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进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战略和行动进程,与国际社会基本同步。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可实现性增强,保护的策略逐步清晰,保护的举措更具有可操作性。重要的议程包括:1987年《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13年以来进入生态文明战略布局阶段,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一 经济建设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
1987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关于发布〈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的通知》[(87)国环字第005号],指出《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是我国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方面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党和政府曾反复强调,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证条件,是一项基本国策。万里同志在《造福人类的一项战略任务》一书的“序言”中强调:“经济建设必须和自然保护协调发展,这是我国人民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自然保护工作的一条重要规律。保护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地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经济技术条件。”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论述。
199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我国成为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最快推出国别报告的国家。其中“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论述道:“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发展的质量,这是满足目前和将来中国人民需要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只有当经济增长率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不断地消除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并且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条件,支持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即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见专栏1-2)。
由此可见,这个阶段的“环境与发展”是以发展为前提的环境保护,暗含通过追求发展目标可以同时达到环境目标的基本假设。到2000年,在确定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中,一些目标实现了,如森林覆盖率目标;而一些目标距离实现尚远,如基本控制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目标未能实现的问题出在管理方法与生态系统特征的不匹配性,即管理政策尚未建立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之上,以及对经济刺激手段的无效性估计不足等。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 38号)提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对当时我国在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突出问题的判断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沿江沿河的重要湖泊、湿地日趋萎缩,草原地区的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和樵采,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全国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为此,《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确定了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①近期目标。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②远期目标。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国50%的县(市、区)实现秀美山川、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
专栏1-2 《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2000年陆地生态系统目标
• 森林覆盖率。1991~2000年净增有林地面积1900万公顷左右,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
• 草地保护。1991~2000年再新增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2333万公顷、围栏草场1467万公顷,使人工和改良草场占可利用草场的10%左右;到2000年,使约2600万公顷草原得到初步治理。到2020年,实现草原生态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发展。
• 预防和控制荒漠化。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平方公里。
• 自然保护区。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同时注意保护所有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 湿地保护。在国家和地方两级明确管理机构,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依法管理。到2000年,建立100处各种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全面制止随意破坏湿地资源和湿地生境。
• 保护特殊生境和生态系统。例如,湿地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高原陆地生态系统、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等,保护候鸟等迁徙性动物及其生境。
资料来源:《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二 生态文明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了进一步部署,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5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这一意见明确提出了2020年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具体目标:①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②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 ③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④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⑤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⑥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⑦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由此可以概括出,我国生态文明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的突出特征是:明确提出生态优先的原则,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将生态保护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寻求在生态系统保护中实现发展,提出了愿景蓝图和近期目标,勾勒出实现的途径、政府的责任和考核的指标。以陆地生态系统为基石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持久的生命力。