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序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专著,是李增元博士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站期间的研究成果。增元博士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习和研究十分努力刻苦,发表的成果很多,无论是中期考核还是出站考评,结果大都是优秀等级。尤其是,增元的研究十分专一,从博士阶段开始,他的研究全部集中在农村社区治理领域。在年轻学者中间,像增元这样长期执着于某个特定领域的人并不多见。但我却十分鼓励这样的研究,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者,首先应当在某个特定领域有十分深入的研究,成为某一领域的真正专家。增元就称得上是农村社区治理研究领域的年轻专家。
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来分析农村社区的治理变革和治理现代化,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历史和城镇化历史的奇迹。以城乡人口比重变化为例,中国的城乡人口比在1978年分别是18 %和82 %,到了2016年戏剧性地变为57 % 和43 %。2016年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高达7. 9亿人,乡村常住人口降为5. 9亿多人。快速的城镇化,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的城乡格局和治理秩序,并且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但城镇化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给乡村治理和城市治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其中包括对农村社区治理的挑战。
本书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直面农村社区治理的新问题,在大量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业型、非农型、工商型地区三种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治理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而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独创性观点。例如,作者指出,当前进行的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从总体上说,是国家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基层社会治理进行的规划调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体现。农村社区的治理改革,始终应当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要强化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把增加农民权益,为农民提供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作为政府的基本责任。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此外,作者还系统地阐述了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治理模式、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进而提出了加快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9条具体政策建议。所有这些都表明,作者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变革的一般规律,寻求解决农村社区治理新挑战的有效途径。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来观察农村社区治理变革的一般趋势,是本书的又一特色。学术界一直重视对传统乡村治理的研究,近年来对城市新型社区治理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却相对薄弱。本书对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始终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使本书的意义超越了通常的乡村治理研究。从理论上说,作者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规律,丰富我国的乡村治理研究,从而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从实践方面来看,农村社区治理一直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在居民的权益保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基层的社区自治、城乡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作者的这一研究对于破解农村基层治理的难题,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显然也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俞可平
2017年10月28日于京郊方圆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