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记忆与国家形象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现实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社会快速转型所引发的秩序失范导致了诸多社会现象的出现,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人性化叙事逐渐走向成熟,对于不同历史时代的反思也贯穿了国产电影的叙事内容,对于人的存在意义与情感价值的反思,对于社会变化中民族精神生态的观照与人性反思,同样成为电影需要挖掘的叙事主题。与其他艺术形态相似,电影的创作者需要对社会在进行深入观察、理解与感悟基础之上,并在与功利性诉求保持可贵距离的基础上,进行历时性的动态审视。电影对于人性深处的挖掘与呈现,成为人类精神之流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定格,成为电影日益从宣泄的外部世界逐渐走向心灵内部逻辑进程的写照。陆天明曾经认为:“当前中国电影最缺少的是一种‘本土的生活质感’,是与本国民众的‘心像共通’。缺少了这一点,就无从谈及强烈的文化皈依感,也无从谈及强大的内心诉求,精准的文化指向,执着的精神重建意识。”陆天明:《国产电影,想说爱你不容易》,《解放日报》2012年8月24日。21世纪以来的国产电影叙事正是需要这种对于“本土的生活质感”的提炼与表达,以更加人文的视角与历史理性来审视正在行进与变化着的外部世界,在进行自身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叙事视角以实现价值表达与审美体验。讨论21世纪电影发展绕不开现代性的话题,而现代性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以物质大量“剩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这个剩余时代中的精神生活样态其实恰恰是没有“剩余”的、相对匮乏的时代。新时期国产电影理应被赋予重要的人文精神,对时代语境中人类的生存困境与生存焦虑,包括当下普通人的生存本相进行展示。随着民众文化主体观念意识强烈、艺术自觉性日渐提高,大量以反映现实题材为主的国产电影,开始由探索和尝试阶段过渡到实现阶段,成为国产电影不容忽视的现象与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