
2006~2010年,医院提出了发展目标,力争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并成为江苏省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医院于2006年制定了发展规划,并对有关任务做出了具体要求。
在医疗方面,根据对以往医疗需求增长趋势的判断,以及医院扩建工作的展开,医院床位数、诊疗人次不断增加,医院争取将床位数增加至3000张、日专家门诊人次达到4000人次、年出院人次达到8万人次、手术人次达到4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平均住院日13天以内,病床使用率保持在95%的合理水平,降低药占比,并争取其他医疗效率、质量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标准。建立多个新的省级临床医疗中心和卫生高技术平台,发展现代诊治中心,巩固生殖医学中心、人类精子库的全国先进地位,发展影像诊断中心、临床实验诊断中心等高水平诊断平台。支持和指导农村与社区卫生服务,参与双向转诊的二级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科技方面,积极申报科技基金项目,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实现基金项目、研究经费和科技成果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争取3~5个研究室进入国家级和部级重点研究室行列,建设好中心实验室、中国活体肝移植研究所、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室等高技术科研平台,建立江苏省(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在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上取得独创性成果,对临床实际需求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引进和创新。加强心脏科、肝脏移植中心两个重点科室建设,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争取建成4~5个国家级和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学科。
在教育方面,建设好一级学科博士点,争取开办八年制医学生教育点,办成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示范基地,研究生招生数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建成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生院。创建国家级专科医师准入培训基地,培养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0~15人,争取培养出院士。建立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养临床护理骨干。继续教育项目数达到120项,全院各类人员继续教育覆盖率与达标率均为100%,公派出国人次达到50人次。
在基础建设方面,2006年完成西扩的拆迁和设计工作,2007年上半年完成新干部病房楼的工程建设。妇幼分院建设项目争取在2007年动工,将妇幼保健中心建设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机构。
在医院管理方面,形成合理布局、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的疾病诊疗场所,为全省人民提供优质、便捷、舒适、安全的服务。实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现代化医院良性运行机制。在扩大规模同时推行全成本经济核算,建立集约型医院管理。拓宽业务渠道,实现业务收入与业务量同步增长,争取将年收入翻一番。加强医院集团建设,共享资源,和集团成员实现共赢。
(四)该时期医院取得的部分成果
1.2006年度部分成果
2006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1866张,同比增长5.4%;诊疗人次达到239.99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出院人次为4.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手术总人次为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全年总收入为10.12亿元。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6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50人,硕士学位173人,公派出国(境)留学30人,培训专科医师9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4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4个。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6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科研项目经费978万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2260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38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3项,中华中医药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共3项。发表论文100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2篇;专著15部,专利1项。临床医学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创了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批准医院组建卫生部活体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学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被遴选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实验室被评为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7个专业全部通过评审;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和儿科学成为“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亚太首个“磁导航心血管介入系统培训中心”和国内领先、省内首家江苏腔镜外科技术培训基地落户医院;肝病外科、肝胆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入选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高技术平台); 9名医师入选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1名医师入选中医药领军人才。
2.2007年度部分成果
2007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127张,同比增长14%;诊疗人次达262.6万人次,同比增长9.4%;出院人次为5.13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手术总人次为3.21万人次,同比增长11.1%;平均住院日13.6天,同比增加0.2天;全年总收入为12.93亿元,比2006年同期的10.12亿元增长27.77%。全年组织的全院会诊有200余例次,抢救各类危重患者2600人次,成功率达91.7%,其中ICU抢救危重患者892人次,成功率达92%,居国内领先水平。全年开展甲类手术4800余台,约占手术总人次的15%。胸外科开展各类大手术1500余台,其中心脏手术600余台,总手术量连续几年位居全省第一;普外科、泌尿科等开展各类微创手术3000余台,创历史新高。一些高难度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甲状旁腺切除术、全膀胱切除加肠代膀胱术等均已通过微创术式开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毛发种植技术、卵子冷冻技术、干细胞移植技术以及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在医院全面应用。医院的心、肝、肾移植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准入资格,并积极争取肺移植的准入,构建了较高水平的能够开展所有大脏器移植的高技术平台。全年开展心脏移植2例,肝脏移植36例(其中活体肝移植20例),肾脏移植37例(其中亲属肾移植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35例,肺移植1例,并取得较高存活率。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43人,硕士学位207人。公派出国(境)留学35人,培训专科医师14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50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1个。17个专科经评审成为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6个专科成为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3个专科成为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7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各1项;资助经费2236万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1195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28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19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6篇。内科学(心血管病)跃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了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和历史性跨越;心血管病科和肝病外科、肝胆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高技术平台)入选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新获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10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高技术平台)培育点2个,占全省医学重点学科的1/2;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10人,医学重点人才31人,分别占全省的1/3和1/4;获得省“科教兴卫工程”经费资助1.105亿元。获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6人,第三层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5人。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和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专业资格认定。
3.2008年度部分成果
2008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200张,诊疗人次达280.15万人次,同比增长6.68%;出院人次为5.39万人次,同比增长5.1%;手术总人次为3.34万人次,同比增长4%;病床使用率105.7%,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13.3天,同比减少0.3天。全年总收入为14.5529亿元。共完成全省其他医疗机构邀请会诊1000余次,全院性大会诊200余例次;抢救各类危重患者2300人次,成功率大于90%,其中ICU抢救危重患者665人次,成功率大于90%。心脏科开展各类介入手术3300余台;胸外科开展各类手术1500余台,外科开展各类微创手术3000余台,创历史新高,其中腹腔镜技术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开展肺移植2例、心脏移植2例、肝脏移植38例、肾脏移植5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40例,各类移植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同时,江苏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于年底在医院启用;12月2日,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老年医学科新病房大楼完成搬迁,正式启用,共设床位317张。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254人;公派出国(境)留学38人,培训专科医师12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9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2个;临床医学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成为省一级重点学科;医学检验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88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获科研项目经费2582.3万元,学科建设专项经费2501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29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发表论文116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1篇。获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
4.2009年度部分成果
2009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171张,诊疗人次达293.4万人次,同比增长4.7%;出院人次为6.22万人次,同比增长15.4%;手术总人次为3.63万人次,同比增长8.7%;平均住院日11.9天,同比减少1.4天;全年总收入为17.84亿元。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6.95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451人,公派出国(境)留学40人,培训专科医师19人。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分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分项目)共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省级重大示范性项目共2项;获科研项目经费3515万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1169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31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31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6篇。“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正式落户医院;江苏省科技厅和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厅)批准医院成立“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获国家级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康复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评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获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6人。
11月26日由医院全权负责管理的盛泽分院(江苏盛泽医院)隆重开业,总占地面积205.9亩,一期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按三级综合性医院设置床位800张,具有接待年门急诊人次100余万人次,年住院人次近2万人次,年手术量近万台的能力,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12月1日医院西扩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总用地面积12.53公顷,总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22.72万平方米。新建门急诊病房综合楼18.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500张,手术台30张,设计日门诊人次为10000人次。
5.2010年度部分成果
2010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261张,诊疗人次达295.4万人次,同比增长0.68%;出院人次为6.9万人次,同比增长10.93%;手术总人次为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40%;平均住院日11.2天,同比减少0.7天;全年总收入为20.65亿元,同比增长15.75%。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16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39人,硕士学位325人,公派出国(境)留学40人,培训专科医师41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60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45个;“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2010年度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新增设七年制临床病理以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两个专业方向,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医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成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中唯一的临床医学学科。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呼吸病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1项;获科研项目经费4710万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2290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28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149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8篇。内镜技术培训基地获评国际外科学院(ICS)中国(南京)内镜技术培训基地。在江苏省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厅)首批建设的十个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中,“江苏省心律失常疾病诊疗中心”、“江苏省肝脏移植中心”、“江苏省生殖健康与不孕症诊疗中心”和“江苏省康复医疗中心”落户医院。医院开展的血液净化技术首批获得了江苏省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厅)技术准入,并成为血液净化技术省级培训基地。病理科、心胸外科与营养科成为省病理科、省心胸外科与省临床营养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康复科主任励建安教授被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任命为该组织的国际灾难救助委员会主席。
全年共抢救各类危重患者17957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8.4%;开展四级手术11848台,同比增长18.13%,四级手术率达34.23%。全年完成各类胸心外科手术2016台、移植手术112例、微创手术7000余台、心脏介入手术4000余台、放射介入手术2000余台、胃肠镜诊治32700余例,均较2009年显著增加。医院引进的小儿胸心外科手术团队,已开展儿童心脏外科手术60余例,均获得成功,填补了医院在儿童心脏外科方面的空白。新增新生儿ICU、产科ICU、普外科ICU床位41张,有力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医院在复杂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性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老年性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已具有较强的专科整体实力。在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治、大器官移植技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腔镜微创技术以及辅助生育技术等方面已确立了明显的特色技术优势,走在全国的前列。2010年开展临床诊疗新技术新项目68项,其中动脉优先入路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保留性神经的腹膜外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血管重建技术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缺血性心脏病的介入及综合治疗、经支气管镜的气道及肺部疾病的介入治疗等技术也领先一步。消化内科、妇科(妇科+生殖医学科)、医学检验科、临床护理学成功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心律失常中心、肝脏移植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中心获批成为江苏省首批专科(病)诊疗中心。由中美专家共同合作,世界首例植入“膈神经刺激器”手术在医院获得成功。
6.小结
在2006~2010年的5年间,医院在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医疗指标节节攀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开放床位数每年稳定增加,2010年达到2261张,较“十五”期末增长25%(见图1-7);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总人次逐年增加,2006~2010年,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总人次累计分别达到1371.54万人次、28.25万人次、17.15万人次(见图1-8、图1-9),较“十五”期间分别增长65.82%、83.94%、100.79%;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天数较“十五”期末分别下降了2.4天和1.2天。职工数由2006年的2807人逐年递增至2010年的3345人。临床技术不断突破,诊疗水平持续提升。共开展四级手术33864例,较“十五”期间增长72.76%;救治各类疑难危重急症患者3492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8.2%;低体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达97%;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及甲级病案率都在99%以上,诊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心肺疾病诊治、器官移植、肿瘤诊治、辅助生殖、康复治疗、微创手术等领域形成显著特色。在原有2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基础上,妇科、消化科、检验科、临床护理学进入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行列,心律失常中心、肝脏移植中心、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中心、康复医学中心成为江苏省首批专科(病)诊疗中心。开展临床新技术项目236项,其中胰腺癌的诊治与早期诊断、淋巴系统肿瘤诊断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罕见难治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活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腹腔镜下肾段动脉阻断部分肾切除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1-7 “十一五”期间开放床位数及职工数
图1-8 “十一五”期间诊疗人次
图1-9 “十一五”期间手术总人次、出院人次及平均住院日
在医学教育方面,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410人、博士研究生212人(见图1-10);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共425个;出版10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3部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全国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图1-10 “十一五”期间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情况
在学科建设方面,心血管内科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外科学、心血管病学三个学科被遴选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教学实验室和4个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建设中获批2个省临床医学中心、17个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以心血管病、呼吸病、器官移植、不孕不育与妇儿保健、肿瘤5个学科方向申报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获得成功,成为江苏省高校唯一的临床优势学科。
在科技工作方面,医院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数稳步提升,共计885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科技重大专项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4项(见图1-11),分别是“十五”期间的5.5倍和4.8倍。“十一五”期间共发表论文6177篇(见图1-12),是“十五”期间的1.4倍,在全国医疗机构论文排行榜中排第7~19位。其中,SCI收录论文663篇,是“十五”期间的3.4倍,在全国医疗机构论文排行榜中排第8~15位。科研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54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活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靶向SUR2/Kir6. X防治肺动脉高压、实体肿瘤射频原位灭活治疗、罕见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等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科学研究的开展,培育了一批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培养了一支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现有省“科教兴卫工程”领军人才10人,重点人才32人,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常委以上20人,江苏省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委、副主委共52人。
图1-11 “十一五”期间科研项目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各类科技奖项数
图1-12 “十一五”期间发表论文数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医院逐渐发展壮大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职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医疗救助方面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逐渐成为与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相匹配的医疗中心。
二 2011~2015年的挑战、形势与发展成果
(一)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与政府、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作为江苏省医疗事业的主力军,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虽然不断提升,但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作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仍然存在部分专科和临床技术水平相对薄弱的问题。
其次,与国内一流医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医院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和全国顶尖综合性医院等相比,医院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后,在国内或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学科、标志性人才、标志性技术和标志性成果还不多。虽然医院具有相当数量的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多项省内首创技术、首次应用技术以及省级科技奖项,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人才以及国内首创技术、科技奖项数量相对较少,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医院发展面临的形势
首先,发展的宏观环境更加有利。国家对医疗卫生服务高度重视,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也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人们对医疗保健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虽然发展具备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科技进步对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卫生领域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不断涌现,卫生科技及健康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卫生科技的进步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将先进、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合适的医疗保健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因此,这也对科研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传染病的危害依然严重,慢性非传染病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肿瘤年轻化等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不仅仅是看得上病,还要看好病、看得起病;不仅要求能治愈疾病,还希望能够无病可早防,慢病有管理。就医院而言,新的时期同样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三)医院在该时期的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医院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力争将医院建成引领江苏、辐射周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区域医学中心;将医院建设成为适应群众需求的高水平健康服务中心,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临床型人才培养中心,适应临床医学现代发展方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技术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和管理一流的要求;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医疗机构前列。医院于2011年制定了规划,并对有关任务做出了具体要求。
在医疗护理方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的诊疗水平,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三日确诊率、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要达到国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提升医院急诊、急救的救治水平;支持发展临床诊疗新技术。在做好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争取新增5~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打造一批优势专科群。增加诊间数量,进一步提升专家门诊比例;不断扩展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约挂号比例、加强分诊叫号管理、逐步实行门诊诊疗无纸化。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发展专科护理,培养护理技术骨干。依托“江苏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和“江苏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平台,提升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承担好院前、院中急救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任务。继续参与和组织各类社会慈善活动,进一步做好“复明3号”“心蕊”工程等慈善项目,努力打造慈善活动品牌。
在教育教学方面,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优良师资队伍,争取到2015年,临床教师达到10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临床教师队伍的40%以上。推进教学改革,争取10~15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1~2项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力争取得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打造精品教育课程,争取临床型研究生的比例提高到60%左右,增加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人数。在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基础上,争取再建设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积极推进临床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省级示范中心及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建设,争创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基地。建设5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加强在职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继续保持教育覆盖率和学分合格率双100%的成绩。积极申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医师培训中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加强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建设,争取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打造临床应用型人才培训品牌。
在科研方面,整合现有研究资源,再建若干个研究所、技术平台和公共支撑平台,力争2~4个实验室能够进入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行列。建成“临床医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项目5项以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5项,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300项以上。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2项,部省级科技奖项一等奖3项以上;申报30个左右国内、国际专利。发表SCI收录论文800篇以上,保持论文总数和SCI收录论文在全国医疗机构论文排行榜中排前10。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进或培养院士或院士后备人选1~2名,“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3~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名,力争培养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在新一轮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重点人才申报中取得好成绩。
在基础建设方面,完成西扩工程相关建设项目,后勤保障综合楼于2011年上半年启用。新门急诊病房综合楼于2011年上半年全面动工,2014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科教综合楼于2014年下半年全面动工,2015年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或实现全院旧有建筑的出新改造,医疗办公设施条件的更新改善,一体化“人防、技防、设施防”消防安保体系的建设,院内停车和交通的科学管理,标识导向系统的整合优化以及院内、科(处)室内部环境整治、美化等工作。
(四)该时期医院取得的部分成果
1.2011年度部分成果
2011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266张;诊疗人次达310万人次,同比增长4.9%;出院人次为7.7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手术总人次为4.36万人次,同比增长6.9%;平均住院日10.4天,同比减少0.8天;全年总收入为24.01亿元。全年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8.8%,其中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和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成功救治,荣获医院重大抢救一等奖;四级手术率持续提升,达到38%。“腹腔镜下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和“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等18项技术获得江苏省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10项二类、三类医疗技术通过江苏省医院协会审核。优质护理内涵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引进应用FIM、静脉血栓危险性等11个评估工具;实施可操作性、指导性较强的临床护理路径12个;开展护理新技术40项。9月18日,“左涤江放疗中心”正式启用。后勤保障综合楼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45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53人,硕士学位323人,公派出国(境)留学54人,培训专科医师35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62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40个。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分别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外科医学院的联合认证。特种医学和护理学新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科教兴卫工程”二期建设中获得3个临床医学中心、11个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4个学科成为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学科。取得8人入选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53人入选医学重点人才的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肝脏外科主任王学浩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江苏省医卫界自主培养的第一个院士。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4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项;获科研项目经费5980万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4170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29项,其中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中华护理科技奖三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49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51篇。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确定医院消化内科、妇科、检验科、临床护理专业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和职业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准。由医院牵头申报的特种医学、协助申报的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2.2012年度部分成果
2012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316张;诊疗人次达337.6万人次,同比增长8.9%;出院人次为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0%;手术总人次为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平均住院日9.8天,同比减少0.6天;全年总收入为29.62亿元。新获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肝移植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总数已达12个,居省内首位。肿瘤科成为首批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泌尿外科及乳腺疾病中心入选江苏省诊疗中心,检验学部顺利通过ISO15189现场评审,病理科成为全国18家省级病理远程会诊中心之一。新获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1个。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4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77人,硕士学位342人,公派出国(境)留学55人,培训专科医师29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67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5个;获得国家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经费1230万元,江苏省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厅)专项培训项目经费121万元。“特种医学”一级学科被批准设立医院第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特种医学”和“护理学”获批成为江苏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19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项(包括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获科研项目经费1.35亿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2970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33项,其中教育部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3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61篇。1人当选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当选国际外科学院中国部主席。1人入围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行政事业类四期), 1人获省“特聘教授”称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人获批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获批江苏省卫计委(当时称为卫生厅)“特聘医学专家”。成功申报并获批5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重点病种规范化诊治项目和1个关键诊疗技术项目。新建肝脏外科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机构。此外,还召开医院工作会议,制定了《人才与科技“十二五”及中长期(2012—2020年)发展规划》。
妇幼分院三号楼正式启用,增设床位119张。11月21日扩建一期新建住院综合楼工程立项,并被列为江苏省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成后分院床位总数达到900张,总建筑面积达到77950平方米。12月27日成功挂牌“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3.2013年度部分成果
2013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743张;诊疗人次达343.9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出院人次为9.4万人次,同比增长8.05%;手术总人次为5.3万人次,同比增长5.58%,平均住院日9.4天,同比减少0.4天;全年总收入为32.77亿元。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4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92人,硕士学位419人,公派出国(境)留学53人,培训专科医师39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71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40个,获得江苏省卫计委专项培训项目经费85万元。3人入选“首批优秀青年支持计划”、7人入选“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获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项。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61项,其中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获科研项目经费6893万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8940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24项,其中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护理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94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23篇。1人荣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个团队获批成为江苏省“创新团队”,实现了这两个人才建设项目零的突破;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增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1人。Ⅰ期实验室通过了ISO/IEC17025认证,同位素标记的关键技术首次人体试验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全国综合性医院中率先通过国际科学与伦理最高标准的AAHRPP认证。新增老年医学科、器官移植科、康复医学科、病理科、产科和急诊医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总数已达18个,在全国省属医疗机构中居于首位。新获12项江苏省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参加国家卫计委和江苏省卫计委二类技术复核的10余项技术全部通过。内科学(心血管病)特色重点学科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二期项目资助,共获专项资金1050万元。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医院成立江苏省心血管病、呼吸病、普通外科(肝脏、胰腺、乳腺)疾病、肿瘤转化和生殖障碍及子代缺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全年派出医疗队员20批次93人次,诊治门急诊患者4312人次、住院患者1430人次,主持或参加疑难病例讨论220次,开展手术104台、新技术项目116项、讲座130次;成立“江苏省人民医院战略合作医院联盟”。急诊中心顺利通过江苏省卫计委考核验收,成为省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省级中毒医疗救治基地。
4.2014年度部分成果
2014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2904张;诊疗人次达371.6万人次,同比增长8.05%;出院人次为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15%;手术总人次为6.0万人次,同比增长13.21%;平均住院日9.2天,同比减少0.2天;全年总收入为39.67亿元。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7.33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99人,硕士学位416人,公派出国(境)留学51人,培训专科医师45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87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5个。获得国家卫计委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经费700万元,江苏省卫计委各类医师培训项目经费55万元。不断完善“5+3 +X”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称号。腹腔镜培训中心顺利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认证。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56项,其中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国家“863”青年科学家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和面上项目71项;获科研项目经费1.27亿元,学科、人才建设经费2740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2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这是医院历史上又一重大突破,同时新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151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55篇。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腔镜培训中心及其开展的结直肠术式课程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培训中心和课程体系认证,成为国内第三家获此殊荣的医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顺利通过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并晋升为A类项目,入选二期建设工程项目,获专项经费4000万元。2人入选国家卫计委第一批卫生经济管理“335”工程项目领军人才。成功申报并启动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撑体系建设项目。通过AAHRPP认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认证。康复医学中心顺利获得国际康复机构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最高级别(三年期)认证。励建安教授正式接受担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的提议,并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医院成为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全年派出医疗队员16批次128人次开展对口支基,诊治门急诊患者5794人次、住院患者1430人次,主持或参加疑难病例讨论285次,开展手术126台、新技术项目152项、讲座160次;选派3名医师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新增战略合作医院2家、技术支持医院4家,又与省内13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制度。
5.2015年度部分成果
2015年全年开放床位数为3003张;诊疗人次达388.2万人次,同比增长4.47%;出院人次为12.26万人次,同比增长9.46%;手术总人次为6.5万人次,同比增长8.33%;平均住院日9.5天,同比增加0.3天;全年总收入为45.02亿元。
全年完成各类教学任务8.2万学时;授予博士学位142人,硕士学位398人,公派出国(境)留学50人,培训专科医师75人。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82个,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0个。获得国家卫计委专项补助966万元,江苏省卫计委专项培训项目经费49万元。临床医学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江苏省临床医学教育研究所”获得批准并建立。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系经批准独立设置为康复医学院。成功举办了首次美国心脏协会(AHA)生命支持培训班,并获得美国心脏协会生命支持课程体系认证,成为AHA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全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17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获科研项目经费7742万元,学科建设经费2693万元;新获各类科技奖项36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护理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156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20篇。医院当选中国GCP联盟伦理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普外科胰腺顺利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RCS)高级胰腺手术观摩班课程认证。“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出口到国外的封堵器系统。肝移植中心王学浩院士团队成功开展了国际首例活体肝移植后的“自身调节性细胞免疫诱导治疗”。2人入选“2015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入选国家卫计委第二批卫生经济管理“335”工程项目领军人才。
6.小结
在2010~2015年的5年内,医院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经历了“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发展,医院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医疗服务方面,床位数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2266张增加至2015年的3003张,突破3000张大关,床位数增幅达到32.52%(见图1 -13)。诊疗人次从2011年的310万人次增加至2015年的388.2万人次,增长25.23%(见图1-14)。出院人次和手术总人次分别从2011年的7.7万人次和4.36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2.26万人次和6.5万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总人次增幅分别高达59.22%和49.08%。平均住院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10.4天下降至2015年的9.5天,下降0.9天(见图1 -15)。职工队伍逐步壮大,职工数从2011年的3466人增加至2015年的4606人,人数增幅达到32.89%。职工人均诊疗人次和床均产出均位居江苏省首位。共开展四级手术96462例,四级手术率为42.92%,分别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84.85%和提高14.98个百分点;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及甲级病案率均在99%以上。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临床技术创新,共发展临床诊疗新技术项目317项,其中“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泌尿系统肿瘤诊疗技术”“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及遗传学临床应用”等创新性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优质护理全覆盖,获国家级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和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各2次。建立了符合医院实际、覆盖医疗运行全过程的高效常态、智能化、信息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康复医学中心、检验学部、临床药理实验室、司法鉴定所分别通过了CARF、ISO15189、ISO17025和CNAS认证。
图1-13 “十二五”期间开放床位数及职工数
图1-14 “十二五”期间诊疗人次
图1-15 “十二五”期间出院人次、手术总人次及平均住院日
在教育教学方面,共培养本科生2145人、七年制学生1181人、硕士1898人、博士463人(见图1 -16)。公派出国(境)留学263人次,参加国际学术性会议571次。创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四证”获得率达71%。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2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先后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重点专业”以及“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临床医学、特种医学、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认证,有专项技术培训基地11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通过美国心脏协会生命支持课程体系认证,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结直肠术式课程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认证。内镜诊疗、人类辅助生殖等6个国家卫计委专项技术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学员1.6万余人次。学科整体实力快速攀升,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临床医学一期建设工程晋升为A类项目,进入二期建设,特种医学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在项目建设上,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心血管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自2010年开始评选后,专科数目逐年递增,自2010年消化内科、妇科、检验科、临床护理学被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后,2011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添4项(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和职业病科), 2012年该数目增加至12项(新增呼吸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和肝移植实验室等), 2013年再新增6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医学科、病理科、产科),共计18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见图1-17),一跃成为江苏省首位,在全国非部办医院范围内同样位居前列(见图1-1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1个(临床医学),省重点学科2个(特种医学和护理学),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内科学)。“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比较如图1-19所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5个(见图1-20),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江苏省共计16个,占全省的31.25%);省“科教兴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3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江苏省共计12个,占全省的25%)。“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比较见图1-21。
图1-16 “十二五”期间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情况
图1-17 2010~2015年江苏省人民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数
注:2014年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未再进行评审。
图1-18 “十二五”期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数比较
图1-19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比较
图1-20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比较
图1-2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比较
在科研方面,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院依托医院建立,设有心肺疾病、肿瘤、器官移植与免疫、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肝脏外科5个研究所和干细胞及组织再生中心、人体组织资源库等公共平台。建设有科042技部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卫计委活体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数目在省办医院中处于较高水平。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共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28个及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1个,通过了WHO/SIDCER认证和AAHRPP认证。“十二五”期间,每年新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呈稳定增长趋势,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4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科技重大专项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0项(见图1-22、图1-23);论文发表数同样呈稳定增长趋势,SCI收录论文数占论文数的比例不断提高,5年间SCI收录论文数2010篇(见图1-2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医疗机构中,2015年论文被引用次数、被引用篇数累计排名第9(见表1 -1), 2015年度中国卓越国际论文数排名第7,在省办医院中均名列前茅。科研经费和人才建设经费增长方面虽然出现波动,但总体依旧表现出上升趋势(见图1-25)。
图1-22 “十二五”期间新获各类科研项目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
图1-23 “十二五”期间科研项目分布
图1-24 “十二五”期间论文发表数
图1-25 “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及人才建设经费
表1-1 2015年全国医院机构论文引用情况
在社会责任方面,充分发挥和结合17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监督指导功能,与国际标准接轨,认真落实社会责任,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以“江苏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江苏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和“省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平台,以各临床专科为依托,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处置能力建设。圆满完成青奥会、亚青会等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参加援外指导、援塞抗疫十余人次,获国家援外先进荣誉称号。大力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共接收各地进修生3655人;对口支援陕西省富平县医院、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等40余家省内外医院,诊疗患者4.6万余人次,开展手术1000余台,推广新技术项目378项;四次荣获省级“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得全省唯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口支援先进集体”。热心公益慈善活动,设立开展中美联合儿童慈善手术项目,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义诊活动百余次,举办健康教育活动500余场次,受惠群众有数十万人。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持续努力,医院已成为江苏省内综合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职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这为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